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父母自己的疗愈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怀众心理 2023-09-19 发布于福建


9月15-17日,在王敬伟老师的亲子关系工作坊中,我们通过理论、个案、互动答疑,了解到父母、孩子最深层的心理动力。以下分享来自本工作坊的小抄。

随堂小抄


     父母自己的疗愈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所有的关系都是爱恨交织,就是说不要希望自己只有爱没有恨,越亲密的关系你就会感觉越明显。
那你恨他怎么不把他扔了呢?我们是要了解你不是没有爱,了解什么东西障住了你本来有的爱。

     内疚、恐惧:你当了父母,你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内疚恐惧之中,你可能会说没有那么夸张吧。而是你没有意识到。你会不会说孩子的问题是他自己天生的,不会的,他越小你越责无旁贷。你希望不是你造成的,但是隐隐约约的还是会觉得就是你造成的。

     孩子放学回来打游戏,对于别的孩子你会说太辛苦(那是别人的孩子,你没有责任)。面对你自己的孩子,你就不会这种反应,因为你底下有个恐惧,孩子不写作业就会考不好,考不上大学,没有工作,然后吃不饱,最后死在路边。你就一眼看到他因为没有写作业导致最后死在路边。他是你一辈子的责任。

     自我的压力:你要当个好妈妈。什么叫好妈妈?当你要当个好妈妈,或者说你上了课,你知道会给孩子造成创伤,你就会压力更大。

外界的压力:老师、亲朋好友、爷爷奶奶。如果你没带好,这些人就会来说你,然后你就会内疚。

伤害过孩子:你会不会说伤害了就过去了,不会的,你就会内疚。

     单亲家庭:你会不会觉得那是跟孩子没有关系?你会觉得没有给他一个完整的家,你又内疚。当你有内疚恐惧的时候,你会放大孩子的状况:孩子放学回来,一脸不开心,你可能觉得他是被欺负,即使没有被欺负,你也会觉得是孩子没有爸爸而自卑。如果孩子每天放学回家都不说话,你会说这孩子心情不好都不会表达了;如果每天都很开心,你会觉得他可能是装的。

     给孩子最好的,不要孩子受苦:
父母认为对孩子的爱就是要给孩子最好的,而这些最好的就是父母曾经没有得到的或者是很难得到的。所以,孩子会不会觉得上学是最好的。不会的,孩子觉得只有玩才是好的。父母孩子的出发点、需要不一样。

你不要让孩子受苦,那么什么是最苦的:自己受过的苦。

     牺牲造成怨或以此要求孩子:
我一大早起来做饭、我生病了还要给你做饭,我付出这么多,我牺牲了这么多,你还这么不听话。

爸妈吵架、不合,那你们就离婚啊。但现在为了你,我牺牲我的幸福,没离婚。

有了孩子,成为全职妈妈,牺牲了工作。当你看到你原来的朋友光鲜亮丽,你会不会觉得为了孩子这些我都可以不要。不会的,你会说我牺牲了那么多,你(孩子)还这么不上进,不听话。
学员

到底要让孩子几岁开始自己睡呢?

你先去处理好自己的恐惧吧!

老师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