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清会典事例》卷八百六十七《 工部· 城垣》

 圆弧YH 2023-09-18

《清会典事例》卷867《 工部六· 城垣》第10册 。



【提要】《清会典事例》卷八百六十七《 工部· 城垣》,介绍了京师的城垣制度,内城周长四十里(约为40×0.54=21.6 km),并介绍了城门、城防、房屋、居所、楼阁等,包括它们的数量和长宽高数据。


【摘录】

(昆冈,刘启端:《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光绪朝版本,卷八百六十七,第1叶。)

【地图】在百度地图上,测量北京内城距离,发现约为23.9km, 和文献记载和简单计算后的数值相差不大。

【心得】



【提要】介绍皇城有关建筑的长宽高。

【摘录】

昆冈,刘启端:《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光绪朝版本,卷八百六十七,第2叶。

(昆冈,刘启端:《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光绪朝版本,卷八百六十七,第14160 页。)

【提问】需要看《续修四库全书》的纸质版,这样能够明白它的页数是怎么一回事。

【提要】政府有专门的主管官员,定时修葺北京城垣。

【摘录】

(昆冈,刘启端:《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光绪朝版本,卷八百六十七,第14160 页。)

【提要】文章这一段主要讲修葺城墙,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人们预防城市洪涝的修葺城墙举措。

【摘录】


(昆冈,刘启端:《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光绪朝版本,卷八百六十七,第7301 页。)


【提要】修葺城墙。

【摘录】


(昆冈,刘启端:《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光绪朝版本,卷八百六十七,第7301 页。)


【提要】修葺坍塌的城墙。北京城郊因为水灾,灾民需要抚恤。提出“以工代赈”,让老百姓疏浚城河。一方面给灾民提供工作挣钱吃饭,一方面疏浚河道便于北京城市排水。当时人认为“两有裨益”,现在看来也是如此。

【摘录】

(昆冈,刘启端:《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光绪朝版本,卷八百六十七,第7301 页。)


【提要】紫禁城内外有筒子河、护城河等排水系统。政府召集穷苦百姓挖河道,日给工食银八分。

【摘录】

(昆冈,刘启端:《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光绪朝版本,卷八百六十七,第7301 页。)



【提要】在施工之前,有专人考察,确定是否施工。

【摘录】


(昆冈,刘启端:《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光绪朝版本,卷八百六十七,第7301 页。)


【提要】光绪时期,修葺城墙,疏浚城濠。

【摘录】

(昆冈,刘启端:《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光绪朝版本,卷八百六十七,第7301 页。)

【提要】地方各省,采取以工代赈的方法,顺便修葺城垣。

【摘录】

(昆冈,刘启端:《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光绪朝版本,卷八百六十七,第7301 页。)


【文献来源】

《雕龙古籍数据库》,http://tk./ancientc/ancientk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