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顶层设计: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

 教育专家谈教育 2023-09-18

顶层设计: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


陶华坤

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以高质量教育体系助力高质量发展

一、引擎:以教育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加强顶层设计,系统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以能选人构建人才选拔机制人力资本理论和实践证明,“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高质量教育提高劳动生产率,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国民收入水平;高质量教育传承、传播先进文化,提高国民素质,促进精神文明发展。
高质量教育要有“一以贯之”的财政保障体系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例连续10年保持在4%以上,教育投入总量稳定增长,2022年全国教育总投入接近6万亿元。在充足的教育投入保障下,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是理论问题是实践问题要有坚实可靠的教育支撑体系。
创新教育服务业态推进教育治理方式变革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高中段学校多样化发展。深化职普融通、校企合作,探索学徒制,培养技能人才,提升劳动者技能和收入水平。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建设一流大学,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让职业教育服务“终身学习”需要。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打通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教育乃至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衔接渠道,做好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普通教育的协调发展,搭建起人才成长的“立交桥”。实现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铸牢教育之魂,夯实教育之基,创新教育之为

二、聚焦:择天下英才育之,聚天下英才用之

聚焦人才培养机制聚焦内涵、提升品质学前教育要聚焦普及普惠,义务教育要聚焦优质均衡,高中教育要强调多样化发展,职业教育要重视横联纵贯,高等教育要强化内涵发展。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主动作为,在“均衡有特色、公平有质量”上精准施策,坚持从民生上抓教育、从规律上办教育。
聚焦乡村振兴战略视个性化教育。人的个性特质往往与一定的职业相契合。人与职业相匹配,有助于发挥个体的潜能和创造性。职业教育围绕农业农村产业,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开展涉农专业技术人才培养,为振兴乡村培养大批新型职业农民、涉农企业员工、返乡创业大学生、大学生村官。
聚焦教育发展难点制定“大教育”体系以教育评价改革为牵引,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健全现代教育治理体系。鼓励高校发展“研、做、学”三位一体的学生培养模式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构建“眼中有生命,课中有活力”阳光生命课堂。
聚焦治校办学高质量教育体系是面向所有人民的是普惠的。衡量和评价高质量教育体系应该有如下三个指标:要素优质、结构优良、效能优异。以教育评价改革为牵引,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高考综合改革和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改革。检验教育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准是人才培养质量。

三、融合: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协同育人。

办好每所学校、教好每个学生。完善优质均衡推进机制,提升教育数字化赋能水平聚焦“五育并举”、转变育人方式、创新素养和创新人才培养、教育评价体制改革、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教育生态优化。教育教学重心从“教和育”转向“学和习”,教育教学的着力点放在引发学习者学习上,放在终身学习能力培养上。
坚持问题导向打通教育改革发展中的堵点难点台湾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地位完全平等,有畅通的升学深造渠道,随时换轨。台湾专科学校全部属于职业技术教育体系,职业技术本科教育在校生占各类职业教育在校生的61%,毕业后可进入研究所攻读硕士、应用型博士。美国职业博士学位授予数量高于学术博士的授予数量。
抑制教育焦虑。学校的素质教育和家庭的应试教育对立,偏离了教育方向,迫切需要加强家庭教育。运用政府、学校、社会和家庭的力量协同培养学生,发挥政府把握方向、家庭言传身教、学校引领发展、社会营造环境的多元主体力量,共同推进教育发展。推进多元参与的教育评价体系,使评价工作科学化、专业化。
办有灵魂的教育。以“成就一个孩子、点燃一个家庭”为出发点,加大职业教育投入,解决“招得进、学得会、留得住、用得上”的问题。缩短学用落差,精心打造“素质+学历+技能”的人才。职业教育不只是获取生存技能的途径,要提升人的境界、丰富人的精神,要“学知、学做、学会发展、学会共同生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