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贝多芬 | 世界名曲之《命运交响曲》

 阿里山图书馆 2023-09-17

图片

—— 每天聆听一首古典音乐 ——




形成约200多年西欧音乐基础的调性、音阶秩序以及和声的性能,没有任何一位作曲家能像贝多芬这样借助于这一切灵活地发挥出音乐的活力。这种特色在他的第五号命运交响曲中,表现得最为具体。其音乐的特征,在于剥离所有多余的装饰,以最率直、坦然的模样展现出来,于是贝多芬音乐的本质就此诞生了——世上再也找不到像此曲一样,单纯统一,真正触到音乐的根源。

曲中的部分和整体完全地交织在一起,彼此依存、相互浸透,而成有机性的例体展现出令人叹为观止的容姿。这样融合起来的音乐,和一般所谓优美、舒适的音乐,是截然不同的。这首交响曲并不是要表达抒情,而是使聆者为之鼓舞、获得激励,甚至为所有人类照亮了生存之道。因此·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是属于精神领域的音乐,诉说了人生的意义。如果把这音乐比喻为畅淡人生的演说,那麽它的乐音很像是狮吼,具有惊天动地的力量。《第五交响曲》之所以有样的性格,主要原因是全曲的结构是由阴暗迈向光明、由痛苦转化到欢乐,而借着战斗求取胜利。在这种理念支持下,音乐获得积极的动力,并赋予各乐章不同的性格。所以此曲的推展与转移,是积极的人生观,它鼓舞着人们只要努力忍耐、克服与锻炼,胜利、幸福与快乐终将出现!

贝多芬在1808年,才完成了这首伟大的交响曲,写作此曲的时间前后长达五年。在这悠长的岁月中,他不断地思考此一交响曲的蓝圆,并一步一步地加以编织。直到1807年岁末才勾画出其壮丽画面。就像是米开朗基罗经过辛苦的捶打与琢磨才把一块大理石刻成完美的作品,我们也可从贝多芬遗留下来的草稿中看出艰辛的过程。1808年12月22日,贝多芬亲自指挥在维也纳剧院首次公演。整个交响曲长度虽然和一般古典交响曲相若,但因具有壮大的气势以及短笛、低音管和长号等乐器的加入,聆听时自然觉得相当长。曲中各乐章自由而且扩大的结构,以及第三、四乐章不停歇地紧密连接在一起,而第四乐章中又出现第三乐章的部分音乐等崭新手法,都是这首交响曲空前的特色。

第一乐章:灿烂的快板,C小调,2/4拍,奏鸣曲式。

最初四个音符形成的极简洁但有力的第一主题可以说已经成为古典音乐无可争辩的第一乐思,无人不为之赞叹,激动和震撼。猛烈而威胁地发出呼叫,这正是贝多芬所谓的“命运在敲门”。贝多芬曾在信中写道,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而第一乐章的主题正是这个主导思想。这个主导思想统领整个交响曲,甚至出现在之后三个章节的任何一个章节之中——这也是贝多芬第五交响曲最大的特色之一,每个乐章都是不可分割融合整体的一部分。

图片

图片

这个主题以各种不同的形式不断转调向下发展,不久后虽然优美但是毅然决然带有反抗气质的第二主题出现。

图片

第二主题的呈现出,第一主题的片段并没有消逝,它躲在第二主题的低声部,并且仍固执地不停穿梭其间,好像命运之神持续的敲门。由于第一主题的影响,第二主题也渐渐从优美的形态带有不安紧张的情绪。当这一紧张度达到高潮,出现了新的转折——这是明亮欢愉的气概第一次露脸,并以此结束了整个呈现部。

此后,全曲进入非常戏剧化的发展部。此处又回到了以命运的主题的紧张不安气氛中,但植入各种激昂的感情,而构成令人惊叹的曲势——命运的主题不断在攻击,而具有自主人格的第二主题不断地在反击抗衡。调性频繁转换,音响从最强到最弱,动摇怀疑焦躁的情绪一览无遗。最后,命运的主题再次非常强烈地闯入,并在最强力度上不断反复,形成了展开部的高潮。

再现部里命运的第一主题以乐曲开始时那激烈的音势出现,然后坚定的第二主题再次将其打断,可以感觉得到第二主题想主宰的意志力增强了。斗争并未在这里分出胜负,而是进入强烈紧凑的尾奏——虽然人格般的第二主题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但通往光明的道路还很长……

第二乐章,行板,降A大调,3/8拍,变奏曲式。

第二乐章富有神秘深沉之美的旋律,令人感到不可多得的平和与慰藉。因色彩的变化与结构的精致,全乐章流露着一种宁静宽广的美感,使整个变奏曲显得非常精巧。变奏的旋律中或有进行曲颂歌的风格,似乎英雄的形象慢慢地把犹豫和懦弱排挤掉;也有第一乐章第一主题的变奏,似乎命运依然不依不饶。但在最后的变奏中整个旋律是光明的,似乎为最后的斗争做好了准备

图片

第三乐章:诙谐曲,快板,C小调3/4拍子。

神秘而富于魔力的主旋律,在低音处由弦乐奏出

图片

当它消失时,圆号奏出激烈的副旋律,具有和命运主题相同的节奏,在猛烈的节奏伴随下,威胁似地闯入

图片

此后,贝多芬用卡农做成中段,卡农旋律中蕴藏着巨大的兴奋。中段后又返回的主旋律,似乎在繁忙中飘散着轻妙的哀愁感。最后的尾奏,由定音鼓C音的节奏,刻画出紧张的气氛,这恼人的压力不断在属和弦、下属和弦增加,直达沸点,乐曲没有休止地迈入终乐章。

第四乐章:快板,C大调,4/4拍子,扩张的奏鸣曲式

那庄严雄伟的第一主题,好似被堵塞住的洪水冲破堤堰奔腾泛滥般,瞬间爆发出壮大的凯歌,横扫急掠地向前猛进。

图片

然后乐曲就进入由弦乐主奏的洋溢光明且歌唱性的第二主题。发展部以第二主题作为中心,加以变形后,筑成明亮耀眼而强烈的巅峰,它终于使整部交响曲所塑造的英雄形象焕发出耀眼的光辉,即便依然有命运主题的变化造成的阴暗感,但是再也遮挡不住这第二主题英雄般的乐思。随后,第二主题舞曲性地转变为三拍子的节奏,之前第三乐章中诙谐曲的主旋律,以充满激情与神秘的微笑旋律都苏醒了——英雄在同命运的搏斗中终于战胜黑暗获得胜利。为了表达这种胜利感,贝多芬还特别添加了三个长号、一支短笛和一个低音大管,这样就使音乐显得更加壮实、更加光辉一一一这些乐器的使用在交响音乐史上也都是第一次。

再现部里两个主题再以壮丽的音响,澎湃汹涌。此处依然是利用人格般魅力的第二主题和第一主题中的副旋律豪放地推进、进入华丽的甚快板尾声。尾声非常长,居然酝酿出一个新的主题,这是命运主题在大调上的光明地展现,长达几十小节的和弦最终展现了命运主题屈服在了光明之下,在极度的狂热中结束全曲。

每当我与苦难挣扎、感到疲惫、失望或悲伤的时候,就会听一听这首《命运交响曲》。在这悲壮坚毅的音乐中,贝多芬好像站在我们面前,亲切地安慰着说:“遭遇困境和不幸的人,不只是你一个,世界上曾有许多人都和你一样。我一生中也受到多难以忍受的打击和痛苦,但我勇敢地战胜它们。你也必须拭去眼泪,坚强地面对现实,努力克服逆境。

推荐两张风格截然不同的版本

1. 切利比达克指挥慕尼黑爱乐乐团

图片

塞尔吉乌·切利比达克(1912-1996),罗马尼亚指挥家,幼年在家乡罗马尼亚学习钢琴,后来前往法国巴黎学习音乐、哲学与数学。他的父亲想要他回到罗马尼亚从政,切利比达克还是于1936年德国考入柏林音乐音乐学院,之后又他在柏林威廉·弗里德里希大学学习了哲学和音乐学。切利比达克在柏林学习期间,受到他的老师马丁·施泰因克的影响,接触到禅,佛教的信条对于他的世界观和工作产生影响。1945年,切利比达克临时接替因历史问题而离开柏林爱乐乐团的富特文格勒担任乐团指挥,在柏林他获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但1954年富特文格勒去世后,卡拉扬成为真正的接班人,这让他非常失望,40年后他才再次站在柏林爱乐的指挥台上。切利比达克之后便辗转于欧洲、美国先后于斯德哥尔摩广播交响乐团、法国国家管弦乐团、汉堡交响乐团担任常任指挥。1972年成为斯图加特广播交响乐团首席指挥,1979年出任慕尼黑爱乐乐团首席指挥直至去世。

他指挥的贝五是最具话题性的。有人认为“慢而不拖,徐而不缓”,在较慢速度下对细节的表现,就好比只有牛头拍出的照片才经得起放大,结像结实,纤毫毕现,层次过渡顺滑。但也有人认为他难以驾驭整个宏大的主题,所以只能通过慢速来时间换空间。其实,专业学者对他都有不同的争议,但要我说,耳朵觉得好听,就是好听,切利比达克的版本是这三张录音中最能听出细节的,所以我个人还挺喜欢。

2. 富特文格勒指挥维也纳爱乐

图片

威廉·富特文格勒(德语:Furtwängler,1886-1954)是德国指挥家,作曲家。1922年,富特文格勒成为柏林爱乐的音乐总监,他将自己视为德奥音乐的传人,能完美的诠释贝多芬、勃拉姆斯及布鲁克纳等人的作品,相当具有权威性。

在唱片史上,单论次数,众多指挥家都远远不及富特文格勒的贝交诠释,他的所有贝多芬交响曲录音版本就有60余份,在音乐会上演奏贝交更是不下百余次。富特文格勒1954年版《贝多芬第五号“命运”交响曲》是12版中的第10版,大师在生命最后一年与维也纳爱乐乐团于维也纳爱乐厅录制的录音室版本,也是他第三次进到录音室灌录这部乐曲,受所有乐迷公认为“贝五”最优秀的录音版本之一。或许是因为这版是录音室的原因,也有可能是听力的原因(他曾因连续不断的肺炎导致听力衰退),在这其中富特文格勒运用了更宽广更缓慢的速度,一切细节都被其通过充分思索呈现且被无限放大。演绎则充满不安定,音乐主题一开始予人以恐惧之感,指挥家本人似乎已听到死神越来越近的脚步声,他开始用音乐来审视自己坎坷的一生,这时的他颇有与作曲家此曲创作目的相吻合之味。即便如此,当中我们还是可以清晰听见指挥家在生命末期所欲呈现的是回归传统风格却仍具备令人惊叹的强大能量,也进一步证明了他惊人的能力,对此首作品的理解可谓精辟且直达核心。

3. 克莱伯指挥维也纳爱乐

图片

卡洛斯·克莱伯 (Carlos Kleiber,1930-2004),又称小克莱伯,德奥指挥家。作为著名指挥家埃里希·克莱伯的儿子,小克莱伯从小就受到音乐的熏陶,对乐团指挥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然而老克莱伯却反对儿子从事指挥行业,他说“这个世界上有一个克莱伯就够了”,并希望小克莱伯从事科研行业,但是大学学习化学的小克莱伯并没有放弃对指挥的坚持。1964年初登苏黎世歌剧院指挥台,1978年指挥芝加哥交响乐团,1988年指挥纽约大都会歌剧院,1989年与1994年指挥柏林爱乐交响乐团,1989年与1992年指挥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期间多次指挥维也纳爱乐演出。克莱伯待人接物总是随心所欲,只按自己的喜好,不按常理,毫无顾忌。卡洛斯·克莱伯纪录片《雁过无痕》中提到,“卡洛斯·克莱伯始终都是一个专制家,如果有什么事不合他的心意,那你就再也见不到他的人了,解释说'我正在郁闷中’,就是这样”。事实正是如此。1970年,小克与意大利钢琴家米开朗杰利合作录制贝多芬《第五钢协》计划泡汤,仅仅是因为“录音前,大提琴首席问米开朗杰利,你喜欢什么速度?”,而后小克莱伯便立即离场,坐上了前往慕尼黑的飞机。这种怪异而不易接近的性格也正是小克的可爱之处。在演绎诠释作品时,他非常清楚的知道自己对于音乐的期望,保有极端的自信,近乎固执的坚持自己独到的想法并最终达到完美的效果。小克在音乐上绝对是完美主义者,他对音乐的喜好简单而纯粹。与其它著名指挥家不同,小克不在乎自己在媒体前的公众形象,也不热衷于灌录唱片流芳百世。与这些相比,他更喜欢钻研曲谱,把每一个细节都处理到极致。小克留下的唱片并不多,演出的作品也有限,但是每张每场都堪称精致。
这张专辑太过著名了,真的无需过多介绍。历史上只有一张唱片同时登上企鹅三星带花、日本唱片艺术名曲三百、《留声机》百大、DG 100,Classic CD百大5份权威榜单,便是这张专辑。当录音技术发展到本世纪中期以后,在那么多伟大指挥家都一再与一流乐团录过贝多芬的交响曲之后,几乎没有人相信还有谁能在这些音乐中找出更多令人振奋的新素材,直到1975年克莱伯的第五、七号交响曲录音出现。这是一份真正伟大的录音,对于按秒计费的克莱伯,不管是说他饥饿营销也好,哗众取宠也好,这张录音中贝五那暴风疾雨般的气势,精准而富有感染力的刻画,确实让人陶醉于即时的巨大喜悦之中,这也是让普通人能喜欢上贝五交响曲的理由之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