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温病条辨歌诀

 szxlyuan 2023-09-19

风温 温热 温疫 温毒 冬温。

风温温热初起时,先寒后热桂枝宜,不寒渴热银翘散,竹叶芥蒡甘桔豉。
风温病解未全无,热渴虽微咳不除,桑菊饮中翘杏苇,薄荷甘桔病全祛。
太阴温病脉浮洪,面赤苔黄渴汗浓,白虎汤中知草米,石膏退热有奇功。
太阴温病脉浮芤,汗涌鼻煽实可忧,虎啸风生能退热,垂危阴分赖参留。
白虎本为达热方,特明禁用四条彰,脉弦而细或沉伏,不渴汗无切勿尝。
病温气血两般伤,专治一边非所长,玉女知膏清气热,元参冬地血宜凉。
温邪逼血出清窍,血淡颜黧为死兆,速施犀角地黄汤,合入银翘散甚妙。
温邪口渴水浆思,救胃甘寒食雪梨,吐沫胶粘胸不快,频将五汁饮常滋,
五汁梨麦荸荠汁,鲜藕苇根共捣之。
舌黄脉盛心烦懊,起卧难安呕不了,栀子豉汤二味煎,膈间邪热能驱扫。
心烦不安痰涎盛,胸中痞塞欲呕证,瓜蒂散中栀豆皮,虚者参芦加入稳。
病温寸大舌红干,症虚渴兮反不耽,热入营中瞻可得,清营汤去雅连餐。
温邪误表太阳经,既表汗无疹必临,过汗亦防神昏语,犀元白虎化斑名。
红窠高起疹非斑,在络非同肌肉间,丹地大青元倍入,银翘去豉疹宜寒。
升柴表散皆为禁,误用神昏谵语难,勉以清营至宝等,牛黄紫雪总灵丹。
神昏谵语用何方,汤取清宫去秽长,犀角无参翘麦佐,莲心竹叶卷心良。
安宫牛黄犀角连,明雄冰麝郁金兼,栀芩砂共 珠入,金箔为衣炼蜜圆。
紫雪黄金五石先,寒磁膏滑朴硝元,四香丁木沉生麝,二角砂麻炙草煎,
主治神昏肢体厥,逆传舌蹇语多谵。
至宝丹犀息麝香,朱黄玳瑁珀丸藏,各皆灵异通心用,解秽驱邪热结亡。
温毒咽喉颊颈肿,大头虾蟆瘟名奉,东垣普济消毒饮,除却升柴连芩共。
水仙根杵如膏贴,方归外治亦堪宗,黄疮若出形如黍,三黄三香换散攻。
暑温
暑温形症似伤寒,热极而寒辨不难,况复脉洪惟右手,汗多白虎解之安。
脉如弦细芤还迟,寒热身疼肢厥时,中太阳风露感 ,暑先益气古方施。
人虚参术兼甘草,五味归冬并炙芪,曲译青苍陈柏合,枣姜升葛少为宜。
暑温形症似寒多,热渴其如不汗何,香薷饮中翘厚朴,豆银花共暑全磨。
汗多渴喘脉浮洪,白虎清金立奏功,洪芤加参虚补气,身疼温重术加庸。
汗多脉散喘为凶,生脉散中参麦冬,五味敛阴兼敛汗,如同白虎立奇功。
暑温汗后病全孥,头目昏昏清络除,银豆鲜花荷竹叶,丝瓜皮共翠衣加。
暑咳多痰声重浊,渴而不饮湿中著,小半夏加茯苓汤,还入杏仁与厚朴。
厥阴暑入时谚语,夜寐难安舌赤苦,目或常闭或常开,脉虚烦渴为温暑。
清营汤地犀元丹,银翘连麦竹心煮,舌若白滑湿中求,万勿孟浪以此与。
清营汤用麦黄连,犀角元丹参共煎,再入银翘鲜竹叶,咸寒甘苦法兼全。
暑温身热不憎寒,谵语时时若梦间,急用牛黄紫雪辈,闭求开窍热求寒。
暑温寒热舌白滑,血吐粉红痨症杂,急施清络饮加增,滑石杏仁薏苡达。
身热痉厥卒然间,热入营中号暑阐,清营汤方为主法,或加羚角并钩丹。
伏暑
太阴伏暑略憎寒,头痛面红口渴烦,舌白脉濡兼数候,时虽冬月亦非寒。
太阴伏暑发深秋,口渴思浆舌白浮,无汗银翘去牛子,再加滑石杏仁投,
若还舌赤加生地,丹芍麦冬治即瘳。
太阴伏暑症多淆,舌白身热汗渴饶,银翘散去牛参芥,石膏芩杏合之高。
太阴伏暑汗偏多,舌赤其如渴奈何,脉芤人参加白虎,散从生脉地丹和。

湿温 寒湿
身重头疼面色黄,滑苔濡脉湿湿伤,三仁汤用夏通朴,滑竹杏仁苡蔻良。
神昏肢逆入心包,汤用清宫加减高,犀竹元翘去莲麦,银花赤豆共前熬。
去秽复神须至宝,煎成送下力偏饶。
湿温阻痛在咽喉,木火刑金肺可忧,马勃银翘散滑石,牛蒡乌扇桔苇投。
太阴气郁湿为痺,地气腾蒸哕呃随,宣痹汤中通草豉,郁金杷叶射干宜。
湿温在肺喘鼾声,汤用苇茎即命名,薏苡冬瓜仁共取,杏桃滑石热俱清。
太阳中喝身痛苦,身热脉微湿在中,一物甜瓜汤用蒂,吐其暑湿永无踪。
寒湿伤阳象不同,形寒舌白面无红,桂枝姜附汤白术,经络拘挛四味通。
温疟
疟来但热不知寒,骨节酸疼时呕烦,白虎汤中加桂术,领邪外出解非难。
热多寒少舌中干,口渴阴阳疟号瘅,五汁甘寒阴急救,他方按症听人参。
寒从背起为肺疟,舌白渴饮漱时作,杏仁汤中滑蔻芩,翘茯梨皮桑共酌。
热多谵语渴昏狂,心疟分明舌赤黄,加减银翘散六味,银翘元麦竹犀方。
秋燥
秋伤燥气论中详,右脉多烘肺受 ,桑杏汤栀梨去肉,沙参贝母豉宜香。
肺胃阴为燥气伤,急用沙参麦冬汤,麦参玉竹兼花粉,扁豆冬桑甘草藏。
耳鸣目赤齿咽疼,清窍难宁火气蒸,翘荷汤中栀绿豆,桔甘薄荷共翘斟。
救肺汤中参草麻,石膏胶杏麦枇杷,经冬收下霜桑叶,喘呕诸端病即瘥。
秋燥分明是薄寒,头疼鼻塞咳稀痰,杏苏散内前芩半,枳桔枣姜橘与甘。
伤燥形如病太阳,恶寒头痛汗常汪,无须发表恙防药,少与桂枝汤甚良。
燥金司令身寒热,胁痛头疼疣瘕结,柴胡桂枝各半汤,吴萸楝木茴香合。
秋燥伤阴五汁尝,参甘玉竹麦门汤,胃津干燥牛酥饮,气血两燔玉女良。

燥伤肝肾咳成劳,夜热朝凉痉厥遭,乙癸同源滋肾水,定风复脉大生膏。
专翕大地绝妙方,感伤致燥肾为殃,木缘水养方条达,水竭肝能独自康。
养液培阴滋血脉,药皆专取有情藏,鳖龟参蛎鲍鱼蜜,杞苑猪髓八两量。
苓芍海参莲肉麦,阿胶培用一斤行,羊腰四对乌鸡一,十个鸡黄味四襄。
地黄各需斤半用,为丸制法要听详,将苓芍芡莲为末,余煮滋膏末后襄。
若治妇人奇脉损,孕胎三月屡经伤,斯方再入天冬寄,鹿茸同研切莫忘。

中焦
风温 温热 温疫 温毒 冬温
面目俱红声重浊,呼吸俱粗二便涩,但热不寒日晡甚,舌或黄白或芒黑。
传至阳明为的候,脉浮烘大白虎着,若脉沉数小而实,大承气方法亦约。
大承大黄涤肠中,枳实开幽门便通,佐以芒哨坚硬软,复施厚朴泻中宫。
阳明温病脉浮促,竹叶石膏汤可服,竹叶麦冬并石膏,生甘草用汗来速。
阳明温病有而微,脉不浮洪粪可推,和胃只宜承气小,大黄枳实用无违。
汗多谵语阳明症,便结苔黄承气润,汗无溺少谵语多,先与牛黄非结粪。
面目俱红肢厥甚,神昏不便腹坚硬,脉沉拒按喜饮凉,大承气汤方可定。
阳明温病利稀水,热结中肠流不止,独取硝黄调胃功,开通热结甘草使。
温邪不利复谵语,胃实脉强小承与,脉若虚微邪入心,牛黄紫雪丸丹取。
热渴非常舌燥黄,三焦俱热脉来狂,陷胸合入小承气,半夏川黄瓜蒌汤。
人虚温病上焦无,不便当施下法除,增液汤中元麦地,此方攻实又防虚。
感伤温病阴已伤,复汗表无阴更贱,益胃汤中麦冬地,沙参玉竹共冰糖。
温邪下后脉浮洪,无汗身驱热尚同,银翘汤方斯可主,洪芤白虎亦堪从。
银翘汤与散悬殊,竹叶麦冬生地居,甘草银花能解毒,轻宣表气立功多。
温邪下后汗仍无,脉不浮兮却数濡,清燥汤方知母地,人黄元麦燥能除。
温邪下后热还蒸,口燥苔黄脉实沉,护胃亦筹承气法,知冬丹地大黄参。
温邪表里叠循还,救液攻邪用药难,下后阴虚母再下,祛邪扶正细心参。
温邪下之何不通,症实人虚药罔功,新益黄龙姜草地,硝黄归海二参冬。
痰涎壅滞喘声频,肺脉浮洪气不行,宣白石膏承气合,大黄重用杏蒌轻。
左尺坚牢小便红,时烦口渴下难通,导赤承气汤生地,连柏硝黄赤芍充。
神昏舌短闭心胞,渴饮真阴立见消,惟用牛黄承气合,大黄生用药汤调。
阳明大热液全枯,育水行舟结粪濡,增液频施如不下,再加承气两方扶。
下后虚烦不得眠,心中懊 复轻颠,膈中邪热先驱扫,栀子加豉甘草煎。
辛苦黄连黄芩汤,豉子玉金四味良,温病阳明口苦渴,中宫夹秽哕身长。
苔黄舌绛阳明症,不渴知邪入血分,清营犀角地元丹,若还舌滑方须慎。
阳明斑疹忌升提,血络轻宣凉解宜,下后化斑汤定用,银翘去豉照方施。
阳明斑疹出难齐,内壅还防内陷疲,调胃只宜承气好,硝黄甘草略通伊。
阳明温毒发为疮,有似杨梅与痘黄,黑紫色形多秽浊,重加败毒利通肠。
阴明温病发湿黄,汗不通行湿热彰,栀子柏皮汤佐草,甘寒苦燥准陈方。
温邪头汗身无汗,口渴胸膨必黄疸,茵陈蒿汤栀大黄,胃家已实下之按。
温邪小便不流通,不责膀胱责上游,冬地三黄汤苇汁,元参银露草生投。
温病多因燥热深,滋干岂是苦寒能,若先化燥津逾涸,何不甘寒药饵斟。
温邪下后病方除,多是能遗肉远厨,先食清汤无令饱,果因食蓄症难图。
温邪下后病全除,舌上津回大便无,增液汤施兼益胃,大黄承气切无须。
暑温 伏暑
暑温头晕面浮洪,恶热苔黄舌滑融,渴饮呕频胸水结,半连姜枳苦辛通。
暑温脉滑湿痰凝,胸闷无饥便不行,半夏泻心姜草去,再加枳杏热能平。
暑温热重湿无多,口渴苔黄化热疴,痞满方施小承气,三物筹分可消磨。
暑偏三焦舌滑黄,急清肺热暑难藏,治须三石汤清热,杏茹银通金汁襄。
暑邪舌赤并苔无,热入心胞紫雪图,内闭清宫加味用,血中邪热总能祛。
三焦均受暑温藏,舌白心烦溺短黄,渐热呕频胸痞闷,渴兼自利细参详。
杏仁滑石汤通草,橘半芩连郁朴襄。
寒湿
太阴寒湿痞结胸,不食不饥湿郁中,半苓汤方连朴共,重加通草湿常通。
太阴寒湿腹胀膨,大便溏兮小便癃,淡渗四苓加厚朴,秦皮去热治肝功。
寒湿伤脾冷四肢,目黄舌白或灰滋,四苓加夏木瓜朴,草果茵陈汤最灵。
太阴胸结舌灰津,草果茵陈汤最灵,橘腹二苓川朴泽,肢寒四逆合茵陈
太阴寒湿脉沅迟,腹痛肢寒舌滑滋,椒附白通汤胆汁,干姜葱白热辛宜。
寒湿阳明白腐苔,肛门坠痛便难来,理中去草加陈朴,辛苦辛甘法备该。
寒湿脾胃两阳伤,寒热无饥酸水汪,苓姜术桂汤甚合,脘中痞闷可宣扬。
湿伤脾胃复兼寒,吐利齐来腹痛难,霍乱寒多不思饮,理中参草术姜餐。
暑邪内伏痛中肠,呕泻心烦霍乱忙,果系热伤多饮水, 五苓加减细参详,
寒湿伤阳霍乱彰,恶寒吐利四肢凉,寒深腹痛无休息, 姜附参甘四逆汤,
吐利皆瘥身痛甚,桔枝汤治络经伤。
寒湿传肝忌转筋,腹痛霍乱症如焚,五苓薏苡加防桂,寒重仍宜附子温。
重伤寒湿脉沉迟,吐利难通绞痛危,俗谓发痧干霍乱,椒姜槟朴与陈皮。
绞肠痧痛指唇青,顷刻垂危势莫停,瓦上焙干陈马粪,回生起死药偏灵。
湿温 疟痢

疸痺附
上焦湿热未曾清,神识如蒙内陷成,汤用泻心参芍合,降通从里治之神。
湿热污邪口鼻来,不饥不食窍先乖,三香汤内栀豉桔,郁积降香瓜蒌开。
三焦秽湿热蒸腾,呕逆神昏身痛疼,小便不通头胀闷,舌苔白滑渴非真。
先宜开窍牛黄服,继用苓皮汤最神,通草苓皮兼薏苡,猪苓大腹竹同斟。
阳明湿热秽声长,呃逆虚邪壅遏彰,竹茹橘皮汤柿蒂,三匙姜汁共成方。
脘连腹胀便难通,湿郁三焦杏朴攻,藿梗苓皮成大腹,茵陈曲麦降升功。
便溏舌白脉模糊,脘闭身疼湿气濡,藿梗苓皮陈朴苡,白通豆卷木防除。
舌黄脘闷气难宣,秽湿传中比热然,藿梗苓皮陂朴杏,辛凉滑石重三钱。
脉迟舌滑白苔生,秽湿传中气阻鸣,藿梗茯苓查曲朴,广皮草果运坤行。
湿邪著里气机伤,脘闷无饥便泄溏,茯苓藿梗陈朴共,腹皮苍术谷芽尝。
舌苔黄滑脉来迟,汗热更审饮不思,苓滑汤中通草蔻,猪苓大腹与苓皮。
湿温邪热胃中填,不渴时多呕吐涎,半夏茯苓姜几片,痞深积半合苓连。
湿痺寒战热薰蒸,舌灰睛黄骨疥疼,宣痹汤蚕红苡 ,栀翘滑半杏仁增。
湿郁于身热痛兼,汗多自利疹还添,薏苡竹叶散通草,滑石苓翘白蔻拈。
风暑寒湿感相连,痹症肢疼咳嗽联,可苡汤方姜夏朴,蒺藜防已桂枝煎。
加减防已治湿痺,可苡通草滑膏桂,风胜走痛加桂叶,湿胜则肿术解内。
寒胜为痛加桂叶,姜黄桐皮加更美,面赤流涎胃热征,石膏知母法亦备。
无汗羌防苍术加,汗多黄芪炙草类,兼痰夏朴与陈皮,大抵痹宜通为贵。
湿温不解酿成黄,疸症阴阳辨要详,鸡海二金通草朴,猪苓大腹另垂方。
阳黄湿热胃中藏,流入膀胱便不长,方用五苓通小便,茵陈开郁热同行。
疸黄中痞脉偏沉,便结尿红里症凝,杏子石膏汤柏半,栀姜积汁下行虚。
劳倦之人感湿温,误用发表致黄身,栀翘赤豆通香豉,花粉煎汤保和吞。
疮家湿疟汗非宜,发汗多生病痉奇,苍术祛邪同白虎,再加草菓重温脾。
疟来日晏背先寒,胸痞邪深热结难,草菓知母汤夏朴,苓梅花粉合姜餐。
疟伤胃气不知饥,呕逆生酸饮不思,加减泻心汤六味,二姜连蛎积参宜。
胃阴疟劫不知饥,得食生烦渐热时,麻仁麦冬汤白芍,首乌知母杏梅施。
太阴脾疟脉末濡,腹满肢寒热亦虚,寒热虽多先补正,露姜饮方暑寒除。
太阴脾疟脉弦迟,寒战腹鸣吐泻疲,加味露姜荷叶露,姜参半菓广青皮。
中焦疟疾久难除,寒热常来正气虚,益气参 归橘共,升紫姜枣术甘扶。
疟邪久必入三阴,暮热朝凉汗渴增,鳖甲青蒿汤知母,丹皮桑叶力能佐。
少阳疟症似寒伤,汤用小紫和解良,渴甚蒌根易半夏,脉弦加橘与干姜。
疟邪热少湿偏加,舌白肢寒喜滚茶,朴果汤中茯苓杏,陈皮半夏湿寒拿。
痢疾由来湿热停,总因气滞水香行,四苓芩芍兼陈朴,通便能医拘急形。
暑湿伤个外感风,热寒 作利无穷,人参败毒芎苓草,羌独柴前枳壳攻。
腹痛欲便几番更,肛坠难通滞下成,加减苓芍汤橘朴,香连行气痛能平。
滞下中焦湿热伤,神昏痞结泻心汤,芩连枳芍干姜用,扶正加参合古方。
三焦暑湿下红白,不渴苔黄小便缩,滑石藿香汤朴陈,二苓通翘香通速。
湿温下利肛门突,气陷人虚便复涩,分明支河急使开,五苓散合寒水石。
久痢阳明虚不阖,胃寒下溜肠通达,人参粳米赤石脂,加入炮姜为堵法。
腹满通行小便长,湿寒脉濡太阴伤,理中汤去人参草,苓朴同施附亦当。
自利不渴太阴寒,哕吐冲攻土败残,附粳汤中姜与草,人参守补急须餐。
疟邪内陷痢堪忧,肛坠脾衰面腹浮,加减小柴查肉炒,丹芩参谷芍归投。
春温内陷热为多,痢下非关湿气磨,加减连胶汤芍地,阴为热炽草芩驱。
邪少虚多下利长,气哀门户不收藏,补中益气参芪草,归芍升防橘共尝。
内虚热利下焦攻,腹痛难通右脉洪,白头翁汤加味妙,秦皮连芍柏同攻。
风温 温热 温疫 温毒 冬温
温病耳聋属少阴,柴胡妄与死期临,水虚土实阴先竭,故尔仍宜复脉斟。
内伤劳倦感温邪,不解多时复脉加,汗下不行仍脉躁,敌邪扶正此方侉。
温邪误表脉沉迟,结化形哀症可危,脉汤施先救逆,留人治病有玄机。
液伤汗下舌燥干,倦卧神昏复脉谙,或在少阴或在厥,均宜脉与之安。
温邪误表液津伤,舌强神昏心震慌,脉地冬生白芍,麻仁炙草合胶尝。
若还自汗中无主,救逆汤方固脱良。
救逆即湿复脉汤,除却麻仁一味良,加入牡蛎龙兼固,阳阴欲绝此能匡,
温邪下后便溏频,脉数无须復脉行,滑润便频阴更去,定施牡蛎甲煎名,
少阴温病耗阴先,火壮心烦不得眠,黄连阿胶汤芍药,黄芩鸡子用黄煎。
温邪夜热早回凉,似疟而非不汗汪,鳖甲青蒿汤地入,丹皮知母救阴亡。
热邪已入下焦深,齿黑苔干脉数沉,指动肝风煎鳖甲,汤须脉蛎滋阴。
温脉邪深劲细蒙,伤肝为厥哕伤中,阿胶淡菜生龟板,童便鸡黄小定风。
热邪久踞燥真阴,舌绛苔无脉弱沉,大定风珠龟鳖蛎,阿胶鸡子芍麻仁。
地冬五味甘煎服,喘甚加参悸茯神。
痉厥神昏舌短烦,少阴未罢症须参,牛黄紫雪先开窍,热壮邪多补煎谈。
口干漱水不思尝,大便形乌黑且溏,犀角地黄丹芍共,去其瘀血使清肠。
温脉当洪反小濡,里虚脓血便常输,桃花汤内脂姜粳,温补下焦里弱扶。

少阴下利热深藏,咽痛心烦胸满呛,汤用猪肤皮取薄,炒香米粉蜜和尝。
少阴咽痛无他病,甘草煎汤一味方,甘缓行之如不愈,再加桔梗此汤良。
少阴温病咽生疮,火旺阴亏语不扬,苦酒汤中须制夏,鸡清原醋沸微尝。
妇女温邪月水来,耳聋脉数呕烦猜,陷邪发痉阴阳急,玉女煎加竹叶排。
邪归血室两般清,不解余邪脉数行,护阳和阴汤芍草,人参冬地厥功宏。
邪归血室未全除,右脉仍形数且虚,寒热暮微先补正,参加脉补兼图。
病温经水适临期,舌痿心烦志气迷,脉象左沉长在右,蓄留瘀热定无疑。
桃仁承气汤加减,人白兰黄丹地施。
病温愈后漱稀痰,彻夜无眠胃饮含,半夏汤中和秫米,逐痰和胃寐深耽。
胃和饮退寐能耽,舌滑虽饥食不贪,半夏桂枝汤秫芍,建中大枣并姜甘。
温病邪除脉见迟,身凉冷汗自淋漓,热邪晡退阳虚露,汤用桂枝治颇奇。
温病邪除面痿黄,不饥不渴脉迟长,建中桂芍甘饴用,姜枣扶阳体自康。
温病邪除气体哀,肌枯燥咳食难开,阴亏救胃甘寒润,益胃牛酥五汁排。
暑温 伏暑
暑邪深入少阴中,消渴连梅自见功,冬地阿胶阴可救,厥阴麻痹此方同。
暑邪深入厥阴经,消渴舌灰胸硬临,呕恶吐蛔寒热甚,利如血水语难鸣。
椒梅汤用芩连芍,姜枳人参半夏停。
暑邪误药胃伤残,邪踞中宫燥不安,来復元硝硫共末,灵脂青橘合成丹。
暑邪深入耗阴津,寝室难安识不清,气血两伤须补润,三才冬地共参行。
暑温伏暑热为潮,胁痛疼多疟状淆,施伏香附汤苏子,广皮苓半薏仁包。
寒湿
少阴寒湿痛周身,足肿苔蒸面色呈,鹿附汤中兼草菓,兔丝苓块领阳伸。
安肾汤中鹿附丝,术苓芦纸韭茴施,湿伤脾肾阳虚乏,釜底增薪此法宜。
少阴寒湿体麻痹,痿弱精神痔血随,术附姜苓汤必主,痔疮下血此方推。
少阳下血便先行,寒湿伤阳运不前,黄土汤中芩地术,阿胶甘附右方传。
秋湿深藏感寒,恶寒身痛咳稀痰,喘难倚卧微膨胀,小用青龙得指南。
喘咳多涎脉数洪,因知热饮哑喉咙,石膏麻杏汤甘草,肺脉形洪左不同。
支饮稀涎胸膈蒙,肺间呼息苦难通,急施泻肺汤葶苈,大枣同煎取守中。
饮家阴吹脉弦迟,痰踞中焦不 饥,莫拘金匮猪膏发,桂苓橘半积姜宜。
寒湿暴感痛脐中,寒热往来疝气冲,椒桂汤姜萸炮淡,柴茴青广胆邪功。
厥阴疝脉紧兼弦,胁下肝经痛必连,温里通阳寒湿散,大黄附子细辛煎。
疝邪少腹或脐旁,胁痛连腰及肾囊,乌药散姜茴棟子,青皮巴豆木槟榔。
湿温
湿温少腹硬膨胀,窍阻神昏便不通,导浊宣清汤水石,蚕沙皂子二苓攻。
三焦湿滞气难通,二便难行不可攻,半夏硫黄合作饼,气虚便闭此为功。
湿羁坠通注肛门,舌白苔敷食恶问,术附汤中陈朴合,炮姜加入并人参。
疟邪久踞便成劳,气血兼虚痛胀遭,加味异功参草术,橘苓归桂枣姜调。
疟邪有母块成形,胁下痰凝与血停,鳖甲煎丸通兼补,根深久痛总归经。
太阴三疟已经年,呕水多寒腹胀填,温脾汤方蜀漆桂,朴姜草菓苻苓煎。
少阴三疟是何形,嗜卧形寒脉细停,扶阳人参兼茸附,桂归蜀漆逐邪灵。
厥阴三疟呕声联,無逆微劳发热眠,减味乌梅姜芍桂,萸连椒茯夏为圆。
嗜酒人多泄利溏,湿伤饮食却如常,茵陈白芷汤素藿,黄柏苓皮渗湿良。
老年久痢必伤脾,食滑肠虚肾亦疲,双补萸莲蓉芡戟,骨盆苓味药参宜。
久痢阴伤小便癃,不饥厌食胃脾空,理阴加减苓芍地,五味附姜此法从。
久痢溏兮瘀血连,肛门無坠腹悠然,急施渗湿汤查术,椿柏榆银猪赤煎。
久痢尻竣损贤元,阴伤气坠陷肛门,余粮熟地汤中味,一派酸甘不取温。
少阴久痢肾阳伤,纳谷消迟肠垢行,五味骨脂兼肉果,三神温补肾中阳。
久痢阴伤口渴干,咳微时热液伤残,参梅汤用莲甘草,山药木瓜气血充。
痢久腰髀痛欲湾,肛门少腹坠难安,人参茸附汤温补,杜仲归茴兔子餐。
厥阴痢久犯阳明,气上撞心呕吐生,饥不欲餐兼腹痛,乌梅圆法是金针。
下焦休息痢经年,少腹非癥气结然,参芍汤甘苓附片,收阴五味肾中填。
下焦噤口痢为凶,阻逆肠中痛下攻,热痢秦皮兼白芍,芩连黄柏白头翁。
痢成噤口呕声催,右脉弦形左细推,加减泻心连芍共,姜银查炭木香培。
痢成噤口呕无饥,舌白形衰痛缓迟,白术参苓吵苡草,炮姜肉蔻桔扁宜。
痢成噤口胃难开,关闭由于肾藏乖,肉苡蓉汤归芍入,炮姜参附补非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