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灵魂深处的忏悔——读彭学明的长篇纪实散文《娘》有感

 竺言小聚 2013-12-17
灵魂深处的忏悔
——读彭学明的长篇纪实散文《娘》有感
◎书评人马卫

    极少有书能让我如此感动——边看边流泪,放一条湿毛巾在旁边,有时还不得不停下来,让心情平静一阵再继续读。这本书的每个故事,每个生活的细节,无不充满苦涩和辛酸,就像一把细薄的刀,慢慢刮着心扉,就像一把带钉的鞭子,在一阵阵抽打灵魂。
  《娘》这本书,最大的优点,就是真实。当我们的文学被时代虚化,被金钱锈蚀,我们看到的笑是虚伪的笑,我们看到的哭是矫情的哭。我们的文学已远离时代的真实,远离现实的真情,远离人民的生活。这些年,除了刘亮程的散文,能让人灵魂一悸外,我们的散文已被包装得只剩下漂亮的外壳。要不就是大话,套话,废话,故作的深沉,或是华丽的语言,包裹着思想的苍白。
  《娘》这本书,根本就不是创作,不是虚构的,仅是作者把他的成长和娘的付出,真实地记录下来,略加剪裁。是从作者血管里流出来的,是作者眼泪泡出来的。所以真实得就像湘西的一道山梁,一块泥土,一株不知名的野草,一只爬在树节疤上的虫子。
  只有忠实于生活的作品,才能产生巨大的力量,才能激起读者的阅读欲望,才能产生共鸣.

  我们每个人都有娘,差不多的作家都写过娘,只是如何写罢了。那么为什么彭学明的《娘》产生了如此大的轰动?是因为那些苦难,那些苦难中娘的坚韧,激起人们的同情,人们的怜悯,人们的爱恨。
  对娘的爱,是深深的潜藏。是大海里的的珍珠,是雨后的虹。所以它的表现,让人惊诧,甚至让人无法接受。尤其是彭学明的娘,4次失败的婚姻,在上个世纪,是绝对的异类。在农村,人们对离婚,是睥睨的。所以,娘的苦难,不仅仅是物质的,更多是心灵的。而幼年的彭学明,对母亲的误解,甚至“恨”,做出了许多让娘伤心的事,比如读高中,两三年不回家,连过年也在学校护校。他在回避娘,他以为回避娘减少了痛苦,实际上,他更是在伤害娘。
  娘的伟大,就是用世间最宽容的心,包容孩子做的一切,包括他做错的事。
  《娘》这本书塑造的娘,就是在中国最艰难年代,用心和血,爱孩子,爱他人的典范。当彭学明认识到这一切时,娘老了,娘去世了,所以他后悔莫及,他惭愧一生,他忏悔不已。《娘》这本书,也是作者的忏悔录。
  《娘》的伟大,在于写出了艰难年代,母性的光辉。娘的善,不仅仅是对自己的孩子,对自己的亲人,也对所有的人,包括欺辱和伤害过她的人。这胸怀,超越了大海,超越了天空。
  娘,代表中国传统女性的美德。
  所以《娘》这本书,打动了千千万万的读者,虽然很多年轻读者,对上个世纪的生活,并不了解。这便是人性的力量,人性是不分年龄,不分民族,不分国籍,不分人种,不分地域的。
  《娘》记录了一位湘西乡村女人的苦难,也记录了中国农村近几十年的苦难。在苦难中,娘坚韧地挣扎。我们的民族,也在苦难中,顽强地前行。
  《娘》是一个民族的缩影。
   (2013年9月18日《西部时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