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季散语】任中恒︱朱家坎不应忘却的时段和人

 陈晓春 2023-09-18 发布于江苏

 



朱家坎不应忘却的时段和人

文/任中恒

月亮,渐渐亏去,盈亏的明月和战士们一起,见证了朱家坎的解放那个夜晚。尽管有的已经月色消融、忘却,如同秦时明月汉时关一样陌生。我们很多人对龙江镇(朱家坎)的解放时间都不太了解,对解放战争伊始的1945年末至1946年初的正月十七,月光下,解放朱家坎,出现的波折很少有人知道。对国民党挺进军保安第三旅盘踞朱家坎的情况知之甚少,特别是那些为解放朱家坎事业付出了多少宝贵生命的事了解甚少。今日我查阅了历史朱家坎解放时的资料,从嫩江省警备二旅骑兵团团长吴永福的回忆录《难忘的征程》,警备一旅战士王世发撰写的《忆警备一旅的剿匪斗争》,县公安局刘巨涛采写的《龙景两县剿匪斗争》中,我似如见到了解放朱家坎时的一些残酷状态。我把一些情况简要的介绍给大家,让大家对此有所了解。

朱家坎是全中国解放战争尚未全面开始之时,最早解放的县份和最早建立的革命老区,1945年光复后,朱家坎曾掌握在国民党挺进军第三旅 的手中,在日伪政权瓦解后的1945年8.15后,到1946年2月19日前由维持会及光复军把持。在此期间,朱家坎在经过三次大的波折后,于1946年2月19日才被共产党领导的嫩江军区警备二旅接管,朱家坎才解放 。朱家坎成为继讷河、甘南之后,东北最早解放的区域,就此朱家坎成为嫩江省支援解放战争的最早的革命根据地之一。 

二旅第一次进军朱家坎的教训:

1945年9月中央派遣大批干部和军队挺进东北。下旬进入龙江、景星两县,早期到达的抗联干部王明贵秘密组建的嫩江省人民自卫军,此刻改为嫩江省军区,王明贵担任司令。担任所属警备二旅旅长的张汉丞。12月28日为解放朱家坎主动从甘南南下,队伍沿现在的龙甘路,预备攻打朱家坎,占领铁路沿线。在七棵树建立政权后,从七棵树出发进军朱家坎。留下一个守备队,守卫七棵树,因驻七棵树自卫团的姜恩久投靠了国民党挺进军,攻打朱家坎消息被外漏,黑六旅黑七旅得到消息后,决定声东击西,趁二旅进攻朱家坎之际,组织匪徒偷袭了七棵树,打死我军连长张国卿及十八名战士,并扒光衣服,暴尸雪地,残忍至极。进军朱家坎的二旅走在途中得到快报后,急忙回援,敌人望风而逃。第一次进攻朱家坎失败,二旅无奈回甘南解放区整顿,再一次总结经验,发动群众,以利再战。第一次攻打朱家坎付出了惨重代价,留守七棵树的19个鲜活生命,就此止步于1945年的12月29日,留下了血的教训和七棵树烈士墓。或许我们无法一一说出他们的名字,但那一段以寡敌众的英勇事迹,不应被忘却,1645年与1946年相交的时间节点,总能够唤醒久远的记忆,让人们在历史的坐标里,仰望崇高、砥砺精神。

二旅第二次争取和平解放进军朱家坎:

那时1946年1月中旬,就在血淋淋七棵树事件之后的40天后,我军为了和平解放朱家坎。派出谈判代表进入朱家坎,预备以和谈的方式解决朱家坎问题。朱家坎保安军三旅旅长徐文达,异常顽固,拒绝与我二旅副旅长历南派出的谈判代表谈判。在他的指挥下,在老烧锅设伏,匪徒们把我谈判代表乘坐的两辆消防汽车,击毁于北烧锅附近(现在党政中心大楼西侧)。并将我11名代表和战士杀害。这些战士,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面对危险,毅然奔赴朱家坎,劝说徐文达放下武器。面对凶恶的敌人,他们无所畏惧,用行动写下了可歌可泣壮丽的人生。他们用弥足珍贵的年轻生命,献给了解放朱家坎和平解放事业,他们甚至没人知道他们的名字,也未竖起一个碑来表示对他们表示纪念。

二旅第三次争取和平解进军放朱家坎:

2月18日警备二旅骑兵六团的1000多骑兵出击朱家坎,这是正月十七之夜,月亮出来晚了一点,但仍旧圆圆的。骑兵们悄无声息地进驻朱家坎火车站西、南两面,做好隐蔽,封锁消息。做好攻击准备。并严正通知,朱家坎内国民党驻军营以上军官、国民党区党部股长以上干部,19日早八点准时到临时驻地开会。第二天,国民党朱家坎区书记长陈寿山按要求带队前来。这是二旅骑兵六团团长吴永福设下鸿门宴,如能谈得好,就不动干戈,顺利接收朱家坎,如谈不好,就将这些来参会的人,瓮中捉鳖,逼迫镇内武装放下武器。陈寿山人称陈团长,在抗日时期曾与我军嫩江省自卫军军长王明贵一起抗过日。如今,尽管党派不同,又见于大兵压境,并且驻朱家坎保安第三旅旅长徐文达及大部兵力不在朱家坎。陈寿山经过利弊权衡,内部经多方征求意见,同意接受共产党收编,当天下午两点,就将全镇人物名册、各项台账交了出来。部队集合,接受整编、几百枪支统一堆放。按照政策,让陈寿山继续担任朱家坎区区长。

朱家坎解放整整77年过去了, 但龙江(朱家坎)人将永远记着这个日子 在那段峥嵘岁月里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 用生命解放了朱家坎,纪念这个日子,是为了永不忘却。铭记这个日子,是为了我们革命老区向新的目标出发。让我们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踔厉奋发开创新的美好未来。


作者简介

任中恒,笔名耕牛,1953年3月生人。做过企管、党办、行政办的工作,机关退休公务员。在《黑龙江粮食经济》《齐齐哈尔社会科学》《黑龙江商业经济》等刊物发表科技论文几十万字。创作了近百万字的历史探索、散文、小说、评论、诗歌等作品,在相关的杂志或网站发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