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援引诗经《秦风·无衣》中的“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谱写了中国愿同经受疫情的各国团结协力共同抗疫的动人之歌。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怎能说没有衣裳?我愿和你同披一件战袍。 2.《秦风·无衣》中,诗歌开篇就用“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两句,渲染了军情紧急,一时难以备全征衣的情况。 3.《秦风·无衣》中写到周王出兵打仗时,修整戈与矛,共同对付敌人的两句是“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4.《秦风·无衣》中,描写将士们团结友爱,同穿衬衫的句子是“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5.《秦风·无衣》中,展现着秦国军民互助的团结精神,其中描绘士兵洋溢着慷慨激昂的英雄主义,愤慨地摸到檫抢,一起行动的句子是“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6.《秦风·无衣》中,描写将士们团结友爱,同穿下衣的句子是“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7.《秦风·无衣》中的“修我甲兵”,描写战士修整甲胄和兵器,然后又以“与子偕行”一句,表明战士们奔赴前线、共同杀敌的英雄气概。 8.《秦风·无衣》中,描写战士们激昂高歌,团结对敌,奔赴战场的句子是“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9.《秦风·无衣》中,表现战士们枕戈待旦,马上奔赴战场杀敌的句子是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10.《无衣》中,表现战士们一样仇恨敌人的一句是:与子同仇:表现战士们一起行动起来的一句是:与子偕作;表现战士们一起上战场一句是: 与子偕行。 11.《秦风·无衣》中,每章第一、二句,分别写“与子同袍”“与子同泽”“与子同裳”,表现战士们克服困难、团结互助的情景。 12.后世多将军队中的同事称为“袍泽”,这个词源自《秦风·无衣》中“与子同袍”和“与子同泽”。 13.有人说《无衣》这首诗的语言有强烈的动作性,主要表现在“修我戈矛、修我矛戟、修我甲兵”三句上,这使人想象到战士们在磨刀擦枪,舞戈挥戟的热烈场面 14.《秦风·无衣》表现了战士们同仇敌忾、步调一致、奋起作战的爱国情怀的诗句是“与子同仇”“与子偕作” “与子偕行”。 15.《秦风·无衣》表现了战士们同仇敌忾、步调一致、奋起作战的爱国情怀的诗句是“与子同仇”“与子偕作” “与子偕行”。 |
|
来自: 当以读书通世事 > 《070-语文(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