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三回(中)殷勤王婆穿针引线——赚钱最重要,其他靠边站

 肃苑扫痕 2023-10-23 发布于山东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温馨提示:原文里出现的诗句用黄色展示;值得注意的、谚语、俗话或好玩有趣的字词句原文,用黑色标粗展示。

原回目:定挨光王婆受贿 设圈套浪子私挑

王婆收好东西,走后门去了武大家。潘金莲忙下楼迎接了王婆,两人到二楼坐下说话。(挨光计划开始了,严格执行每一步,这执行力,杠杠的)

王婆说:“金莲呀,你怎么好几天没到我家去了呢?”

潘金莲说:“我这几天身体不太舒服,懒得走路。”(武松那件事情的影响很大,一是武大郎晚出早归看得紧,潘金莲不方便出门;二是她受了武松的打击没心思出门。还有一个可能,来大姨妈了。为什么往这方面猜测?因为扫痕自己就是女性,很清楚我们女性对那几天的说辞,一般我们会说“这几天不方便”或“过了这几天再说吧”,根本不用提“大姨-妈”三个字。而且,下面王婆并没有接潘金莲的这句话,就算王婆着急说她寿衣的事情,也不可能在潘金莲说不舒服的时候直接无视不接茬呀。这里让我想到了《红楼梦》里的一个情节,第十一回,王夫人向尤氏问起秦可卿,尤氏说秦可卿这段时间懒待动,经期两个月没来,这时候邢夫人接着就说:不会是有喜了吧?看看,这才是正常的寒暄聊天,王婆这么精明,怎么会不接话呢?完全可以随便接一句:奥,这样呀,那可要多注意点身体。然后再无缝衔接说她的寿衣,根本不耽误功夫。)

王婆说:“金莲,你家里有看日子的日历,你帮我看看,我想选个裁衣服的日子。”(这里的日历不是我们现在的简单日历,而是有黄道吉日的老黄历,古人建屋、搭桥、出行等都要看黄历。潘金莲的老爹是个裁缝,潘金莲有黄历、会看裁衣服的日子是理所应当的事情,王婆因为做寿衣来找潘金莲也绝对让别人挑不出一点不对劲的地方来,特别是武大郎,事情按照事先设计好的剧情走下来,武大郎势必要过问为啥总去茶馆,祭出做寿衣这个由头,一点毛病都没有)

潘金莲问:“干娘为什么突然裁衣服?”(即便不是做寿衣,古人对普通衣服的置办也很看重,后面有西门府裁衣服的情节,那架势真大,相当繁复,和今人买衣服不可等量齐观)

王婆说:“哎,我最近觉得身体不太好,经常十病九痛的,真怕来个什么急症,有个山高水低,我儿子又不在家。”(世上的谎言就是这样,总是真中有假,假里有真,王婆现在说的自然是谎话,但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真心话)

潘金莲说:“怎么一直都没看到王潮大哥?”(王婆儿子叫王潮,王潮比金莲岁数小,叫大哥只是一种好听的称呼。下面的“大姐”也是一样。这时候的潘金莲绝想不到她以后会和她现在口里的这个“大哥”有一段故事)

王婆说:“那鸟孩子跟了一个客人在外边跑生意,常年不回家,也不往家寄信,我老婆子只能没日没夜的跟着白担心。”

金莲说:“大哥今年多大?”

王婆说:“17岁了。”(王婆的年纪是一个迷,按理说儿子17岁,妈妈应该在40-50岁之间吧,王婆做这么多杂趁生意,岁数太大可没那体力,还是那句话,古代人寿命短,年龄段划分和现在有区别。但是后面王婆说自己活了六七十岁,难道是60多岁?那她多大生的王潮?)

金莲说:“怎么不给他寻个亲事呢,也好给你搭把手。”

王婆说:“话是这么个话,只是他不着家。等我攒点钱,早晚要替他寻一门亲事。这事儿,他啥时候回来啥时候再说。现如今我白天黑夜总是咳嗽,身子翻来倒去的只是疼的厉害,哎,不得不考虑预备送终的衣服了。好难得有一个有钱的官人,经常在我的茶馆里喝茶,他见我老实本分,家里只要有需要看病呀、买丫鬟仆人呀、说媒呀,大小事没有不叫我去的,也算照顾我老婆子了。这不,他以前送过我一套送终衣料。绸子的做表,白绢做里,都全乎了,又送了我许多上等好棉花,我放在家里也有一年多了,一直没时间做。今年我觉得情况不太好,又撞着了闰月,(在我们的农历系统中,把一年365天的年份叫平年,366天的叫闰年;而有的时候直接多了一个月份,即一年13个月,多的这个月份是闰月,闰月所在的年份叫闰月年,有时也简称为闰年。闰月像是平白多出了一个月一样,人们会觉得时间额外变多了,因此可以多做很多事情)

▲2020年的闰四月

趁着这两天清闲,想要把送终衣服做起来,没想到又被那铺子里的裁缝卡住了脖子,说最近忙,不肯来我家做。哎,为这件事,我有说不完的苦恼呀!”(真假掺杂,越说带入性越强,估计这会儿王婆自己也信了自己说的话了,况且作为一个老寡妇,这年纪还要整天琢磨着怎么赚钱养家,困难和辛苦总是有的,她这时的表情神态一定表现的很到位)

潘金莲听了,笑着说:“怕就怕我做的入不了您老的眼。如果不嫌弃,我这几天倒是有时间,就帮干娘做了这衣服怎么样?”(这里有旁批说潘金莲“技痒”,扫痕倒是觉得不是技痒,而是自信。潘金莲的自信一是美貌,二是小小金莲脚,三是学的那些技艺,其中就包括针线活。现代人会弹个琴唱个歌画个画不都逮着机会要展示展示吗?金莲亦是。)

王婆听了金莲的话,脸上立马堆了笑,忙说:“如果能得你贵手相助,我老婆子就算死了也得了好去处。以前我就听说你有一手的针线绝活,只是不好来劳烦你。”

潘金莲说:“这有什么!我既然许诺了干娘,就一定会帮干娘做好这件事,你把黄历拿去让别人看看,挑一个做衣服的好日子,到了日子我就开始做。”(一分光)

王婆说:“还以为我老婆子不知道呢,谁不知道你诗词歌赋、各类小曲词句样样精通,怎么还叫别人去看日子?”

潘金莲微微一笑,说:“我小时候就没怎么学过。”

王婆说:“没事,没事,你看就行。”说着把黄历递给了潘金莲。(王婆拿的是潘金莲家的黄历,一般挂在墙上,这也说明王婆确实时不时的到金莲家来,知道日历挂在什么地方)

潘金莲接过来看了一会儿,说:“明天是破日(凶,不吉利),后天也不是好日子,这...得等到外后日(大后天)才是裁衣服的好日子。”

▲现代人也看黄历,特别是婚丧嫁娶之大事

▲这一天就是破日

王婆一把扯过黄历,把它重新挂在墙上,说:“能求得你的巧手帮我做衣服,已经是不小的福气了。不用选日子!我以前也叫别人看过,那人也说明天是个破日,我以前只知道破日不能做衣服,但做送终的衣服不忌讳这个。”(不知道是不是真的送终衣服不忌讳破日。按理说王婆不可能不忌讳大凶的日子做送终衣服,可为了赚钱也顾不了这么多了,无论明天是什么日子,都必须把金莲拉到家里做衣服不可,她等得起,西门庆等不了,西门庆有变化,那西门庆许诺的钱财也就有变化了)

潘金莲说:“归寿的衣服,在破日做它正好。”(裁缝的女儿果然是专业的,做送终的衣服和平时做的衣服不同,而且前面王婆已经说了,自己不忌讳,还说能得到金莲的帮助就是不小的福气了,话说到这份上,潘金莲必须得帮王婆做了这个送终衣服)

王婆说:“既然你愿意成全我,老婆子我大胆做主了,明天就请你到我家来做活吧。”

潘金莲说:“怎么不把东西拿过来做呢?”(一句话可见潘金莲平时对出门或邻里来往还是很谨慎的,这种谨慎不是风气的封闭,是潘金莲及其家人的个人选择)

▲比现在牛

▲好姐妹:聊聊天,拉拉呱

王婆说:“我本来是想把东西拿过来和你一块做的,只是我又担心我那茶馆无人,耽误事情。”

潘金莲说:“既然这样,我明天吃了饭就去你那边。”(二分光)

王婆得了潘金莲确切的消息,千恩万谢的回了家,当晚就把情况报告给了西门庆,二人约定让西门庆后天过来。当晚无话(当夜再无旁事可讲,这里不再赘述

第二天一大早,王婆把屋子收拾的干干净净,预备好做衣服的针线布料等物,准备好茶叶烧好热水,专心在家等待金莲的到来。

话分两头讲。这一天武大郎吃了早饭,挑着炊饼担子出门了。潘金莲把门帘放下来,吩咐迎儿(武大和前妻生的女儿)在家好好看家,然后自己一个人从后门走到王婆家来。

▲后门/侧门

王婆见潘金莲来了,十分高兴,让到里屋坐下,浓浓的点了一杯胡桃松子泡茶(茶的知识点前文讲过,总体就是士大夫等阶级喝纯茶,农、工、商阶级一般都喝加料的茶,里面的料有多有少有好有差,根据经济情况和个人喜好搭配。纯茶也叫清茶,王婆这种加了东西的叫浓茶,这杯茶加了胡桃和松子,就叫胡桃松子泡茶,如果加了蜜饯和橙子,就叫蜜饯金橙子泡茶,还能加土豆,叫土豆泡茶,总之,什么都能加!),端给金莲吃了(因为这种浓茶里面有料,所以一般说吃茶而不是喝茶)。然后把桌子擦抹干净,取出那三匹布料来。

▲明·张岱《陶庵梦忆》:文人士大夫喝名茶——松萝茶、兰雪茶

潘金莲量了长短,把布料裁剪完毕,坐在一旁慢慢缝了起来。王婆在一旁看了,嘴里不断称赞说:“好手艺!老婆子我也活了六七十年了,从没见过这么好的针线活!”(扫痕小的时候,老家的婶娘奶奶们也会比较针线活的手艺,如果一个女人的针线活做的好,那是可以全村闻名的,反正,也同样全村闻名)

潘金莲一直缝到中午,眼看着到了饭点,王婆忙布置了一桌酒菜,吃完喝完,最后又下了一箸面条给她吃(箸是筷子,一箸相当于一小把的量,说的形象一些就是面条煮熟的时候能用两根筷子夹起来的那个最大量,可以装满一小碗)(三分光)

吃完饭继续缝,等到外面天色渐暗,潘金莲便收拾了东西回家去了。正好武大挑着担子进门,金莲走过去放下了门帘。(门帘一放,里外隔断,把欲望和新鲜挡在门外,重新回到一成不变熟悉的茶米油盐生活中来)

武大进了屋,看见金莲的脸上潮红一片,问:“你去哪里了?”

金莲回答说:“隔壁王干娘求我帮她做送终的衣服,我中午在她家吃了点酒菜点心。”(实话实说,一点没撒谎)

武大听了忙说:“照理说你也不应该吃她那顿饭,我们平时也有求她帮忙的时候。就算她求你帮她做衣服,咱们两家距离这么近,你中午回家吃也不费劲,还是不要麻烦人家的好。这么地吧,你明天再去她家做活的时候,身上带着些钱,到时候买点酒菜做回礼。(这里的酒菜是从大街上买的,明中叶以后市场经济大盛,手里有钱,什么都能买到)常言说的好:远亲不如近邻,休要失了人情。她如果不要你的回礼,你就把针线活拿到咱家里来做,等做完了再还给她不就是了。”(这段看的有点心酸,不为别的,就为武大郎对生活的认真和努力,一个做小买卖的人,天天日复一日的上街叫卖赚钱,跟街坊邻居小心翼翼的处关系,人情世故也很上心。潘金莲去帮人做衣服,只不过吃了一顿饭,武大郎就想了回礼的事情,嘱咐的仔仔细细,生怕惹人微词,可见平时做人谨慎处。当然,武大郎这块表现的也有点啰嗦,让人感觉这男人太谨小慎微,没有一种洒脱大方的感觉,一般这种琐碎话多是由家里女性提出,毕竟女性心思比较细腻,处理人情往来也在手,如果一个家里这种人情世故多由男性提出的话,可不是个好兆头。试想,潘金莲此时作何感想呢?她会认为武大郎懂得多想得深进而崇拜他仰慕他吗?难道潘金莲是个不懂人情世故没见过世面处理不了邻里往来的女人?)

▲明·仇英《清明上河图》局部

这可真是:

阿母牢笼设计深,大郎愚卤不知音。

带钱买酒酬奸诈,却把婆娘自送人。(白话易懂,说书人讲出来,市井小民都能挺懂)

金莲听了武大言语,当晚无话。

第二天吃了早饭,武大又挑着担子出门去了,王婆看准时间过来请金莲去家里做衣服。潘金莲到了王婆里屋,拿出针线簸箩慢慢缝起来。王婆依旧泡好茶端给金莲吃了。看看时间,又到了中午时刻,潘金莲从袖子里掏出300文钱300元人民币)对王婆说:“干娘,我请您老喝杯酒吧。”(潘金莲按照武大郎的指示办事)

王婆说:“哎呀,哪有这个道理?!是我老婆子求你在我这里缝衣服,怎么反倒叫你出钱呢?我的饭菜,可吃不光呢!”

潘金莲说:“这也是我家那位嘱咐我的,说如果你跟我见外的话,就让我把活拿回家去做,做完再拿给你。”

王婆听了这话,忙说:“大郎还是那么会办事!既然你这么说了,我就收下了。”王婆收了钱,又生怕这个小变化坏了事,忙自己添了点钱去街上买了好酒好菜,准备好好的招待金莲一顿。(饶是王婆这样一毛不拔的人也出血了,毕竟武大郎是潘金莲的亲老公,引起他的注意和怀疑那这件事必败)

各位看客请听我说:但凡这世上的女人,纵使你是个十分精细的人,只要被别人用小意儿贴心对待,必定十个有九个会着对方的道儿。(说书人兼顾向市井大众传播世情道理的责任,一般不能违背公序良俗,要劝人向善或者揭露事理真言。古往今来,故事是最容易传播的媒介形式了,即便一个人不读书不看报,但只要听听书看看戏,也能知晓许多古今名来大仁大义善恶有别的故事,也能说出不少的至理名言。比如《红楼梦》里的贾母和刘姥姥,她们讲道理的时候总会引用戏文或民间故事来佐证,可以不读书,但一定要看戏听曲,否则,在不读书不识字的情况下,可真就一无所知了)

▲明·仇英《清明上河图》:说书人

王婆安排了一桌好酒好菜,和潘金莲美美的吃了。金莲照例缝了又歇,歇完再缝,不觉天色渐渐暗了起来,她再次谢过王婆招待回家去了。

第三天吃过早饭,王婆在前门看到武大出了门,急忙来到后门叫:“金莲?金莲!在家吗?我要进来了。”

潘金莲在楼上回答:“干娘,我在家呢,马上下来。”

两个人见了面,一起到了王婆里屋,潘金莲照例开始缝衣服。王婆赶紧准备好茶水招待金莲,这自不用说。

央视版《水浒传》片段





不防惊小梦

花落重不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