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廖彬宇先生诗说中国之以身许国

 礼博士委员会 2023-09-18


按:《诗说中国》是首部以古诗及注论形式总结和致敬中华民族众多圣贤豪杰的著作,是为了能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用古诗概括、歌咏中华民族历代圣贤的生平事迹及其精神风貌,融文史哲于一体,显精气神于一言,唯愿广大青少年通过诵读后烙印于心,得圣贤精神滋养、贯通中华文脉、鼓舞华夏儿女大步前行,慎终追远以继往开来,与古今贤哲一道,为推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此诗由国画家孙持雄绘制《以身许国辛弃疾》诗意图。本文选自廖彬宇先生《诗说中国——中国精神之礼义三百图》,由著名文化学者张红星教授注解。全书365篇内容将陆续发布,每幅图之命名均为相关成语。

辛丑岁怀辛弃疾七律

满腔热血难为用,无限悲凉太息声。

许国之身当不朽,归农躬稼亦犹荣。

未能戎马复疆土,却入词林骋大名。

醉里挑灯闲看剑,凭栏长作不平鸣。

黄德劲先生诗评:

一提起辛弃疾,涌到嘴边与眼前的,立刻便是金戈铁马,热血沸腾——

是“气吞万里如虎”,是“西北望,射天狼”,是“男儿到死心如铁”;

还是“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更是“却把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是“把栏杆拍遍,吴钩看了,无人会,凭栏意。”

辛弃疾无疑是英雄,是词人,是响当当的男儿大丈夫。但是在大丈夫、大英雄、大诗人的背后,却有着壮志难酬的深深无奈。辛弃疾的理想是光复失地与复兴中华,但命运多舛的人生不断给他以打击与挫折,在种种打击与怀才不遇中,依然信念不灭,所谓“不平则鸣”(韩愈语),在不被见用中,在不断压抑中,辛弃疾将满腔豪情与壮志尽情倾泻于笔尖,本是无奈之举与排郁之作,却一不小心成为大诗家、大词人。幸也乎?不幸也乎?有相似命运的,还有杜甫,都是一生郁郁不得志,但才气与志气俱纵横,以诗词来一吐胸中块垒,各自成为诗中圣手,词坛巨擘,所谓“诗人不幸诗家幸”,将万丈豪情与万古精神流传后世,使人缅怀,使人感叹、使人警醒!

“醉里挑灯闲看剑”,彬宇先生一个“闲”字,把那种无奈的心境描摹得淋漓尽致。一个爱国爱民、心怀家国的圣贤豪杰之士,却不被见用,只能在喝醉酒后百无聊赖之际取下宝剑观看抚摩,独自神伤。这个“闲”字极妙,有人是悠闲自在,而有人却被迫赋闲,成为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大闲人!这既是诗人的悲哀,也是国家民族的损失与教训!

彬宇先生怀以身许国辛弃疾之诗,以极朴实的语言,描摹了极风华的大才子之一生:

其命如何?其志如何?其才如何?其情如何?

各在彬宇先生七律之一联也。

命也热血难为用

满腔热血难为用,无限悲凉太息声。”彬宇先生七律之首联,便给了辛弃疾一生一个系统总结。空怀满腔热血,徒留一生嗟叹。无限悲凉,唯余太息。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辛弃疾生活的时代,正是靖康之难、宋室南渡之后,其家乡济南已成沦陷之地。辛弃疾在《进美芹十论札子》中写道:

臣之家世,受廛济南,代膺阃寄,荷国厚恩。大父臣赞,以族众,拙于脱身,被污虏官,留京师,历宿、亳,涉沂、海,非其志也。每退食,辄引臣辈登高望远,指画山河,思投衅而起,以纾君父所不共戴天之愤。尝令臣两随计吏抵燕山,谛观形势,谋未及遂,大父臣赞下世。

简短一段话,叙述了辛弃疾的身世。当北宋政权被女真侵略者所颠覆的时候,辛弃疾的祖父辛赞没有跟随政府南迁,而是为了生计,先后做过沦陷区谯县和开封等地的地方守令。

辛赞在亳州的谯县做县令时,辛弃疾已经到了读书的年龄,也跟随辛赞在谯县任所。亳州有一个名叫刘瞻的人,长于作田园诗,在当地颇负一些时名,辛赞便叫辛弃疾去拜他为师,受业于他

辛弃疾有同学名党怀英,大辛弃疾七岁,两人才华不相上下,当时人都以“辛党”并称。然而两人未来的志向与取径却截然不同。据《宋史》:

与党怀英同学,号“辛党”。始筮仕,决以蓍,怀英遇《坎》,因留事金,弃疾得《离》,遂决意南归。

君向潇湘我向秦。二十岁以后的辛弃疾,义无反顾地投身于抗金战场,在长期的斗争锻炼当中,遂以爱国志士、爱国词人,英雄豪杰而著称于时;党怀英则混进金国的统治集团,虽也以写字好、文章好而驰名,却只是心甘情愿对残暴的女真统治者做一些帮忙、帮闲以至帮凶的工作,千百年以降,藉藉无名。

辛赞虽然在沦陷地区做官,但心中始终在作着反正的打算。能在适宜的时机,打击女真侵略者,报效祖国。每逢闲暇,辛赞便带领辛弃疾和另外的一些儿孙登高望远,指画山河,说明哪些地方曾经作过战场,哪些地方可作起事的凭借,等等。这些事,留给辛弃疾深刻印象。

据说“弃疾”便是爷爷辛赞给起的名,由于崇拜霍去病,希望子孙能像霍去病那样建功立业、收复失地,于是“去病”对“弃疾”,给孙子起名为辛弃疾。

金主完颜亮于迁都燕京之后,也仿照唐宋两代的科举制度,定为每三年举行一次进士科考试。1157年,辛弃疾已经十八岁了,由于在学业上有了一定的造就,应乡试中选,便被送到燕京去应试。

辛赞非常高兴自己的孙子可以借此深入河朔,深入到女真政治中心,仔细窥察女真侵略者的军事部署和政治局势。因此,在辛弃疾启行之前,辛赞特别作了叮嘱,以不虚此行。

辛弃疾因此特别沿路山川形势和官府仓库等所在,刺探燕京女真统治者内部自相矛盾的情况、政潮的起伏和部队的调动等等。虽然科场失利,但是恰恰给了辛弃疾再去燕京的借口。1160 年,辛弃疾第二次入燕京赶考,又进行了一番更深入的考察。

1161年,金主亮匆忙迁都到开封,并大量调动人马,征集粮饷,举兵南犯。辛赞所长久等待的机会终于到来,却不幸已在此前一年去世。然而,已被长期培养的辛弃疾正是好时候,二十二岁,血气方刚,文才武略皆胜人一筹,他英勇地担当起打击敌人、报效祖国的重任,组织了两千多人的一支队伍,在济南南部山区起义。

此后终其一生,辛弃疾起起落落,都在抗击金人或是抗击金人的路上。叶嘉莹先生曾以“生平:三次起用,三次放废”,对辛弃疾的人生历程进行过诗意的总结,择要以看:

当辛弃疾二十二岁时,北方沦陷区在敌人铁蹄践踏之中,一些奋发的青年、忠义之士就结成了义勇军。

辛弃疾当时也召集了忠义之士有二千人之多。此时,山东有位农民叫耿京的,也组织了义勇军,耿京手下有数十万人之多。辛弃疾就带领他的二千义勇军归附了耿京,他的这种见解、这种度量不是一件偶然的事情。

辛弃疾后来投向南宋以后,为了收复自己的故国故乡,曾经献上了“九议”、“十论”。他带领着两千人归附了耿京,为之掌书记,为耿京出谋划策。他说我们在沦陷区起义,一时兴起来的热情很容易就消退了,真正要光复国土,就要与祖国的朝廷取得联系。

耿京认为他说的话是对的,于是就命辛弃疾带一批人南渡,到了建康,即今日的南京。那时在建康巡幸的宋高宗召见了他,授予他们这些北方起义的人以官职,希望两边能够联合。

可是南渡以后四十几年,他收复失地的志意和理想始终没有实现。因为当时南宋有一批君臣苟且偷安,醉生梦死,各怀私心,所以辛弃疾收复失地的志意始终没有完成。

辛弃疾在南宋四十多年,有二十几年是被免官,放废家居。虽然他被放废家居多次,可是只要一旦被起用,他总是要有所作为的。

我们仅就辛弃疾生平中的几件事就可以看到这一点。辛弃疾到南宋之初,曾经知滁州,在那里为官。滁州位于江淮之间,是靠近金人前线的地方。此地十分荒凉、贫瘠,人民都流散了。当时南宋当局总是把最困难的地方派给辛弃疾。

辛到滁州后减免赋税,号召商贾,休养生息,不过一年的工夫,滁州整个面貌就改观了。后来他又曾做过江西的提点刑狱、湖南的安抚使、江西的安抚使。

在这一段经历之中,有一次江西和两湖一带有一些在封建政权的压迫之下无以为生的人民,不得已而为“寇”。南宋政权让辛弃疾去讨平,他生活在封建时代,当然他也果然平定了“寇乱”。但平乱之后,他马上向皇帝上了一个奏疏《论盗贼扎子》,指出:“民者国之根本,而贪浊之吏迫使为盗。”希望“陛下深思致盗之由”,“讲求弭盗之术,无恃其有平盗之兵也”。人民是国家之根本,如果总是讨伐,而不加培养,就如同一根木材,“日刻月削”,对国家是危险的。

辛弃疾的志意是收复失地,所以无论他到哪里,想的都是备战、反攻、收复失地。他来到湖南后,组织了“飞虎军”。建置军队需要营房、粮饷,他花了不少的钱盖了军营。有人密告他用钱太浪费了,于是南宋皇帝就给他下了金牌,诏令他停止训练。

金牌是很重要的,当年岳飞带军队抵抗金兵,马上就可直捣黄龙、就可以与战士一同痛饮黄龙的时候,可是几道金牌下来,岳飞就不得不俯首听命,撤兵回来,在秦桧的陷害下被杀死了。而辛弃疾可妙了,他把皇帝的金牌藏起来,不发表。此时军营即将完工,只是缺瓦,于是他就下了一个命令,要求所辖居民都要从自己的家里或水沟上揭下两片瓦交来,这样他的飞虎营就告成了。他对皇帝汇报说你的金牌收到了,我的飞虎营已盖好了。这真是英雄豪杰,有谋略,有胆识,敢做敢为。

还有一次江西大饥荒,人民无以为生。辛弃疾又是把公家所有的金钱、财物都拿出来,选择了最能干的人到各地去购买粮食,救济灾民。而且他下了一道命令:“闭粜者配,强籴者斩。”

大家要知道,当饥荒之时,有一些商人为图谋自己的利益,就把粮食囤积起来,抬高粮价,你要买,他不卖给你。可是辛弃疾却说,在我这里,如果有人有粮食而不卖,我就“闭粜者配”,给你充军发配;你要强买囤积粮食,搞投机倒把,我就“强籴者斩”。

过了一阵子,他派出去各地买粮食的人回来了,买了大批粮食,用船运回,“连樯而至”。辛弃疾亲自到城外主持分配。正当他分配粮食之时,不属于他管辖的江西信州的太守说:我们也有饥荒,你们收买来的粮食,是否能分给我们一部分。辛的部下很多人反对,说我们这么大的饥荒,我们千辛万苦弄来的粮食,不能给别人。可是辛弃疾却说,他们也是百姓,“亦赤子也,亦王民也”,我们吃饱了能眼看他们饿死吗?

于是他就把他们收购的粮食的十分之三分给了信州人民了。

可是就在这件事后不久,有人弹劾辛弃疾,说他“杀人如草芥,用钱如泥沙”。他严刑峻法地治理那些不守法者,“闭粜者配,强籴者斩”,人家就指控他“杀人如草芥。”他花了国库的钱去买粮食救灾,人家就说他“用钱如泥沙”。于是他就被罢免了,放废家居。他到江西上饶附近,找了一片荒野之地盖了房子,住了下来。此地叫带湖,此次“放废”几乎有十年左右没有起用。

十年以后,他第一次被起用,曾做过福建安抚使。辛弃疾这个人是不用他则已,一旦用他,他就要实践他的志意。我说过,他是用他的生命谱写他的诗篇,是用他的生活实践他的诗篇的。就像杜甫写自己的忠爱缠绵,是“葵藿倾太阳,物性固莫夺”一样。杜甫说我不能忘怀,不能不关心我的国家、同胞、人民,我就像葵花、像豆藿一类植物永远向着太阳,这是我的天性,我想改都不能改变。

辛弃疾遭到弹劾、罢废,你为什么不学乖一点?你为什么还干?辛弃疾只要一用他,他还要干,这正是我们中国有理想的才志之士。

辛弃疾来到福建一看,他就说了福建是前枕大海,没有海防是危险的,不管是敌人还是盗寇,一旦发生了,我们应该怎么办?于是他马上在福建筹备海防,修建了“备安库”,还要造铠甲一万副。

他这么一干,人家又弹劾上去了,说他“残酷贪饕”,所以他又被罢官了。这次罢废几乎又是十年。而且他在上饶带湖的住所被烧毁了,后来就在铅山一处有泉水的地方,又安排了一个住所,取名“瓢泉”。

辛弃疾是以何等心情安排他的住所呢?请看他以前写的一首词: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

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

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

这是他当年在建康做通判时,写的一首词,他的一片收复自己故国和故乡的志意,在落日的高楼上,在失去同伴孤独鸿雁的叫声里,他的志意得不到共鸣,得不到人们的重视。

辛弃疾晚年写的《永遇乐》词中,曾经有“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的词句,表明他是从敌人的千军万马中冲过来的。而现在是“无人会,登临意”。

从这首词来看,辛弃疾在江南本没有“求田问舍”之心,认为那是可羞耻的,可是他两次被放废家居,他就也置了产业,第一次在带湖,第二次在瓢泉。

他第一次在带湖盖房子时,曾经写了所谓的“上梁文”。这是一种风俗,说今天上梁了,要唱一些喜歌,举行些礼仪。他自己撰写的《上梁文》中曾说:

百万买宅,千万买邻,人生孰若安居之乐?一年种谷,十年种木,君子常有静退之心。久矣倦游,兹焉卜筑。……

抛梁东,坐看朝暾万丈红,直使便为江海客,也应忧国愿年丰。

古人盖房上梁时,要把一些好东西,抛到屋梁的四方,同时念诵一些祝词。他说将来房子盖好了,我坐在东窗之下,看到太阳从东方升起。“朝暾”,早晨的朝气是万丈红。就算是现在我被罢免,废弃家居,不能实践我收复失地的理想,“直使便为江海客”,就算我终老在江湖,不能再到朝廷工作了,作为一个平民百姓,“也应忧国愿年丰”,也要关心国家,至少希望我的国家收成很好。

他第三次被起用之时,已是年逾花甲的老人,曾知镇江府。镇江是长江南北与敌人交界的前线,他来到前线,又是马上备战。他心心念念、一直都没有忘记收复国土。搜集了许多钱财备战,为军士置备盔甲军装。而且他有很好的谋略。花重金派间谍到北方金人那里探听虚实。打仗要知己知彼,他打仗决不像韩侂胄,是借打仗为了建立自己的功名和地位。

辛弃疾是真的为了要收复自己的故国、故乡,而且他对北方是了解的。程泌的《洛水集》里就记载了他派人探听北方消息的事。这样,他又被弹劝,说他是“奸赃狼藉”,又被免职了。等他再被起用时,已经年老多病,给他一些官职他都推辞了,六十七岁时“壮志未酬”而死去了。

可以看得出来,叶嘉莹先生对辛弃疾也是深感同情与惋惜的。“满腔热血难为用,无限悲凉太息声。”不知归园田居的日日夜夜,我们一腔热血不能干的英雄诗人,都是怎么度过的?“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的豪壮场面,是不是时常浮现在眼前?

血气方刚时的辛弃疾,有两则值得大书特书的故事,足以传之千古,让人顿生敬意,仰慕不止。《宋史》有载:

金主亮死,中原豪杰并起。耿京聚兵山东,称天平节度使,节制山东、河北忠义军马,弃疾为掌书记,即劝京决策南向。僧义端者,喜谈兵,弃疾间与之游。及在京军中,义端亦聚众千余,说下之,使隶京。义端一夕窃印以逃,京大怒,欲杀弃疾。弃疾曰:“丐我三日期,不获,就死未晚。”揣僧必以虚实奔告金帅,急追获之。义端曰:“我识君真相,乃青兕也,力能杀人,幸勿杀我。”弃疾斩其首归报,京益壮之。

辛弃疾起义以后,率众投归耿京。因为他负有文名,耿京便委任他掌管全军的书檄文告一类工作,职名叫 “掌书记”。

在济南附近,还有一个名叫义端的和尚,也在这时集合了一千多人,自树一帜,起而反金。义端是和辛弃疾有过一些过从关系的,辛弃疾归入耿京军营之后便去劝说义端,使他也来隶属于耿京。然而没有好久,义端忽然又从起义军营中逃跑了,并且从辛弃疾处偷走了耿京的节度使印(因为印信是归“掌书记”保管的)。既然是窃印而逃,当然是要奔向金人的军营,要向他们立“献印”之功了。义端是经辛弃疾拉拢到起义军中来的,而印记又是从辛弃疾处偷窃去的,耿京在知道义端窃印潜逃的事情之后,大怒之下,立即要以军法从事,要把辛弃疾杀掉。辛弃疾向耿京要求说:

请你给我三天的限期,到期如不能把义端擒获,我情愿就死。

估计义端是要逃往女真军营去出卖起义军虚实的,辛弃疾便向着那一方紧追下去,果然把义端追获了。义端央求辛弃疾说:

你的长相像青兕(青牛),你的力气能杀人,求你不要杀我。

辛弃疾不听这些废话,当场斫掉他的头,提还军营交与耿京。这事件,表明辛弃疾是一个“下马能够草檄”、“上马能够杀贼”的文武全才的人,使他格外得到了耿京的器重。

绍兴三十二年,京令弃疾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召见,嘉纳之,授承务郎、天平节度掌书记,并以节使印告召京。会张安国、邵进已杀京降金,弃疾还至海州,与众谋曰:"我缘主帅来归朝,不期事变,何以复命?"乃约统制王世隆及忠义人马全福等径趋金营,安国方与金将酣饮,即众中缚之以归,金将追之不及。献俘行在,斩安国于市。仍授前官,改差江阴佥判。弃疾时年二十三。

辛弃疾向耿京献计,言应当归附南宋政府,一旦在山东无法立足,便可将全军调往南宋辖境之内,改编为南宋政府的正规军。耿京同意这一建议,便由辛弃疾起草了一封章表,并送往附近义军首领王世隆、张安国等人处,他们同意后也都在章表上签了名。

接着,耿京便派遣起义军中的诸军都提领贾瑞为代表,去与南宋政府接洽。1162 年的正月中旬,贾瑞、辛弃疾等人经楚州(今江苏省淮安县)到达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不但会见了将相大臣,而且被皇帝赵构“即日引见”。宋廷授予耿京以“检校少保”的官衔,并正式任命他为天平军节度使。对贾瑞、辛弃疾诸人也都分别给以官衔,使他们仍回山东去向耿京传达朝廷的意旨。

曾经在归附宋廷的章表上签了名的张安国,本也是山东地区一小支起义军的首领,是在耿京节制之下的。在贾瑞和辛弃疾既已“奉表”南下之后,他却和金人勾搭起来,金人许以重赏,许以官位,要他把耿京杀掉。张安国联络了耿京部属中的一个动摇分子邵进,竟在很短的时日内对耿京下了毒手。起义军经此事变,大部溃散,未溃散的一部分便被张、邵等人劫持着去投降了金人。接着,金人便用张安国去做济州(今山东省巨野县)的知州。

贾瑞和辛弃疾等人经由楚州回到海州(今江苏省东海县东北),在那里才得到耿京为张安国所杀的消息。辛弃疾和当地军将李宝、王世隆等人商议,非把叛徒张安国捉获治罪不可。王世隆也愿意和辛弃疾同往,遂即约集了忠义军人马全福等共五十人,骑马径向济州奔去。他们到达济州,立即要与张安国会面,其时张安国正与部属酣饮,猜不透他们的来意何在,便出而相见。辛、王两人连忙把张安国缚置马上,声言要他出郊议事,并向济州的驻军宣称,南宋的十万大兵立即到来了,劝告大家从速起义。驻军中有很多人原是耿京的旧部,所以当场便有上万的士兵起而反正。辛、王等人便率领这些人马渡河而南,向着淮泗地区直驰,渴不暇饮,饥不暇食,一直到渡过淮水才休息。

张安国先被押送到建康,后又送往杭州,在那里审明了他的变诈反复罪状,便把他绑赴刑场斩首。在此以后,辛弃疾被南宋政府派往江阴军做签判去了。

多年之后,辛弃疾的朋友洪迈在《稼轩记》一文中,对辛弃疾的这种壮举做过如下一番生动的描述:

侯本以中州隽人,抱忠仗义,章显闻于南邦。齐虏巧负国,赤手领五十骑,缚取于五万众中,如挟兔,束马衔枚,间关西奏淮,至通昼夜不粒食。壮声英概,懦士为之兴起,圣天子一见三叹息,用是简深知。

由辛弃疾年轻时的无比勇猛,到人生之后的屡遭贬黜,不得重用,悒郁而终,其间多少悲凉意,风雨萧萧塞苍穹!

志也躬稼亦犹荣

许国之身当不朽,归农躬稼亦犹荣。”辛弃疾将自己的一生交给了国家,即便是栖身林下,躬耕陇亩,亦未曾磨灭此心志。

最能代表辛弃疾“上马杀敌,下马议政”之耿耿忠心的,是其两大策论,《九议》与《美芹》。《宋史》:

乾道四年,通判建康府。六年,孝宗召对延和殿。时虞允文当国,帝锐意恢复,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人才,持论劲直,不为迎合。作《九议》并《应问》三篇、《美芹十论》献于朝,言逆顺之理,消长之势,技之长短,地之要害,甚备。以讲和方定,议不行。

不论南宋政府对辛弃疾如何不加重视,辛弃疾之热切关怀祖国命运,要在危急存亡关头贡献个人智能以课拯救,却并不因此稍有改变。在宋廷又陷入低沉时,他挺身出而独抒所见,对宋金对立形势和军事斗争的前途作了详细而具体的分析,写成论文十篇,统名之为《御戎十论》或《美芹十论》,于 1165 年送呈宋廷,要以此来重新唤起和提高宋廷君臣们的战斗情绪和胜利信念。

论文的前三篇,论证了金国外强中干的情况,以为它不但不可怕,而且还有“离合之衅”可乘。原因是:

由于女真统治者把辖境扩张得太大,在中原地区又尽量施行其种族压迫政策,以致辖境之内矛盾重重。故地广财丰不但对其作战实力无所补益,反而因矛盾之加强而更削弱其军事力量。例如,就其军队编制而言,其在中原所签发的汉军,“皆其父祖残于蹂践之余,田宅罄于槌剥之酷”,怨愤所积,一遇战事发生,当然要反戈相向。对塞外契丹诸族丁壮,金人也都是以极苛酷的办法加以驱遣,“诛胁酋长,破灭资产”,迫令从役;他们远在塞外,既难于调集,在被强迫从命之后,不待抵达前线便全已中道逃窜了。故其军队数量虽多,却也有不少溃败因素存在。再则在女真屯田军大量内徙之后,霸占中原人民的田产牲畜,迫令当地人民从事于征战、运输、营筑之役,遇有诉讼则必是女真胜诉而汉人枉屈。在日久天长,怨已深、痛已巨、怒已盈之后,各地汉人便“相挺以兴”,从事于反抗斗争,其后虽大都不免于溃散,但被压迫的汉族人民对女真统治者却仍是不甘心顺服的。就敌人说,这是他们辖境内的一种衅隙;就南宋说,这却正可作为恢复中原的凭借。

论文的后七篇,就南宋方面应如何充实其实力,从事于作战的准备,以便能抓紧时机完成恢复大业等事提出了意见,并作了具体规划。

在这十篇论文写成之后,为要向皇帝递送,辛弃疾又写了一篇进书的札子。在札子当中,他概括地指出,自从对金作战以来,宋方一直陷于被动,也一直不曾有意争取主动,而这就是历次战争遭受失败的主要原因。特别是从秦桧实行其丧权降敌的讲“和”政策以来的二十多年之内,对国防实力和士气民心都尽力加以摧毁和压抑,其所造成的损失和危害,更是异常酷烈的。和这个相比照,辛弃疾便又提出,由于张浚之竭力主张而发动的1163 年的对金战役,虽然是“胜不虑败,事非十全”,最后且以在符离地方的溃败结果而告结束的,但这次终还是宋方争取了主动,终还表现了一些“生气”,终还使得二十几年以来的萎靡疲塌气势得到了一次振奋和刺激。因而,是不应当为了这一战没的小小挫败而即改变甚或放弃恢复中原的根本大计的。根本大计既须着着进行,他在这十简论文中所指陈和建议的一切便也应当受到皇帝和当国的将相大臣们的采择。

这时正在符离溃败之后不久,所以辛弃疾的这番议论,不但是当时主和派的人物所不敢设想,即在当时主战派的人物当中,也同样不敢再对战争前途作这样明确的估计和判断。

任建康通判未满三年, 1170年,辛弃疾因人推荐而被皇帝赵眘召见于延和殿。“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人才,持论劲直,不为迎合”。召对之后,辛弃疾被调进南宋政府做司农寺的主簿。

这时候,虞允文正在做南宋政府的宰相。辛弃疾投归南宋之后,他的志节、干才和言论风采,曾得到南宋王朝许多文武大臣,特别是有志于恢复旧物的几个人,例如叶衡、王淮、虞允文等人的赏识。然而其中最受到辛弃疾敬重的是虞允文。虞允文不仅有志于恢复,而且是在抗金战争中建立过功勋,在采石打败过金主亮的人。在当时一般高级官员当中,他是一个比较有朝气、敢任责、敢做事的人。

辛弃疾把自己的强烈愿望,主要都寄托在虞允文身上。当虞允文做了南宋宰相之日,辛弃疾就向他陈述了有关“恢复大计”的九项建议(《九议》)。其中的一些具体建议是:

一、对敌的斗争应当“无欲速”,应当“知所先后”,并且必须“能任败”。也就是说,必须有远虑和成算,谋虑既定,不应以小胜小败而辄有改变。他认为“言和者欲终世而讳兵”和“论战者欲明日而亟斗”,以及一遇挫折便改变成算的做法,都是只能坏事的。

二、应当尽量利用敌方的弱点而扩大其内部的矛盾:在金国的朝廷之上,“华夷并用而不相安”,在女真皇族本身,又是“嫡庶交争而不相下”,而其戍守中原州郡的军队,大都是女真以外的一些塞北部族中人,他们被强制征调而来,“其心亦甚怨而不平”。既有这许多弱点,便应当本着“兵法以诈立”和“善为兵者阴谋”的原则,尽量地派遣间谍,使用诈术,“上则攻其腹心之大臣,下则间其州府之兵卒”,使之“党与交攻”,“内变外乱”;并要示之以怯而骄其气,然后攻其不备,使其穷于应付,这样便等于在交战之前先已取得胜算了。

三、为求国家的财力足以供应旷日持久的用兵之费,在未战之先必须“惜费用”和“宽民力”,把一切与恢复之事不相干的费用和工役全都节省减免,把人力和物力集中使用在恢复工作上,到十分必要时再取之于民,这样便不致弄到“事方集而财已竭,财已竭而民不堪”的地步了。

四、打击敌人,恢复国土,是为国家、为生民的一件巨大工作,决不是属于皇帝和宰相的私人事件,因而他们万不应当只为私人利害打算而避开这一任务。此外,他前此在《御戎十论》中所已经提出过的最重要的两事,也在这里再一次提出,那就是:

五、士大夫间所有在的“东南地薄兵脆”、“不足以争衡中原”的成见,必须加以清除和纠正。

六、恢复国土的路线,应由沭阳出兵山东,由山东而趋河朔,进而围困燕京便是十分可能的事了。

《九议》写成之后,辛弃疾又在文前的引言中,向虞允文提出保证说:如果采纳他所建议的一切而不能致胜,或者不采纳他的建议而竟能致胜,他都甘心“就诛殛以谢天下之妄言者”。由此可见辛弃疾之非凡才略与其一颗赤诚许国之心也!

叶嘉莹先生讲到:

在文章中我曾提到,辛弃疾到了南方以后,曾给南宋的皇帝上了很多封论政治论军事的奏疏,有所谓的《十论》和《九议》。在他的《十论》中,有论战的一篇文章,他说,一般情况下,农民头脑比较简单,他们很容易就揭竿而起了,可是因为考虑得不够周密,很容易导致失败;士大夫呢?他们考虑得虽然周到,但是缺乏勇气,因此知识分子最好与农民相结合,这样才容易成事。当时我特别提出这一点,大概以前研究辛弃疾的人没有注意到这些,所以那次在辛词会议中,邓广铭先生见到我就说:你这种观点提得很好,这么多年我研究辛弃疾的词,虽然也花了不少精力,但是总觉得不能很透彻地欣赏和分析。所以邓先生在三校稼轩词的时候写了一篇序文,序中引了一大段我对于稼轩词的分析。在这里我是要说,一般的士大夫往往自命不凡,不肯低首下心地去跟农民合作,而辛弃疾真是了不起,他自己也有队伍,却投到农民起义军领袖耿京的麾下。而且他曾对耿京说:你虽然聚集了几十万义军,可是如果与祖国没有联系,就失去了根基,不能够成就真正的大事。耿京同意他的话,于是派辛弃疾等人渡江,去建康见高宗。高宗召见了他们,并且给了他们封赏。

《辛弃疾评传》(巩本栋著·中华书局)结论说:总之,在《美芹十论》和《九议》中,辛弃疾全面分析了宋金战和形势,鲜明地提出了以战而求恢复的主张和具体的用人、攻守等策略,集中反映了辛弃疾对兵家思想的深刻理解和正确运用,体现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比如,他在《美芹十论》中运用“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的军事原则对宋、金战和形势的把握,运用兵家“任势”思想对宋、金军事实力的分析比较,以及依据兵家“自保而全胜”的观点提出的自强自立的一系列方针措施,依据“攻其无备,出其不意”的攻守原则提出的出奇兵于山东的北伐策略等等,都可谓深得兵家三昧。特别是他在《九议》中提出的为国家社稷和民族的前途与命运而图恢复的思想,更是对兵家论战之“道”,即“令民与上同意”思想的进一步发挥,具有更其积极的意义。

可以说,《美芹十论》和《九议》凝聚了辛弃疾多年来对恢复事业的思考,寄托了他自少年时代起便逐渐确立的政治理想和愿望,充满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精神,展示出他作为一位以国家复兴为已任而又真正能文武兼资,并付诸理论与实践的杰出的爱国志士的思想性格特征,而这一点绝不是一般文人儒生所能比拟的。正是上述这些思考、看法与理想、精神,始终贯穿和支配了辛弃疾的一生的思想和行动。

辛弃疾现存文章不多,文名又为词名所掩,故论者往往注意不够。然观《美芹十论》和《九议》及其他文章,多气势凌厉,奔放驰骤,而又条分缕析,简劲质朴,所以南宋刘克庄将其与苏洵相比,称其:“文墨议论,尤英伟磊落。乾道、绍熙奏篇及所进《美芹十论》、上虞雍公《九议》,笔势浩荡,智略辐凑,有《权书》《衡论》之风。”元人编《宋史》,又谓其所奏“持论劲节,不为迎合”,明人杨士奇编《历代名臣奏议》,将《美芹十论》收入《经国》一门,则又不仅是有取于其文章本身了。

邓广铭先生的《辛弃疾传》,明白如话,读起来极舒畅。其在著作中对辛弃疾的一生有十分简洁的分节与提炼,在“12世纪20年代的大事变”“12世纪中叶宋金两国间的斗争”两段历史背景介绍之后,以“起义前的辛弃疾”“起义军中的'掌书记’”“南归后的最初十年”“在滁州知州任上”“扑灭了赖文政领导的茶商军”“一个奋发有为的封疆大吏”“信州十年的闲退生涯”“从'起废为监司’到再被废黜”“又是整整八年的闲退生涯”“晚年的用舍行藏”等十个章节,十分清朗地给出了辛弃疾的生平轮廓。

而彬宇先生诗言“归农躬稼亦犹荣”,便发生在辛弃疾“信州十年闲退生涯”及“又是整整八年的闲退生涯”之时。

辛弃疾被劾罢官,是在淳熙八年(1181)冬。对于此事,他并非没有思想准备。早在淳熙五年,辛弃疾自江西安抚使被召人朝,任大理少卿,同僚饯别,他就有些不快。淳熙六年,他又在奏呈宋孝宗的《论盗贼札子》中写道:“臣生平刚拙自信,年来不为众人所容,顾恐言未脱口而祸不旋踵。”

就在这一年,他开始筹措避祸之举了。辛弃疾曾三度宦游于江西地区,不知是在哪一年,他曾到过上饶。辛弃疾在投归南宋之后,虽然早已娶妻生子,却一直没有一个固定的居处。他决定在此地买块地皮,建造他的家园。

他着人买下了江西信州(今江西上饶)城北带湖之畔的一块地,并着手营建房舍,以为日后退身之备。1181 年,辛弃疾派人到上饶的带湖之滨去着手经营修建。他自己作了规划,绘成图样,并限定在一定的时日完成:

在较高的地方建造房屋,把低下的地方辟为稻田,花径竹扉,池塘茅亭,应有尽有。房屋共有好几十间,主要的则是一座楼和面临着稻田的一排平房。登楼可以远眺灵山,遂取名为集山楼,后又更名为雪楼。稻田共不过十弓之地,却最为辛弃疾所看重。因为辛弃疾是一个出生于华北平原的人,对北方农村中经济生活情况十分熟悉,在他南归之后所得到的一个极为突出的印象,是南方商业资本的发展远过于北地,南方的农民之转业为商贩者也远较北地为多。辛弃疾对于这种“舍本逐末”的趋向是不以为然的,他强调主张:“人生在勤,当以力田为先。”他之所以要在这一新建的家园中特辟稻田一区,正是表示他对于农事的极端重视。因而对于这一座面临稻田的平房,他特地取名为“稼轩”,并且从此就以“稼轩”作为自己的别号。

《宋史》有载:

(弃疾)尝谓:“人生在勤,当以力田为先。北方之人,养生之具不求于人,是以无甚富甚贫之家。南方多末作以病农,而兼并之患兴,贫富斯不侔矣。”故以“稼”名轩。

淳熙九年(1182)春,在宦途辗转奔波了二十年的辛弃疾,来到了他刚落成不久的上饶带湖新居。

淳熙八年,辛弃疾还在江西安抚任上时,其带湖新居已大半落成,当时他自己还未亲见,便高兴地将新居修建的图纸,送给他的一位新结识的朋友洪迈,请他作文为记。

洪迈(1123——1202),鄱阳人,字景卢,号容斋,洪皓第三子。绍兴十五年(1145)中博学宏词科,乾道间累迁中书舍人等,宋宁宗时以端明殿学士致仕。史称洪迈“兄弟皆以文章取盛名,跻贵显,迈尤以博洽受知孝宗,谓其文备众体。迈考阅典故,渔猎经史,极鬼神事物之变”,著述甚众。时洪迈方退居鄱阳,而此年春恰有南昌之行,辛弃疾因与其相识并邀其撰文,迈亦欣然应允,写下了著名的《稼轩记》。

从淳熙九年(1182)起,辛弃疾的退居生活真正开始了。在来到带湖后不久写下的一首词中,他说:

带湖吾甚爱,千丈翠奁开。先生杖屦无事,一日走千回。凡我同盟鸥鹭,今日既盟之后,来往莫相猜。白鹤在何处,尝试与偕来。破青萍,排翠藻,立苍苔。窥鱼笑汝痴计,不解举吾杯。废沼荒丘畴昔,明月清风此夜,人世几欢哀。东岸绿阴少,杨柳更须栽。

非常凑巧,当上述一些营建工作已按照设计而次第完成之日,也正是辛弃疾因王蔺的弹劾而受到“落职罢新任”的处分之时。胸怀中燃烧着炎炎的烈火,表面上却必须装扮成一个淡泊冷静、不关心时事和世局的人,这就是在退居上饶之后的辛弃疾心情上的苦闷和矛盾之所在。

但辛弃疾也许没有料到,他的十年带湖退居生活很快结束,随即被任命为福建提点刑狱,而前后不到三年,又因弹劾而迅速地回归退居状态。

绍熙五年秋,辛弃疾在离任归上饶的途中写道:“白鸟相迎,相怜相笑,满面尘埃。华发苍颜,去时曾劝,闻早归来。而今岂是高怀,为千里莼羹计哉?好把《移文》,从今日日,读取千回。”他也只好如此自解自嘲了。

辛弃疾退居上饶带湖期间,曾游至铅山县(今江西铅山县西南)东期思村,见一泉,名周氏泉,状如瓢,周围皆石径。水自山上流入,清澈见底,景色怡人。辛弃疾一见便十分喜爱,为赋《洞仙歌》词曰:

飞流万壑,共千岩争秀。孤负平生弄泉手。叹轻衫短帽,几许红尘;还自喜:濯发沧浪依旧。人生行乐耳,身后虚名,何似生前一杯酒。便此地结吾庐,待学渊明,更手种门前五柳。且归去,父老约重来:问如此青山,定重来否?

其后辛弃疾时常往来于带湖、期思之间,又据泉水形状,将周氏泉改名为瓢泉。从福建退归,他便决定在期思瓢泉建造房屋,次年(庆元元年,1195),新居落成。庆元二年,带湖旧居适毁于火,辛弃疾也就正式迁居瓢泉了。

第二次被劾退居,对辛弃疾思想上的打击,应该说是相当大的。“叹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谓“心似风吹香篆过,也无灰”,都反映出一种前所未有的悲凉情绪。而且此时已年近花甲,身体也渐不如前。他退居不久即因饮酒成病而决计戒酒,后又陆续遣去歌者,所谓:“病怯杯盘甘止酒”,“一自酒情诗兴懒,舞裙歌扇阑珊”,都是写实。然而,生性刚强果毅的辛弃疾,还是以他宽阔的胸怀和特有的方式,担当起这一打击所带来的巨大痛苦,毫不退缩地面对了这一切。

辛弃疾借以面对这一切的思想支柱,主要还是儒家进退求适的思想观念。“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独能“不改其乐”的颜回,仍是他期尚的理想人物,而“贞志不休,安道苦节,不以躬耕为耻,不以无财为病”的陶渊明,也愈益成为他时相比拟的楷模;铅山一带秀丽的山水景物,仍是他洗涤胸中烦忧,减轻心灵痛苦的亲密无间的朋友,而频频出现在他退居生活中的友人,较之带湖时期,则已多为乐处山野的隐居之士。从带湖到瓢泉,辛弃疾生命的悲剧色彩愈加浓重了,虽然他魂牵梦绕的收复中原的远大志向并未消失。也许他的《水龙吟》,最能表达此种心情:

渡江天马南来,几人真是经纶手?

长安父老,新亭风景,可怜依旧!

夷甫诸人,神州沉陆,几曾回首?

算平戎万里,功名本是,真儒事,公知否?

志在报国,命运蹭蹬,归农躬稼又如何?一颗光亮之心,走到哪儿,都不畏苦难,志无稍减,温暖苍生,烛照大千!

才也词林骋大名

可悲可叹也,稼轩以词名世;可歌可仰也,稼轩以词名世!“未能戎马复疆土,却入词林骋大名。”若人生顺遂,事业腾达,辛弃疾可有深刻入髓之感悟,又有时间雕琢辞赋乎?命运如此熬人又如此神奇。有才有德有抱负者,天终不负也!

《辛弃疾评传》言,辛弃疾生活的时代,是一个悲剧的时代。这一时代决定了辛弃疾毕生致力恢复事业的努力最终不能不归于失败,铸就了辛弃疾一生的悲剧,但也玉成了这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词人。那流传至今的六百二十多首辛词,不仅数量在现存两宋词人的作品中居第一位,而且其内容之丰富,风格之独特,成就之高,在全部宋词中,也是无可置疑地属于第一流的。

自从1181年冬季辛弃疾从江西安抚使任上被撤下来,到1192年春季辛弃疾之再被起用,这中间,他在上饶闲居整整是十年之久。在这段长时期的闲退生涯当中,辛弃疾经常用歌词作为“陶写之具”,用来抒写他的感慨,发表他的议论,用以咏物写景,也用以说理和叙事。因而在这一时期,辛弃疾所写作的歌词,就数量而论,非常繁富;就形式而论,其题材是广阔的,体裁是多种多样的;就内容而论,有的是“清而丽,婉而妩媚”,而主要的一部分则是“悲歌慷慨”,“奋发激越”。每有一首寓意高远的作品写成,很快便被传布出去,“脍炙于士林之口”。在 1188 年,辛弃疾的第一本词集由他的门人范开编订印行。于是这一个“平生塞北江南”、一心要“经纶事业”、要“股肱王室”、要完成“杀敌”“平戎”大业的人物,从此却专被人们以词人相称呼、相看待了。(在1181年洪迈所作的《稼轩记》中还把辛氏称作“辛侯”,还不是专以文人学士看待他的。但从这年以后,在任何人的口头和文字当中,“辛侯”的称谓永远也不再见了。)

辛弃疾在这一时期的繁富的作品,不但替他奠定了词人的地位,且在正宗词家的“风情婉娈”和“剪红刻翠”作风以外,“别立一宗”。这就是说,由于辛弃疾的作品充满了壮健奋发的积极进取精神,反映了那一时代的真正中国人民的意愿和苦闷,充满了生动真切的现实社会内容,遂使这些作品具有极其洪亮的声响和充沛富足的感染力量,因而成为当时一般具有爱国思想的文士们咏物抒怀时争相模拟的榜样。在他的朋辈当中,例如陈亮、刘过、丘密和杨炎正等人,就都是在他的影响之下而写出了许多篇慷慨激昂的歌词的。在辛氏身后,他的这些作品仍旧起着一种振聋发聩、鼓舞战斗情绪的作用,所以也还继续不断地有一些应该归属于辛派的歌词产生出来。

辛弃疾虽是在戎马仓皇之中成长起来的,他阅读的书籍却很广博,记忆力也很强特别在退居带湖之滨以后,他更经常“驰骋百家,搜罗万象”,因而胸中有万卷之富。所以在写作歌词的时候,他能够把经史百家中的文句和掌故随心如意地运用在行间笔下,因而使用典故之多,便也成为《稼轩词》中很突出的另一特点。

对于辛弃疾在宋词上的天赋与成就,世有定论,高评如海,已无需多言。兹以王国维先生《人间词话》为例,简列如下。

南宋词人,白石有格而无情,剑南有气而乏韵。其堪与北宋人颉颃者,唯一幼安耳。近人祖南宋而北宋,以南宋之词可学,北宋不可学也。学南宋者,不祖白石,则祖梦窗,以白石、梦窗可学,幼安不可学也。学幼安者率祖其粗犷、滑稽,以其粗犷、滑稽处可学,佳处不可学也。幼安之佳处,在有性情,有境界。即以气象论,亦有“横素波”、“干青云”之概,宁后世龌龊小生所可拟耶?(四三)

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无二人之胸襟而学其词,犹东施之效捧心也。(四四)

读东坡、稼轩词,须观其雅量高致,有伯夷、柳下惠之风。白石虽似蝉蜕尘埃,然终不免局促辕下。(四五)

苏、辛,词中之狂。白石犹不失为狷。若梦窗、梅溪、玉田、草窗、中麓辈,面目不同,同归于乡愿而已。(四六)

稼轩中秋饮酒达旦,用《天问》体作《木兰花慢》以送月曰:“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景东头。”词人想象,直悟月轮绕地之理,与科学家密合,可谓神悟。(四七)

白仁甫《秋夜梧桐雨》剧,沈雄悲壮,为元曲冠冕。然所作《天籁词》浅之甚,不足为稼轩奴隶。岂创者易工,而因者难巧欤?抑人各有能有不能也?读者观欧、秦之诗远不如词,足透此中消息。(六四)

最有名的,还应当是王国维先生以辛弃疾词为例,所列举的三重境界。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二六)

王国维先生以辛词之语为最高境,而稼轩居士之才情品藻,不亦在最高境乎?

情也看剑意难平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辛弃疾广为熟知的一首词,词牌名是《破阵子》,其后注明:“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陈同甫何许人也?

陈亮(1143——1194),原名陈汝能,字同甫,号龙川。“才气超迈,喜谈兵事”,与辛弃疾同时代人。反对和议,力主抗金,遭人嫉恨,多次入狱,志气不销。词作感情激越,风格豪放,亦是宋词“豪放派”代表人物之一。宋理宗时,被追谥“文毅”。

陈亮在当时一批关心政事的浙东学人中是较为后起的一个,反对空谈仁义道德等所谓“王化”而不去讲求理财用兵等最切实际的学问。他直截了当地标举出他的治学和治世的宗旨,是要“义利双行,王霸并用”。

在1178 年春间,陈亮向皇帝赵昚呈献了一道奏章,主张迁都建康,励志复仇。当陈亮这次住在杭州上书的时候,辛弃疾也正由江西安抚使被调到杭州去做大理少卿。经由吕祖谦的介绍,辛、陈成为相识。两人的主张和议论既有很多的共同之点,在相识之后就成了极投契的朋友,时常聚首相谈,每一次且都谈得十分畅快。

在这年春间,陈亮一连几次上书给孝宗皇帝,却始终没有受到重视,因而怀着满腔的愤慨离开了杭州。在此后的几年之内,辛弃疾先是宦游各地,继之是退隐上饶,两人再无缘会面。然而陈亮在这时期却不断遭到一些不幸的事情:他几次去参加进士考试,全都落第了;由于他平常好说些牢骚愤激语言,得罪了乡里中的一些人,在1184 年被人告发有“置毒害人”的罪行,竟被逮捕系狱,做了近百天的囚犯才被开释。

辛弃疾对于这样一个落拓不羁、怀才不遇的友人,正如杜甫对于李白一样,也有一种“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的爱惜情怀。在他知道陈亮的某些不幸遭遇的时候,特地“赋壮词以寄之”,加以鼓励,也加以安慰,便有了《破阵子》。

惺惺相惜,心心相通。终于 1188 年的冬季,陈亮来到信州。当陈亮到达铅山的时候,辛弃疾正患着小病,高兴这客人的到来,小病便算不得什么。主客两人,有时一同酌瓢泉而共饮,有时便同去鹅湖寺中漫步。高谈阔论,针砭时局。

陈亮在铅山一共停留了十天,才告别东归。然而辛弃疾却还有恋恋难舍之情,在陈亮既行之第二日,辛弃疾又赶紧追去,打算再和陈亮在途中盘桓些时日,或者最好能把陈亮牵挽回来。追到名叫鹭鹚林的地方,由于雪深泥滑,再也前进不得了,辛弃疾才怅然停止下来,独自就饮于路旁的方村。晚间投宿于泉湖吴姓人家的四望楼,半夜听到邻近悲鸣的笛声,不能成眠,想到日来游处甚欢的嘉客,便作成《贺新郎》词一首:

把酒长亭说。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何处飞来林间鹊,蹙踏松梢残雪?要破帽,多添华发。剩水残山无态度,被疏梅,料理成风月。两三雁,也萧瑟。

佳人重约还轻别。怅清江,天寒不渡,水深冰合。路断车轮生四角,此地行人销骨。问谁使,君来愁绝。铸就而今相思错,料当初,费尽人间铁。长夜笛,莫吹裂!

及陈亮有和作寄来之后,辛弃疾又用前韵赋词以答:

老大那堪说。似而今,元龙臭味,孟公瓜葛。我病君来高歌饮,惊散楼头飞雪。笑富贵,千钧如发。硬语盘空谁来听?记当时,只有西窗月。重进酒,换鸣瑟。

事无两样人心别。问渠侬:神州毕竟,几番离合?汗血盐车无人顾,千里空收骏骨。正目断,关河路绝。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读这样的词,真让人沸腾热血,肝胆俱裂!更何况局中人也!“醉里挑灯闲看剑,凭栏长作不平鸣。”诗与剑,意难平,几多块垒在胸中!在与辛弃疾的诗酒唱和中,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同仇敌忾”中,还有三位响当当的人物,是不得不特别提出来的。

一是朱熹。

朱熹(1130——1200),字元晦,世称晦庵先生、朱文公。南宋理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诗人。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的人,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 与“二程”学说合称为“程朱理学”,对元、明、清影响极大,成为三朝官方哲学。一生其著述甚多,《四书章句集注》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

赋闲家居的辛弃疾,不顾朱熹屡遭当政者打击的现实,和朱熹维持着深厚的交谊。

朱熹认为辛弃疾是当时很难得的人物,同时却又认为如果辛弃疾“早向里来有用心处,则其事业俊伟光明,岂但如今所就而已”。因而不论在晤谈或通信时,朱熹总是劝勉辛弃疾要“克己复礼,夙兴夜寐”;辛弃疾对朱熹的学行也越来越佩服,当 1194年冬朱熹在武夷山中修成了“武夷精舍”时,辛弃疾前去观览,写成《棹歌》十首,其中曾有“山中有客帝王师”等句,在《寿朱晦翁》一诗中更用“历数唐虞千载下,如公仅有两三人”等句对朱熹加以称颂。

1198 年,辛弃疾恢复了“主管建宁府武夷山冲佑观”的名义之后,依照规定虽然并不需要亲往寺观去供职,但却不顾伪学之禁正如何严厉,常常借这名义跑往武夷山中去和朱熹会面。

1200 年三月,朱熹病死在武夷山中。南宋政府得悉之后,立即有言官上章,说“四方伪徒期以一日聚于信上,欲送伪师朱熹之葬。……会聚之间,必无美意,若非妄谈世人之短长,则是谬议时政之得失”。随即下诏禁止人们到武夷山去会葬。朱熹的门生和故旧中果然有些人因此不敢前去了。

辛弃疾在听到朱熹逝世的消息时,立即赋词哀悼:

一壑一丘,轻衫短帽,白发多时故人少。子云何在?应有《玄经》遗草。江河流日夜,何时了?——《感皇思》

“子云、《玄经》”一句,用以喻朱熹注释儒家经传的各种著述,“江河”一句则是隐括杜甫的“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诗句大意,用以反讽攻击道学的韩侂胄集团,同时也寄寓了自己的若干隐痛在内。

而且,不管韩侂胄所下的禁令如何严厉,辛弃疾又作了一篇哀悼朱熹的祭文,并且亲自跑到武夷山去祭吊他。祭文的全文现时已不存在了,传下来的只有其中的几句:

所不朽者,垂万世名。

孰谓公死,凛凛犹生。

金石之语,掷地有声!历千年依然有横空闻雷之感!有人认为此语足以为辛弃疾之祭铭,信哉!《辛弃疾评传》:

辛弃疾致力恢复中原,虽死无悔的一生,以及他那昭示给后人的充满爱国主义激情的六百多首词作,是终不可磨灭的。

人之生也能致天下之憎,则其死也必享天下之名!

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

项安世《祭辛幼安文》中的这两句话和辛弃疾祭朱熹的话,用以追祭辛弃疾本人,无疑都是很恰当的。

二是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坎坷。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以饱含爱国热情而闻名。有《剑南诗稿》传世,留绝笔《示儿》,尤为知名。

《辛弃疾》(王媛著)写道:

嘉泰三年(1203)六月十一日,辛弃疾以朝请大夫、集英殿修撰的身份起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

鉴湖风景如画,一处旧草堂安静地屹立在湖山交接之际。

一位年近八十的老人手里扶着拐杖,站在湖边观赏荷花。几名女娃撑着小艇在荷花丛中嬉戏,听到她们银铃般的笑声,老人也微微笑起来。

这是大诗人陆游。他心情愉悦地环视鉴湖的山水,朗声吟道:

少年壮气吞残虏,晚觉丘樊乐事多。骏马宝刀俱一梦,夕阳闲和饭牛歌。

“好诗!”辛弃疾在身后拍手赞叹,“我却喜欢放前另一首诗:生逢和亲最可伤,岁辇金繁输胡羌;夜视太白收光芒,报国欲死无战场。”

陆游见是故人来访,热情地迎他到家里,准备鸡酒招待。

盛夏的农庄中瓜果飘香,几个儿童在田地里挖土嬉戏,一派安宁静谧的田园生活图景。

辛弃疾此来,却不是为了欣赏田园风光。去年陆游应诏人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在京期间,恰逢韩侂胄生日,百官争先往贺,陆游也写了一首贺寿的诗。人们都以为陆游有意用世,谁知书成之后,他却辞去职务,独归林园。

辛弃疾不解地问:“听闻朝中有北伐之议,此为贤达崛起之机,何以放翁却急流勇退?”

“上牵蔡黄犬,丹徒作布衣。”陆游说道,“月满则亏,水满则溢,这是世间恒理。”

辛弃疾沉吟不语。他明白韩侂胄发动北伐的目的,不仅为了缓和党禁带来的众多不满,更是想进一步巩固自己在朝廷中的势力。士大夫看重名节重于性命,明眼人此时无不慎重行事。陆游平生志在跃马疆场,恢复故国河山,可是当机会到来之时,却情愿为了名节而白白放过。自己此刻出山,会不会招致闲言碎语呢?

陆游似乎看出他的心思,说道:“大丈夫立身出处,只问初心便是。”

辛弃疾笑道:“此处风光甚佳,只是草堂已经颓败,让我为您重新修造吧。

“多谢辛君的美意。”陆游摇头拒绝了,“这所房子我住了许多年,有很深的感情,若是拆掉改建,反而不习惯。

辛弃疾见陆游固辞,只好作罢。

在辛弃疾到绍兴去做浙东帅的时候,陆放翁(陆游)已是八十岁的老人了。在辛弃疾受到皇帝召见,要离开绍兴之时,陆放翁特地写了一首长诗送行。在这首长诗当中,可以看到陆放翁对辛弃疾的评价,也可以看到他对辛弃疾的期待和鼓舞:

稼轩落笔凌鲍谢,退避声名称学稼。

十年高卧不出门,参透南宗牧牛话。

功名固是券内事,且茸园庐了婚嫁。

千篇昌谷诗满囊,万卷邺侯书插架。

这八句是说辛弃疾原是一个可以成就伟大功业的人物,却长期被南宋政府置于闲散之地。

忽然起冠东诸侯,黄旗皂纛从天下。

圣朝仄席意未快,尺一东来烦促驾。

这四句是说辛弃疾从赋闲而被起用为浙东安抚使,不久即又受到入朝的诏命。

大材小用古所叹,管仲萧何实流亚。

从这两句可以看出,陆放翁是把辛弃疾看作和管仲、萧何同一流的人物,而南宋政府却始终不使他得以尽其才。像浙东安抚使一类的职位,也仍然是不能使辛弃疾得以展其长才的。

天山挂旆或少须,先挽银河洗嵩华。

中原麟凤争自奋,残虏犬羊何足吓。

但令小试出绪余,青史英豪可雄跨。

这六句是说:如果南宋政府肯把对敌斗争的任务交付给辛弃疾去执行,则结连中原的忠义民兵,完成恢复中原以及关陕之地的功业是可以致取的。

古来立事戒轻发,往往谗夫出乘罅。

深仇积愤在逆胡,不用追思灞亭夜。

这就是全诗的结尾。陆放翁以这四句对辛弃疾加以安慰和劝勉,劝他不要介意前此被韩侂胄及其党羽排挤倾陷的事,那类事原是古今所惯见,不足为怪,不应挂怀的,只一心一意向全民族的深仇大敌去作斗争好了。

陆游之爱国与诗才都是让人极为崇敬的。且看几则非同一般的评价:

赵翼:宋诗以苏、陆为两大家,后人震于东坡之名,往往谓苏胜于陆,而不知陆实胜苏也。(陆游诗)少工藻绘,中务宏肆,晚造平淡。朝廷之上,无不已划疆守盟、息事宁人为上策,而放翁独以复仇雪耻,长篇短咏,寓其悲愤。

梁启超: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集中十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

钱钟书:爱国情绪饱和在陆游的整个生命里,洋溢在他的全部作品里。他看到一幅画马,碰见几朵鲜花,听了一声雁唳,喝几杯酒,写几行草书,都会惹起报国仇、雪国耻的心事,血液沸腾起来,而且这股热潮冲出了他的白天清醒生活的边界,还泛滥到他的梦境里去。这也是在旁人的诗集里找不到的。

除掉陆游的几首,宋代数目不多的爱情诗都淡薄,笨拙,套板。

三是刘过。

刘过(1154—1206),南宋文学家,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光宗、宁宗时,以诗文会友江湖,与辛弃疾、陆游等过往甚密。少怀志节,读书论兵,好言古今治乱盛衰之变。曾多次上书朝廷,“屡陈恢复大计,谓中原可一战而取”。为韩侂胄客,不识侂胄之败事,识力远不及辛弃疾。

《辛弃疾》(王媛著):

观风堂旁边的高阜之地上新建了一座亭子,左右修治小径,便于登临。

八月十三日,亭子落成了,辛弃疾亲自为其题名“秋风亭”,并邀当地文士饮宴游赏。……

辛弃疾说道:“今日游赏不可无记,愿诸君为之。”

说罢,他率先写了一首《汉宫春》。姜夔当即写了一首和词。在嘈嘈切切的管弦声中,席间文士边饮酒边讨论诗词,极尽宾主之欢。

一位落魄文士姗姗来迟,却毫不客气地居于首席,原来是庐陵诗人刘过(字改之,号龙洲道人)。

众人感到惊诧之时,辛弃疾命人重整宴席,热情地给他斟酒。

管弦之声再次奏响,曲调已经变成了《沁园春》:

斗酒彘肩,风雨渡江,岂不快哉!被香山居士,约林和靖,与东坡老,驾勒吾回。坡谓西湖,正如西子,浓抹淡妆临镜台。二公者,皆掉头不顾,只管衔杯。

白云天竺飞来,图 画里、峥嵘楼观开。爱东西双涧,纵横水绕;两峰南北,高下云堆。逋曰不然,暗香浮动,争似孤山先探梅。须晴去,访稼轩未晚,且此徘徊。

一曲终了,岳珂问道:“此词言语洒落,善于用事,听着像是大人的作品,何以末尾有'访稼轩未晚’之语?”

辛弃疾笑道:“这是改之所制。”

刘过掀髯有得色,说道:“此乃效辛体而作。”稼轩词慷慨纵横,于剪红刻翠之外屹然别立一宗,虽然许多文人争相效仿,但未有如刘过这般写得形神俱似。

“原来如此。”岳珂率然应道,“被香山居士,约林和靖,与坡仙老,驾勒吾回。词句虽佳,可惜没有刀圭药,治一治你的白日见鬼症啊!”

座中哄堂一笑,为之绝倒。

辛弃疾说道:“过去我与陈同甫相知,同甫落笔千言,俊丽雄伟,珠明玉坚。可惜天不假年,每念及此常悲伤不已。今日读龙洲词,又是一才豪之士。”

刘过在幕府中住了月余,因母病不得不辞去,辛弃疾又送千缗为其治装。

……韩侂胄在府里办生日宴。来客如云,觥筹交错,满座都在谈论北伐的事。

从未见南方士人这么高的抗战热情,辛奔疾异常感动。刘过亦在座,且赋词一阕:

堂上谋臣帷幄,边头猛将干戈。天时地利与人和。燕可伐与?曰可。

此日楼台鼎鼐,他时剑履山河。都人齐和大风歌,管领群臣来贺。

词章遍传四座,宾客们齐声称赞,韩侂胄也得意地拊掌大笑。

夜深灯阑,士人们谈兴愈浓。说起战争,仿佛真的可以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不过,辛弃疾却知道并不是那么回事,他忽然有些理解陆游的选择。

由此可知,刘过作为词人,无疑是出色的,但是其才略识见,比之稼轩,差之远矣。

1203年,辛弃疾六十四岁,宋廷起用他去做两浙东路的安抚使。对于辛弃疾这次的再被起用,朱熹的门生黄榦在写给辛弃疾的一封信中曾有一段适当的描述:“明公以果毅之资,刚大之气,真一世之雄也,而抑遏摧伏,不使得以尽其才。一旦有警,拔起于山谷之间,而委之以方面之寄,明公不以久闲为念,不以家事为怀,单车就道,风采凛然,已足以折冲于千里之外。” 但随即因事改任,1205年回到铅山。

1206年春,宋廷再起用辛弃疾去做浙东安抚使,辛弃疾上疏辞掉了。这年五月,宋廷正式发布了伐金的诏令,分由淮南东、西路和京西、四川等地出师。在和金兵接触之后,南宋的各路军队都溃败下来。

在这三四年中,如何对待金国的问题,一直是南宋政府所面对着的最主要的问题。而在这一问题上,辛弃疾的意见却始终得不到重视。而且对辛弃疾本人,忽而呼之使来,忽而又麾之便去,这表明,韩侂胄一派人一直还不曾有和当代豪贤分任权责、共立功业的廓然大公之心。然而,到他们已把事情弄得糟到不堪收拾,又要采取屈辱降敌办法以求了事的时候,却想以名位利禄把一些过去不与其事的人笼络到政府中来,为他们撑持场面,分谤分咎,庶使他们不致失坠其已得的权位。辛弃疾这次之被留在南宋政府,正是韩侂胄等人那种罪恶意图的具体表现。辛弃疾对这一切是完全了然的,于是,在留他做兵部侍郎的诏命发表之后,他很感慨地向人表示说:“韩侂胄既不肯和辛稼轩共立功业,辛稼轩又怎肯依从韩侂胄的私心以取富贵呢!”他一再上章力辞新命,终于把它辞掉,又离开杭州回家去了。

辛弃疾回到铅山家中不久,就为疾病所缠扰。

1207年秋间,由于金人提出要索取祸首韩侂胄的脑袋,作为双方进行和议的条件,韩侂胄因此竟要再一次对金人用兵,他又要起用辛弃疾去为他支撑危局了,遂发表辛弃疾为枢密院都承旨,并要他立即到杭州去供职奏事。这诏命送达铅山之日,辛弃疾的病已很沉重,他便赶紧上章请辞。到九月十日,六十八岁的辛弃疾与世长辞了。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廉颇未老不重用,廉颇已逝能奈何!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但稼轩居士作为爱国词人之光芒万丈,照千古矣!邓广铭先生在后记中写道:

辛稼轩是一个具有多方面才智的英雄人物,文才武略兼而有之。尽管在他投归南宋之后的四十多年之内一直受着南宋统治集团中某些当权人物的排挤和摈斥,使他不能大得其用,即使在被用之时也不得展其长才,然而,凡是他仕宦所到之地,总都在积极从事一些兴利除弊的措施,总都有一些杰出的表现。只因在他的后半生内,特别是在他后半生的闲退期内,把歌词作为陶写胸怀之具,写成了无数脍炙人口的篇章,使他在这方面享有了很高的名望,遂致他在其他方面的一些成就都被词名所掩盖,甚至他的歌词以外的其他著作,包括刘后村(刘克庄)所称许为特别“英伟磊落”的一些“文墨议论”在内,由于不被世人与其歌词等量齐观,从明代以来便逐渐散佚不传,致使他的许多言论和事功,在今天全都无从考见。然而尽管如此,在我看来,还是不应当把辛稼轩只当作一个词人看待的。

叶嘉莹先生也讲过一段比较有趣的话:

在火车上,林玫仪就跟我闲谈,她说:叶老师,你平生念了这么多人的诗词,如果在这些诗人词人中找一个人与你做朋友,你愿意找谁?我想了半天,最后说只能是辛弃疾。其实,以诗人来说,我最喜欢李商隐,但李商隐一天到晚愁眉苦脸的,你很难跟他相处,而辛弃疾这个人真的是有眼光、有见解、有才能,而且懂权变的豪杰之士。

而彬宇先生七律之所言,命也热血难为用,志也躬稼亦犹荣,才也词林骋大名,情也看剑意难平,可为中肯全面之评价乎?

尤须一提者,古往今来之爱国文人,若稼轩,若放翁,若改之者,代出不穷。尤其于时代更迭,国乱民困之时,高节雄文,为世所仰,如近世之柳亚子先生。

十分有意思的是,柳亚子先生(1887—1958)本名慰高,曾经屡次改名号,最后直接改名弃疾,字稼轩,号亚子。是中国近现代著名政治家、民主人士、诗人。

1903年参加中国教育会,后入同盟会和光复会。1905年创办《复报》,1909年创办南社,1914年至1918年任南社主任,曾与宋庆龄、何香凝等从事抗日民主活动,还曾任孙中山总统府秘书,中国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上海通志馆馆长,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常务委员兼监察委员会主席、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中央常务理事,中国民主同盟中央执行委员。

1949年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此后任政务院文教委员、华东行政委员会副主席、中央文史馆副馆长。

1945年,毛主席飞抵重庆和国民党谈判,他写诗赠毛主席:“阔别羊城十九秋,重逢握手喜渝州,弥天大勇诚能格,遍地劳民乱倘休,霖雨苍生新建国,云雷青史旧同舟,中山卡儿双源合,一笑昆仑顶上头”,称赞毛主席“弥天大勇”。

在重庆期间,毛主席和周恩来、王若飞去沙坪坝看望柳亚子。毛主席把自己九年前写的《沁园春·雪》赠给了柳亚子,并且附了一封信,信中说“初到陕北看见大雪时,填过一首词,似与先生诗格略近,录呈审正。”柳亚子将毛主席的诗作称为“千古绝唱”,谓“虽东坡、幼安,犹瞠乎其后,更无论南唐小令、南宋慢词矣”。

1945年10月11日,毛泽东离开重庆那天,《新华日报》刊发了柳亚子的《沁园春·次韵和毛主席咏雪之作,不能尽如愿也》:

“廿载重逢,一阕新词,意共云飘。叹青梅酒滞,余怀惘惘;黄河流浊,举世滔滔。邻笛山阳,伯仁由我,拔剑难平块垒高。伤心甚:哭无双国士,绝代妖娆。

才华信美多娇,看千古词人共折腰。算黄州太守,犹输气概;稼轩居士,只解牢骚。更笑胡儿,纳兰容若,艳装浓情着意雕。君与我,要上天入地,把握今朝。”

柳亚子是最早预见毛泽东能成为领袖的人,他在1929年写的一首诗里,有这样一句:并世支那两列宁,一位是孙中山,一位是毛泽东。

1949年春,柳亚子和毛泽东二人同游颐和园,并且互相赠诗。1949年“五一”国际劳动节,毛泽东与柳亚子再次相见,高兴地相互握手,时值百万雄师冲破长江天险,解放南京。见到毛泽东,柳亚子举着拳头,异常兴奋地说:“共产党伟大!毛主席伟大!人民解放军伟大!”“人民伟大!包括你,也包括我。”毛泽东紧接着说。毛主席与柳亚子有过多次诗词唱和,最有名的也许是这一首:

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

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

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

莫道昆明池水浅,观鱼胜过富春江。

这首诗最早发表于《诗刊》1957年1月号。是新中国成立前夕,1949年4月29日对柳亚子3月28日写的《七律·感事呈毛主席》的和诗。

1949年2月,在香港的柳亚子和其他民主党派及无党派民主人士应邀赴北平准备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筹备建立新中国。3月18日到达北平。此时他的身份是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常委兼秘书长。3月25日晚,刚刚到达北平的毛泽东在颐和园益寿堂宴请柳亚子等人,柳亚子十分高兴,即席赋诗三首并录呈毛泽东,诗中热情地回顾同毛泽东20多年的友谊、歌颂毛泽东、讴歌中国革命的胜利。例如:“二十三年三握手,陵夷谷换到今兹。珠江粤海惊初见,巴县渝州别一时。延水鏖兵吾有泪,燕都定鼎汝休辞。推翻历史三千载,自铸雄奇瑰丽词。”

可是时隔不久,在3月28日夜他又写了《七律·感事呈毛主席》:“开天辟地君真健,说项依刘我大难。夺席谈经非五鹿,无车弹铗怨冯驩。头颅早悔平生贱,肝胆宁忘一寸丹!安得南征驰捷报,分湖便是子陵滩。”并呈毛泽东。诗中连用了六个典故,我们虽然不知道他具体因何事而“感”,但从诗中流露的情绪可知,委婉地表达了事不随意的苦闷和退隐之意。毛泽东读诗后,很重视此事,他理解柳亚子的心境,立即派人妥善地安排他的生活问题,让他在4月20日暂时迁入颐和园居住。在百忙中毛泽东又于4月29日写成这首《七律·和柳亚子先生》一诗。(《党史文苑》2019年第7期)

1958年6月21日,柳亚子因长期患脑动脉硬化症逝世,首都各界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毛泽东主席送了花圈。

(本文多参考《辛弃疾传》 邓广铭著 三联书店出版以及《辛弃疾评传》 巩本栋著 中华书局出版)

张红星教授注:

太息: 亦作“ 大息 ”。大声长叹,深深地叹息。《庄子‧秋水》:“公子牟隐机大息,仰天而笑。”《楚辞‧离骚》:“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史记‧苏秦列传》:“于是韩王勃然作色,攘臂瞋目,按剑仰天太息曰:'寡人虽不肖,必不能事秦 。’”司马贞索隐:“太息,谓久蓄气而大吁也。”

许国: 谓将一身奉献给国家,报效国家。《晋书‧陆玩传》:“诚以身许国,义忘曲让。”唐·柳宗元《冉溪》诗:“少时陈力希公侯,许国不复为身谋。”

归农: 回乡务农。汉·晁错《论贵粟疏》:“游食之民未尽归农也。”唐·韩愈《论淮西事宜状》:“贼平之后,易使归农。”《七国春秋平话》卷上:“(帝)令公子田文告归农。”

躬稼: 亲身务农。《论语‧宪问》:“禹稷躬稼,而有天下。”朱熹集注:“禹平水土暨稷播种,身亲稼穑之事。”晋·葛洪《抱朴子‧诘鲍》:“后稷躬稼,有虞亲耕。”南朝·宋·鲍照 《临川王服竟还田里》诗:“屏迹勤躬稼,衰疾倚芝药。”

———————————————————————

《诗说中国——中国精神之礼仪叁百图》为廖彬宇先生古体诗集,《礼记》云“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彬宇先生汇集历年吟咏往圣先贤及其事迹的古体诗365首,透过圣贤事迹来讲述中国故事,弘扬中国精神,发扬礼乐文明。该文献简单易记,大雅斯文,使圣贤精神能够让人口耳相传,深入人心。是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心血之作。既是歌颂古今贤哲,致敬圣贤,也是献礼新时代,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绵薄之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