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锳父子与安龙“加油”文化

 完颜阿骨打g2ny 2023-09-16
图片图片

图片

兴义府试院  黄复兴  摄       

       在安龙县招堤景区金星山上的半山亭内,刻着一篇脍炙人口的文章——《半山亭记》,这篇《半山亭记》不但见证了晚清重臣张之洞在安龙度过的少年时光,而且在安龙的历史上留下了一段千古佳话。

       让我们把时间拉回到170多年前。那是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七月,正是荷花盛开的时节,兴义知府张锳所倡导并主持的安龙招堤加高工程和新修的半山亭全部完工了。按照传统惯例,每项工程的完成,都要举行一个仪式,用现在的说法,就是竣工典礼。现在的竣工典礼,肯定要请电视台和报刊媒体记者到现场拍摄采访,进行宣传报道。那时肯定没有这些,但古人有古人的办法,于是知府大人张锳就在半山亭大宴宾朋,邀请当时的文人学士聚会,现场撰文,评出佳作,将其刻在石碑上,以昭后人,并永远保存下去。

       张锳爱子张之洞,时年仅十一岁,也随父亲到了现场。在这些文人学士的大人眼里,张之洞只不过是跟着当官父亲来玩耍蹭热闹的小小顽童而已,根本没有把他当一回事,全都沉浸在知府大人命题作文的即兴创作中。

       时值盛夏七月十六(七月既望),新增高的招堤两岸垂柳迎风,新辟出的荷花池里芰叶荡青。张之洞凭栏纵目,只见云峰耸翠如画,荷花亭亭玉立,虹桥倒影摇曳。清风徐来,他顿觉心旷神怡,一时间豪兴如涌,于是学着大人们,要了笔墨纸砚,伏案疾笔而书:“万山辐辏,一水环濴,雉堞云罗,鳞原星布者,兴郡也。城东北隅,云峰耸翠,烟柳迷青,秋水澄空,虹桥倒影者,招堤也……”

       七百九十余字的《半山亭记》一气吟成,将知府与民同乐、招堤四时风光描绘得淋漓尽致,让在座的众宾朋大为震惊,盛赞张之洞才思敏捷,文采洒脱,笔调秀逸,下笔有神。虽以仿学而入门,却自由发挥与升华。更为难得的是,童心之中,竟有“德及则信孚,信孚则人和,人和则政多暇”的政治见解,有“与民同乐”的拳拳之意。众宾客心悦诚服,齐称“神童”“奇才”。经大家一致推举,《半山亭》受之无愧地刻成了石碑,嵌于半山亭内壁,至今仍供人赏读。

       张之洞小小年纪,就能获得这番成就,绝非偶然,而是长期耳濡目染,受父亲张锳在安龙推行的“加油”文化的熏陶和影响。

       在安龙,至今流传着知府添油劝学的故事。说的是张锳在安龙任兴义府知府期间,不但修建新建两座试院,让当地的青年学子有了读书求学的地方。同时他还注意到,城内还有好多寒门学子,因家庭贫困买不起油,晚上无法挑灯夜读,于是拿出自己的俸禄买来桐油,安排两个差役每天晚上巡街,专为挑灯夜读的莘莘学子加油。每当夜深人静,到了交更的时候,兴义知府衙门中就走出来两个差役,前面的手提灯笼,后面的挑着桐油篓,走大街,穿小巷,只要发现哪家油灯还亮着,并有琅琅的读书声,便停下,高唱一声:“府台大人给相公添油喽!”随着房门吱呀一声打开,挑桐油篓的差役便放下油篓,从油篓中舀出清亮的桐油,将读书人的灯盏添满,并为府台大人代言道:“府台大人祝相公读书用功,获取功名。”然后又向前走去,寻找下一个亮着灯光的读书人家。

       这可不是一天两天的“加油”,从张锳上任兴义知府作出此安排后,无论风霜雪雨还是酷暑寒冬,均未间断,冬雨春来、寒来暑往,周而复始,夜夜如此,直至卸任离开,一直坚持了13个春秋。

       除了为读书人添加灯油,道光二十一年(1841),刚升任兴义知府的张锳就为当地的教育设施尽心竭力。当他看到远在城外的旧试院破旧不堪,童生往来路远、辛苦不便时,便召集府属各州县商议,就近择地另建新试院。他率先捐出积蓄1000两白银,又呼吁绅士、商人集资30800两,并亲自组织工匠,用最快的速度,于次年底落成了新的规模宏大、可容纳千余人、布局精巧的兴义府试院。外地官吏闻讯参观后,无不赞称“甲于天下”。

       有了新试院,张锳又率先捐俸银1000两,倡导士绅捐银2000两,扩建珠泉书院。看到书院藏书很少,便将自己的一千余册书捐出,并又捐资、集资派人到贵阳、成都等地购书。此外,还“劝捐”兴建了册亨书院、普安盘水书院等。用一部分公田出租的租金,解决学生的灯火费、试卷费和教师的工资。道光二十二年(1842),张锳又筹银1000两,用于乡会试费,同时捐俸银1000两,在府城东、西二门办义学两所,让穷人家的孩子也能走进学堂。

       为保证师资的水平和质量,张锳还不惜重金聘请名师任教,据史料记载,他先后重金聘任的有:“学养深厚,授课有方”的附生何养源;贵州著名诗人、曾主讲贵山书院的张国华;全国进士中的佼佼者敖慕韩和童云逵,以及多位举人,均为腹有诗书的饱学之士。张锳还不时亲临书院、学堂,与学子们谈学论艺,评阅课卷,教导学子们从小培养优秀的思想品德。

       张锳倾心教育事业身体力行,受到了当地人的赞誉,一时学风蓬勃兴盛,人才辈出。兴义府不断有人参加府试、乡试和会试,十几年间,考取举人20余名,贡生8名,进士2名,其中景其浚在咸丰二年(1852)考中进士,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当地人称“旷古未有”。

       在致力于办学兴教、每天为读书人“加油”的同时,张锳也关心着自己子侄的教育,每天也为他们“加油”。

       1837年,张锳的四子张之洞在贵阳六洞桥边呱呱坠地,4岁时跟随张锳在安龙兴义府邸生活和就读。张锳出身寒微,颇知民间疾苦和政治流弊,任兴义知府的十三年中,廉洁奉公,治盗安民,积谷赈灾,修建试院、添油劝学、办学育才,对张之洞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11岁时因即兴所作《半山亭记》声大噪,被誉为“神童”,15岁便在乡试中取得了举人第一名。26岁时他如愿以偿,得中第三名进士及第,进入翰林院,被授予七品衔编修,正式步入仕途。同治三年(1864年)参加会试、殿试,中一甲第三名,授翰林院编修。

       张之洞早年是清流派首领,后成为洋务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教育方面,他创办了自强学堂(今武汉大学前身)、三江师范学堂(今南京大学前身)、湖北农务学堂(今华中农业大学前身) 、湖北武昌蒙养院、湖北工艺学堂、慈恩学堂(南皮县第一中学)、广雅书院等。政治上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工业上创办汉阳铁厂、大冶铁矿、湖北枪炮厂等,成为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的“晚清中兴四大名臣”。

       在张之洞晚年,已擢升为体仁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兼管学部大臣的他,得知兴义知府陈鸿年要将文峰书院改为兴义府中学堂,同时创设官立高等小学堂一所、初等小学堂两所时,他不仅立即捐款,还捐赠了一批教学仪器和5000册图书。考虑到当地师资力量缺乏,又致函兴义知府,由他捐助,选送10名优秀青年赴武昌两湖书院培养、深造。

       张锳从河北老家南皮接到兴义读书的侄子张之渊、张之清,后来也都学有所成。

       张锳为文化教育“加油”,还体现在修志上。地方史志具有“资治、教化、存史”的重要功能。在担任兴义知府的十几年里,张锳捐出俸银2000余两,主持纂修了《兴义府志》,为当地留下了又一笔精神文化财富。

       除了张锳以外,从清代到民国初期,但凡安龙任职的历代地方官员,都将安龙当做第二故乡,把解救安龙人的疾苦和谋划安龙的发展作为己任,不断“加油”使劲,政绩卓著,名垂千古。首先最著名的就是“招公筑堤”的故事。

       在安龙县城东北,有一处保留较好的最早的防洪水利工程——招堤,始建于清康熙三十三年(公元1694年),由安笼镇游击、广东番禺人招国遴亲自率工修建。此前,安龙县城东北原是一片水乡泽国,薄水延绵10余里,俗称陂塘海子。招国遴到任之时,正值雨季,亲眼目睹陂塘水患的危害:山洪下泄,陂塘水涨,水波肆虐,淹没良田,直涌城厢,百姓生活困难,出门举步维艰,仅靠小舟往来通行。这情这景让身为军帅的招国遴无比难过,决定治理水患、造福于民。后来他深入民间探访,多方考察征求意见,又亲自乘上小船,现场勘察地形,制定治水大计。然后,他捐出俸银2000两,亲率士卒、工匠开山伐石,挖土抬泥,经过一年多时间的艰苦努力,终于在海子中筑起一道长80余丈、宽8尺的石堤,护城利民,沟通了海子两岸。老百姓为了纪念招国遴修筑长堤、治理水患的善举,将此举誉为“仿白堤”“肖苏堤”,称此堤为“招公堤”,简称“招堤”。

       长堤建成后,历任地方官均以保护招堤为己任。乾隆五年(1740)南笼府知府杨汇倡议在堤两侧遍植垂柳,并集资在金星山上建涵虚阁,额题“巍然紫府”。道光二十八年(1848)兴义府(今安龙县)知府张锳,将招堤加高五尺,于堤东海子遍植菱荷,在金星山上建“半山亭”一座。咸丰四年(1854)又在山上建“省耕亭”;闽商黄绍奇在堤上建“挹秀”石亭。咸同年间招堤诸亭阁毁于兵火。宣统三年(1911)代理安义镇总兵刘显潜,代理兴义府知府聂树楷与地方人士集资修复招堤诸亭阁,增建“一览亭”、山门和石坊。

       在“一览亭”东侧的两棵石柱上,镌刻着一副经典的楹联:“携酒一壶到此间畅谈风月,极目千里问几辈能挽河山。”虽然现已无法考证其出处,字里行间却透露出豪放霸气的时代之问。1980年后,省、州、县人民政府多次拨款,全面维修招堤及附属建筑,这才形成了今天安龙如此规模的历史文化景观,“加油”文化也深深根植于安龙这片肥沃的土壤和龙城群众的心中。

   作者:岑侃


来源:黔西南日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