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2年中小结:投资是一场漫长的修行

 牧财人 2023-09-18
投资的目标,甚至唯一目标就是赚钱,但这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
在投资的过程中,我们或许还会有一些意料之外的收获。

1、为什么要投资?
有人想要一夜暴富,有人想要跑赢通胀,而我就想着能够改善生活。毕竟打工实苦,谁不希望一觉醒来,自己的账户上能多出来一天的饭钱。
搞清楚自己为什么要投资,就可以明白需要承担多少风险,付出多少努力。

2、什么决定了你的收益?
政策?市场?行业趋势?这些固然是影响投资收益的重要因素,可你却不能对这些因素施加任何影响。
“用勇气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用胸怀接受不能改变的事情”,百度说这是李开复的话,我在高中的课外书中也读到过类似的句子,据说是犹太人的名言。
“风险与收益成正比”,这是金融学界的基本观点。回想这两年的币圈、科技股、概念股、前几年的P2P,似乎都可以印证这样的观点。
“投资者的目标收益率,更多是由投资者乐意且所能够付出的智慧决定的”这是格雷厄姆在《聪明的投资者》一书中提出的观点,巴菲特显然也是同意的。而这也是支撑我不断撰写文章,梳理思路的理由。
人无法赚到认知能力以外的钱,也不能企图通过低风险获取高收益。市场的激烈竞争使得普通人无法接触到那种机会,这应该成为共识,以避免各种诱人的陷阱。

3、从投资中,我还学到了这些
在前一篇文章中,我已经梳理了自己在过去五年中学到的投资知识(从最近五年的大跌中,我学到了这些从最近五年的大跌中)。今天,我更多想分享的与生活有关。

3.1 守正出奇,坚持本业
一是本业与副业的平衡。工作是本业,投资是副业,坚持本业可以令自己心态平和,从容的面对股市涨跌,而不至于每日忐忑不安,影响生活,甚至兵行险着,下一记俗手。
二是投资品种的选择。本业是选择自己最有把握(安全边际最高)的投资品种;副业是拿出少数资金,另开账户,进行试验性投资,做到账户的严格隔离。
出奇或许可以致胜,但也有可能面临着惨败,一定要把握好你的风险。

3.2 日拱一卒,功不唐捐
投资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就好像我们认识世界需要一个过程,投资也是同样。
随着我们投资经历的积累,对投资决策的不断复盘,投资经验会不断丰富,投资框架会不断成熟。面对股市的风云变化,我们的投资决策会更加有的放矢。
投资不是线性发展,就像巴菲特90%以上的财富是在60岁以后积累的(尽管我们终其一生,可能也就只能达到他30多岁积累的财富)
人生也是如此,我们可能十年积累只为一朝厚积薄发,而在此之前,谁也不知道这一天什么时候到来,会不会到来。
我非常喜欢巴菲特的一句总结:“人生就像滚雪球,重要的是发现很湿的雪和很长的坡。”
这是投资的魅力,也是人生的魅力

3.3 坚持学习,不断进步
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提出了家喻户晓的“一万小时定律”,即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
我不同意格拉德威尔对于天才存在性的否认,却也认同天才的稀有属性。
我们将目光转向普通人,“一万小时定律”同样有一个致命缺点,即如何算是持续不断的努力。
常被用来举例的就是木匠和雕刻家,更贴近生活的可能是在建筑工地上浑汗如雨的工人或者流水线旁日复一日的年轻人。假设他们一天工作10个小时,三年左右的时间就应该成为别人眼中的天才,可从这种环境中脱颖而出的天才屈指可数,因为忙碌而又机械的生活使得他们无暇对工作反思、改进(工作内容实际上也不需要他们发挥主观能动性)。
新时代的互联网民工和金融民工在日复一日的忙碌中,也只有极少数人脱颖而出。
原因或许就在于他们是否不断学习,不断复盘,不断进步。

3.4 信心很重要,投资和人生皆是如此
如果你对股市充满信心,你就敢在股市的低谷期投资,大概率会赚个盆满钵满。
如果你对生活充满信心,你就愿意用心经营日常生活,大概率会生活的顺心顺意。
如果你对未来充满信心,你就愿意在工作中不断精进,期待着厚积薄发的那一天。
当然,信心不是凭空创造的,这取决于你的心态和你所处的环境。然而有信心的生活总是比没有信心的生活要好上很多,不是吗?

3.5 悲观者正确,乐观者赚钱
这是我在林奇书中看到的观点,经过近五年三次股市的涨跌,深以为然。
我是个悲观的乐观主义者,对于未来的预期总是谨小慎微,但还是愿意过好当下的每一天。

3.6 相对收益与绝对收益
我们总是喜欢用相对收益衡量投资能力,而绝对收益才是流入口袋的真金白银。
追求最低点或许可以提高相对收益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但绝对收益才能改善我们的生活。

写到这里,我们将开头的投资目标补充完整,资的终极目标,就是为了舒服的生活所以,请以舒服的生活为目标制定你的投资计划。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