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代“野花草虫”的真景观

 梅苑67968851 2023-09-17

五代时期承唐代对自然的写真,没有套路满是真诚,所以看这个时期的花鸟画,没有套路,没有华丽的形式,满眼真诚,实则是最接近我们日常的真实。

几乎同时期的山水大师荆浩的《笔法记》中提出“忘笔墨得真景”,“真景”一词放置在五代的花鸟画中亦是成立。

图片

野花草虫图

五代十国 丘余庆

绢本 设色 53.3x74.3厘米

按照美术史的说法,花鸟成熟于北宋,北宋花鸟源自“徐黄异体”,这种说法是技巧与位置经营的“成熟”,是一种普世的标准,但你若要问一个长期生活在乡村的人,或者善于观察自然的人,我想,自然的神秘野逸在五代的一些画作中表现更加高妙。

来看几张不太高清的局部吧

图片
​从完整图到局部的图的切换,就好像人的视角由远及近,宋代有不少画作还传承这一法则。这种写实的画法满满都是朴实的,草虫藏匿花丛中,在自然中的确是不易察觉的,这种画法其实是不符合后来的观看经验,所以后来绘制草虫一定要观者第一眼看到主角草虫,实则是一种“自大”的人的视角,而不是自然神灵的客观视角。宋以前的绘画是敬畏自然敬畏宇宙敬畏神的时期,后来慢慢的转化为“人”,转换为“有我”,转化成“绘画关系”,并称为重视“人的价值”。

图片

画里面有车前草、鸭跖草、石竹、菊花、竹子,荆棘等植物,不同植物的质感,叶片的大小,卷曲,柔软坚硬等都给予细腻准确的传达。

图片
螳螂​的渲染并不细腻写实,而神态不减。

图片
​混杂的草叶间夏末秋初的气息扑面而来。草叶花卉以及荆棘都为双钩填色。线条是最朴素的,好的线条带给作品的气息是朴素的,带着线条的绘画是朴素而直接的,这是谢赫六法提出的“骨法用笔”的意义,也是最接近绘画本能与原始动机的。

图片
另一只螳螂站在荆棘上装佯​

图片
棘的劲健厚实与长叶子轻盈的自然比例,​小花盛开像仙子的舞姿,像菩萨的手,妖娆雅致,这些小生命在野外不以无人而不芳,自在自性,是一个完整的生命链。
人(或画家)看到他们是被一种生命律动之美所感染,又恰恰可以用柔软的毛笔表达生命的强韧,用水渲淡用植物色分染,这是东方绘画独特的语言,独特的观看世界的与表达自然的方式。

图片
这件作品未必是丘余庆的真迹,大约是后来人伪托,丘余庆初事南唐,后入宋,在美术史的书写中,《宣和画谱》对其品鉴甚高,只是如今真迹寥寥。“得意处不减徐熙”这是可以和一流的大师相抗的评价。

图片
左下​落款:丘余庆制。

丘余庆,西蜀人,丘文播之子。

丘文播与其弟丘文晓为五代时著名人物画家。

丘余庆画花竹翎毛等物最工,尤长于草虫。

《宣和画谱》卷十七称他“凡设色者已过于动植,至于草虫,独以墨之浅深映发,亦极形似之妙,风韵高雅,为世所推。”初师腾昌祐,到晚年已过其师,“谓得意处不减徐熙”。

《宣和画谱》载有当时宋朝御府藏其作品四十二幅之目录。

这期外加两组国外艺术家的作品

一组为摄影,一组为水彩。

表现的也是荒野自然中的花草。

图片
图片
Tine Poppe 的摄影作品图
Tine Poppe 的这组摄影作品也很像《花之神殿》里的插图。


图片
图片

Elizabeth Sorrell ( British ,1916-1991)绘画作品。

这两组作品,都涉及光影或背景的完整性,不同于丘余庆的留白,留白是为了视觉关照全部在主题的花草昆虫上,以至于落实到线条与赋彩的虚幻性上,用虚幻的线条或设色表达真实,绘画是一种假象,用假象唤醒眼睛的思想而联想到真实,甚至超越真实。

影与环境则是眼睛的真实,是模拟自然的真实。主实而去虚,这与中国画传达出来的意象有本质不同。

最后看一张名作

丢勒《大草坪(Great Piece of Turf)》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