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从众文友北游永寿麟游小记 乾州蕞娃 (二)未能谋面的云寂寺 古榔榆树北侧不远处,就是远近闻名的云寂寺。参拜云寂寺,是我期待已久的一个心愿,今日到了甘井镇,到了五星村,云寂寺已经是近在咫尺,我却无法前往,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但我不能因为个人原因而打乱既定行程。也许,这种缺憾就是为了给后边更大惊喜所埋下的伏笔。 之所以向往云寂寺,是因为隐约记得有人说过从乾县吴店新桥村越过土桥可以到永寿监军镇,到甘井镇云寂寺。 ![]() 为了验证这一说法,作者仔细翻阅清乾州知州周铭祈撰修《乾州志稿》(陕西师范大学图书馆藏书,乾阳书院1884年至1885年出版),金石志,古迹志,均为发现这一碑石或碑文的任何资料。清雍正年间拜思呼朗本《重修陕西乾州志》(又名《乾州新志》,六卷),始修于雍正四年(1726年),六年(1728年)刊印。此本为手写稿,没有页码编排,只能一页一页翻看,竖排,繁体字,看得人头昏脑涨,也没有任何发现。 只是在《乾县志》中找到了这样一段记载:重建桥道碑 在吴店乡新桥村桥头西边。沙岩质。明代记事碑。高1.55米,宽0.80米,厚0.23米,额高0.35米。此碑一石而成,圆首无额,已看不出纹饰。碑文记述该桥唐宋以来的状况,明成化十年(1474)五月二十六日重修落成的过程等。该桥为当时西通甘陇的要津。 个人认为,当时人们根本就不重视此碑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这路桥虽然重要,但并非官府重要关卡,碑石的撰文书丹都不是当时的显贵,所以前朝文史缺乏记录,后人自然也就不重视了。 尽管费尽周折,但是在写作本文之前,却没有找到乾县吴店新桥村《重建路桥碑》碑文,以及上文提到的通往云寂寺这一说法的文字记载。也许是以讹传讹,也许是自己记错了,也为可知。 但,云寂寺这个名字却因此而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里,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 ![]() 金大定铁钟 甘井乡云寂寺(俗称杜家硙寺)铁钟,铸于金大定十九年(1179),现存云寂寺遗址内。铁钟通高2.5米,口径1.8米,重6吨。外壁上端铸有当时县内些村镇名,下端饰以普面纹和草叶纹,下沿花瓣形。 ![]() ![]() ![]() 从云寂寺一路向北五六公里,就是省级现代农业园、国家4A级旅游景区云集生态园,这里植被丰富,林木茂密,是天然的“氧吧”。 另,乾县周城镇也有云寂寺。据《乾县志》(乾县地方志编撰办公室编撰,袁富民主编,陕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4月出版)记载:重修云寂寺碑 在周城乡大朱村北约100米处的云寂寺旧址,露天竖立。明代记事碑。高1.30米,宽0.61米,厚0.27米。此碑一石而成,碑首素面竖刻“碑记”二字,楷书阴刻。汉白玉质地,光可鉴人。碑文小楷正书,字体浑厚。碑文记述了云寂寺的命名、寺庙周围四时云景。明代天启五年(1625)重修时立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