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石门颂》

 家有学子 2023-09-19

图片

《石门颂》为隶书发展至鼎盛时期的代表作品。隶书鼎盛期的书风大致可归为以下几类:一类为清秀典雅的书风,像《曹全碑》《礼器碑》《史晨碑》等;一类为方健雄强的书风,像《张迁碑》《衡方碑》《鲜于璜碑》等;还有一类为古朴苍劲的摩崖刻石,像《石门颂》《开通褒斜道刻石》《西狭颂》等。摩崖刻石与那些碑刻相较,因其是在天然山壁上刻成,石质相对较为粗糙,再加之受现实条件的影响,并长期暴露于野外,经历风霜雪雨,因此表现出来的苍劲、洒脱、朴质的风格与整个大自然非常吻合。比如《石门颂》给人一种朴率、写意的感觉,这是摩崖的特质,也是它与碑刻的区别。
汉代的摩崖刻石有很多,其中《石门颂》可谓是杰出代表。但学习隶书从《石门颂》入手却不大合适,因为从法度上来看,它的点画特征不是很严谨,这一点与碑刻不同。而《礼器碑》等,从字法、笔法以及章法上都有很规范的处理,便于初学者学习理解。在对隶书有了总体的认知,法度上也有了比较好的基础后,像《石门颂》这种比较率逸朴茂的风格应为最佳选择。我们通常认为隶书是一种静态的字体,以至于临写时比较拘谨。事实上,通过学习《石门颂》,进而掌握《石门颂》的艺术创作手段后会发现,隶书同样是书写性很强的一种字体,同样能表现出与草书、行书一样的笔墨情趣,同样能抒发我们的思想感情,具有很强的抒情性。有些朋友在写《石门颂》时刻意追求比较斑驳、苍茫的表面效果,这完全是做出来的,不具备书写性,不具备自然性,更不具备抒情性。
图片
《石门颂》石刻距今已近两千年,1971年因褒斜谷内修水库,便与其他摩崖刻石一起被移到如今的陕西汉中博物馆。《石门颂》全称为《故司隶校尉楗为杨君颂》,“故”是过去,“司隶校尉”是其官职,“楗为”是地名,在今天的四川,“君”是对其尊称,“杨君”指的是杨孟文,所以《石门颂》也叫《杨孟文碑》。内容记载了褒斜道遭到破坏后,道路险绝,杨孟文在主持修复的过程中,克服重重困难,开通了石门之路。全文赞颂了杨孟文修复褒斜道的主要功绩。整体碑文六百多字,文辞与书法皆俊美。

从书法艺术角度上看,以篆书为基础发展而来的《石门颂》,用笔洒脱,结字有着放纵不羁的情趣。虽然《石门颂》这种摩崖石刻与秦代的隶书都带有篆书笔意,但是它们同西汉以简帛为主的隶书相比,《石门颂》则显得更加成熟、优美。与东汉鼎盛期其他碑刻相比,《石门颂》又显得更加洒脱苍茫,结字的宽博也表现出它与其他碑刻不尽相同的特征。所以历史上有人称《石门颂》为隶中草书,称其“篆隶兼施,碑简并用”。另一种说法认为它是融合了篆味、隶法、草意的隶书,我认为这些评价都是对《石门颂》风格非常准确的表达。通过对《石门颂》的学习、研究,会发现其笔法中具有许多篆籀之气,与其他隶书相比,没有更多的提按关系,反而更具篆书凝重的特质。

这通风格野逸的摩崖隶书,书写性满分!

下面我们将《石门颂》的特征从用笔、结体这两方面进行总结:
一、用笔方面
1. 提按微妙,轻重统一
《石门颂》与整个隶书成熟时期的其他碑刻相比,不像《礼器碑》《曹全碑》《乙瑛碑》等,很注重书写时的上下提按关系及点画轻重变化。《石门颂》的点画粗细相对来说比较一致,整体较为统一,但是它不缺乏微妙的变化。
2. 点线圆劲,无有雕饰
《石门颂》作为摩崖刻石,不像成熟期的碑刻隶书,蚕头雁尾以及点画的起笔、收笔的轻重和方向性都表现得非常清晰。它弱化了蚕头雁尾那些隶书最明显的特征,没有过多装饰性的表现,只展示出了隶书笔性特征的大趋势,故而显得非常洒脱、质朴,不拘小节,具有很强的写意性。
3. 用笔纵逸,偶尔夸张
《石门颂》碑文里一些字的用笔特别夸张,有时一笔就会占去三四个字的位置,这既打破了固有的章法,使得作品整体生动多变,同时也能展现出一种非常奔放的视觉效果。
4. 藏露结合,刚柔并济
《石门颂》虽然有着摩崖刻石的苍朴浑厚,但真正在书写过程中,许多地方实际上是顺势而为,表现出承上启下、气息通达的感觉。《石门颂》不像那些严谨的碑刻那样,笔笔藏锋,笔笔收锋,而是有许多露锋的笔画,藏锋和回锋也是比较灵动自然的。另外,在用笔的力度上,看似挺拔遒劲,但实际上它是以刚为主,刚中有柔,刚柔并济,这也是《石门颂》的用笔特征。
二、结体方面
1. 横式为主,体态舒展
整体上看,《石门颂》属于扁方的字形,横向取势,体态比较宽博,左右比较舒展,绝不拘谨,这是它结字的第一个特征。
2. 疏密大小,一任自然
《石门颂》作为摩崖刻石,由于石壁凹凸不平,故书者因地制宜,通篇布局错落有致,结字大小、疏密一任自然,打破了过于严整的形式,为体势的开张与舒展争取了更大的表现空间。
3. 造型生动,不失稳妥
隶书本身是一种静态的书体,但《石门颂》的风格所表现出的特征则是以生动为主,它在不失隶书稳定性的前提下,把生动成分表达得淋漓尽致。在结字上,各种不同的造型中,像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包围结构的字,都会想尽一切办法使结体动起来,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
4. 多收少放,偶尔恣肆
在书法创作中,用笔和结构是分不开的。从结字方面看,《石门颂》表现出生动、洒脱的气质;在用笔方面,有些笔画非常恣肆,与生动的结构浑然一体。这种笔画虽然不是很多,但达到了画龙点睛的效果。从整体构成上来看,多收少放符合艺术规律,同时也能从美学的角度保证整件作品的和谐性。

当代的书法艺术审美不是以追求法度为唯一目标,而是在不失法度的前提下,或者说是在继承传统的前提下,与时代的大文化及个人的性情相融通,同时注重追求书法艺术的高雅情趣。当代的这种审美特征恰与《石门颂》中所表现出的淳朴、野逸的艺术特征相符。建议初学者在对汉碑的法度有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之后,再向《石门颂》这一类经典遗迹学习、借鉴,可以更好、更多地去吸纳高雅的艺术元素。

《石门颂》与陕西的《郁阁颂》、甘肃成县的《西狄颂》并称为“东汉三颂”。《石门颂》的书法艺术成就,历来评价很高。清人杨守敬在《评碑记》中说 “其行笔真如野鹤闲,飘飘欲仙,六朝疏秀一派,皆从此出。”作为汉隶中奇縦恣肆一路的代表,《石门颂》也因此有“隶中草书”的称谓,对书法爱好者来说,具有重要的学习和参考价值。那么,《石门颂》适合初学者临写吗?我们来看看张继先生怎么说。

我为何偏爱隶书?记得读小学一年级时,有位老师用隶书写板书,虽然那时还不知这是何种字体,但只觉这种字体特别漂亮。于是在课本、作业本的封皮上,便用这种字体来写名字,甚至连作业也用这种字体来写。直到后来才知道它叫隶书,并且还有字帖,所以隶书对我来说是先入为主。虽然真、草、行、隶、篆我都有涉猎,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加之多年来我一直兼职在中国书法家协会隶书专业委员会工作的缘故,所以更是将主要精力投入在隶书当中,从而更深入地去学习、研究与创作。

我认为,隶书在中国书法发展史上大概可以划分为六个阶段。
第一阶段:萌芽期
我们通常认为隶书兴盛于汉代,但实际上它在战国末年就已发端。战国末期虽然还是以篆书为主,但已开始有向隶书发展的倾向。中国的文字都是随着历史发展而不断演变的,而其演变的主要内在动力就是简约,从而使书写更加便利。篆书写起来比较繁杂,相对来说速度也比较慢,所以战国末年,民间已经开始将篆书草书化,增加其书写性。草化的篆书虽然字体结构仍是篆书,但字势已渐变为扁阔并趋于横势。篆书的引线也逐步向具有波动感的笔画过渡。所以说,那时的篆书已经有了隶书的萌芽。
第二阶段:发展期
任何一种字体的发生与发展,都存在着正体与俗体两种形式。从战国末年开始至西汉初期,历经整个秦代,篆书仍为正体,但同时隶书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因此,那一时期被称为古隶时期,或者称隶变时期。隶变时期可分为两大阶段:第一阶段是“物象组合”逐渐向“笔画组合”过渡,结体由圆转变为方折,字形由修长变为扁平;第二阶段是在用笔上增加提按,从而产生粗细变化,尤其是“蚕头雁尾”逐渐明显。从这时期的墨迹看,简书、帛书包括木牍上的字体,既有篆书成分又有隶书成分,并且越往汉代靠近,隶书成分就越明显。
第三阶段:成熟期
隶书“蚕头雁尾”、字形扁平、左右舒展的特征,从西汉至东汉早期,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尤其是汉简墨迹,已经与成熟期的字形基本相符。其结体日益简约,点画丰富,不仅完善了技法,也深化了书法艺术内涵,并为草书、楷书、行书的发展铺平了道路。但在此时,这一“成熟的文字”基本上还是以民间使用为主。官方正体是在民间俗体的基础上经过总结梳理后被认可的,往往发展得比较缓慢。就像如今官方颁发的红头文件都有规定的字体,使用手写体肯定不可以,过去也是如此。随着墨迹隶书的率先成熟,东汉刻石隶书也逐渐走向成熟,逐渐登上正体位置,并最终完成法度化建设。
第四阶段:鼎盛期
东汉中后期,隶书的法度已经非常完备与严谨,章法亦稳妥有变,至此,隶书发展达到鼎盛。这一时期,隶书遗迹数量难以估计,种类繁多,风格各异,以碑刻及摩崖最具代表性。东汉隶书具有深刻的艺术内涵,历来被视为隶书的楷模,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比如《曹全碑》《乙瑛碑》《礼器碑》《张迁碑》《史晨碑》《鲜于璜碑》《华山碑》《西狭颂》等,当然也包括本书讲述的《石门颂》,以上都是隶书鼎盛时期的杰出代表作品。
第五阶段:衰败期
两汉时期的隶书,尤其是东汉时期的碑刻,法度十分严谨,但这些碑刻的特征又不尽相同,可谓“每碑一奇”。至东汉末期,由于过分讲求点画严谨和装饰效果,导致用笔单调,结体板滞,格调俗媚,正所谓“物极必反”。这样一来,虽实用性增强,但丧失了艺术的多样性。因此从东汉末年之后,隶书开始走向滑坡,从而进入隶书的衰败期。
第六阶段:复兴期

隶书的衰败期历经了很多朝代,一直到明末清初,碑学复兴,隶书才开始重新被人们重视。清代的书法家受碑学与考据学的影响,摒弃了非经典隶书作品,直取汉法,并在实践中取得了很大成功,这使得清代成为隶书的复兴期。清代隶书所体现出的开创精神及其所代表的发展方向具有深远意义。

古人讲取法乎上,得乎其中。这里是指取法的格调和境界要高。古人还有一个相关论述,取法不下秦、汉。这里的“秦、汉”有朝代时间的概念,但更多的还是指秦、汉的书法艺术风格和所达到的艺术高度。以我们今天的眼光来审视书法史,仅以高古这一脉而言,秦、汉时期的书法艺术确实高古、浑厚,而秦、汉以后则日渐衰落了。

《石门颂》全称《汉司隶校尉楗为杨君颂》。又称《杨孟文颂》。东汉建和二年(148年)十一月刻,摩崖隶书。汉中太守王升撰文,为顺帝初年的司隶校尉杨孟所写的一篇颂词,内容为汉中太守王升表彰杨孟文等开凿石门通道的功绩。《石门颂》原刻为竖立长方形,20行,行30、31字不等,纵261厘米,横205厘米。全文共655字。刻在陕西褒城古褒斜道的南端,即今陕西汉中市褒城镇东北褒斜谷古石门隧道的西壁上。1967年因在石门所在地修建大型水库,乃将此摩崖从崖壁上凿出,1971年迁至汉中市博物馆,保存至今。是“石门十三品”之第五品,属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门颂》的横划并不完全平直,常有起伏变化,大多是极细微的,难以尺度衡量,也无法用言语恰切描述,所谓妙不可言者也。学者须细心琢磨,慢慢体会,时间长了自可悟得个中三昧。 起笔要注意逆入藏锋,所谓欲右先左,不必顿笔即可接着右行,即起笔与行笔在纸上的着力相近。个别横划起笔稍有顿驻,形近于方。行笔要稳,做到管竖锋正,不可偏欹,要迟送涩进,以增加线条的内涵和力度,免生流滑。收笔不必笔笔回收敛锋,大多将锋慢慢离纸即可,除个别主笔外,一般不必顿笔作燕尾状。这里,慢是关键,绝不可猛然离纸出锋。

2、竖划:

     《石门颂》竖划的特征及起收行使与横划基本一样,不同处是较之横划的起收更少顿驻,尤其收笔处多以轻提空回处理,几无锋芒外露,显得圆浑含蓄。一字中若有多处竖划,则或相背或相向,不拘形式,却呼应得体,相映生姿。若无平正一路汉隶功底,很难如此随心所欲。

3、撇划:

      一般汉隶的撇划有两种,起笔处与前述横竖划并无二致,区别主要在收笔处。一种仍为轻提空回,一种则向上方转锋,同时有程度不同的加力,然后回锋收笔。《石门颂》撇划的处理大多属前种,后一种很少。还有一种撇法其它汉碑很少见到,即撇划将到尽头时,转向前上方继续以中锋行进,而不是在转的同时顿笔回收,其行进的多少不定,一般很短即轻提收笔或回锋收笔,而无顿驻。这种转向是极自然的,不可硬折上去。

4、捺划:

      《石门颂》的捺划也有其独特面目,极少如一般汉隶的捺脚,(即行笔到将尽时顿笔,其力偏向下方,之后慢慢转向右上提笔出锋,形成隶书的标准捺脚,所谓燕尾。)而是如其特有的撇的处理,不过方向反向右下而已。因此,练好了撇,捺则不难解决,只是在将到末尾转向后上方行笔往往要长些。

5、钩法:

      《石门颂》的钩与其撇近似,有时转钩处稍有折意或稍有轻顿,但极少如一般汉隶的转后顿笔向上回收。其反钩则与捺近似。

6、转折:

      一般称“折法”,这里称“转折”为的是区别于楷书,因为汉隶的折笔除了以折法处理外,还有转法。《石门颂》的折法与一般汉隶基本相同,或提笔折过,或以接笔为之,这种接笔往往有意错开,不准确衔接,以丰富其变化。其转法则与其它汉碑不同,或转中含折,或纯以转为之,无论如何转,均不加提按,线条显得更加洒脱而富于弹性。

7、点:

       《石门颂》的“点”姿态颇多,然其笔法并无特别处,无非是横、竖、撇、捺的缩短而已,无论是上点、下点,或是三点水、火字点,概莫能外。换句话说,常将“点”变作“划”来处理,此法也常见于其它汉碑。 知道了《石门颂》点划的基本特征和书写要领,就可以大胆落墨,如法炮制了,功夫到了,自可运用自如。当然,如果有时间练练篆书,当会更好。前边已经讲过,《石门颂》的笔法大体属篆法,这是其不同于其它汉碑的一个要点。

    当今,写《石门颂》者不多,写得好者更是凤毛麟角,大多是在追求“松”的时候,出现了散乱欹斜,那就更谈不上洒脱大度了。对一个以书法为专业的人而言,对一些经典的碑帖除了理性的思考和判断以外,还时常会出现一种直觉。笔者第一次看到的《石门颂》石刻的印刷品,印象中是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看到“故司隶校尉楗为杨君颂”几个大字,就为其结字的疏旷野逸,线条的瘦劲和绵绵的流动之美所折服,同时还有一种又激动又吃惊的感觉,似乎在这之前就对《石门颂》非常熟悉,其实之前根本没有看到过。这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也许就是一种缘分和相通。而且每次翻看《石门颂》的帖子,笔者似乎都能清晰感觉到当时刻石工匠刀法的抑扬顿挫、快疾徐迟与起承转合,甚至连刀的运动、手上的动作和工匠的身姿都仿佛就在眼前,告诉我这个点画、这个字是怎么出现这样效果的,很是神奇。

古人讲取法乎上,得乎其中。这里是指取法的格调和境界要高。古人还有一个相关论述,取法不下秦、汉。这里的“秦、汉”有朝代时间的概念,但更多的还是指秦、汉的书法艺术风格和所达到的艺术高度。以我们今天的眼光来审视书法史,仅以高古这一脉而言,秦、汉时期的书法艺术确实高古、浑厚,而秦、汉以后则日渐衰落了。

《石门颂》全称《汉司隶校尉楗为杨君颂》。又称《杨孟文颂》。东汉建和二年(148年)十一月刻,摩崖隶书。汉中太守王升撰文,为顺帝初年的司隶校尉杨孟所写的一篇颂词,内容为汉中太守王升表彰杨孟文等开凿石门通道的功绩。《石门颂》原刻为竖立长方形,20行,行30、31字不等,纵261厘米,横205厘米。全文共655字。刻在陕西褒城古褒斜道的南端,即今陕西汉中市褒城镇东北褒斜谷古石门隧道的西壁上。1967年因在石门所在地修建大型水库,乃将此摩崖从崖壁上凿出,1971年迁至汉中市博物馆,保存至今。是“石门十三品”之第五品,属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门颂》的横划并不完全平直,常有起伏变化,大多是极细微的,难以尺度衡量,也无法用言语恰切描述,所谓妙不可言者也。学者须细心琢磨,慢慢体会,时间长了自可悟得个中三昧。 起笔要注意逆入藏锋,所谓欲右先左,不必顿笔即可接着右行,即起笔与行笔在纸上的着力相近。个别横划起笔稍有顿驻,形近于方。行笔要稳,做到管竖锋正,不可偏欹,要迟送涩进,以增加线条的内涵和力度,免生流滑。收笔不必笔笔回收敛锋,大多将锋慢慢离纸即可,除个别主笔外,一般不必顿笔作燕尾状。这里,慢是关键,绝不可猛然离纸出锋。

2、竖划:

     《石门颂》竖划的特征及起收行使与横划基本一样,不同处是较之横划的起收更少顿驻,尤其收笔处多以轻提空回处理,几无锋芒外露,显得圆浑含蓄。一字中若有多处竖划,则或相背或相向,不拘形式,却呼应得体,相映生姿。若无平正一路汉隶功底,很难如此随心所欲。

3、撇划:

      一般汉隶的撇划有两种,起笔处与前述横竖划并无二致,区别主要在收笔处。一种仍为轻提空回,一种则向上方转锋,同时有程度不同的加力,然后回锋收笔。《石门颂》撇划的处理大多属前种,后一种很少。还有一种撇法其它汉碑很少见到,即撇划将到尽头时,转向前上方继续以中锋行进,而不是在转的同时顿笔回收,其行进的多少不定,一般很短即轻提收笔或回锋收笔,而无顿驻。这种转向是极自然的,不可硬折上去。

4、捺划:

      《石门颂》的捺划也有其独特面目,极少如一般汉隶的捺脚,(即行笔到将尽时顿笔,其力偏向下方,之后慢慢转向右上提笔出锋,形成隶书的标准捺脚,所谓燕尾。)而是如其特有的撇的处理,不过方向反向右下而已。因此,练好了撇,捺则不难解决,只是在将到末尾转向后上方行笔往往要长些。

5、钩法:

      《石门颂》的钩与其撇近似,有时转钩处稍有折意或稍有轻顿,但极少如一般汉隶的转后顿笔向上回收。其反钩则与捺近似。

6、转折:

      一般称“折法”,这里称“转折”为的是区别于楷书,因为汉隶的折笔除了以折法处理外,还有转法。《石门颂》的折法与一般汉隶基本相同,或提笔折过,或以接笔为之,这种接笔往往有意错开,不准确衔接,以丰富其变化。其转法则与其它汉碑不同,或转中含折,或纯以转为之,无论如何转,均不加提按,线条显得更加洒脱而富于弹性。

7、点:

       《石门颂》的“点”姿态颇多,然其笔法并无特别处,无非是横、竖、撇、捺的缩短而已,无论是上点、下点,或是三点水、火字点,概莫能外。换句话说,常将“点”变作“划”来处理,此法也常见于其它汉碑。 知道了《石门颂》点划的基本特征和书写要领,就可以大胆落墨,如法炮制了,功夫到了,自可运用自如。当然,如果有时间练练篆书,当会更好。前边已经讲过,《石门颂》的笔法大体属篆法,这是其不同于其它汉碑的一个要点。

      当今,写《石门颂》者不多,写得好者更是凤毛麟角,大多是在追求“松”的时候,出现了散乱欹斜,那就更谈不上洒脱大度了。对一个以书法为专业的人而言,对一些经典的碑帖除了理性的思考和判断以外,还时常会出现一种直觉。笔者第一次看到的《石门颂》石刻的印刷品,印象中是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看到“故司隶校尉楗为杨君颂”几个大字,就为其结字的疏旷野逸,线条的瘦劲和绵绵的流动之美所折服,同时还有一种又激动又吃惊的感觉,似乎在这之前就对《石门颂》非常熟悉,其实之前根本没有看到过。这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也许就是一种缘分和相通。而且每次翻看《石门颂》的帖子,笔者似乎都能清晰感觉到当时刻石工匠刀法的抑扬顿挫、快疾徐迟与起承转合,甚至连刀的运动、手上的动作和工匠的身姿都仿佛就在眼前,告诉我这个点画、这个字是怎么出现这样效果的,很是神奇。

文章来源:网络。本文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