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雷州白切狗

 巴山夜雨S 2023-09-17

​此菜为雷州半岛一带的特色食物。

用料:黄狗1只(约4500克),淡二汤50千克,姜块100克,陈皮25克,花椒(川椒)50克,香附75克,葱段100克,绍兴花雕酒50克,绿豆250克。

制作方法:

开膛:狗以鼻的灵敏度高而著称,但死穴亦在于鼻。所以,一般狗,是用绳绑着后腿将其吊起,用木棍向鼻击去令其晕,然后用长尖刀插入喉咙放血。狗血滴清后,用80℃的热水褪去狗毛和油衣。

将狗绑在一条长木棍子上,架在点燃的禾秆草上,慢慢燂香。这个步骤很重要,由于狗肉的臘味全在皮脂上。利用火,可以尽可能地将油脂迫出。同时亦可以煀入禾秆草所带来的烟香味。以表皮浓(焦)黑为度。

将狗浸入清水里,让烧浓(焦)的部位吸水回软,用小刀刮净。

之后开肚取脏,剖开狗头取出狗脑,剔去脊骨和四柱骨,即成脱骨狗壳,再用清水漂清狗血,以去其腔味。最后,将狗手脚(前后蹄)套入腩位中,用水草捆扎成团即成。

浸制:待狗坯捆扎好后,放入已爆香蒜头的热油中煏煎,目的是辟去肉中腥气,然后攒入3倍量的淡二汤,待淡二汤烧至“菊花心”(又有称“虾眼水”,即滚水的涌动不大,如“菊花”或“虾眼”的样子)为度的水温时,加入姜块、陈皮、花椒(川椒)、香附、葱段和绍兴花雕酒,而绿豆另袋包好,同时放入。用慢火焗煮约45分钟。

过冷:待狗肉浸熟后,捞起放入另一桶冰冻的浓香“白成水”中再浸泡,务求抑制表皮胶质流出和至表皮爽滑即成

佐料:香蒜汁、腐乳酱、芝麻酱、辣椒油。

◎注1:虽然狗肉在至少汉代的时候就已成为肉食之一。但是,长久以来,狗不如猪、牛、羊幸运,能一直保留家畜的名衔,而是沦作野味看待。主要原因是狗肉的香味难以用短时间的烹调方法呈现出来,故有民间“隔夜狗肉”之说。但凡野味,要靠佐料来提香,狗肉也不例外。而腐乳则是吃狗肉必不可少的佐料之一。

◎注2:吃狗肉之后,不宜马上进食以绿豆烹制的食品,如“绿豆沙”“绿豆糖水”等,原因是绿豆可令狗肉发胀。依据这个原理,我们可以在狗或狗时,将绿豆同时放入烹煮,使狗肉预先发胀。

◎注3:《周礼·天官·内寶》云:犬赤股而臊。亦就是古人认为,若狗腿呈红色时,狗肉特别擅臊,不宜平食。另外,广东人拣狗非常讲究,拣狗要拣有“砧板头、陈皮耳、筷子脚、辣椒尾”特征的。即平头的,耳朵卷而薄的,脚要纤幼(细)的以及尾巴粗而短的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