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送别刘硕良先生

 丁东小群 2023-09-17 发布于北京

 出版家刘硕良先生昨天与世长辞,享年91岁。送他远行之际,不禁回想起和他交往的点点滴滴。

  刘硕良先生是漓江出版社的创办者之一。80年代,在他主持下,出版《获诺贝尔文学奖作家丛书》70余种,影响了一代中国读者。他也荣膺韬奋奖。

90年代,他在《出版广角》总编任上,约我撰写专栏,由此相识。

2004年春天,年逾古稀的刘先生来到北京,创办了硕良文化公司,同时兼任长江文艺出版社社长顾问和外国文学编辑室主任,意在以市场方式,推动优秀图书出版。他住在力鸿花园,约我前往一叙。一见面就问我有什么书稿可以推荐。当时,好友赵诚撰写的《黄万里传》已经杀青,正为付梓发愁。2000年,我和赵诚、冯克力一起采访了黄万里,赵诚撰写的文章《但教莫绝广陵散》在《老照片》刊出,黄万里十分认可。2001年8月26日,黄万里与世长辞。冯克力和我商量,组织一本《黄万里传》,请赵诚撰写。赵诚向黄老的亲属表达了立传的愿望,得到黄家全力支持。他们把黄老的日记、诗词、书信、一些未曾发表的手稿和照片都给赵诚参考。赵诚前后写了两年多。他跋山涉水,到北京、四川、湖南等地,寻访黄万里的生前友好和同事学生,下了一番艰苦的调查研究功夫。赵诚1990年代查出肺癌,切了一叶肺,又经历了数次化疗,爬楼都很吃力,走南闯北更为不易。但他尽可能地搜寻第一手资料,使传记的内容更加丰满。书写成了,出版却不顺利。山东画报出版社和他签了合同,却不敢履约。又找了几家出版社,也不敢拍板。幸亏刘硕良曾经主编《人与自然》杂志,深切理解黄万里的历史地位,十分认同他的崇高人格。他当即决定把此传作为文化公司创业的重点图书,精心编辑,精心设计,只用三个月时间,就在长江文艺出版社以《长河孤旅——黄万里九十年人生沧桑》的书名隆重推出,赢得广泛好评。从此,黄万里的精神遗产,有了一条通畅的传播渠道。好友赵诚,也实现了一桩人生夙愿!

  接着,我又向刘硕良先生推荐了王芝琛的《一代报人王芸生》。王芝琛是王芸生的哲嗣。1961年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海军系指挥仪专业,从事国防科技工作。1980年,父亲病重,把他召到身边陪侍,向他追忆平生重大事件。王芸老是见过大世面,有过大阅历的一流学者、一流报人,他预感国人对20世纪的历史评价,将会出现重大变化。于是,向儿子说出了郁闷在自己心里多年的话。生命的最后三个月,他陆续与儿子谈到一生经历的很多重大历史问题,比如中苏关系、西安事变、《大公报》和国共双方的关系等等。他一边说,王芝琛一边录音。王芸老体力已经很差,有些问题只是点到为止,语焉不详,王芝琛当时不能完全理解,但毕竟留下了最重要的线索和钥匙。父亲临终的心愿,王芝琛看得很重。1991年决定提前退休,专门从事与《大公报》相关的历史研究。十几年间,他埋头大公报故纸堆中,悉心研究,并采访大公报故旧,广搜博闻,于大公报研究,卓然成家。他积累大公报材料之丰富,对大公报史事之熟悉,朋辈中无人能及。

2000年夏天,中国工人出版社编辑王建勋和我商议,策划《学灯文丛》。我首先想到的就是把王先生有关《大公报》的文章结集出书。和他一联系,他很高兴,很快结集成《百年沧桑》,问世之后,引起出人意料的反响。2002年,《大公报》诞生百年,举行了隆重的纪念活动,王芝琛的观点几乎成为舆论的共识和纪念的基调。几十年间泼在《大公报》上的污水,荡涤一清,舆论界对老《大公报》的历史定位由此改观。当年以文人论政,不党、不卖、不私、不盲为特色的《大公报》,历史意义重新凸显。

这时,沈阳一家出版社的编辑也向王先生约稿,请他写一本《王芸生传》。为父亲立传符合王先生的心愿。从资料的掌握、情况的熟悉、理解的深刻诸方面,他也是为王芸生立传的最佳人选。2002年新年春节期间,他废寝忘食地赶写此书,按时完稿。那家出版社的编辑将书稿交给领导审阅。领导看了却说,这本书既不能得大奖,又不能赚大钱,出它干什么?出版社拒绝履约,而且不作任何补偿。王先生失望之余,只有长叹!

2004年5月30日,王芝琛突然给我来信,告诉我查出癌症,病得不轻,希望想想办法,让他有生之年,看到这本为父亲写的传记问世。

王先生当时67岁,我觉得他精神一向很好。怎么突然间就遇到这样的灾难?于是,我向刘硕良先生求助。刘硕良先生从事了半生新闻工作,对王芸生的历史地位心知肚明。他痛快地答应接受书稿,承诺三个月内一定让这本书印出来。

在此期间,王先生在肿瘤医院切除了结肠的病灶,但肝部和肺部已经扩散,正在化疗,能不能闯过鬼门关还未可知。我陪刘硕良先生的副手汪正球去王先生家签合同。刚刚出院的他,明显瘦了一圈,说话也不如从前那样有中气。他对我说,我不想死。我感到,这部传记,维系着他生活的勇气和生命的意义。

2004年9月初,王芝琛的《一代报人王芸生》问世,好评连连,被《新京报》和《南方都市报》联合主办的首届华语图书传媒大奖评为2004年度历史传记类图书奖。主办方邀请我和刘硕良作为颁奖嘉宾,为王芝琛授奖,总算让他在死神降临之前,享受了这一来自社会的荣光。

2004年夏天,刘硕良先生还约我和傅国涌会面,有意出版他的著作。在此之前,傅国涌虽有《金庸传》在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问世,大量书稿还压在手里。傅国涌10月交稿,次年1月新书上市,编、审、校、印一气呵成,只用了两个多月时间。此书市场反应良好,刘硕良先生又接连推出傅国涌的《主角和配角》《过去的中学》,让傅国涌成为图书市场冉冉升起的新星。

接着刘先生又通过我约智效民见面,策划出版了他的专著《六位大学校长》,引起了内陆读者对民国大学的浓厚兴趣。

在北京开办文化公司,在刘硕良先生几十年的出版生涯中,只是短暂的一瞬。但他识书的慧眼,决策的果断,运作的效率,都给我留下了美好的记忆。后来,出版环境变紧,刘先生感到市场空间受限,于是回到广西,开辟另一方文史天地。晚年还留下了一部口述史。他一直工作到将近90岁,真可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刘硕良先生千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