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稼祥:曾和毛主席、周总理并列,建国后职务却不高,这是为何

 我的学校西亚斯 2023-09-19

1935年,遵义会议召开。王稼祥投出了非常关键的一票,从此中国革命开始迈向新生。王稼祥也与毛主席和周总理在会议结束后组成了全新的“三人团”。此刻,王稼祥的职务达到了人生中的巅峰。

留苏四年

王稼祥出生于1906年,是安徽泾县人。中学时受到马列主义熏陶的王稼祥于1925年前往苏联留学,3年后入党,1930年回国,担任中央宣传部干事。

在当时那种环境中,留苏干部是非常吃香的,在王明或明或暗的帮助下,王稼祥升职很快,没有几年就进入到了我党中央高层,担任总政治部主任。

宁都会议后,毛主席的领导地位受到留苏派的排挤,逐渐成为领导层的边缘人物。此时恰逢王稼祥在四次反“围剿”时身负重伤,两位暂时“赋闲”之人有了进行深刻交流的机会,也就是在那个时刻,王稼祥对毛主席产生了与之前听闻不一样的印象,也认定,中国的革命若是想成功,离不开毛主席。

三人小组

长征后的红军攻克遵义之后,暂时摆脱了追兵,获得了休整的机会。我党组织开会总结了五次反“围剿”的经验和教训,也正是在这次会议之后,新的“三人团”成立,王稼祥作为最高领导人之一,开始了新的工作。

不过,在军事方面,还是以毛主席的指挥为主。对于毛主席的军事才能,王稼祥是亲眼目睹,亲耳所听,亲身经历。王稼祥越来越佩服毛主席的军事指挥才能,也愿意跟着毛主席走。

中共七大时,虽然毛主席亲自为王稼祥拉票,王稼祥还是没有进入中央委员的行列。当时毛主席还为王稼祥“鸣不平”,但王稼祥却心平气和地接受了这个结果。不过,从七大开始,王稼祥的仕途就开始走下坡路了。

远离高层

解放后,王稼祥成为我国第一任驻苏联大使,后来还担任过对外联络部部长。与遵义会议后的毛主席和周总理的职务相比,明显落后。王稼祥为啥官越做越小呢?大概与以下一些因素有关。

王稼祥的性格因素是导致其在领导岗位上没有走太远的根本原因。从初中时期开始,王稼祥就偏向于学术研究,从苏联归国之后,尽管是在条件比较艰苦的根据地,王稼祥的工作也是侧重于理论研究,除非是工作上的事情,否则很少与其他将领打交道。

不了解王稼祥的同志,都认为他是领导,每天端着架子,高高在上的样子。其实,这是王稼祥的本性使然,并不存在装模作样的作风。还有,王稼祥的脾气也比较耿直,说话很冲,与其他同志沟通时,就好像在吵架一样。

其次,王稼祥的身体不太好,尤其是在1933年身负重伤之后,给他的身体造成了极大程度的影响,以至于在1937年还到苏联休养一段时间,1944年再度因病脱离工作。

还有人分析王稼祥之所以在1943年共产国际解散后地位一直处于下降趋势,是与其留苏背景有关。这个不是主要原因。虽然王稼祥初到根据地时职务上升得比较快,大抵与王明等人有关系,但王稼祥对形势的发展有自己的判断,而且也做出了正确的判断,这一说法基本上是站不住脚的。

王稼祥虽然在建国后没有担任太过重要的职务,但他为党、为人民服务的劲头始终很足。在文革时期,王稼祥被“四人帮”迫害而不得不停止工作,待自己的身体稍微好转,他主动给中央写信要求复出参加工作。

不过,因为王稼祥的身体承受了太多,严重影响了他的生命长度,1974年因病逝世,终年68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