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济南市历城区西营镇各自然村历史演变及管辖归属

 A松毛岭634高地 2023-09-18

​​(按:本资料为十四年前的,由于拆迁合并,很多自然村在乡村建设中消失于历史前进的洪流中,自然村的行政归属也产生了变化,现把这些过去资料录出,也算是对历史记忆的刻录吧)

西营镇(西营街道)

  位于历城区政府驻地洪家楼东南25公里。面积126.72平方公里。9545户,30843人。辖38个行政要地,99个自然村。镇静政府驻地西营。
  明崇祯十三年(1640)属锦绣川路。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属东南乡。民国十三年(1924)属东庑乡。1948年设西营区。1950年属第七区西营乡。1955年改称营区西营乡。1959年属绣川公社西营管理区,同年6月将绣川公社改称西营公社。1961年调整为西营区。1965年设西营公社。1984年实行政社分开设西营区。1985年撤区并乡设立西营镇至今。
    西营 位于锦绣川北岸,东为营东峪,南为营南坡,西邻汪家场,锦绣川北岸,327公路北侧。754户,2628人。设西营村民委员会。农历四、九日逢集。1939年,日本侵略军在此设据点。1944年4月,林乎加同志带领两个连和地方武装,拔除了西营据点。同年,中共历城县委、县政府在此正式成立。村南有古虎洞泉。
  相传,唐太宗李世民东征到此,视为军事要地,进能攻,退能守,便在此安营扎寨两处,一营驻西,一营驻南。因此处位西,沿称村名西营。县志记载:明崇祯《历乘》“西营,城东90里,亦有南营,皆出枣粟”,崇祯《历城县志》“锦绣川路:西营”,清乾隆《历城县志》“东南乡南保泉三:西营(四、九日集)”,民国《续修历城县志》“东庑乡南保全三:西营(四、九日集)”。
  夏家村 位于西营以北7.75公里,东依黑山顶,南邻齐家庄,西依黄寨。126户,435人。设夏村村民委员会。
  明代,曾名大涧岭。以村北大涧岭而得名。据《夏氏家谱》记载:“吾夏氏世居大涧岭,历代久矣。上世年远无稽不敢著书。至明末,世寇贼繁殖,山区小村势不相敌,迁此官居庄。至夏松感故土之荒芜,于是复回大涧”。后以姓氏改称夏家村。县志记载:明崇祯《历城县志》“历山东路:大涧岭”,清乾隆《历城县志》“东南乡南保泉三:夏家庄”,民国《续修历城县志》“东庑乡南保全三:夏家村”。
  齐家庄 位于西营以北7.5公里,东依黑山顶,南为龙湾,北邻夏家村。35户,126人。属夏家村村民委员会。
  明洪武二年(1369),齐氏由直隶(河北省)枣强迁此建村,以姓氏得名。后齐姓户虽绝,仍沿称齐家庄。民国《续修历城县志》有“东庑乡南保全三:齐家庄”的记载。
  龙湾 位于西营以北6.5公里,石岭河上游,东邻花家峪,南为黄鹿泉。571户,1925人。设南龙湾,北龙湾,北龙湾村民委员会。农历二、七日逢集。
  曾名老龙湾。明洪武二年(1369),范氏由直隶(河北省)枣强迁此建村。因村边有一个大湾,湾中有块形似龙状的石头而得名。后沿称龙湾。县志记载:明崇祯《历城县志》“历山东路:龙湾”,清乾隆《历城县志》“东南乡南保泉三:龙湾”,民国《续修历城县志》“东庑乡南保全三:龙湾”。
  老峪 位于西营以北7.5公里,南邻后岭子,西南为花家峪。90户,277人。设老峪村民委员会。  曾名老峪沟。明洪武二年(1369),湛氏由直隶(河北省)枣强迁此建村。因地处深山老峪而得名,沿称老峪。
  花家峪 位于西营以北6.5公里,东邻后岭子,西为龙湾。28户,95人。属老峪村民委员会。
  清光绪元年(1875),住户由济南以东马家庄迁此。因建村在花园岭下面一条山峪中,故沿称花家峪。
  花园岭 位于西营以北6.25公里,东北为花金筲,南邻弯弯地,西依双头山。33户,105人。属老峪村民委员会。
  相传此处以东的和尚岭上,唐代曾建有寺庙一座。明洪武年间(1368-1398),湛氏由直隶(河北省)枣强迁此。因建村于寺庙的花园附近,故沿称花园岭。
  后岭子 位于西营以北7公里,东邻窝棚峪,南为花金筲。25户,88人。属老峪村民委员会。
  清代末期,住户由村北老峪迁此,因建村在老峪南山岭之后,故沿称后岭子。
  花金筲 位于西营以北6.75公里,东依大顶山,北邻后岭子。33户,108人。属老峪村民委员会。
  明洪武二年(1369),湛、王二氏由直隶(河北省)枣强迁此建村。因此处山石崖下有一山泉清澈见底,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现出五颜六色的光环,故沿称花金稍。
  窝棚峪 位于西营以北7.25公里,南为遛马岭,西邻后岭子。2户,2人。属老峪村民委员会。 
  清代末期,段氏由历城之章灵丘迁此,住窝棚开荒种地,遂建其村。沿称窝棚峪。
  黄鹿泉 位于西营以北4.25公里,石岭河上游东岸,东邻黄鹿泉什么的,南为石岭,北为龙湾。203户,737人。设黄鹿泉村民委员会。 
  明崇祯年间(1628-1644),王氏由历城董家王辛(新)迁此建村。相传,当初此处人烟稀少, 遍地森林,有黄鹿栖居,村东又有一水泉。故沿称黄鹿泉。民国《续修历城县志》有“东庑乡南保全三:黄鹿泉”的记载。
  石岭 位于西营以北3.5公里,石岭河东岸,东为孔老峪,东南依马鞍山,北邻黄鹿泉。391户,1410人。设石岭村民委员会。 
  明洪武二年(1369),杨、范、李、高诸氏由直隶(河北省)枣强迁此。因建村在石岭子和石岭河近处,故沿称石岭。县志记载:明崇祯《历城县志》“历山东路:石岭”,清乾隆《历城县志》“东南乡南保泉三:石岭庄”,民国《续修历城县志》“东庑乡南保全三:石岭庄”。建有白云洞生态旅游区,综合生态旅游。
  丁家峪 位于西营以北2.75公里,石岭河西岸,东依马鞍山,西南为汪家场,东北邻石岭。60户,209人。属石岭村民委员会。村处有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元代古洞窟白云洞和古雪花泉。
  明洪武二年(1369),王氏由直隶(河北省)枣强迁居于此,后王姓户绝。到清代初,丁氏兄弟从济南以东丁家庄又迁入,以姓氏沿称丁家峪。 
  乔峪 位于西营东北3.5公里,东邻红岭,南为东岭角。163户,502人。设乔峪村民委员会。
  清嘉庆二十年(1815),乔氏由港沟以北潘家庄迁居于此。因建村在山峪之处,以姓氏得名。后乔姓户虽绝,仍称乔峪。
  红岭 位于西营东北3.75公里,锦绣川北岸,东为天晴峪,西南邻东岭角,北邻红岭。60户,179人。属红岭村民委员会。
  清代初期,刘氏由董家庄以北院后迁此。因建村在红岭山峪的河道之口处,故沿称河口。
  鸭子泉 位于西营东北4.25公里,东为石门沟,西邻红岭,东南天晴峪。24户,83人。属红岭村民委员会。
  清咸丰年间(1851-1861),尹氏由积米峪迁此建村。当时,因地处有一山泉,泉边又有水湾,鸭子常在湾中戏水,故沿沿称鸭子泉。
  李家庄 位于西营以西3公里,锦绣川南岸,南为秦口峪,北邻庙子沟。83户,294人。设李家庄村民委员会。
  明崇祯年间(1628-1644),称涝滩。李氏由庄科迁此建村。当时,因地处水源丰富,泉水可破土而出故名。后来因村中多为李姓住户,故改称李家庄。
  汪家场 位于西营以西2.5公里,锦绣川北岸,南为李家庄,西北邻庙子沟。116户,372人。设汪家场村民委员会。 
  明洪武年间(1368-1398),称汪家场。汪氏早居为富户,种庄稼多,使场大而得名。相传,清康熙年间,有位兵部司马孙氏曾贬官到此居住。以后,宋、李二氏又相继迁入,仍沿称汪家场。
  庙子沟 位于西营以西2.75公里,锦绣川西岸,东邻汪家场,南为李家庄。15户,60人。属汪家场村民委员会。
  清宣统年间(1909-1911),因西山峪沟曾修有土地庙一座,住户遂迁此建村,故沿称庙子沟。
  西岭角 位于西营东北2公里,锦绣川北岸,东邻东岭角,南为营东峪。408户,1429人。设西岭角村民委员会。有明代古槐一株。
  曾名岭角庄。明洪武二年(1369),王氏由直隶(河北省)枣强迁此。因建村在山岭角下而得名。县志记载:明崇祯《历城县志》“锦绣川川:岭角庄”,清乾隆《历城县志》“东南乡南保泉三:岭角庄”,民国《续修历城县志》“东庑乡南保全三:岭角庄”,后因地处山岭之西,故沿称西岭角。
  小角岭 位于西营东北2.25公里,东为东岭菜,南邻西岭角,北依马鞍山。55户,169人。属西岭角村民委员会。
  清宣统年间(1909-1911),张、林二氏先后由历城县北滩头和坝子迁此。因建村在一山岭角下,故沿称小角岭。
  东岭角 位于西营东北2.5公里,锦绣川北岸,西邻西岭角,东北为河口。151户,474人。设东岭角村民委员会。
  清代,姚氏由济南以东姚家庄迁此。因建村在一座山岭角下的东面,故沿称东岭角。建有天建南苑旅游度假中心。
  江积米峪 位于西营东北5公里,东为灰泉子,南为鸭子泉,西邻西积米峪。80户,190人。设积米峪村民委员会。
  唐代,曾名积米峪。相传,唐太宗李世民东征时,曾在此积存过粮草而得名。县志记载:明崇祯《历城县志》“锦绣川路:渍米峪”,清乾隆《历城县志》“东南乡南保泉三:渍米峪”,民国《续修历城县志》“东庑乡南保全三:渍米峪”。清康熙元年(1662),杨氏又迁入。后以河道为界,将其分为东、西两个村,此处位东,故沿称东积米峪。
  西积米峪 位于西营东北4.5公里,东邻东积米峪,南为红岭,北为黄鹿泉顶。109户,380人。属积米峪村民委员会。
  村名来历及沿革与东积米峪同。明末,逮氏从章丘县逮家埠又迁入。后沿称西积米峪。
  弯弯地 位于西营以北5.75公里,东为遛马岭,南黄鹿泉顶,北邻花园岭。15户,58人。属积米峪村民委员会。
  清道光年间(1821-1850),王氏由港沟以北的官庄迁此。因建村于一块弯弯地旁边,故称弯弯地。
  遛马岭 位于西营东北6.75公里,南为火窝子,西为弯弯地,西北邻花金稍。22户,59人。属积米峪村民委员会。
  相传,唐太宗李世民东征时曾在此住扎兵营,因此处山顶平坦,将士们常在此遛马而得村名。清道光年间(1821-1850),张氏从彩石以北小龙堂又迁入,仍称遛马岭。
  黄鹿泉顶 位于西营东北5公里,南为孔老峪,西邻黄鹿泉,北为弯弯地。30户,80人。属积米峪村民委员会。
  明洪武二年(1369),宋氏由直隶(河北省)枣强迁此。因建村在黄鹿泉东一座山的顶部,故沿称黄鹿泉顶。
  火窝子 位于西营东北6.25公里,东南为拔槊泉,西南为东积米峪,北邻遛马岭。31户,90人。属积米峪村民委员会。 
  清宣统年间(1909-1911),称高家峪。此处原系章丘县高大亭的一处山庄子而得名。后由积米峪范,袁、刘、朱、李诸户合伙买下高家的地,改称伙窝子,后沿称火窝子。
  孔老峪 位于西营东北4公里,东北邻西积米峪,南为红岭。45户,167人。属积米峪村民委员会。
  清康熙年间(1662-1722),称哄老峪。相传,村西山上有个通天洞叫天窑。村里有个不孝之子,将其父母哄骗至洞内致死而得名。后来取孝敬老人之意,沿称孔老峪。
  灰泉子 位于西营东北6公里,东为拔槊泉,西邻东积米峪。24户,76人。属积米峪村民委员会。村有古名泉灰泉。
  唐代,称灰泉子。相传,唐太宗李世民东征路过,见一泉水质不清,细看,乃泉在背阴处水似灰色而得村中。清乾隆年间(1736-1795),李氏从历城滩头又迁入,仍称灰泉子。
  拔槊泉 位于西营东北6.75公里,东邻宝山,南为石门沟,西为灰泉子。71户,220人。设拔槊泉村民委员会。村有古名泉拔槊泉。
  相传,村名来源于唐太宗李世民东征到此插“槊”,拔槊而成泉的故事,故村因泉而得名拔槊泉。清嘉庆年间(1796-1820),沈氏从济南以东马家庄又迁入,仍称拔槊泉。
  宝山 位于西营东北8公里,南为道沟,西邻拔槊泉。1户,1人。属拔槊泉村民委员会。村东南有古泉饮马泉。
  民国十年(1921),俗称宝滩。韩工由村东南道沟迁此建村。因地处山峪,树木繁茂,民以种果树和烧木炭为业,生活富裕,素有“宝山”之称,故沿称宝山。
  天晴峪 位于西营以东5公里,东为佛峪,南邻坔窝,东北为石门沟。222户,694人。设天晴峪村民委员会。
  相传,唐太宗李世民东征,沿途阴雨连绵,行军艰难。当路过此地时,忽然风起云散,雨过天晴,故而得名天晴峪。县志记载:清乾隆《历城县志》“东南乡南保泉三:天青峪”,民国《续修历城县志》“东庑乡南保全三:天青峪”。明末,刘氏从刘海庄又迁入。仍沿称天晴峪。
  石门沟 位于西营以东6公里,东为道沟,南邻小葫芦峪,北为拔槊泉。36户,113人。设石门沟村民委员会。
  清康熙年间(1662-1722),冯氏由章丘县寨山后迁此建村。因地处西山崖有长方形的凹陷状,远看似门,故沿称石门沟。
  小葫芦峪 位于西营以东6公里,东南为佛峪,南依青岗寨,西为天晴峪,北邻石门沟。33户,120人。属石门沟村民委员会。
  清道光年间(1821-1850),李氏由佛峪迁此建村。传说,早年有一块巨石从山上滚下山坡,因其形似葫芦状,故沿称小葫芦峪。
  佛峪 位于西营以东7公里,东邻小东沟和依文风山,南邻白炭窑,北为道沟。215户,730人。设佛峪村民委员会。村有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佛峪革命遗址。
  相传在唐代,曾在此山峪大修庙宇,建有佛爷殿、罗汉庙、姑子庵等,佛教兴盛。因之取名佛峪。明末时期,李氏从章丘县李家埠又迁此,仍称佛峪。
  小东沟 位于西营以东7,25公里,东依文风山邻章丘市境,南为白炭窑,北为道沟。47户,166人。属佛峪村民委员会。
  约在明崇祯年间(1628-1644),李氏由章丘县李家埠迁此建村,因与佛峪仅一河之隔,又位于河沟之东,故沿称小河东。
  坔窝 位于西营以东4.25公里,锦绣川上游北岸,东为枣林,北邻天晴峪。313户,1052人。设坔窝村民委员会。
  唐代,曾在此修建朝阳寺一座。民间有“先有坔窝村,后建朝阳寺”之说。俗称水土窝。在村东北处有一山崖高丈余,雨季到来山水从崖上直流而下,将崖根冲出一个大窝。由此水在上,土在下为坔,故沿称村名为坔窝。县志记载:明崇祯《历城县志》“锦绣川路:茁窝”,清乾隆《历城县志》“东南乡南保泉三:水山窝”,民国《续修历城县志》“东庑乡南保全三:水土窝”。
  枣林 位于西营以东5.75公时,锦绣川上游北岸,东为白炭窑,南邻赵家庄,西为坔窝。286户,936人。设枣林村民委员会。农历三、八日逢集。村北有一棵粗壮高大的古树平柳。
  明代,曾名枣林庄。因枣树林子满山坡而得名。县志记载:明崇祯《历城县志》“锦绣川路:枣林”,清乾隆《历城县志》“东南乡南保泉三:枣林庄”,民国《续续历城县志》“东庑乡南保全三:枣林庄”。清康熙年间(1662-1722),王氏从曲家庄又迁入。后沿称枣林。
  白炭窑 位于西营以东7公里,锦绣川上游,东为林枝,西邻枣林,北为佛峪。118户,452人。设白炭窑村民委员会。
  明代,胡、李二氏由吴桥迁此建村。因村民多以建窑烧木炭为业,有白、黑两种,尤以白色木炭为好。故沿称称白炭窑。县志记载:明崇祯《历城县志》“锦绣川路:白炭窑”,清康熙《历城县志》“锦绣川路:白炭窑”。
  林枝 位于西营以东8.5公里,东、南、北三面皆邻章丘市境,西为白炭窑。108户,361人。设林枝村民委员会。
  清道光二(1822),田氏由田家庄迁此建村。因地处深山陡峪之间,当年树木成林,枝叶繁茂。故沿称林枝。
  秦口峪 位于西营以西4公里,东为苗峪口,南邻东大峪,北为李家庄。307户,1002人。设秦口峪村民委员会。建有秦龙旅游度假中心。
  曾名禽口峪。明洪武二年(1369),王氏由隶(河北省)枣强迁此建村。因其山峪地势宽大,而峪口处狭小,形似禽鸟之口而得名。后以谐音沿称秦口峪。县志记载:明崇祯《历城县志》“锦绣川路:擒口”,清乾隆《历城县志》“东南乡南保泉三:勤口峪”,民国《续修历城县志》“东庑乡南保全三:噙口峪”。
  东大峪 位于西营西南3.75公里,东为苗家峪,南邻围泉子峪,西南石佛峪。2户,5人。属秦口峪村民委员会。
  清宣统元年(1909),称洞大峪。住户由秦口峪迁此。因建村于山峪处,村东山上又有一大山洞,故得村名。后沿称东大峪。
  石佛峪 位于西营西南5公里,东邻围泉子峪,北为秦口峪。26户,62人。属秦口峪村民委员会。村有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代石佛峪造像。
  清代,孔氏由曲阜迁此建村。相传,此处山涧原有两只“金鸡”,一位南方人以雕刻石佛造像为名,将其金鸡盗走。后沿称村名石佛峪。
  围泉子峪 位于西营西南4.5公里,东邻泉,西为石佛峪,东北为孤峰庵。2户,6人。属秦口峪村民委员会。
  清乾隆二年(1737),尹、李二氏先后由泰安和潘家庄迁此建村。因地处山峪有五个山泉环绕着,故沿围泉子峪。
  老泉 位于西营西南4.25公里,东依黑牛寨和智公泉,西北为围泉子峪,北邻孤峰庵。25户,92人。属秦口峪村民委员会。
  清道光年间(1821-1850),寇氏由西营迁此建村。因村北山峪有一古泉,泉水四季常流不断,村以泉得名,故沿称老泉。
  孤峰庵 位于西营西南4公里,东南依黑牛寨,南邻老泉,西北为东大峪。1户,2人。属秦口峪村民委员会。
   清代,住户由秦口峪迁此建村。在秦口峪东南山峪有一小孤峰,峰上有座明代修建的孤峰庵。村以庵得名。
    黑峪 位于西营西南1.75公里,东为营南坡,南为傅家峪,西北为李家庄。141户,445人。设黑峪村民委员会。
  明代,曾名大黑峪。因建村于大黑峪山峪处而得名。县志记载:明崇祯《历城县志》“锦绣川路:大黑峪”,清乾隆《历城县志》“东南乡南保泉三:大黑峪”。清乾隆二年(1737),徐氏等诸姓又由黄河庄相继迁入。后沿称黑峪。
  苗家峪 位于西营西南3公里,东邻栗行,西南为孤峰庵,西为东大峪。41户,121人。属黑峪村民委员会。
  清光绪年间(1875-1908),苗氏由港沟以东的章锦迁此定居(苗姓户已绝)。因建村于山峪处,故沿称苗家峪。
  苗峪口 位于西营西南2.5公里,东邻傅家峪,南为苗家峪。11户,37人。属黑峪村民委员会。
  清光绪年间(1875-1908),吴氏由历城东北董家庄迁此定居。因建村于苗峪之山峪口处,故沿称苗峪口。
  傅家峪 位于西营西南2公里,西为苗峪口,北邻黑峪,东北为营南坡。35户,104人。属黑峪村民委员会。
  清代乾隆年间(1736-1795),原名杜家峪。因杜姓早居建村而得名。后杜姓户绝,傅姓住户增多,人口兴旺,故改称傅家峪。
  栗行 位于西营西南2.75公里,西南依黑牛寨,西邻苗家峪,北为傅家峪。21户,85人。属黑峪村民委员会。
  清宣统年间(1909-1911),徐氏由王合村此建村。因此处粟树成林,盛产板粟,故沿称粟行。
  营南坡 位于西营以南1公里,东邻营东峪,西为黑峪,南依会仙山。84户,257人。设营南坡村民委员会。村南有古泉会仙泉。
  清康熙年间(1662-1722),段氏由郭店迁此。因建村在西营之南山坡,故沿称营南坡。
  大南营 位于西营以南2公里,南营河西岸,东为东峪,南邻小南营,北为营东峪。389户,1263人。设大南营村民委员会。1948年8月,中共济南市委在此召开扩大会议布置解放济南的准备工作,建有青龙峪生态健身园。
  曾名南营,村名来历与西营同。县志记载:明崇祯《历城县志》“锦绣川路:南营”,清乾隆《历城县志》“东南乡南保泉三:南营”,民国《续修历城县志》“东庑乡南保全三:南营”。到明代末期,李氏从历城县北滩头,孙氏从曲家庄又先后迁入。后沿称大南营。
  营东峪 位于西营以东1.5公里,南营河东岸,东邻东峪,南为大南营,西为营南坡。160户,563人。设营东峪村民委员会。
  明洪武年间(1368-1398),称螃蟹。住户由直隶(河北省)枣强迁此建村。因此处河里多有螃蟹而得名。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曾改称为富家峪。县志记载:明崇祯《历城县志》“锦绣川路:螃蟹”,清康熙《历城县志》“锦绣川路:螃蟹”,民国《续修历城县志》“东庑乡南保全三:富家峪”。建国后,因靠近西营的东山峪,故又改称营东峪。
  东峪 位于西营以东3公里,东为野河沟,西邻营东峪。14户,60人。属营东峪村民委员会。
  民国六年(1917),杨、李二氏先后由石岭和柳埠居于此。因建村在营东峪以东,故沿称东峪。
  赵家庄 位于西营以东5.5公里,东南为葫芦峪,西南野河沟,北邻枣林。98户,305人。设赵家庄村民委员会。村西有朝阳寺遗址。
  清乾隆三十一年(11766),赵氏由葫芦峪迁建村,以姓氏得名。
  野河沟 位于西营以东5.25公里,东为葫芦峪,南依大高尖山,东北赵家庄。20户,81人。属赵家庄村民委员会。
  清道光年间(1821-1850),刘氏由港沟以南两河迁此建村。因地处荒山野坡和一河沟旁边,故沿称野河沟。
  葫芦峪 位于西营6.5公里,东邻章丘市境四角城,南依四界首,北邻赵家庄。144户,445人。设葫芦村民委员会。村有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葫芦峪革命遗址(1941-1942年)。建有葫芦峪瀑布群生态园。
  清乾隆年间(1736-1795),崔氏先祖由崔家庄最早迁。据崔廷茂“崔昆之碑”记载,乃嘉庆十二年(1807)方正式建村。因视其地形似葫芦状又地处山峪之中,故沿称葫芦峪。
  下耦池 位于西营东南4.75公里,东依大高尖山邻泰安市,南邻上藕池,北邻岭子后。119户,360人。设藕池村民委员会。建有锦绣川制药石。
  明代,曾名藕池。阎氏由阎家庄,孙氏由龙山先后迁此建村。相传,当时曾有个远近闻名的藕池而得名。县志记载:明崇祯《历城县志》“锦绣川路:藕池”,民国《续修历城县志》“东庑乡南保全三:藕池”。后来逐渐形成上、下两个村,其村位下,故沿称下藕池。
  上耦池 位于西营东南5.5公里,东邻泰安市岱岳区,西为南碾糟,北邻下藕池。116户,380人。属藕池村民委员会。
    村民来历及沿革与下藕池同。到清顺治年间(1644-1661),姚、刘二氏先后分别从泰安下港安下港和高本村又迁入。其村位上,沿称上藕池。
  北碾糟 位于西营东南4公里,东为岭子后,南邻南碾糟,北依楼斗岭。39户,138人。属藕池村民委员会。
  清宣统年间(1909-1911),高氏由石岭迁此建村。因此处位于一形似碾盘的岩石之北,故沿称北碾糟。
  南碾糟 位于西营东南4.5公里,东为上藕池,南为八十崖,北邻北碾糟。13户,34人。属藕池村民委员会。
  清宣统年间(1909-1991),赵氏由顾家坟迁此。因建村在一形似碾盘的岩石之南,故沿称南碾糟。
  岭子后 位于西营东南4.75公里,东邻下藕池,西为北碾槽,北为算盘。65户,204人。属藉池村民委员会。
  清代,马氏由历城韩仓迁此。因建村在一山岭之后,故沿称岭子后。
  算盘 位于西营东南4.5公里,东依大高尖山,南邻上藕池,西北为东峪。58户,197人。属藕池村民委员会。村有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算盘村革命遗址(1942-1945年)。
  清同治五年(1866),马氏由韩仓,李氏由花园岭先后迁此。因建村在算盘岭附近,故沿称算盘。
  上罗伽 位于西营以南3.5公里,南为西水峪,西为智公泉,北邻下罗伽。139户,390人。设上罗伽村民委员会。  
  相传,唐开元年间(714-741),俗称罗伽村。据村中碑文记载:清光绪年间曾重修过观音庙。因“观音”原居南海罗伽山,故名。后因其庙居村中,将村分为上、下两个村,此处位上,故沿称上罗伽。县志记载:明崇祯《历城县志》“锦乡川路:罗蟹”,清乾隆《历城县志》“东南乡南保泉三:罗蟹庄”,民国《续修历城县志》“东庑乡南保全三:罗蟹庄”。其“蟹”义无考。
  石灰峪 位于西营西南4.25公里,南为刘家门前,北邻智公泉。8户,19人。属上罗伽村民委员会。
  约清宣统年间(190-1911),原名石棚峪。董氏由济南以东贤文庄迁此建村。因地处一条自然形成的石棚峪沟而得名。后沿称石灰峪。
  智公泉 位于西营西南4公里,东邻上罗伽,南为石灰沟,西北依黑牛寨。53户,155人。属上罗伽村民委员会。村有古名泉智公泉。
  相传,唐代即称智公泉。曾有位智公和尚在此居住,建村处有一山泉而得村名。到清乾隆年间,盖氏从张家坡又迁入,仍称智公泉。
  刘家门前 位于西营西南5公里,东南邻野鸡坡,北为石灰峪。36户,104人。属上罗伽村民委员会。
  清乾隆年间(1736-1795),称刘家门坎。刘氏由刘家庄迁此建村。相传,因地处山顶之上,而此山形似门坎而得名。后沿称刘家门前。民国《续修历城县志》有“东庑乡南保全三:刘家门前”的记载。
  野鸡坡 位于西营西南5公里,东为叶家坡,南邻草沟,西为刘家门前。23户,54人。属上罗伽村民委员会。
  清道光年间(1821-1850),李氏由花园岭迁此建村。因此处山坡杂草丛生野鸡颇多,故沿称称野鸡坡。
  下罗伽 位于西营以南3公里,东为下阁老,南邻下罗伽,西为智公泉。162户,525人。设下罗伽村民委员会。
  村名来历及沿革与上罗伽同,此处位下,后沿称下罗伽。 
  杏行子 位于西营以南4.25公里,东南为黄土岭,南为杜家坡,北邻下罗伽。55户,156人。属下伽村民委员会。
  清光绪年间(1875-1908),初氏由降甘迁此建村。因地处山峪,杏树成林,沿称杏行子。
  中阁老 位于西营以南3.5公里,南邻上阁老,西为上罗伽,北为下阁老。38户,119人。设阁老村民委员会。
  曾名阁老村。相传,唐太宗李世民东征时因战事失利兵困于此。群臣分兵屯守,由阁员在此操练兵马,以待时机。后为纪念阁老之功德,故得名阁老村。后来随着户数的增加,该村形成三个相邻的自然村,其村位中,故沿称中阁老。
 下阁老 位于西营以南3.25公里,南为中阁老,西为下罗伽,北为小南营。39户,115人。属阁老村民委员会。
  村名来历及沿革与中阁老同。其村位下,沿称下阁老。
  上阁老 位于西营以南4公里,东为山东头庄,西为杏行子,北邻中阁老。32户,103人。属阁老村民委员会。
  村名来历及沿革与中阁老同,其村位上,沿称上阁老。
  阁老庵 位于西营以南4公里,东邻上阁老,东北为中阁老。10户,31人。属阁老村民委员会。村有玉泉寺遗址。
  约在明代,称玉泉寺,村以寺而得名。到清初,李、王二氏又先后由滩头等地迁入。因建村在上阁老附近曾修有一庵。故改称阁老庵。
  山东头庄 位于西营以南4公里,南邻黑牛窝,西为上阁老,北为下阁老。20户,88人。属阁老村民委员会。
  清乾隆年间(1736-1795),赵氏由章灵丘迁居于此。因建村在阁老庵的东山头处,故沿称山东头庄。
  小南营 位于西营以南2.5公里,东依楼豆岭,南邻下阁老,北为大南营。107户,393人。设小南营村民委员会。
  清代,曾称蟠龙庄。李、丁二氏分别由坝子和丁家庄先后迁居于此。因建村在蟠龙山处而得名。到民国初,因靠近大南营而改称小南营。
  叶家坡 位于西营以南5公里,东为杜家坡,南为藏主庵,北邻西水峪。34户,109人。设叶家坡村民委员会。
  清乾隆元年(1736),叶氏由章丘县叶亭山迁此。因建村在山坡处,故沿称叶家坡。
  草沟 位于西营以南5.5公里,东南邻藏主庵,北为野鸡坡,东北叶家坡。1户,2人。属叶家坡村民委员会。 
  民国三十三年(1944),李氏由花园岭迁此建村,因地处山峪,山草丛生,故沿称草沟。
  藏主庵 位于西营以南5.75公里,东为杜家坡,南依跑马岭,东北邻叶家坡。49户,154人。属叶家坡村民委员会。
  唐代,称唐主庵。相传,唐太宗李世民东征时,因战事失利兵困于此。后经养精蓄税,演练兵马,再战而胜之。为此曾修建“唐主庵”以示纪念,遂得村名。明洪武二年(1369),李氏从直隶(河北省)枣强先迁至程家庄,于清初又迁入,后来沿称藏主庵。
  西水峪 位于西营以南4.5公里,东邻东水峪,南为叶家坡,西刘家门前。7户,30人。属叶家坡村民委员会。
  清宣统年间(1909-1911),叶氏由章丘县叶亭山迁居于此。因建村在东水峪西面,故沿称西水峪。
  东水峪 位于西营以南4.5公里,东南为黄土岭,南叶家坡,西邻西水峪。17户,57人。属叶家坡村民委员会。
  清代末期,叶氏由章丘县叶亭山迁此建村。因地处山峪且有泉水又在一座山岭的东面,故沿称东水峪
 杜家坡 位于西营以南5公里,东为黄土岭,西邻叶家坡。60户,208人。属叶家坡村民委员会。
  清嘉庆元年(1796),称杜金坡,杜、金二氏由遥墙大杜家和济南以西大金庄先后迁此建村而得名,后因金姓户绝改称杜家坡。随后,李氏从港沟唐冶迁入,仍称杜家坡。
  黄土岭 位于西营以南5公里,东为后降甘,西邻杜家坡。1户,3人。属叶家坡村民委员会。
  民国初期,称砚洼。胥氏由大南营迁此建村。因地处土壤多呈黄土色,故沿称黄土岭。
  下降甘 位于西营以南5.25公里,东为八十崖,南邻上降甘,西为后降甘。156户,508人。设下降甘村民委员会。
 唐代,曾称箭杆村。相传,唐太宗李世民东征在大南营驻军时,曾在此处拉弓射箭操练兵马,故名。县志记载:明崇祯《历城县志》“锦阳川路:枪杆”,清乾隆《历城县志》“东南乡南保泉三:蒋杆庄”,民国《续修历城县志》“东庑乡南保全三:箭竿庄”。另外村北清同治八年(1869)所立官地官居槐则载为箭杆村。后来逐渐叫成降甘村,又分为上、下两个村,此处位下,故沿称下降甘。建设规划有银座天池旅游度假中心。
  后降甘 位于西营以南5公里,东邻下降甘,西为杜家坡,北有上阁老。38户,119人。属下降甘村民委员会。村北半山腰有济南古名泉岩水泉或胭脂泉。
  约清宣统年间(1909-1911),称蔡家沟。因在下降甘蔡氏的山峪沟建村,而得名。后韩、阎二氏从神武和阎家庄又先后迁入。因位于下降甘西山岭之后面,故改称后降甘。
  黑牛窝 位于西营以南4.5公里,南为下降甘,西北为上阁老,北邻山东头庄。29户,111人。属下降甘村民委员会。
  曾称牛蹄窝村。清道光六年(1826),赵氏由章丘县迁此建村。因地处呈黑色的山石梁上,有形似牛蹄窝的石坑窝,故名。后沿称黑牛窝。
  八十崖 位于西营西南5.5公里,东邻泰安市境,南为王家庄,西邻下降甘。56户,174人。属下降甘村民委员会。  
  清道光七年(1827),魏氏由济南以北魏家庄迁此建村。因地处多山石崖,故沿称八十崖。
  王家庄 位于西营西南6公里,东邻泰安市境,西为上降甘,北邻八十崖。98户,349人。属下隆甘村民委员会。
  清康熙七年(1668),王氏由河南省泌阳迁此建村。以姓氏得史。
  上降甘 位于西营以南6.25公里,东为王家庄,南邻南石灰峪,北为下降甘。148户,484人。设上降甘村民委员会。
  村名来历及沿革与下降甘同,后沿称上降甘。
  吴家小庄 位于西营以南6.5公里,东邻南沟,西南依跑马岭,西北为藏主庵。1户,2人。属上降甘村民委员会。
  民国五年(1916),吴氏由黑峪迁此建村。以姓氏得名。
  粟林沟 位于西营以南6公里,东为上降甘,南邻南沟,北为杜家坡。41户,121人。属上降甘村民委员会。
  清道光六年(1826),称粟岭沟。杨氏由上降甘迁此建村。因地处山峪沟,粟树成林满山坡而得名。后沿称粟林沟。
  南沟 位于西营以南6.5公里,东为上降甘,西为吴家小庄,北邻北沟。13户,41人。属上降甘村民委员会。 
  清同治年间(1862-1874),杨氏由上降甘迁居于此。因建村在南山峪沟处,故沿称南沟。
  北沟 位于西营以南6.25公里,东为上降甘,南邻南沟,北为粟林沟。18户,61人。属上降甘村民委员会。 
  南石灰峪 位于西营以南6.75公里,东邻泰安市岱岳区吕家庄,南为梯子山,北邻上降甘。23户,68人。属上降甘村民委员会。
  清道光六年(1826),称石棚峪。因此处山峪有一天然形成的大石棚而得名。吕氏由泰安迁此。后沿称南石灰峪。
  梯子山 位于西营以南8公城,东邻泰安市岱岳区黑峪,南依梯子山,西依跑马峪,北望南石灰峪。38户,141人。属上降甘村民委员会。为历城海拔最高村。村口有千年古粟树一株,村内有南泉、寒泉、洪泉等为锦绣川水发源地。
  清光绪年间(1875-1908),张氏由济南以西张家庄迁此。因建村于梯子山处,故以山得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