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最后一位“帝师”之死(三)

 秋雨堂 2023-09-20 发布于宁夏

      中国最后一位“帝师”之死(三)

        就任清华国学院教授

  2016年王国维由日本京都返回上海,为犹太巨商哈同编辑《学术丛编》,后又兼任哈同创办的仓圣明智大学教授,共长达七八年之久。1923年,他欣然“应诏”北上,任末代皇帝溥仪的老师兼“南书房行走”之职。1924年11月溥仪被逐出宫,他视为奇耻大辱,欲投御河自尽未遂。他决计“离此人海”,专心著书。

  当时与北大同为中国教育重镇的清华大学,自1911年建立后,其体制只是作为一所普通的留美预备学校设置,学生进入清华园,主要学习英文和一些欧美文化知识,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相对薄弱。眼见蔡元培把北大国学门搞得红红火火,清华学校教授和社会各界有识之士,不断发出清华亦应效仿北大,增强国学教学研究,以传播民族文化香火于天下的吁请。

  清华遂决定设立国学研究院,校长曹云祥即动员大名鼎鼎的北大教授胡适到清华国学研究院担任院长主持工作。胡适推辞不就,曹又请胡适担任研究院导师,胡适说:“非一流学者,不配做研究院导师,我实在不敢当。你最好去请梁任公(启超)、王静安(国维)、章太炎(炳麟)三位大师,方能把研究院办好。”

  曹云祥就托胡适带着聘书去请王国维,王深怕机关中人事复杂,不欲就聘,经胡适力劝,加上胡又动用自己的汽车专门拉着王国维到清华园转了一圈,王才有点心动。

  曹校长又派吴宓再次登门去请,他们对王国维这位晚清遗老的生活、思想习性专门做过一 番了解研究,计定了对付方法,力争一举成功。 待吴到了北京城内陆安门织染局10号王国维住所后,采取入乡随俗策略,先行三拜如仪大礼,然后再提聘请之事。此招令王国维深受感动,觉得眼前这个吃过洋面包的年轻人很尊重自己,心中颇感痛快。王氏事后对人说:“彼以为来者必系西服革履、握手对坐之少年。至是乃知不同,乃决就聘”。吴宓的一番心思总算没有白费。

  决定就聘的王国维,觉得这样重大的工作调动,应该禀报“皇上”,看“上面”是否“恩准”,再最后决定行止。于是,王氏在家中憋了些时日,硬着头皮跑到天津张园见到前清逊帝溥仪,在得到溥仪“恩准”后,才放下心来,收拾行李,于4月18日,携家迁往清华院古月堂居住,就任国学院教授之职。

  王国维到校后,鉴于他如雷贯耳的显赫名声,曹云祥校长请他出任国学研究院院长,他坚辞不就,执意专任教授。

  和王国维一同受聘的还有参与“康梁变法”名满天下的梁启超、史学奇才陈寅恪、号称“汉语言学之父”的哈佛博士赵元任,被时人称为清华“四大导师”。

清华“四大导师”,左起:赵元任、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