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集古录》的价值

 文锦书屋susped 2023-09-20

     《集古录》,即《集古录跋尾》,中国现存最早的金石学著作。其收录自周武王于五代金石拓本数千篇,编为一千卷。很遗憾,由于各种原因,大部分已经失传,现只存跋尾10卷,此书成于宋嘉祐八年 (1063)。书中凡所收钟鼎彝器铭刻,必摹勒铭辞原文,再附释文于后,并尽可能简述该器的出土、收藏情况,所属年代及其遗闻逸事等。凡石刻文字,也必考其立石原委,时代更迭,及所记史实的始末。《集古录》收录了上千件金石器物,所收集器物上至周穆王,下至隋唐五代,内容极为广泛。断简残编,掇拾异同,随得随录,不依时代编次。后来,这位大文豪的儿子欧阳?继承父志,又续撰《集古录》二十卷。后来,北宋最著名的金石收藏家赵明诚与李清照,根据自己搜藏的三代彝器及汉唐石刻编撰了一部传世之作《金石录》,其体例就是仿照欧阳修的《集古录》。

     《集古录》的作者欧阳修,是中国北宋时期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书法家,字永叔,号醉翁,晚年自号六一居士,在文学方面,欧阳修的诗、词、文等都取得了极高的成就;在历史方面,曾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在书法方面,欧阳修身体力行,大力倡导书学,其书高古淳厚,自成一体。有《欧阳文忠公全集》行世。欧阳修曾自称“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欧阳修为北宋文物鉴赏风气的引领者,尝利用公职之便,广泛观览公私收藏,更收集到历代金石拓片达千卷。 其中可正史学缺误的 作品,由欧阳修亲题跋尾,也为作序,序文则请蔡襄书写,后集跋為《集古录》十卷。此作中四跋可能即为欧阳修所留存的少数自题 跋尾,而蔡襄所书的序文今已不见。欧阳修喜以枯笔书写,虽露锋却不流浮,沉著有力,如苏轼所评:“尖笔乾墨作方阔字,神彩秀发,膏润无穷。”用笔精谨,线条爽利,给人以清新的感觉,故苏轼云:“笔势险劲,字体新丽,自成一家。”

     《集古录跋尾》各跋对历代历史、文化、思想、文学、书法等各方面都有深入的评述考证,表现了作者丰富的学识。 《集古录》开创了“金石学”这一崭新边缘学科。《集古录跋尾》 通篇笔势险劲,敦厚中见凌厉,字体新丽,神采秀发。诚如东坡赞曰:笔势险劲,字体新丽,用尖笔干墨作方阔字。这亦自然之事,本身编纂的是金石学,方竣字里行间自不免沾染些金石气息。《集古录跋尾》的价值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是考辨碑帖。《集古录跋尾》收录碑帖拓本数千篇,为研究碑帖提供了大量的原始材料。是现存的最早的一部研究金石文字的专著,其中所著录的大部分唐代石刻及拓本今已不传,它们的部分内容幸得此两书才得以保存。它的价值和成果在补正前贤的阙失、考证旧籍的论谬、录存重要的史料等几个方面,对于后来的史学、考据学、文献整理学乃至文学有很大的影响。“余为乾德令时,尝以公事过谷城,见数荒冢在草间,傍有古碑倾侧,半埋土中,问其村人为何人冢,皆不能道,而碑文摩灭,不暇读而去。後数年在河北,始集录古文,思向所见谷城碑,疑为汉碑,求之又数年乃获。”(卷四《魏刘熹学生冢碑》,84页) “世言真本在昭陵,唐末之乱,昭陵为温韬所发,其所藏书画皆剔取其装轴金玉而弃之,于是魏晋以来诸贤墨迹,遂复流落于人间。太宗皇帝时购募所得,集以为十卷,俾摹传之,数以分赐近臣。今公卿家所有法帖是也。然独《兰亭》真本亡矣,故不得列于法帖以传。今予所得,皆人家旧所藏者。”(卷四《晋兰亭修禊序》,89-90页)

       其二是考辨书家。欧阳修之所以撰写《集古录跋尾》,其主要目的是考辨史实,正史传之阙谬,“余自皇祐、至和以来,颇求欧阳氏之遗文,以续家谱之阙。既得颜鲁公《欧阳椎碑》,又得郑真义《欧阳谌墓志》。以与家所传旧谱及《陈书》、《元和姓纂》诸书参较,又问于吕学士夏卿。夏卿世称博学,精于史传,因为余考正讹舛,而家谱遂为定本。(卷七《唐欧阳椎碑》,167页) 

       其三是书法评论。《集古录跋尾》在书法评论史上有着重要的价值,其大胆、精细地对宋代及之前的书法家作品加以评论,并且能够分析宋代初期书坛之衰退的原因。 欧阳修评颜真卿语:“其字刚劲独立,不袭前迹,挺然奇伟。”从这些字的写法,可知推崇之外,欧阳修本身也以颜书为楷模。“盖自唐之前,贤杰之士,莫不工于字书,其残篇断稿为世所宝,传于今者,何可胜数。彼其事业,超然高爽,不当留精于此小艺。岂其习俗承流,家为常事,抑学者犹有师法,而後世偷薄,渐趣苟简,久而遂至于废绝欤?今士大夫务以远自高,忽书为不足学,往往仅能执笔,而间有以书自名者,世亦不甚知为贵也。至于荒林败冢,时得埋没之余,皆前世碌碌无名子,然其笔画有法,往往今人不及,兹甚可叹也。”(卷九《唐辨石钟山记》,199页)  

       当然 《集古录跋尾》由于其所论时间跨度较大,涉及的政治、文化、历史、文学、艺术等诸多领域,其中的疏误之处在所难免。如   “孝武”於《集古录》中改为“建武”,“建武”为汉光武帝年号,而“孝武”则不见于两汉之世。尽管如此《集古录》作为我国现存最早的金石学著作对我国的书法艺术发展,对金石学的形成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是一部难得的书学文化巨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