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必修四《哲学与文化》3.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日本核污染vs新疆海鲜丰收,一起探秘潘多拉魔盒之开启、应对和发展!

 当以读书通世事 2023-09-19

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联系观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篇看点:

素材紧扣时事,落地抽象哲学

培养发散思维,锻炼宏大视野

图片
图片
图片

TEACHING Process

教学过程设计

【新课导入】借8.24日本向太平洋排放核污水的新闻导入,介绍基本事实并说明日本在多种污水处理方法中选择了最简单粗暴的排入大海这一方式,是一个非常不负责任的国际行为,会对整个世界的海洋环境造成实质性影响,就像是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

日本核污染是近期最令人关注的社会新闻事件,很多中国民众因此还产生了一些恐慌,包括网络发言和抢购食盐等。

一方面,高中思政课关注社会发展实事是题中应有之义,是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要求,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社会理解和参与能力;另一方面,同学们对于这样一个热点事件本身有所关注,本身包含一定的情绪基础,让思政课堂生动起来的关键就在于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和情绪,让学生激动、生气,他们才会有话想说,在表达和交流的过程中提升实践和思考能力,同时与课程知识产生更加深入的链接。

图片

什么是潘多拉的魔盒呢?

潘多拉(Pandora,希腊语:Πανδώρα;也译作潘朵拉),希腊神话中火神赫淮斯托斯或宙斯用粘土做成的地上的第一个女人。根据神话,潘多拉打开魔盒,释放出人世间的所有邪恶——贪婪、虚伪、诽谤、嫉妒、痛苦等等。

据此英语中常借用Pandora's box一语喻指“灾祸之源”,用open Pandora’s box 表示“引起种种祸患”。

图片

过渡:日本的此次核污水的排放行为,让整个国际社会都十分不满,因为确实可能会给未来人类带来种种灾祸。请同学们一起来观察和思考,这个潘多拉之盒的开启会对中国产生哪些影响。

图片

借用希腊神话的意象潘多拉之盒增加课程的话题性和生动性,并在活动环节仅仅与这个意象主题相结合,让学生思考从这个盒子里究竟会有哪些“灾祸”会被释放出来。学生可以结合自己在课下对于新闻事件的了解以及跨学科知识的联系而开启讨论,调动学生的发散思维,以蝴蝶效应为逻辑基础环环推导,从而让学生直接感受到,整个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整体,牵一发而动全身,且联系具有多样性,一个不负责任的行为可能产生的影响之深远可能超出人的控制范围。

图片

e.g(老师可以做示范,学生能够通过逻辑箭头推出来就更好)

图片

思考:

我们有没有可能屏蔽这些影响?

世界上其他国家可以屏蔽这些影响么?

同学们得到了核污水排放后的影响后能很轻松地回答出不能屏蔽,因为(此处详见逐字稿 敏*词)

这就是,联系的客观性

图片

过渡:既然无法屏蔽这些影响,那我们就必须正视并理性思考如何应对日本核污水排放带来的客观影响。

图片

这里如果从常态课的角度,这里就可以直接作为材料进行展示了,但是如果要用于比赛,这页内容可以有两种活动方式:

  1. 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在课下研究的基础上,扮演国家外交发言人或经济发展专家来对中国未来发展应对问题作出解答。

    这个模式的优点是至少在本堂课扮演角色的过程中,他们会审慎严谨地回答人民的提问,这也充分能够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公共参与能力

  2. 让学生向外交部发言人和经济专家提问,做发散性思考,当然,学生的提问老师在上比赛课前要做一些了解和引导。

    这个模式的优点是能够引发学生的真实疑问,真实的疑惑和思考才是解决问题的前提。而在疑惑的过程中自然分为两方面,对国际社会如何应对,对国内如何应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刚才同学们已经得到了外交部发言人以及经济发展专家对于中国未来应对的努力方向,任重而道远。民以食为天,网络讨论最为热烈的问题,也有可能是同学们最切身关心的问题就是:

图片

为什么说可以照样吃海鲜呢?

因为中国从人民的切身利益出发,做了一系列的应对措施和准备,一切只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尽可能满足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图片

而在这三个应对措施当中,最引人关注的又不得不说是最近频繁热搜的“新疆海鲜”了!

图片

什么?新疆?

离海最远的地方?海鲜丰收?

新疆不都是盐碱地沙漠么?

确实啊!哈哈哈哈哈哈!

但正是因为这盐碱地,才为模拟海水环境提供了条件,反而使劣势转化成为了优势。

图片

这就是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图片

惊讶和欣喜之余,同学们思考一下,新疆这突然爆火的“海鲜养殖”刚好解决了大家最为关心的燃眉之急,这是历史的巧合么?

不是巧合,这来自于长远的规划与扎实的进步。

图片

中国发展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在2020年中国政府就已经提出要“着力扩大内需,全面畅通国内经济大循环”,而为什么要强调国内经济大循环为主体的国内国际双循环,又该如何在新的历史机遇下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脚步?

中国究竟如何布局?

图片

视频中简单介绍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各个领域及其特点,以直观包含图形进行展示,更能体现中国式现代化不同关键词之间以及整个中国式现代化大局的关系——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图片

这些关键词之间又是如何发挥作用形成逻辑闭环的呢?

图片

此处过渡详见逐字稿(敏*词)

这就是系统优化思维的完美诠释……

图片

【升华】从中国式现代化的总体规划和布局来看,中国的发展正在稳步前行,即便在风云变幻的国际社会上,中国仍然在意坚毅扎实地步伐迈向未来……

这个升华借鉴了b站up主所长林超的精彩讲解,从形式上来看并不跳脱常规,主要是情感的扬起和语言的高度。(最后习语升华)

【磨课反思】

这一课由于涉及两个大热点,刚做出来的时候我们团队的老师们也几乎是争吵起来,每个人对于素材的挖掘角度都不一样,逻辑基础也不同,导致大家有了很多的争议。哈哈哈其实是非常好的讨论和启发的过程,这一版课件是我们团队认真讨论修改了3版的结果,也希望给大家呈现出一个比较高质量的完整体系,经此过程,我有几点思考可与大家分享:

     每一个素材都有无数种挖掘角度,就这同一种素材可以讲联系观,当然也可以讲矛盾,也可以讲超前思维、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等。每个老师的脑子里也有可能会同时出现多个角度的一些若隐若现的灵感,不要贪多求大,沿着一个思路往下走,课程逻辑才有可能完整,不同环节的切口也应该是同等大小,如果要进行切换,那么过渡的语言就会显得比较重要。

      很多的同学和老师会有很强的思维惯性,尤其是在对热点新闻的把握上,会有一些自我以为的思考,并不一定符合实际。比如说在本课中,如果在谈及如何应对时,有同学会讲到要让美国、欧盟等国际上的重要国家和国际组织发挥和污染治理的主要作用,出资出力力挽狂澜。对不对呢?听起来挺正义的,也符合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要求,而但凡了解一些国际政治新闻就会知道这样的观点完全是空中楼阁,脱离实际。我们当然希望对世界抱有最热忱的期待,但是作为一个理性人,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

      因此启发每一位希望运用热点话题的老师们,在作出任何的推测和判断之前,务必查阅大量的资料作为支撑,切忌主观随意性,思想政治课堂在时政角度上是没有容错率的。

与大家共勉。

图片

写在最后:

赛课大师团队一直秉承着和大家共同成长的初心,在探索优质高中思政教学的道路上前进。所以我们的课程展示、学生活动与教学反思,都会毫无保留的和大家分享。如果您想进一步了解本文涉及的ppt和逐字稿,如果您有初高中思政赛课、公开课的构思与想法需要与专业的团队探讨和打磨,如果您有视频剪辑和ppt制作等困扰需要帮助,请加小客服微信或后台与我们联系。我们期待与大家共同进步。

编辑:开   花
审核:陈芳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