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若没有这3个体征,祖先可能是融合汉人1

 钟家台 2023-09-19

炎黄子孙的后代,千年过去仍有3个体征,若没有祖先可能并非汉人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祭轩辕”,这句诗出自近代民主斗士鲁迅先生笔下,表明了鲁迅先生对于当时国情的悲怮和希望唤醒国民血性的决心,其中“轩辕”便是指中华民族的文明始祖轩辕黄帝。

中国人一向习惯把自己叫做华夏儿女,炎黄子孙,炎帝轩辕氏和炎帝神农氏几千年来也一直被当作整个中华民族的始祖,每到清明祭扫的时候,黄帝陵前都会有许多民间自发或者官方组织的祭扫活动,以此来增强炎黄子孙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但是,事实上,历史上最初的华夏族和现在的中华民族并不是一个完全相同的概念,再华夏族刚开始形成的时候,只是指生活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一个族群,后来随着文明的扩散,华夏族的范围不断扩大,经过民族间的不断机交流融合,慢慢形成了汉族。

现在整个中华民族都是一家,都能够以炎黄子孙自居,但是据说最初的华夏族人的后代身上有着三个独特的体征,那么,这三个体征究竟是什么呢?华夏族和汉族又究竟是什么关系呢?

一、华夏族的形成

“华夏”一词,在古书典籍《尚书》中就已经出现了,是一个与“蛮夷”相对的概念,体现了一种文化上的优越性,而华夏族的最早形成则可以追溯到炎黄二帝与蚩尤的战争。

在氏族社会的后期,通过部落间的不断征伐和吞并,中华大地之上逐渐出现了三个较为强大的部落,也就是黄帝部落,炎帝部落和蚩尤部落,后来为了争夺对其他部落的领导权,三个部落之间也产生了矛盾和战争。

最先开战的是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根据流传下来的传说记载,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大战了三天三夜,最后黄帝取得了最终的胜利,炎帝部落自此以后臣服于黄帝部落,黄帝成了中原地区部族联盟的首领,炎黄两个部落也因此比以往交往更加密切,慢慢形成了华夏族最初的雏形。

后来随着势力的扩张,蚩尤部落和炎黄联盟也不可避免地发生了战争,最后,在炎黄联盟的合力之下,蚩尤部落不能抵抗,最终在这场战争中失败,蚩尤部落由此一分为二,一部分迁往了南方,后来演变为了苗族。

一部分留在了北方,与炎黄联盟一起生产生活,经济、文化上不断影响和交融,最后形成了华夏族。

在春秋战国期间,诸国混战,也是夷夏观念形成的一个重要时期,诸国国君为了获得争霸夺权的合法性,纷纷以炎黄子孙,华夏后裔自居,后来这也演变为了一种政治传统,无论王朝如何更迭,统治者都会以炎黄后代自居,哪怕是元朝和清朝这种少数民族统治的王朝,也会定期对炎黄二帝进行祭祀,通过这种仪式来获得民众的认同,以此来强化自己执掌政权的合法性。

其实,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很少有一个民族是一层不变的,毕竟文化间的交流、影响和融合是不可遏制的,民族间的融合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华夏族也是在不断的交流融合中演变为了包含诸多民族在内的中华民族。

但是,最初的华夏族人的后裔身上却有三个无法抹除的特征,哪怕经历了几千年时光的流转,这三个也依旧没有被消磨,那么,这三个特征就是是什么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