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老老树皮 2023-09-20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下周五就是中秋节了,茶友打来电话,让早点回去。白露,原来是成熟了的一粒露珠,它在秋季中,灼灼其华。“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每年的中秋,皓月当空,银辉泻地,即使一代枭雄曹操,看见中秋的月亮,也会生发豪情,发出诸多感慨。自古以来,在我国,过中秋,除了吃月饼,就是有月必赏。因为中秋的月亮最会让人产生浮想,所以有关赏月的诗文美不胜收。比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一句句歌咏明月的诗歌,寄托了人们对月亮的无限思念。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每月的月亮,都会月圆一次。可从古到今,人们都爱在中秋这一天赏月。因为每年中秋,时值天朗气清,月影如璧,一家人沐浴清辉,迎着凉意,喝着雅茶,吃着月饼和瓜果,心中默默遥祝亲朋平安幸福,这是多么温馨感人的情景。唐诗宋词里的文人雅士们,给月亮起了许多雅称,有玉盘、宝鉴、银轮、飞镜、玉碗、金饼、蟾盘、玉蟾、冰轮、桂轮、回轮、桂魄等等。在这些称谓中都赋予了诗人们的美好情感和神话,有桂树下的白兔,有挥斧的吴刚,还有碧海青天夜夜心的嫦娥。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读这首诗,我们仿佛看见了诗人王建正凭栏而立,月光洒在庭院中,地上好象铺了一层霜雪,浓密的树荫里,鸦鹊的恬噪声逐渐消停下来,它们终于适应了皎月的惊扰,先后进入了睡乡,可诗人他却怅然于家人离散,不知那茫茫的秋思会落在哪里。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这是苏轼《中秋月》。词人苏轼与其弟苏辙久别重逢,共赏中秋月,真是一件赏心乐事,他同时也抒发了聚后不久又得分别的哀伤与感慨。此生此夜不长好,大有佳会难得,当尽情游乐,不负今宵之意。“不长好”“何处看”一否定一疑问作唱答,便产生出悠悠不尽的情韵。这首词从月色的美好,写到“人月圆”的愉快,又从今年此夜推想明年中秋,归结于别情。形象集中,境界高远,语言清丽,意味深长。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不知今夜月,曾动几人情。唐诗里篇篇瑰丽清雅的诗句,每每读来,不禁让人发出,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的感叹,从古至今,这中秋明月,有多少人为它仰望,为它在浅声低吟。秋天,是诗意美的季节。我喜欢秋天,或许是从刘禹锡那里得到的灵感,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秋天,就是这么与众不同。与众不同的眼睛,看到了与众不同的景致,也有着与众不同的诗心。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每每在秋风中感觉到阵阵凉意,我都会心情大好。就像上周末的雨天,我因为出门忘了带香烟要回去拿,又没有带伞,所以就淋着雨走到小区大门,一开始我丝毫没有心情去理会,心中满是怨愤,直到走到竹公溪的林荫道时,我方才发现秋的美。雨水打在我的眼镜上,我眼前的美就如同梵高先生笔下的景致。微微泛黄的叶子或是倚在枝头,或是被雨水牵着手,一路蹦蹦跳跳到了地上,水和黄叶的亲密接触,更像是背对背拥抱。(王仕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