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A股公认最优秀,也是最知名的超级大白马之一,足够便宜了

 goldolive 2023-09-19
这是新能源大爆炸的第746篇原创文章点击上方『新能源大爆炸』可关注并“星标”本号。文章仅记录《新能源大爆炸》思想,不构成投资建议,作者没有群、不收费荐股、不代客理财。
———

说福耀玻璃是A股公认最优秀,也是最知名的超级大白马,应该没有几个人会有不同意见,有意见的应该是它能否继续作为一只白马存在。

 01 
堪称传奇的福耀玻璃

业绩上,营收从上市1993年的1.69亿成长到2022年的280.99亿,复合年化增长率达到19.28%;归母净利润从6352.47万,上涨到47.56亿,复合年化增长率 16.05%;二级市场最高涨幅超过2350倍,即使这两年回调幅度较大,涨幅依然高达1340倍,复合年化增长率达到28.18% 。

这样的表现,无论如何都称得上卓越,或者说A股里就没有几个公司能做到。

至于说它是最知名的大白马之一,除了过去这些年的超强走势之外,也是因为创始人曹德旺的知名度太高了,白手起家、慈善家、敢说真话等等一系列标签,让他时不时就火爆出圈一次。

A股几千个公司看下来,跟福耀玻璃类似的也就是格力电器了,都是超级大白马,知名度也超级高,企业领导人都是性格极其分明的名人。

但格力电器这几年无论是行业地位,还是业绩增长都表现出了明显的颓势,福耀玻璃却依然在汽车玻璃行业处于绝对垄断地位,而且在汽车玻璃领域之外的探索也开始逐渐见成效。

图片

虽然福耀玻璃跟格力电器很相似,但其实就商业模式而言,福耀玻璃要苦逼得多

两者看似都同属于制造业,但格力电器其实更多偏向于消费品,主要产品直接面向终端消费者,消费企业的竞争力体现在产品、渠道和品牌三个维度,但福耀玻璃是典型的制造业,处于汽车制造业的中游,下游都是话语权巨大的整车大客户,唯一的竞争优势就是产品。

只要对商业模式有一些了解就知道,制造业的中游是最苦逼的,尤其福耀玻璃这种下游是各种巨无霸车企的中游企业,上游又是各种资源厂商,中游完全不具备产业链话语权,只有被压榨的份。

但福耀愣是顶着这种苦逼的角色,将毛利率做到超过30%,净利率平均15%以上,甚至超过20%,实在太强太强了。为什么福耀能做到呢?

 02 
福耀玻璃传奇的秘密

从曹德旺的自传和福耀的成长经历来看,福耀如此逆天的成就源自于极致的专注。福耀玻璃自从1992年创立,迄今31年,除了1993年上市,由于钱多了飘了,又是进军了贸易,又是搞房地产和工业园区开发,但多元化经营非但没有让福耀做得更好,反而现金流持续紧张,甚至影响到了汽车玻璃主业,后面曹德旺想清楚后,果断甩了各种多元化业务,从此专注于汽车玻璃,这一专注就是30年时间,后面的30年,福耀玻璃就是死磕汽车玻璃。

正是有了这种几十年如一日地死磕一个行业的定力,福耀才把汽车玻璃这种技术含量说高不高说低不低的产品的每一个细节,以及产业中的每一个关键点都做深做透,做到了极致。

曹德旺虽然没有读过多少书,但学习能力非常强,年少讨生活的经历,让他学习了一身财务、管理、营销的本领,尤其是非常开放的心态,让福耀成为了管理无比精细化的公司,生产成本一再被压缩,也正是这种恐怖的成本控制能力,让福耀最终将其他几个汽车玻璃巨头打得溃不成军。

事实上,按2022年公司的汽车玻璃销量计算的话,公司在全球的市占率已经达到40%左右了,更可怕的是,公司几乎拿走了行业70%左右的利润,简直和手机行业的苹果有一拼

福耀的营业利润高达20%左右,而其他三个汽车玻璃巨头旭硝子、板硝子、圣戈班整体营业利润率只有5%左右,一旦行业原材料或者能源价格上涨,他们可能就要陷入亏损状态,但福耀完全没有这种顾虑。

也正是如此高的成本差距,使得福耀未来的市占率有极大的提升空间,完全可以利用成本优势对竞争对手进行持续紧逼,后面几个竞争对手退出行业或者被福耀收购概率都是非常大的。

长期而言,福耀吃掉全球超70%的汽车玻璃市场是非常值得期待的,实现的概率也是极大的。

而且新能源汽车的大浪潮还会加速这个过程,因为汽车玻璃单位密度很大,运输费用很高,存在运输半径的问题,汽车玻璃厂基本都是选址在整车厂附近,一般谁先建厂,地盘就是谁的了。

此前竞争对手们还可以凭借先发优势在一些区域市场苟活,但随着新能源汽车大爆发,中国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工业重镇,福耀也就具备本土优势,加上公司自身就存在成本优势,国内市场完全没有对手可以跟福耀PK ,如果不是下游整车厂商可以扶持二供的话,垄断掉国内市场完全不是问题。

 03 
福耀开启全新增长点

新能源汽车时代来临后,汽车玻璃的使用量和价值含量都是提升的,这一点几乎不用解释。看看现在20万以上,甚至十几万的车型都是各种全景天幕玻璃,此外,抬头显示玻璃、调光玻璃、加热玻璃等高附加值产品,此前都只能在百万级豪车上配置,慢慢也“下嫁”到20万价位的车型上,福耀玻璃持续受益于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断提升的过程。

汽车行业不愧是超级市场,福耀的运气也是真不错,这几年全球汽车行业其实已经进入了增长瓶颈,甚至都随着经济进入了衰退周期,但凭借市占率的提升和新能源汽车带来的价值增量,福耀依然保持了还算不错的增长。

也不得不佩服曹德旺的睿智,几十年前就悟到了汽车玻璃这个行业市场空间足够大,从此专注于汽车玻璃行业,成长为全球绝对的行业巨无霸。

不过面对着汽车行业的增长压力,福耀玻璃也开始了适度的多元化,但也都是基于玻璃产业链进行的。

公司通过并购德国SAM公司和三锋饰件成立通辽精铝,进入了汽车铝饰件行业,后续也有望借助公司在汽车玻璃行业的优势地位,配套进入下游厂商的供应链,增加公司在汽车业务上的营收。

此外,由于受疫情冲击,公司美国工厂适时转型,2021年开始进入光伏玻璃行业,由于公司在玻璃行业几十年的技术积累,技术上完全不存在进入门槛,主要还是渠道,一旦渠道打开,也有望成为公司全新的增长点。

也许福耀玻璃很难再复制过去几十年的高速增长,但保持相对稳健的增长态势依然是可以预期的,优秀的公司自己会解决增长问题,福耀的优秀无需再质疑。

 04 
福耀玻璃2023年中报简析

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 150.31 亿,同比增加16.5%,归母净利润 28.36 亿,同比增加19.1%。扣非净利润27.93亿,同比增长20.89%。具体到Q2,实现营收79.79 亿,同比增长25.5%,环比增长13.1% ,并且创下了历史单季度新高!实现归母净利润 19.22 亿,同比增长27.2%,环比增长110.1%,环比如此夸张的增长,主要是因为汇兑收益增加导致的,二季度汇兑收益7.18 亿,环比增加了8.38 亿。扣非净利润19.15亿元,同比增长31.6%,环比增长118.12% 。

上半年,公司毛利率为 34.1%,同比下滑了0.1个百分点,主要是浮法玻璃毛利率下降了,但得益于产能利用率上升以及海运费用的下降,再加上产品结构的优化,Q2毛利率有所提升,为35%,同比和环比分别增加了2.3和1.8个百分点,

从公司的毛利率来看,不得不说,福耀的行业地位确实是猛,上半年下游主机厂商疯狂降价,一般而言都会压榨中游的供应商,全球40%、国内75%加上价值含量不超过整车1%的特殊地位,反而让它具备了较强的话语权。

费用端,上半年,公司的四项费用率同比下降了2个百分点,其中Q2费用率同比下降1.5百分点,环比下降11.0百分点,环比大减,同样是因为汇兑收益的环比增加,也跟公司优化债务结构有关,精细化管理是福耀的特色,而且这种精细化管理贯彻到了公司的全流程。

其实追踪福耀玻璃这样的公司,财务或者经营的细节无需过分关注,要关注的反而是大环境的变化,包括宏观环境、汽车行业以及公司高层的动态,好在目前看,并没有什么明显的大利空,经营依然稳健。

优秀的公司会自己解决经营的问题,面对行业危机也会有自己的应对方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