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奥斯曼帝国打遍三大洲无敌手,靠的是与时俱进的军事制度|文史宴

 where5 2023-09-16

图片

文/王三义

 图片

奥斯曼帝国地处多文明交汇的十字路口,军事制度博采众长,因而能够击败拜占庭、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埃及马穆鲁克、波斯萨法维王朝、匈牙利等诸多特点各异的强敌。本文详细分析奥斯曼帝国军事制度的演变及其效能,揭示了奥斯曼崛起的深层原因。

图片

请输入标题     bcdef

本文欢迎转载。

奥斯曼国家是随着征服战争的胜利而逐步建立起来的。奥斯曼土耳其人的能征善战,在世界战争史上享有盛誉。

后来的研究者发现,奥斯曼土耳其人的军事制度的来源、传承、借鉴以及创新都是有大致脉络的。早期军事制度在战争实践中不断改善,而新的招募和训练机制被赋予新的使命,也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图片

奥斯曼军事制度的来源

图片

奥斯曼国家的军队源于草原游牧骑兵,后来发展为以步兵为基干的常备军。

最早是土库曼部落采用中亚和西亚游牧民族的养兵和用兵方式,后来接受伊斯兰国家和拜占庭帝国的军事制度。这期间也吸收了塞尔柱突厥人的军事制度,如雇佣奴隶兵,组建重装步兵,在部落边境设立边防军等。

奥斯曼土耳其军事制度大致有三个来源:中亚草原部落的军事传统,伊斯兰国家兵制,拜占庭帝国兵制。

中亚草原部落军事传统的主要特点是:骑马,射箭,长距离奔袭,较少使用长矛和标枪,穿皮制的军服,戴金属头盔,穿铠甲并不普遍(只有精锐部队才穿)。

当时的布阵简单,分左翼、右翼部队,统帅处于中心位置,作战时保护侧翼和背后以防被偷袭。大多数情况下,各部队之间的信息传递凭借军旗和响箭。要取得胜利也会使用战术,做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此外,作战时要善于利用地形优势。简单有效的组织结构是以十进制为基础的,这种办法增强了部落军队的优势。最大的军队单位1万人,最小的军事单位由10名士兵组成,中等的军事单位分别是1000人和100人。

部落士兵在生活中得到训练,比如狩猎,就是骑马射箭的训练。尤其狩猎活动,对土耳其人来说是重要的军事行动,类似于战争行为。

在穆拉德一世(1362—1389年)与其子巴耶济德一世(1389—1402年)时期,战术得到提高,军事组织有所完善。部落冲突和季节性的抢劫等实战经验,把青壮年男子培养成勇于作战并有战斗技能的士兵,团队协作也是在实战中形成的。

部落兵制有一些明显的弱点。

第一个弱点是只有不断采取劫掠行动,部落的生活方式才得以维持。若没有持续的劫掠行动,部落就容易失去单个优秀人才,失去团队合作,因为静态的生活方式不利于锻炼和培养军事人才。

第二个弱点是过分依赖马匹。保持大规模军队就需要大量马匹,而养马需要成片的草原牧场,所以游牧部落军队的发展受环境的限制很大。

第三个弱点是军事制度发展缓慢。就算游牧部落军事制度在一定时期内充分得到完善,它的本质仍没有多大改变。比如,蒙古人在叙利亚就难以战胜当地的马穆鲁克重装骑兵。

关于伊斯兰国家的兵制,从兵种方面说,伊斯兰国家的军队既有步兵也有骑兵。从兵源上说,既有来自部落的军队,也有封授土地的封建骑兵。从组织形式上说,有随时征召的士兵,也有常备军。

图片

西帕希和阿金吉

奥斯曼帝国早期的专业骑兵与业余骑兵

伊斯兰国家的常备军主要是奴隶组成的职业兵。部落骑兵和步兵经过专门训练后参加作战,政府要从国家财政中拨款给他们发放薪饷。

国家也赋予士兵以特权地位,比如免纳捐税。政府财政困难而不能以现钱支付薪饷时,就给予一定数额的土地,以土地上的收益作为补偿。统治者封授土地,获得土地的封建主提供兵员及其装备。

当初伍麦叶王朝和阿拔斯王朝就以这种方式建立政权。因此,国家依赖军队,也努力发展军队,建设军队。

因维护国内秩序、守卫边防的需要,政府逐渐扩大常备军。反过来说,由于拥有常备军,才有可能加强中央权力,巩固政权。

以奴隶为骨干的常备军是阿拔斯王朝时期形成的。军队中奴隶起初来源于战俘,一般都是异族(非穆斯林),也来自异域。

他们的主要特点是:

第一,没有家庭,不需要照顾家小,全部时间和精力满足主人的需要;第二,和当地人、地方权力没有联系;第三,有作战技能和军事经验(本来就是军人),不必从头训练就可以派上战场。

奴隶兵被编入伊斯兰国家的常备军之后,一般按照原来的民族成分或者来源地,给他们分别设立连队或支队,让他们以族源或地域形成小团体,比如某某山区的步兵、某某草原的弓箭手等。

这样的连队或支队,相互团结是天然的,既有利于军队的内聚力,也有利于政治上的监督和平衡。

阿拔斯王朝的哈里发创建的军事奴隶制,对整个伊斯兰国家的兵制产生了持久的影响。关键的因素,一是军事技能和军人素质,二是对统治者的忠诚。

专门征募的异族奴隶集中训练,除了军事技能的进一步提升,还有宗教教育,同时割断了他们的其他社会关系,使其隔绝于俗世,仅仅忠诚于统治者,以军队为家,变成职业兵。

阿拔斯王朝就建立了这样的以奴隶为基干的职业军队,这支军队成为哈里发的常备军。阿拔斯王朝哈里发所招募的奴隶兵中就有土耳其人。

这个王朝在短暂辉煌之后就衰落了。阿拉伯帝国分裂后,各个伊斯兰政权差异较大,但军事制度的基本特征,比如奴隶的征募,忠于统治者,以“圣战”的观念来鼓舞士气等有传承性。

当然,军事制度影响的程度和军队战斗力的实际情况有较大的差别。在以奴隶为基干的常备军发展方面,埃及马穆鲁克完善了这一制度,并创建了独特的训练、选拔和提升的制度。奴隶兵是马穆鲁克政权的支柱,同时也是内乱之源。

拜占庭帝国的兵制到底对奥斯曼帝国有无影响,影响有多大,是存在争议的。

奥斯曼土耳其人蚕食拜占庭帝国国土,最终攻占了拜占庭帝国的首都是事实,一胜一败是明显的。直观推断,拜占庭军事制度落后于奥斯曼土耳其人,可以继承的遗产不多。

但实际上,双方断断续续的战争和较量达一个世纪之久,奥斯曼土耳其人还是吸纳和借鉴了拜占庭帝国的军事技术,比如在边境线构筑堡垒、派驻步兵守卫。

军事制度方面的借鉴,主要是常备军的扩大和技术兵种的设立。至少是从拜占庭帝国晚期常备军弱化而导致的失败中吸取了教训,14世纪70年代建立起灵活机动的步兵。

在巴尔干地区与中欧的军队打仗时,奥斯曼土耳其人设立了技术兵种,他们俘虏的拜占庭士兵和招募的基督教士兵,传授给奥斯曼土耳其人军事技术。这是奥斯曼土耳其人技术兵种设立的前提。

拜占庭帝国也招募土耳其人雇佣兵为自己效力。其实,塞尔柱突厥、拜占庭帝国和奥斯曼帝国在兵制方面均有相似特点,是相互影响的结果。

奥斯曼土耳其人的军事组织,建立的目的是获取、保护和拓展疆土,维持秩序和治安,确保对国家资源的合理开发,以及保护政府机构及其运转。

奥斯曼土耳其人的观念中,把统治阶层分为“持笔者”“持剑者”等,军事组织中的指挥官是“持剑者”。

图片

奥斯曼军事制度因时变化

图片

奥斯曼国家的创始人奥斯曼加齐在1299年被选为部落领袖,继承了拜占庭边境附近的一块封地。

他先对付当地的盟友和邻近的鞑靼部落,巩固地位之后才攻击拜占庭军队,打了胜仗后,建立起一个独立的政治实体。

奥斯曼帝国军事史中,把打败拜占庭军队当作奥斯曼国家建立的关键。

当时奥斯曼国家的军队以骑兵为主,有步兵,但步兵的数量有限。骑兵由游牧部落的志愿者组成。

他们根据典型的草原传统策略来战斗,例如,使用有效的敌人情报,选择战场,发挥战斗先锋作用,达到出奇制胜的目的等。战术包括:连续的骑兵出击,箭雨骚扰,伏击,迷惑撤退的敌军,最后以包围的方式打败撤退和准备逃走的敌军。

本来拜占庭将领准备主动围攻,奥斯曼指挥官预先了解情报,选择拜占庭军队登陆之时奇袭。

在平坦的地形上,奥斯曼军队成功地利用斜坡和灌木作为掩体。奥斯曼步兵的作用并不明显,但战术的运用灵活,军事调遣的机动性强。

部落基础上建立的军队,依靠有个人魅力的首领来组织军事行动,还谈不上形成军事制度。

奥斯曼加齐取得连续的胜利后获得了声誉,得到部落战士的拥护,唤起部下对他的支持。反过来,他有力地团结那些有主见的下属,吸引更多战士、移民、苦行僧、宗教学者、前塞尔柱或者其他酋长国官员加入奥斯曼军队,他的队伍迅速壮大。 

奥斯曼早期国家从松散的游牧部落联盟向独立政权过渡,而部落民族经历了从游牧生活走向定居生活的过渡。

当地汇集了许多来自不同地区、背景各异的人,包括来自安纳托利亚内陆和东部地区的城镇居民、失业的塞尔柱官员、学者、工匠、商人、苦行僧、有一技之长的逃难者等。

这些有着不同身份、不同民族成分的人,在拜占庭边疆地区定居,形成早期的奥斯曼国家的居民。因此,早期奥斯曼士兵不仅包括缺乏战术或作战技能的土库曼骑兵,还包括曾经在塞尔柱突厥或其他伊斯兰政权领导下的有战斗经验的军人,尤其奥斯曼骑兵中的弓箭手。

而从拜占庭帝国参与叛乱或对抗外国势力的战斗中逃亡的士兵,作为盟友或雇佣军参与军事行动,与其他土库曼政权下的士兵聚在一起,并帮助他们提高军事技能,促进了他们之间的团结,这等于是奥斯曼国家不费力地吸收了外来的军事骨干力量。

在奥斯曼国家早期的社会组织中,有些行会组织,如苏菲派宗教倾向的城市兄弟会等不仅是社会经济、宗教和政治组织,同时也是准军事组织。

这些行会组织生产武器和军事装备,提供轻步兵,通过在被占领的城镇建立分支组织来巩固已获得的领土。在征服和定居之后,他们立即组织社会经济生活,建立法律和秩序,并提供防御体系来抵抗敌人可能的攻击。

越来越多的土库曼战士定居并彻底改变了原有的生活方式,影响着奥斯曼帝国的军事和政治体系。奥斯曼土耳其人在军事上比拜占庭人更强大,更团结,更能联合作战,更能包容所有宗教和种族群体,更务实地借鉴和学习敌人的制度和方法。

于是,拜占庭帝国和奥斯曼国家之间的力量此消彼长,奥斯曼国家成功地拥有了所征服的领土。

当然,奥斯曼军队针对拜占庭的军事行动并没有总体计划和战略,而是逐步实现的。奥斯曼军人在建立了强大的基地后,会把得到的土地分配给下属的部落或团体,接受土地者继续采取攻击和掠夺的方式。

实际上,这是一种简单而分散的控制方式。奥斯曼统治者采取权力下放的方式,通过把加齐改造成常备军,以严格控制指挥官的方式,实现军队的扩充和发展。

从长远来看,这种分散、缓慢的方式倒成了一种优势,在避免外部侵扰的同时把大量时间用于国家内部建设。

到14世纪之后,奥斯曼军人向以步兵为基干的常备军转变的时候,军队中有了职业军官,有了标准化的常备军步兵,即前文提到的加尼沙里军。

加尼沙里军与西帕希骑兵相比属于“新军”。这支军队的创建时间大致在1362年前后,即穆拉德一世时期(有许多资料可以证明)。

从部落兵、雇佣兵到常备军的转变是一个过程,也是一种需要。

早期国家只依赖部落战士和志愿者,在小规模、非定期的征服中尚显不出劣势,比如对拜占庭地方武装或者一些拜占庭商队的袭击可以轻松取胜,但是要强攻城堡,占领要地,或者大规模的阵地战,这种军队就暴露出弱点来。

奥斯曼统治者意识到,没有常备军步兵和技术兵种是难以持久保持攻击和防御力量的。

据奥斯曼国家编年史记载,1325年阿拉丁帕夏和查达尔勒·卡拉·哈里尔建议组建常备军步兵作为皇家卫队。

步兵的兵源较为充足,征募的主要是年轻村民。起初招收的步兵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常备军,因为他们和平时期要回到农场,没有薪饷,战争动员和在战场上作战期间才领薪饷,好处是免税,而且作为皇家卫队,每个人穿戴统一的军服。

正因为这些村民当兵不是全职,所以作战能力和谋略很有限,没有得到过正规训练,在战争中只起辅助作用。

征服战争早期重要的军事力量是蒂玛骑兵。征服的大片土地被分封给他们后,蒂玛持有者忠于赐封土地的君主并提供军队。

有的蒂玛持有者拥有蒂玛却未必尽心尽力参加重要战役。因此,蓄养一支常备军是迫切需要的。

奥斯曼土耳其人的常备军和其他埃米尔国的差异是,这些常备军士兵以奴隶为基础,基干力量是宫廷禁卫军,即守卫宫门的奴隶军队。

有了“新军”加尼沙里军,帝国的军事就主要依赖这支军队了。

其实奥斯曼加齐时期已经使用奴隶为宫廷卫队,但卫队的数量不多,也不独立,仅仅是素丹的私人卫队而已,其建制是从蒙古人那里传来的。

图片

苏丹亲军的创意来自蒙古怯薛

与伊斯兰奴隶军团有所不同

在加尼沙里军建立之前,骑兵是早期奥斯曼帝国的军事支柱,积极支持奥斯曼素丹的征服和扩张。征服巴尔干半岛进入欧洲后,土耳其军队发展为拥有新式武器和作战技术的军队。

图片

耶尼切里新军的建立

图片

奥斯曼土耳其人俘获的奴隶数量多,每五名作为战利品的奴隶中取一名作为皇室的私家财产,这就有了名为“彭齐克”的战利品分配。

据编年史记载,1369年征服亚德里亚堡(埃迪尔内)之后,由卡拉曼的卡拉·鲁斯特和查达尔勒·卡拉·哈里尔设计出这种征收收获物五分之一的税。

奥斯曼土耳其人在战争结束时从基督教领土上带回俘虏,素丹获得战利品五分之一的权利被法律赋予正当性。尽管没有证据表明素丹是按照这个比例征税的。

获得奴隶还可以通过捕获、购买、继承或馈赠等方式。

从战俘奴隶中挑选年轻奴隶集中在一起进行专门训练,这些训练基地名为新兵训练营地,位于加里波利。年轻奴隶在营地训练至少两年。除了接受军事训练,他们还在海军军械库当工人,或当划桨手。

战俘奴隶的优点是经过军事训练,具备战斗经验和技能,但他们的忠诚度是靠不住的。

这种训练方式不到十年就彻底改变了。新的征募方式发展为一种独特的征募制度,名为“德武舍迈”。

组建加尼沙里军不久,奥斯曼土耳其人采用这种新的招募士兵的方式,即定期征募基督教青少年,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接受严格训练,充实宫廷护卫,并补充政府官员之缺。

德武舍迈制最初在巴耶济德一世时期实行,广泛推行这一制度在穆拉德二世时期(1421—1451年)和穆罕默德二世时期(1451—1481年)。

征募的来源有明确限制,主要从帝国境内的基督教地区征召,如阿尔巴尼亚、希腊、保加利亚、塞尔维亚、亚美尼亚、波斯尼亚、匈牙利、小亚细亚海滨、黑海东南岸等。

总体来说,欧洲省份是德武舍迈的主要来源,但政府也把德武舍迈推广到安纳托利亚省。征募对象以基督教家庭的男童为主,当然也有例外,在征募时会招收一定数量的成年人,穆斯林的子弟也被招收。在军队中阿拉伯人、努比亚人都有。

从每个村庄或家庭征募多少男童,没有固定的比例。政府派官员到各省巡视和挑选,对异教徒青少年作出判断。有的村庄或家庭可供选择的男童多,就可以多选,相反只能少选。

征募工作依据一定的常规程序来实现。德武舍迈通常是每四年征募一次,但实际上要根据需要调整。

征募来的男童大多数是贫困家庭的孩子。对这些孩子来说,有机会让他们走出封闭、落后的山区到首都去,而且由政府管吃管住,是非常乐意的。

征募选拔的官员给他们描绘了美好的前途,使他们更加向往未来。尽管要和父母分离,他们却并不在意。

对贫困家庭和落后地区的青少年来说,被征募是一次难得的机会。财富、权力和其他想得到的东西对他们有诱惑力。

当然,对这些青少年的父母来说,自己的孩子被带到陌生地方去,有些不舍,也担心孩子会受困或被折磨,心里还是不情愿的。

具体的情况比较复杂。有些父母不愿儿子被征募,会想办法逃避,比如较早地给儿子定亲,使他不具备被征募的资格。

相反,有的父母则想办法让没有资格或机会的儿子变成被征募的对象。比如,城里的基督徒或穆斯林把儿子送到乡下使其成为征募对象;有的不符合征募条件的家庭会疏通关系,找门路让儿子被征募;有的穆斯林家庭给基督教徒一些钱,让他们领养自己的男孩,然后等待政府征募。

这些父母把征募当成获得特权和荣誉的机会而不是负担。

征募来的男童最为关键的是进行严格训练,严格筛选,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德武舍迈制度下,青少年接受训练和逐步成长过程中主要有两个阶段。一是在新兵训练营的阶段,一是送到土耳其农村经受锻炼。

起初,从基督教区征募的青少年被送到加里波利的新兵训练营,集中训练之后分配到帝国宫廷,一些人成为内侍、守卫等。

后来,新征募的青少年要送到安纳托利亚等地,在当地穆斯林庄主的监督下学习耕作,进行磨炼以增强体质,还要学会土耳其语言和习俗,接受宗教教育,皈依伊斯兰教成为穆斯林。

这些男童一般都身体健康,能吃苦。两三年后(也可能四年以上),政府派来的官员检查他们的身体和技能,考察并选拔,送往首都附近的新兵营地。

掌握了技能和本领的青少年会离开训练营地,被安排到不同部门服务,还要经过高级军官的考核。

成长起来的青年中,一部分进入加尼沙里军的兵营,成为正式士兵,在军营里过集体生活。日常生活的主要内容是练习射箭,掌握复合弩的使用和火枪射击的方法,完成各种军事科目的实战演练,在严格的纪律约束下接受战斗训练,同时训练者要学会服从上级。

图片

耶尼切里亲军

是奥斯曼远远超越草原帝国的军队

对素丹的忠诚是关键的训练主题。进入加尼沙里军的是精心挑选的优秀士兵,因为加尼沙里军是精锐步兵,由素丹亲自指挥,负责宫廷守卫,也随素丹出征,在战场上冲锋陷阵。

有一部分进入皇宫,承担守卫宫门、维护庭院、管理素丹的车马等任务。也有少数从事和军事关系不大的工作。

进入皇宫的内侍仍要掌握武器使用方法,还要学会阅读和书写土耳其文、阿拉伯文、波斯文的《古兰经》,掌握各种穆斯林科学知识。他们还要继续接受技能训练,如摔跤、射箭、举重、掷标枪、骑马等。

四年训练之后,经过选拔才被委以宫廷职务,一部分被安排管理素丹个人金库、厨房等,一部分进入禁卫骑兵,继续在军队中服务或被派到行省执行任务,担任西帕希的骑兵长官,或成为政府官员。

当然也有例外,比如波斯尼亚穆斯林子弟可以直接送到宫廷服务而不进入军队。或者在紧急情况下,比如一场战争久拖未决,补充兵源的时候,即使接纳加尼沙里军的新兵,也采取较为简单的方式,直接在军营进行。

统帅坐在军帐中,和随从的军官一起记录新兵的名字,用左手抓一下新兵的耳朵,右手在后背上拍一下,让走过去,算是接收了。

总体来说,招募、选拔和训练的过程分几种情况,要么是经过短期训练直接进入军队服役,要么是经过多年的学习和磨炼才回到伊斯坦布尔,要么送到海军基地服役,还有可能被直接选拔进入宫廷。

当然,这样严格的挑选和训练是需要时间的,也必须是做长远打算才能坚持。

除了进入军队和宫廷,还有一些经过军事训练的青年被分配到地方,从事服务或基层管理工作。

某种程度上说,由于实行基督教男童征募和培训制度,奥斯曼国家产生了对出身于基督教徒的奴隶的依赖。

奥斯曼宫廷每一位高级官员仿照统治制度建立起一个奴隶家庭。如大维齐尔有一个大的机构,维齐尔各有小的机构,行省总督有一个和他们的收入相当的大家庭,素丹每个成年的皇子也建立一个小型的政府。

不仅仅是奴隶家庭的特征,而且统治制度的特征也是模仿的。德武舍迈制度逐步完善之后,加尼沙里军和禁卫骑兵等的兵源和训练均采取这种征募方式。

穆罕默德二世喜欢亲自挑选新兵。一般情况下,由加尼沙里军的将领到特定省份去挑选年龄合适的男童。

后来德武舍迈制规范化也官僚化,政府用强制手段推行的招募程序变成一个非常严格的军事行动。然而,滥用职权和渎职行为也难以避免。

无论如何,德武舍迈制度招募的青少年具有以下优点:

第一,可选择兵源的余地大。尽管有些父母不愿意自己的孩子被征募,但奥斯曼土耳其人控制的基督教山区范围大,从这些地区征募足够数量的青少年是不难的。

第二,青少年头脑灵活,身体在发育过程中,可塑性强,容易接受教导和训练。

第三,复杂而漫长的军事训练,强调团结,允诺战场上勇敢立功就能得到奖励,获得荣誉,容易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培养服从和忠诚的目标不难达到。


本文节选自王三义《帝国之治:奥斯曼帝国的政治制度》。该书功力非常深厚,对奥斯曼制度及其演变细节有详细的介绍和精到的分析,大司马认为是目前华语书籍中对奥斯曼帝国的解析最全面的一部,向大家强烈推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