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板厂小学

 新用户8926AVU2 2023-09-18

▌纪建国

北京南城的夕照寺街上有个板厂小学。我每次路过那里都会投过一片深情的目光。那天我突然发现学校门口有一个很别致的设计,是一个七色光的图案。我不由停下脚步,看了好一会儿才离开……

我的小学时代,从一年级直到毕业,都是在那里度过的。那里有我童年的梦想、童年的歌。

夕照寺街是一条南北方向的大街,约两公里长。二十多年前,因为有部电影叫《夕照街》,也让夕照寺扬了一下名。板厂小学在夕照寺南边的路东,学校红色的大门朝西开着。

据说这里最早叫拈花寺小学,是在一座旧庙里。上世纪六十年代后期,我刚上小学时,旧庙的痕迹依然可见。学校的教学楼是一幢崭新的三层楼房。南边是一个大操场,供学生们做广播体操和课间活动。老师们的办公室则在东边的一个偏院,那里有三排平房;尽南边一排房是学校的食堂,中间一排是一个很大的教室(像是一个被改造过的大殿),我们在那里上音乐课和美术课。最北边是个二层小楼,木质的楼梯上下楼时总有踏踏的脚步声,老师们的办公室全都集中在这里,冬天似乎没有暖气,靠炉火取暖。每个老师的办公桌上都堆满了学生的作业本。

我们那届是学校建成后招收的第一批一年级学生。我们上届的学生都已是五年级和六年级的。没有其它年级的学生。

初进校门,我们一群稚童像一群欢乐的小鸟,在操场上追着喊着笑着,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上课时我们盯着讲台上老师,听他(她)向我们传授各种知识。美术老师用他的绘画给我们耳濡目染的影响,我们学着在生活中发现美的事物。音乐老师教我们识谱唱歌,教室里传出我们稚嫩的童音:“小鸟和我们一样起得早,晨风伴我们一路去课堂,我们是新中国的少年,沐浴在幸福的阳光雨露下……”老师们的知识像润物无声的春雨滋润着我们幼小的心灵。

下课后,老师带领我们参加各种有趣有益的活动。学校请来著名的儿童教育家节目主持人孙敬修老师给我们讲《雷锋的故事》。我记得新学校建成的第一年的春天,操场的南边和西边墙下都是一片空地,只有一些野草。第二年春天,我们就在老师的带领下,挖坑、种树、浇水,好不热闹。我们都是第一次试着用铁锹,那样子一定很滑稽,惹得老师和学生笑声一片。初夏的季节那里就有了两排挺拔的小杨树,碧绿的嫩叶在微风吹拂下撇下一片宜人的凉爽。我做课间操的位置就在一棵小杨树下,树阴下很舒服,我享受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心中很惬意。

我们上到小学四年级时,班里迎来了一位新的班主任——李丽军老师。她很年轻,也就二十多岁,挺漂亮。她往讲台前一站,虽然是女老师,也自有一种英气勃勃的气场,教室里一片安静。李老师教我们算术和语文。时间一长,年轻老师充满朝气和活力,很快与我们这群孩子活泼好动的天性融合一起。每到李老师的课,她都会留下课堂最后几分钟,和学生之间交流一下,看谁还有什么问题。就在这时,欢快的铃声响了,我们一下冲出教室,来到操场上,尽情地玩耍。冬天来了,一场大雪,操场上白茫茫一片。课间休息,李老师也跟着我们来到操场,抓雪揉团,玩起了打雪仗。洁白的雪团在空中疾速地划过,打在人身上,一团白色雪花立时就散开了。有一丝凉意顺着脖子轻轻地流过。笑声,喊声,在操场上此起彼伏。欢笑荡漾在每个人的脸上。

上课铃声又响了,我们回到教室。李老师换上了一副严肃认真的表情。春夏秋冬,寒来暑往,李老师的表情简直成为我们教室最亮丽的风景……我在那里背会了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毛泽东的《七律·长征》,还有陈毅将军的《赣南游击词》……很多年以后,我才逐渐体会并理解了这些优秀诗篇的无限魅力,它们对我的生活产生了深刻影响。

还有同学间那种最纯洁的友情,也让我永远难忘。从一个稚童到小学毕业,这期间,生活中会发生很多的故事。陪我打乒乓球的球友齐国良,一起在龙潭湖学会游泳的李维刚……第一批加入了少先队(当时叫红小兵),戴上菱形臂章,后来换成红领巾。谁能经常写出好作文,受到老师表扬。这些事都激励着我们不断努力。

有件事我特遗憾:那时我在班里比较淘气,眼看着班上很多同学都戴上了红领巾,我的胸前却还空荡荡的,心里特惭愧。直到小学五年级我才戴上——那天我第一次成为同学们瞩目的对象。我的同桌班长李淑霞忽闪着一双大眼睛,笑看着我,把一条红领巾系在我的脖子上,然后互敬队礼。从此,我和同学走在大街上,看着蓝天白云心里都是自豪的。

我们小学毕业前最后一课,我一直没忘。六年的小学生活,我们不仅身体长高了,也明白了许多道理。老师们亲切的呵护更像是母亲般的爱,温暖着我们的心;我们像初长羽毛的雏燕,渴望在更广阔的天空飞翔。老师则用深情的目光注视着我们。

我记得那天教室里很安静,李老师微笑着告诉我们一个师生间的秘密,她说:“我当学生那会儿,老师不笑,学生微笑;老师微笑,学生大笑;老师大笑,学生狂笑。”教室里顿时一片欢笑,笑声中我们告别自己的小学时代。

一晃,几十年就过去了。童年的那些往事,在我的记忆中非但没有减色,反而有了更加鲜明的烙印。

有作家说:“回忆不是发黄的书简,不是衰迈的老人,不是枯干的花朵和宝贵的遗物。而是一个活生生的,内心激动的,充满诗意的世界。”

童年那些事,很像一首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