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撕开生活外层的布

 率真爱心大使 2023-09-18 发布于河南

生活表面看起来光鲜亮丽,其实是罩了一层遮羞的布

“人都要穿衣服的,不穿衣服那就是流氓。”这话有点绝对。出生的婴儿没穿衣服,不会有人把他归结到流氓之列的。即使成年人,洗澡的时候、睡觉的时候,也是不穿衣服的,也没有人会说这是流氓行为。哪怕夫妻做爱,衣物尽褪,也绝对和流氓画不上等号。真正的流氓,有时候也是衣冠楚楚,人模狗样的,从外表并看不出他流氓与否。所以,是不是流氓,和穿不穿衣服其实关系不大。

走到大街上,人流涌动,里边不乏流氓之类的人物。但是无一例外的就是,人们都穿着衣服。唯一的区别,就是衣服的样式、颜色、质地各不相同。然而,仅仅从穿着打扮,这个人的身份、背景、性格、爱好,大致就会猜到一二。“佛要金装,人要衣装”,本来不怎么样的人,只要一身好衣服一套,立马精神倍增,让人刮目相看。其实,剥去身上的衣物,不论你是贫富贵贱,光天化日之下,没有二致。

说穿了,衣服就是人类的遮羞布。这是文明发展几千年的象征。人类最可宝贵的,就是知道害羞、懂得遮羞,即使没有进化的原始人和没有教化的野人,还知道在腰间挂几片树叶呢。

生活也是如此,表面看起来美轮美奂、绚丽夺目,那是因为生活的外层有一层布遮着、盖着、蒙着。假如撕开生活外层的布,现实却是非常地让人触目惊心。

撕开生活外层的布,现实让人触目惊心

假如生活是大舞台,每天都上演着人间的悲剧或喜剧。鲁迅先生曾对悲剧与喜剧进行定义:悲剧是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是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无论“毁灭”还是“撕破”,终归是人类的悲哀。

不过,“生旦净末丑、狮子老虎狗”地天天演戏,或者逢场作戏,也是人们无奈的选择。过日子吗,哪能那么轻松自如呢?不来点儿风雨雷电,是不是不够刺激?是不是无聊?为了把这日子过得充实,过得热烈,过得灿烂,人们不惜把厚厚的脂粉往脸上涂抹,甚至戴上假面具,穿上戏服,将人生之戏演得粉墨生花。

但是,演戏下来,人们真个叫累。恍惚间,岁月已去。待想要歇歇脚的时候,发觉已经衰老,欲再登舞台,已经演不动了,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人们只有在累了、退了、老了的时候,才知道过去的一切不过是浮云朵朵,风一吹就散。属于自己的只有一条老命了。生活啊,还是不要那么累才好,不要那么多计较才好,不要那么贪心才好。

生活的外层,光鲜亮丽,是很容易蒙蔽人的眼睛的。当一个人开着宝马的时候,看起来耀武扬威的,也许某个时候他还不如骑自行车的来得快活呢。当一个人住着豪华别墅的时候,看起来金碧辉煌的,也许某个夜里他正望着星空流泪呢。撕开生活外层的布,人性的丑陋不堪目睹。

鞋穿在脚上,是不是舒服只有脚知道

我们都向往幸福的生活。何谓幸福?适合自己就是幸福。一双皮鞋非常名贵,锃光瓦亮,蹬上它足显派头,但是,脚是不是舒服只有脚自己知道。假如皮鞋号码稍小,穿上窝脚,即使皮鞋价值不菲能使脚感到幸福吗?

陶渊明不适合官场,辞官归隐,辛劳耕作。我们可能会认为他傻,但他却适应,这就是他的幸福。

郑板桥名扬天下,又做着小官,想要发财轻而易举。但我们想不到的是,人家“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他做了几年小官,却连打酒钱都几乎拿不出,还要靠卖字画维持生活。我们可能会认为他笨,但他却适应,这就是他的幸福。

陶渊明、郑板桥,都是历史上的有识之士,“不为五斗米折腰”,“一枝一叶总关情”。他们就是撕开了生活外层的布,洞悉其里,才找到了适应自己的生活方式。

苏轼还在官场的时候,自以为抱负很大,肯定得皇上看重。殊不知,一场“乌台诗案”把他的梦想打碎。“清夜无尘,月色如银。酒斟时,须满十分。几时归去,作个闲人。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夜月的静谧,“琴、酒、云”的闲雅,让人神往。只有洗尽铅华的时候,才会有此宁静淡泊的心态。这是苏轼撕开生活外层的布以后收获的感悟。

清夜无尘,月色如银。几时归去,作个闲人

庄子游说列国,希望君主们能采纳他的理论主张。他得到的结果却是不断吃闭门羹,一腔幻想破灭。“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看起来,自己不是搞政治的料。既然君主们都看不起我,那么我就和你们拜拜了。我自己飘荡江湖,过我自己潇洒的日子去,再也不管你们的是是非非、利害存亡了。这是庄子撕开生活外层的布以后引发的联想。

生活的内里,只有当事人自己知道。关键是,罩在生活外层的布,因为面子问题,谁也不想撕开。坐在台上夸夸其谈的人,看起来冠冕堂皇,但谁能保证,他私底下不是贪官呢?一个女人在风月场上游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看起来左右逢源,得心应手,不知道她卸去装束的时候,会怎样的暗自流泪。撕开生活外层的布,会将里边的一切真实暴露,对当事人来说,也许是更加残酷的事情。

唐代韦应物有诗云:“我有一瓢酒,可以慰风尘。”人人都有苦痛。当这个人喝得酩酊大醉的时候,必有他的伤心和忧愁。生活外层的布不忍撕开,那就只好独自消受了。借酒浇愁,无偿不可,生活之中,不喝点酒还有什么意思?但我坚决反对喝醉,因为喝醉,对己,有伤身体;对人,有伤大雅。别人不会同情醉汉,只会看你的笑话。所以,既然撕不开生活外层的布,就只有忍耐。要想喝醉,自己关起门来尽情喝就是,醉死也无人过问。

我道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其实,想想,生活也就是那么回事,生下来活下去就是了,何必大动干戈地较真呢?

南宋辛弃疾遭官场排挤,报国之志屡次破灭。怎么办?死磕吗?没用。干脆就告老还乡得了,还落个身心自在:“我道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有青山作伴,足矣!

唐代李白《长干行》曾有两句脍炙人口的诗句:“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成语“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就是从此而来。孩提间的纯真无邪,是最美好的事物,但随着年龄的长大,有什么变化谁能说得清呢?但有一点是不容置疑的,那就是两个青梅竹马的人,成年以后再也不会那么纯真了。因为他们生活的外层均罩了一层布,谁也看不透谁,即使对话也多了客套和官腔。也就是这一层罩在生活外层的布,让曾经的纯真再也回不来了。

“留人不住,醉解兰舟去。一棹碧涛春水路,过尽晓莺啼处。”生活就是聚合离散,就是曲折起伏。罩在生活外层的布,看起来光鲜亮丽,但只是幌子,最容易让人眼色迷离。也许,“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呢?所以,要想看清生活的真实,不妨还是撕开罩在生活外层的布吧!

一棹碧涛春水路,过尽晓莺啼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