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老底子每天呈送精彩文章一组 打开尘封的记忆,寻觅往昔的岁月 叙老底子事 忆老底子人 诉老底子情 来源:魔都白领群 作者:薛理勇 改写:丁曙立 讲述:洪瑛 文字、语音审核:丁迪蒙 编辑:王乙其 康定东路邪气短,伊东起石门二路,西接康定路,全长只有242米。不过,搿条路历史悠久,是原来个“麦根路”个一部分。 康定东路85号(泰兴路口)南面是石门二路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是一幢历史建筑,据说是张爱玲个曾外祖父李鸿章个产业,也是张爱玲小辰光生活过个地方,伊个对面、康定东路28号,是一幢假三层老洋房,连续拱圈支撑个内廊,清水红砖外墙,四坡顶浪老虎窗,还有西式尖屋顶,侪透露出悠久个历史信息,现在,搿搭是静安区少年儿童图书馆所在地。交关人想晓得,搿搭曾经是啥人家个豪宅,啥人勒勒此地蹲过,曾经发生过啥个故事。 先来介绍麦根搭麦根路。 1853年,太平军沿长江一路下来攻占南京,建立太平天国王朝,清军围困太平天国;上海租界当局无法判断清政府搭太平天国啥人好取得最后胜利,就提出“武装中立”、“勿选边”,观察事态个发展。1860年,太平天国派李秀成突围东进,李秀成突围之后力克镇江、常州、无锡、苏州、昆山、松江、杭州、宁波等地,直逼上海。租界当局勒迭个辰光放弃“武装中立”,同意协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军。 当时,上海租界个西界勒勒泥城浜搭周泾,相当于现在个西藏中路搭西藏南路,为方便军队行动,经李鸿章批准,同意租界当局勒勒租界以外个地方修建马路,“以利军行”,旧上海拿租界当局勒租界以外个地方建设个马路称之为“越界筑路”。 当时,租界当局“越界筑路”个有:静安寺路(南京西路)、新闸路、极斯菲尔路(万航渡路)、徐家汇路,徐家汇路有两条,法租界个相当于现在个徐家汇路搭肇嘉浜路,英租界个徐家汇路相当于现在个华山路,还有麦根路等等。 麦根路是以英国人麦根个名字得名个。有关麦根个生平纪录勿多,伊是个英国外交官,19世纪50年代到上海,太平军东进辰光,是英国驻上海副领事。负责租界个防卫,后来有段辰光担任英国驻上海代理领事。 最初个“麦根路”东起新闸路,沿东芦浦朝北,到苏州河边头转弯朝西,再沿牢仔苏州河到伊个“叉袋角”个地方,再转弯朝西到现在个江宁路附近。迭眼“越界筑路”侪是临时性个军路搭仔便道,造价邪气低,质量老差个,战争结束之后,交关所谓个马路实际浪侪荒废脱了,当然,伊还是拨当地人个出行带来了方便。 麦根路邪气长,弯弯曲曲绕了好几只弯,20世纪30年代,经过几趟调整搭仔改名,原来个麦根路相当于现在个石门二路、康定东路、泰兴路个北段、西苏州路搭仔淮安路。 恒丰路桥老底子叫作“麦根路桥”,俗称“舢板厂桥”。舢板以前指黄浦江浪个一种小个工作、交通船,上海人也拿外国人个赛艇叫作“舢板”,所谓“舢板厂”,就是停舢板个船屋,邪气明显,舢板厂桥就是勒勒附近个船屋而得名个。 国外有一个“亚洲赛艇”个网站勒2020年1月23日登了篇由蒂姆柯克写的,黄跃斌翻译个文章《追忆上海赛艇俱乐部》,文章迭能翻译:西方个赛艇活动是随牢仔上海开埠进入上海个,第一次赛艇赛可以追溯到1849年,但是,见于报道个赛艇赛则是1852年10月29日勒勒黄浦江进行个比赛。 大约摸勒1859年,赛艇爱好者成立俱乐部,1963年重修改组,就是后首来个“划船俱乐部”。赛艇是比赛用个船,训练搭仔比赛个辰光下水,平常日脚就摆勒“船屋”里。作者讲: 哈里斯呒没记录上海划船俱乐部建造第一栋船屋个辰光,尽管伊确实讲过“就勒现在个船屋旁边”,就是勒苏州河南岸,靠近黄浦江个地方。就是后来拨称之为“下船屋”(多数是勒非周末个辰光使用),1875年,勒河浜上游个位置建造“上船屋”(多数勒周末个辰光使用)。1902年,河道拥堵加剧,使得'上船屋’移到更加上游,并于1906年拨出售。 搿段文字描述含糊勿清,无法确定“船屋”个位置,还好作者提供了几张历史照片,作者讲: 搿张大约勒1875年到1880年拍个照片出自布里斯托大学在线版个中国历史照片集,勒勒“创作共享许可”下转载。标题是:“搿座建筑是苏州河旁马克咸路个上船屋。伊建于1875-76年,草坪浪可以打槌球、网球、掷环圈”。 上海呒没“马克咸路”,不过,伊个发声倒搭“麦根路”邪气接近,现在个恒丰路桥以前就叫“麦根路桥”,显然,搿个“苏州河旁马克咸路个上船屋”就勒麦根路桥个附近。 1899年之前,上海公共租界个西界勒勒西藏路以东,现在好寻到1900年之前西藏路以西个地图邪气少,我寻到了张1880年代《上海英租界、法租界、美租界道路地图》,竟然就勒麦根路苏州河边头,也就是勒现在个康定东路静安区儿童图书馆个位置寻到了船屋,毫无疑问,现在个静安区儿童图书馆,就是以前划船总会个建筑。 20世纪初,工部局同意拿勒勒外白渡桥搭乍浦路桥之间,苏州河南岸个“备用地”提供拨了划船俱乐部,作为会所搭仔船屋,1906年,划船总会就拿麦根路船屋作价卖给了工部局。 勒一张1864-1866年个上海英租界地图浪可以看到,上海开埠以后呒没多少辰光,工部局就勒沿外白渡桥搭四川路桥之间个苏州河南岸滨江筑了条“苏州路”,就是现在个南苏州路。搿段苏州河容易淤积,呒没多少辰光,就形成了面积勿小个涨滩,后来,西侧乍浦路桥到四川路桥个涨滩拨填平以后,造了只“华人公园”,就是现在个河滨公园,根据英租界相关个规定,勿好勒黄浦江、苏州河滨江造房子,搿能,东侧外白渡桥到乍浦路桥个滩地填平以后,只好作为“备用地”。 1899年,公共租界扩张成功,伊个东界伸到了杨树浦底,西界伸到了静安寺,总面积扩大了老多倍,租界有得交关马路需要建设,大量个建筑材料要通过苏州河运到上海,必须勒苏州河造建筑材料码头搭仔堆栈,葛么,工部局搭划船总会协商,同意划出外白渡桥搭乍浦路桥转角个一块“备用地”,提供拨了划船总会建造“船屋”,也就是所谓个“下船屋”,划船总会则让出麦根路个“上船屋”,作为工部局个建筑材料码头搭仔堆栈。1906年,工部局支付了最后一笔2000两银子个补偿款,划船总会就全部迁出了麦根路个“上船屋”,搿搭就成了工部局工务处麦根路堆栈。 迭搭靠近苏州河,地方相对偏远,交通困难,作为工部局工务处个办公地勿大适合,原来划船总会留下来个洋房收益率比较低。1924年初,常熟人冯镇欧勒勒新闸路创办大中华影片公司,迭个公司只出品过《人心》搭仔《战功》两部影片,卖座率勿高,1925年伊搭百合影片公司合并,改组为大中华百合影片公司,租用个就是麦根路工部局工务处个老洋房,并勒勒此地开业。大中华百合影片公司经营仍旧惨淡,1929年停业整顿,1930年并入联华影业公司。搿搭又成了“上海人力车夫互助会”个会所。 上海个人力车也叫黄包车,是1873年从日本引进个,到1930年代,上海有黄包车几万部,从业人员大约摸有5万人,是重要个公共交通搭仔代步工具。黄包车夫处于社会底层,收入微薄,生活艰辛,同样,黄包车个正常运行,黄包车夫个生活安定也搭社会秩序安稳息息相关。 1913年,曾经担任公共租界巡捕房总巡个苏格兰人玛达生退休之后,创建了“上海人力车夫福音会”,开始辰光,勒勒开封路租借民宅办业余学堂,教车夫读书识字,还请神父来布道讲经,伊还利用自家个关系,邀请工部局董事、洋行经理、社会名流,搭仔中国绅士组成了董事会。 不过,“福音会”带有宗教气息,玛达生并勿是传教士,后来改组为“上海人力车夫互助会”,有了社会名流个支持,工作进展邪气顺利,也筹集到勿少个资金,其中,上海巨商,德和洋行老板捐老大一笔钞票资助、支持“互助会”,“互助会”有足够个资金补助有困难个车夫;同时,“互助会”还参与对车夫个法律援助,调解车夫之间个矛盾,调解车夫搭交通管理机构个矛盾,对租界当局来讲,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所以呢,“互助会”也得到租界当局个支持。对车夫来讲,“互助会”是伊拉个依靠搭后盾,大部分车夫侪加入了“互助会”。 “互助会”设勒虹口嘉兴路小菜场楼浪,全市划地段设立分会,大中华百合影片公司退出麦根路老洋房之后,迭搭就是“互助会”个西区分会了,后首来成为了总会会所。再后来,“互助会”两侧成为了煤炭堆栈,刘鸿生个“义泰兴煤栈”开勒“互助会”西侧,1949年之后,义泰兴煤栈改为“上海第二煤球厂”。 煤栈、煤球厂灰尘邪气大,每日天有大量装运煤炭、煤球个车辆进进出出,环境变得恶劣,老洋房也拨弄得“灰头土面”,破败不堪。 改革开放以后,煤球厂变更为义泰兴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老洋房通过土地置换归拨静安区政府,20世纪初,区政府对老洋房进行大修,当时辰光,还呒没对“历史建筑”修缮、改造个规定,不过,政府还是参照了老洋房个基本样式大修,使得老洋房“风韵犹存”,重新体现出昔日个光彩,现在是静安区少年儿童图书馆。 作者:薛理勇 讲述:洪瑛 丁迪蒙,启迪蒙昧者也。上海市人。原上海大学中文系教师,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沪语和海派文化的传承。
丁迪蒙所撰写的,与沪语相关的著作主要有: 《学说上海话》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 《听听说说上海话》少年出版社 《实用沪语》复旦大学出版社 《上海话绕口令》少儿出版社 《上海方言词语使用手册》上海教育出版社 《上海话读成语故事》少儿出版社 《囡囡学童谣》,少儿出版社。 来源:“海上梦叠”公众号 |
|
来自: 常熟老李jlr5mr > 《★上海老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