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带下病(针灸治疗)

 随遇而安如当下 2023-09-18

带下病 

病位:胞宫(带脉、任脉及脾、肾)关系密切

湿邪伤及任、带二脉,使任脉不固,带脉失约,以致带下量明显增多,色质味异常而为病

带下病治法:利湿化浊,固摄带脉

取足少阳、足太阴、任脉穴为主

带下病主穴:阴中带环

阴→三阴交→健脾利湿,调理肝肾以止带→泻法

中→中极(膀胱之募)→利湿化浊,清理下焦→泻法

带→带脉→固摄带脉,调理经气→平补平泻

环→白环俞(助膀胱气化以化湿邪)→泻法

带下病配穴:

阴痒:蠡沟(足厥阴肝经络穴)、太冲(足太阴肝经原穴)→肝经绕阴器+痒不离风

湿热下注:阴陵泉(健脾利湿)、水道、次髎(近子宫)→止带方

脾虚:气海、足三里、脾俞→完带汤

肾虚:关元(任脉与足三阴经之交会穴是益肝肾、调冲任要穴<固本培元>)、肾俞(肾脏之寒湿水气吸热后循膀胱经上行+背俞穴背部属阳=补肾阳)、照海(照,照射也;海,大海也;肾经经水在此大量蒸发<祛湿补阳>)→内补丸(肾阳虚)

知柏地黄丸(阴虚夹湿)

(内科方)热毒蕴结证→五味消毒饮

操作:艾灸法:取三阴交、中极、命门、神阙,温和灸,每穴5~10分钟,隔日1次。适用于脾虚、肾虚所致的带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