分享

宁夏作家‖【浅谈王海文老师的长篇纪实性散文】◆刘占林

 白云之边 2023-09-16 发布于山东

作者简介

刘占林,贺兰县第二中学退休教师。中共党员,宁夏作家协会会员,银川市作家协会理事,贺兰县作家协会理事,贺兰县家庭教育讲师。己出版小说集《春妹子》《永远的洪广营》(在懒人听书平台热播),作品在《中国校园文学》《中国当代校园文学研究中心》《朔方》《黄河文学》《六盘山》《齐鲁文学》《时代文学》《宁夏文艺家》《宁夏教育》《贺兰》《灵州文苑》等报刊发表。个人简历及作品获奖情况被《宁夏文学60年》一书收录,曾被银川综合新闻广播和银川音乐交通广播,宁夏日报,银川日报,银川文艺界,宁夏文艺家,《贺兰》文学季刊等媒体及报刊专栏专访。《梦回洪广营》获得宁夏回族自治区宣传部民政厅地名办主办的最美地名故事奖,小说集《永远的洪广营》获得宁夏回族自治区宣传部奖,贺兰山文艺奖,征文《老屋的记忆》获得银川市科技征文一等奖,征文《十九岁那年的夏天》获得2022年宁夏作家协会主办的"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有奖读书征文大赛一等奖。《所有的生活都是宝贵的财富》荣获2023年贺兰县妇联开展的“我的清廉好家风、我的好家风故事”主题征文评选作品一等奖。

浅谈王海文老师的长篇纪实性散文

一段时间,我一直在寻找,能够描写上世纪80年代年轻人创业,婚姻,爱情,事业、家庭、求学的立志作品。

然而,我并没有找到。

有一天,我在银川市余辉读书社微信群里,发现李瑞荣老师发的一部叙事性散文《流年》,作者王海文。我出于好奇,加了李瑞荣老师的微信。通过了解,原来李瑞荣老师是王海文老师的姐姐。后来通过较为详细的了解,从李瑞荣老师那里得知王海文老师的微信和地址,王海文老师很慷慨的寄给我这一本散文集《流年》。

记得去年的寒假,我粗略地读过一遍,因为当时身体不好,刚刚做过手术,心中颇不平静,读得葫芦吞枣,不求甚解。今年我已经退休一年多了,八月十一日从宁夏来到了西安待小孙子。每天,我等小孙子睡着之后,便开始细嚼慢品,翻阅王海文老师的《流年》。

可以说,这一次,这本散文集让我读的很顺利流畅,愈读愈有一种书到读时方觉晚的滋味!因此,这本书成为我的枕边书。因为在这本书里,让我发现出当年自己求学的影子和七八十年代,王海文老师那股子“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功夫不负有心人。知穷不为耻,反而成为勇于刻苦学习,立志成才的动力)的艰辛人生况味。他和我的人生经历是非常相似。从字里行间,渗透着马海文老师为求学为弟妹为父母为家庭付出了常人难以付出的代价,同时,作者也歌颂了父母哥哥姐姐弟弟妹妹和嫂嫂们无私的付出。王老师是一位对工作对事业认认真真,一丝不苟,锲而不舍的人,在盐池中学当学生时,就是一位学习刻苦为人忠厚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后来,在盐池一中和宁夏大学当老师期间,更是一位爱岗敬业,对教育事业全心全意的好老师。

读每一个章节,都能体现出一个年轻人对学习对工作对生活对人生对文学炙热而旺盛的热情。他从十几岁在家乡一个叫孙崾岘的小山村,苦苦求学,倍受贫穷落后饥饿的折磨和窘迫生活折磨和考验。考入宁夏大学后,又是如何争分夺秒忘我苦读,历历跃然在读者眼前!当自己分配到了盐池一中去当老师时,他不忘当年求学的过程是有多么的艰辛!尚且拿出微薄的工资援助弟妹。尽管如此,还是留下了遗憾一一四弟与家人的误解与指责!一场场家庭风波,一个个亲人们的冷漠奚落的眼神与表情一一都是因为贫困,家庭拮据,才使家庭成员之间出现了裂痕(这一点,对照我的家庭,从那个年代走出来的七零后八零后的人们,深有体会)!

“地处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高原交接处的王海文的故乡一小山村孙崾岘的物质生活的匮乏和精神的困窘自然比之其他地方,有着更为令人心酸的呈现。母亲怀孕不久,趁奶奶出门,偷偷从锅中捞出几个半熟的饺子,胡乱吞进肚子里,为此肠胃难受了好几天;勤苦善良的大嫂,为了使全家人都能沾上一点肉的荤腥,捞面时不停地往臊子汤里加面汤,等到她最后吃面时,臊子汤已经变成彻头彻尾的清汤寡水;除夕夜里和大年初一早晨放鞭炮,由于家贫,哥仁只能追撵到别人家,羡慕不已地看邻家孩子一支接一支地燃放鞭炮;二哥终于在过年时节穿上新裤子,但是除夕之夜他却从梦中哭醒来,当他惊惶地梦到自己的新裤子丢了!我读作者讲述的这些旧年山村故事,内心漾动的更多是酸楚之情。然而,生存环境再恶劣、生活本身再艰难,也挡不住亲人之间血脉相连、相濡以沫的患难真情。在王海文的记叙中,家庭虽然子女众多、一贫如洗,但家人之间的似海亲情却从未改变。在这一家人看来,父母替子女遮挡人生的所有风雪严寒,哥哥、姐姐为弟弟妹妹牺牲个人前途都是天经地义和义无反顾的。父母为了使孩子们能有学上,经年累月地忍受着村里村外讨债人的轻蔑和奚落;大哥为了筹办弟弟的婚事,冒雪前往邻村亲戚家借钱,归途中差点跌下悬崖;四妹因父亲实在交不出1200元学费,主动提出退学,背着铺盖卷黯然回乡。《流年》所叙述的是地处偏远的西北小山村一家人的生活和命运,拨动的却是所有读者的心弦。我们这个民族,历史上不知道经历过多少命运风暴、遭受过多少生命苦难,然而,我们终究坚强地屹立在世界上,成为意志如钢如铁、精神永远不倒的伟大民族。我在阅读中梳理《流年》中这一家人的命运之旅,想到的是一百年多年来中华民族共同的苦难和奋斗经历。王海文的父母、兄弟、姊妹所经历的人生和不向命运低头的意志,不正代表着中华民族共同的命运和精神性格吗?不正代表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的延伸与发展吗?″(郎伟老师语)

王海文老师字里行间流露出那种朴实、真诚、坦诚,那种火热的人生追求,对理想、对事业、对家庭、对教育事业的热忱,那种拳拳之心跃然纸上,令人动容。我非常钦佩于王海文老师,在最艰苦的岁月里能够自强不息,自尊自律,能够把握好自己的人生航标。尤其在青春懵懂的时候,女生胆盛的脸庞曼妙的身材和诱人暇想的雪花膏,撩拨着对异性敏感而好奇的少年的心弦时,他却遭到了久久暗恋的女同学的拒绝一一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不能不说,在年轻人青春恋爱懵懂的时刻遭到拒绝,是多么绝好的一件事情一一此次初恋失意,恰恰又成就了他的!学业,压制了恋爱时,无法控制的冲动与激情。细细品来,虽然他当时受到挫折,但是王海龙老师能从失意,挫折,情感的迷茫当中走出来,激流勇退,特立独行,独善其身,却一头心思投入到学海之中,终成就了自己的大学梦!可以说他的出类拔萃,他的优秀的人品,德才兼备,严以律己的生活作风,是令人折服的,而且,他处处受到了学校的师生领导的好评,这一切,足以说明,王海文老师一路走来,对自己是如何严以律已的?为他后来能够顺利的进入盐池一中教书,又能够顺利从盐池一中被层层选拔,面试写论文,推荐到宁夏大学,密不可分。当然,打铁还要自身硬!

王海文老师他给我最深刻的印象是:如何接济自己的弟弟妹妹?如何体贴自己的父母?如何节省几块钱的车费和一碗面钱?他写的是丝丝入扣,催人泪下。

王海文老师不仅是一个大孝子,而且他能够体贴自己的弟弟妹妹,能够用仅有微薄的工资收入去接济自己的家庭。这不能不说,在那样一个贫穷、愚昧、落后的时代,能够有这样大的胸怀,真是令人折服。王海文老师的家庭为什么能出人才?与表哥的一句话,父亲的醒悟豁达,目光远大,送儿上学,改变家庭命运,勤俭节约,节衣缩食,全力以赴支持儿女求学,当兄当姐义不容辞地接济援助弟妹和家庭的好传统好家风密不可分。

但我依然认为:王老师的长篇纪实性散文《流年》,她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宁夏作家群里,为数不多且创作出了最具震撼人心的作品之一。

诚然,恕我不敢妄加做出深入的评价,因为,就目前我的文学评论方面的水平来说,尚不能够给王老师的大作作出有价值的评论。只想从自己读后的真切感受和体会略谈一二,权作读后感吧!

我想用郎伟老师的话结束此文,更能体现出八十年代青年人对“青春事业爱情力量″的诠释一一“我读上述情感故事,感叹于人类青春的纯洁与美好,也感动于作者灵魂的真诚与坦率,有什么人间事情能够像'青春′这样,经得起人类的反复谈说呢?在青春的回忆当中里,我们不仅复活了鲜嫩欲滴的甜美时光,更为眼前的生活注入了崭新的力量和情韵″。

海文老师的青春无价,爱情珍贵,事业有成,《流年》为证!

最后,我倡议: “海文精神″可以在宁夏各大院校、中小学校园里,大力推广,发扬广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