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嘉明:元宇宙是一个高科技的赛道,是一个硬技术的战场

 天承办公室 2023-09-19

图片
全文共计 2017 
预计阅读时长:6

图片

第八届全球深商大会暨光明科学城大会,莫干山研究院学术委员会联席主任、横琴数链数字研究院学术与技术委员会主席朱嘉明作主题演讲。他表示,元宇宙是一种软硬技术集合的集群,创造了一种超越时空的经济平台,支撑多维度的产业形态。特别要看到,人工智能在元宇宙的技术体系中至关重要,没有人工智能的元宇宙是不存在的。

以下为演讲实录,有删节:



元宇宙的本质是科技创新和经济数字化发展的产物。事实上,在人们没有听到或者不熟知元宇宙这个概念之前,元宇宙已经存在。元宇宙的概念可以追溯到1992年。1992年是互联网历史上非常关键的一年,是人们可以全方位认识ICT革命的一年。那年出版的《雪崩》小说,第一次提出了元宇宙这个概念。从1992年到2020年,是元宇宙观念到技术普及的阶段。元宇宙概念帮助人们认知了事实上已经存在的元宇宙现象。

首先,元宇宙并非是现在传统产业数字化在元宇宙的平移,而是半个世纪以来科技革命的必然结果。推动元宇宙发展的力量主要来自于半个多世纪来,计算机科学、互联网科学、信息科学、大数据科学的发展和相互碰撞组合。元宇宙有一个概念叫做“all in”,指出元宇宙张力很大,可以通吃的新型经济和科学范式——元宇宙造就了前所未有的科技组合革命。到目前为止,元宇宙引发科技组合革命包括:第一是人工智能,第二是量子技术,第三是硬件和软件的融合,第四是Web 3.0。其中,支持元宇宙的核心技术势必是人工智能支持的智能数字化。没有人工智能的元宇宙是不存在的。

第二, 元宇宙需要系统的软硬技术集合作为基础结构。元宇宙本质是数据要素的结合体,所以,元宇宙需要算力和算法,最终需要能源的支持。元宇宙要实现数字孪生,意味着元宇宙需要引入包括VR、ER等虚拟现实技术。总之,元宇宙所具有的虚拟世界功能,并非是对现实物理世界的一种简单的映射。Web 3.0、人工智能、量子计算、软件和硬件的结合,是构建元宇宙的基础结构。

第三, 未来的元宇宙所吸纳的大数据,将继续以几何级数的增长,已经不是传统计算机、计算技术所能解决的,必须诉诸量子技术和量子计算。2021年世界一台可编程的量子计算机,比目前最强的超算计算机还快7.8亿倍。全球最大的开源软件公司之一的SUSE提出一个观点,全球计算机操作系统都会被量子技术和量子计算所打破、控制,操作系统将彻底向量子计算转化。大量的事实已经说明了量子计算已经不是遥远的未来。日前澳大利亚一所大学完成了量子集成电路;英国首台32量子比特的计算机投入使用,包括用量子计算机模拟分子结构等。量子计算和人工智能的结合,解决大数据的数字化转型的前提。

第四,元宇宙创造的是一种超越时空的平台。这个平台可以支持多维度和超越物理性边界的新型产业形态。例如,元宇宙平台可以支持不为地理空间限制的旅游业,可以实现火星之行。元宇宙平台可以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突破各类教育资源制约。

第五,元宇宙代表了一种颠覆传统企业的新型经济组织,基于道德原则的社群或者社区。

大量迹象表明,在今年上半年,元宇宙开始影响世界大格局,有力推动了数字经济体系构建速度。在6月份,世界第一个元宇宙标准联盟正式成立。这是一个里程碑的事件。同时,全球各种机构开始讨论元宇宙现在和未来的产业规模。例如,麦肯锡推算元宇宙在2030年是5万亿美金的规模。中国将是元宇宙重要的发展基地。上海预测2025年元宇宙规模达到3500亿人民币。元宇宙代表了产业规模,将从现在开始有一个急剧发展的阶段。元宇宙包含的行业现在正处于急剧膨胀阶段。

元宇宙的科技革命所产生的溢出效应是巨大的,包括区域性、社会性溢出效应。在区域性溢出效应中,支撑元宇宙仅有三个国家和地区,那就是中国、欧盟和美国。

总之,在数字化转型时代,技术才是王道,技术规律重于经济规律。芯片上有一个摩尔定律,影响了至少半个世纪的数字革命进程。现在,开始进入“后摩尔定律时代”,经济规律如何实现与科技规律的融合,成为具有历史意义的课题。与此同时,比产业链和价值链更为复杂的“科技链”正在形成,产业链相对比较简单,只有上游、中游、下游,而科技链的特点是多维、交叉,结构比DNA还复杂。这是因为科技领域的分工是传统产业分工所不可比拟的。

进一步,科技的特性需要其创新常态化。具体到企业,就是要实现创新常态化、开放化、社群化和管理软件化。过去说软件定义社会,现在广义的工业软件就是决定企业的未来和方向。例如IBM、谷歌、英特尔、一些游戏公司、人工智能公司、芯片公司,都实现了数字化创新常态化。数字化创新需要科技资本的参与。

结语是,要关注元宇宙,理解元宇宙,参与元宇宙。元宇宙是一个高科技的赛道,是一个硬技术的战场。


鸣  谢
大会战略合作单位:
采筑电商平台、泸州老窖、
科诺集团、霖峰集团;
大会支持单位:
中集车辆、华文产业、康佳集团、
广兴源投资、鑫荣懋、南方航空;
大会直播媒体:
新华网、凤凰网、深圳特区报、
深圳广电集团、壹深圳、
报业地铁传媒、分众传媒、
云和互联传媒;
特别鸣谢:
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光明日报、中新社、南方日报、
广东电视台、深圳广电集团、
深圳报业集团等百家到场媒体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