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话中秋:月明人尽望,秋思落谁家?诗情不变唯中秋: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中秋的脚步越来越近了,行色匆匆的你,该停下匆匆的脚步,和家人一同赏月品茗,在古人吟咏中秋的诗词寻回一丝生活的诗意了。 古人的生活都是慢节奏,节日无论大小,他们都会静下心来享受,并且,还会以诗留痕。尤其是中秋,一轮明月,天下共望,更是引发诗人们的无数情丝。 中秋圆月,被视为团圆的象征,也是文人墨客情感之所系。下面是老黄特地从历代诗词中精选出的十首与明月、中秋有关的诗作,与君共享。 《望月怀远》(唐·张九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点评:张九龄是一代名相,遭受奸臣排斥贬谪荆州,中秋之夜怀念远方,写了这首诗。诗歌意境雄浑阔大,骨力刚健,但又情感真挚,特别是前两句早已成为千古名句。 《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点评:这首诗先写中秋月色,再写望月怀人,展现了一幅寂寥、冷清、沉静的中秋之夜的图画。以写景起,以抒情结,想象丰美,韵味无穷。 《子夜吴歌·秋歌》(唐·李白)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点评:这首秋歌,写征夫之妻秋夜怀思远征边陲的丈夫(“良人”),虽未直写爱情,却字字渗透着真挚情意。 《月夜》(唐·杜甫)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点评:诗歌却以妻子的视角“独看”鄜州之月而“忆长安”。这种从对方设想的方式,写出了一家人的真挚感情,经常被后人借鉴。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唐·白居易)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点评:月亮还是昔日的月亮,地方却不是往年那个地方,自然,身边的人也不再是往年的人。被贬之地,物是人非,故乡不见,孤苦伶仃。诗歌清冷至极,悲苦无形。 《中秋月》(宋·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点评:作者苏轼与其胞弟苏辙(字子由)久别重逢,共赏中秋之月。如此赏心乐事,却让作者想到了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诗歌境界高远,语言清丽,意味深长。 嫦娥(唐·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点评:李商隐的诗,经常带着一种幽婉、颓废、但又不服的气息。 中秋月(宋·晏殊)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点评:中秋月圆,月光洒到庭院,院中梧桐树影婆娑,我一人羁旅异乡,节日里看这月亮下的树影,时间缓缓过去,影子不知不觉的移动着。遥看天上明月,想那月宫中的婵娟,现在也未尝不感遗憾吧,陪伴她的,毕竟这有那清冷蟾蜍和孤寂桂树。 ![]() 中秋玩月(明·佚名)团团离海角,渐渐入云衢。 此夜一轮满,清光何处无? 点评:一轮明月离开天涯海角,渐渐进入天云的中心,此时天地都在一轮明月的照耀之下,哪里没有清光?! ![]() 《绮怀》(清·黄景仁)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 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缠绵思尽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 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 点评:诗人年轻时曾同自己的表妹两情相悦,但以温馨开始,以无言结局。“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死,而是明明心中相爱,却不能在一起”。如何不让人伤心至极? |
|
来自: Zhanjh1936 > 《中秋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