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七夕:孤身一人时,所有的佳期都让人着急|周末聊七夕

 东山顶上 2023-09-20 发布于西藏

七夕的流传最早来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在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

▲ 佚名 五代《唐宫乞巧图》(大局部)

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或七姐诞,是流行于中国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相传农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妇女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故称为“乞巧”。

魏晋南北朝时,随着牛郎织女爱情故事的日趋完善,七夕已成为普遍的节日,节俗活动日臻丰富多彩,而“乞巧”之举则成为最为普遍的节俗活动。


由于古时女子只能嫁作人妇、相夫教子,因此不少女子都相信牛郎织女的传说,并希望以织女为榜样。所以每逢七夕,她们都会向织女献祭,祈求自己能够心灵手巧、获得美满姻缘,这也就是“乞巧”一词的来源。

▲ 汉画像砖

七夕节的习俗有很多,如穿针乞巧,喜蛛应巧,投针验巧,种生求子,为牛庆生,晒书晒衣,供奉“磨喝乐”,拜织女,拜魁星,吃巧果,七姐诞,针者则“输巧”,染指甲,妇女洗发,结扎巧姑,还要拜“七娘妈”!

▲ 佚名 五代《唐宫乞巧图》(进一步放大局部)

唐时七夕:

爱情是千古不衰的主题,而悲剧色彩的爱情更动人心弦,在古代节日民俗中七夕节独具风采,又因活动者是女性,后世称“女儿节”“少女节”。

每逢七夕,当时长安家家户户的少女少妇持针线、供瓜果、摆香案,向织女乞巧。

崔颢《七夕》诗写道:

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仙裙玉佩空自如,天上人间不相见。

祖咏《七夕乞巧》写道:

玉庭开粉席,罗袖捧金盘。向月穿针易,迎风整线难。不知谁得巧,明旦试相看。

究竟织女渡河谁曾见,乞巧谁能得巧?唐代人并不像汉魏时人们那样迷信,对神话只当说故事对待。杜甫在《牵牛织女》诗中明确写出:牵牛山河西,织女处其东。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神仙意难候,此事终朦胧。

既然谁也未见过织女牛郎在一起,那为什么人们要来拜星乞巧呢?杜甫诗中解释少女心理说:嗟汝未嫁女,秉心郁种种。虽无姑舅事,敢昧织作坊。

原来这些未出阁的少女,忧心婚后的生活能力,所以不能不抓紧学习女工,虽然没有姑舅之间的矛盾,也不敢不练习织作,再者“义无礼法,思食夫妻恭,大小有佳期,戒之在至公”。迟早婚姻佳期都会来临,练好女工即是为了夫妻恩爱,生活美满,也符合古代礼仪,这是男耕女织小农家庭中女性的实际思想状况。

七夕少女拜星乞巧,那些少年才子也正是赋诗扬词的好机会。《唐诗记事》说:诗人林杰幼时有奇才,十岁时被唐中丞召入学院,恰逢七夕,就让林杰赋《乞巧》以试其才,林杰笔一挥而就:七夕今宵看碧宵,牛BD郎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日,穿尽红丝几万条。

平民百姓家少女乞巧“穿尽红线几万条”,但民间远远不及皇宫中乞巧讲究排场。

唐玄宗这位风流天子对七夕非常重视,他在宫中建了座“乞巧楼”,据《开元天宝遗事》记载:这座乞巧楼是宫中以锦绣结成楼殿,高达百尺,可以坐数十人,在楼上陈列瓜果酒灸,摆设家具,以祭祀牵牛织女二星,对妃嫔们各赐九孔针、五色线,在月光下穿过为得巧,乞巧后,清歌妙曲欢宴达旦。以至城中士民之家都效仿宫中乞巧。

▲ 佚名 五代《唐宫乞巧图》(进一步放大局部)

宋时七夕:

“七夕有乞巧会,令儿女辈悉预,谓之小儿节。”两浙地区则将这一节日称为“吃巧”。“浙人七夕岁小家,示市鹅鸭事物,聚饮门首,谓之吃巧。”

在北宋时期以七月初六晚上为七夕,宋人丘光艇对词进行了考证,“古书皆以七月七日之夕,谓之七夕,今北人以七月六日之夕乞巧。询其所由,则说有异端。静而思之,抑有由也,盖鼎峙之世式中分之时,南北异文,车书不一,必北朝帝王有当七日而崩者,故其俗间用六日之夕。南人不为之忌,不移七日之夕。由此而论,昭然可见。” 

辽金时期:

辽朝虽吸收了汉文化中部分传统节日,但在寒食、清明、七夕秋社以及立夏立秋立冬等日并没有给予特例安排成一定的民风,说明这些节日并没有被辽人所接受。

而金人几乎是不加以取舍的将汉传统节日全部纳入自己的礼仪制度。但元旦、重五和放偷日是金初最重要的岁时节日。

▲  郭诩(款)《乞巧图》

元时七夕:

七月初七七夕节,也称乞巧节,女孩节。相传当日有牛郎织女相会于鹊桥,又有唐明皇和杨贵妃在长生殿盟誓的佳话,因此民间影响很大。

▲ 陈枚《月曼清游图册》之“七月 桐荫乞巧”

明时七夕:

明代的七夕节,亦有供奉摩诃罗的习尚,并且在旧俗的基础上赋予新的特点。

所谓乞巧,即是在月光下对着织女星用彩线穿针,如能穿过七枚大小不同的针眼,就算很巧了。其时多出了七月七日中午丢针的风俗。

《帝景景物略》中记载:“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针,妇女曝盎水日中,顷之,水膜生面,绣针投之则浮,则卡水底针影,有成云物、花头、鸟兽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谓乞得巧。其影粗如槌,细如丝,直如轴蜡,此拙征矣。女有泣者。”

而吃乞巧食则因地而异。明代北方好多以饺子、面条、油果为节日的食物。而在南方,则多以糯米放糖油炸成各种小的花果子为佳品,象征着甜蜜幸福。手巧的女子,还会捏塑出各种与七夕传说有关的花样。此外乞巧时用的瓜果也有多种变化,或将瓜果雕成奇花异鸟,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图案,此种瓜果称为花瓜。

这些旨趣盎然的乞巧活动,充分印证了古代妇女对美好生活的淳朴追求。

-----《大明风物志》

▲ 丁观鹏 《乞巧图卷》

清时七夕:

清代北京人将浮针乞巧的习俗称为“丢针儿”,此外,街市卖巧果,家人设宴,儿女对银河叩拜,都为乞巧。清代苏州也有此俗,不过水有讲究。在七夕前夕,用杯盛鸳鸯水,加上庭中的露水,日出晒之,慢慢等到水生面膜后,再各拈小针,投到水面,看水底的针影所像何物,“以验智鲁”称为乞巧。

七夕乞巧在清代广州以妇女集会的形式出现,妇女在一起用魔力花枝与翠色羽毛扎成小船,泛于水际以象征牵牛织女相会之事。汪玉泉《羊城竹枝词》咏此俗云:“清溪小妹蓝桥出,有约今宵乞巧来。”在山西妇女聚会乞巧中,有人以布裹幼女头,旁边敲锣打鼓,让女孩在迷糊中穿针乞巧。

广州人还有争汲七夕水的民俗。每年七夕鸡叫第一遍时,人们就争着去江边汲水贮存,七夕水重于平时,经年味道不变,并且越放越甜,可以治疗热病,称为“圣水”,亦称“天孙水”。如果鸡叫第二遍,水就不这样好了。《广州竹枝词》云:

“七夕江中争汲水,三秋田上竞烧盐。”

▲ 明人仿仇英 《汉宫乞巧图》

▲ 清 费丹旭《织女》


▲ 任伯年《乞巧图》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北宋·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这首秦观的《鹊桥仙》从整首词看上去就知道是写的七夕,借牛郎织女的相会来表达一种纯真质朴的真挚感情。初高中的老师总会教学生拿到一首词,总要分别赏析上下阕,因为上阕和下阕往往会表达了词人不同的思想感情,这首词也一样。

中国古代的诗词歌赋真的不仅优雅清新,还总是短小精悍,一语既出,却读来唇齿留香。

这“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一句,看似是我们这样一别离,只要心还在,那么爱就会永远持续下去,又岂在乎一点点时间?我们其实还可以读出这秦观也是与某一位相爱的女子别离,这句话是送给女子也是告诉自己不要忘记这份爱情。

对于这首诗到底是秦观写给谁的,争议不断。有人说是为夫人徐文美而作、为送给越艳、为蔡州营妓而歌、为自己暗恋的“小师母”王朝云而作、为被遣的侍妾边朝华而作,但是我更倾向是为了那位艺妓而作。

当秦观某次经过长沙,便看见了这个漂亮的艺妓,又见她谈吐真诚,就和她说明了自己的来历,她又惊奇又欣喜,两人就在长沙谈笑风生、游玩了一段日子,还是有一天秦观要离开了,就作下了这首词,表示有朝一日秦观会再回来娶她的,只不过没想到艺妓等来的是秦观的死讯。

数年之后,秦观身死,艺妓悲痛欲绝,走几百路为他吊丧。

秦观

(1049年—1100年9月17日),字少游,一字太虚,号淮海居士(  别号邗沟居士),高邮军武宁乡左厢里(今江苏省高邮市三垛镇少游村)人。北宋婉约派词人。

秦观少从苏轼游,以诗见赏于王安石。元丰八年(1085)进士。元祐初,因苏轼荐,任太学博士,迁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官。绍圣元年(1094),坐元祐党籍,出通判杭州。又被劾以“影附苏轼,增损《实录》”,贬监处州酒税。继迭遭贬谪,编管雷州。元符三年(1100年),复命为宣德郎,放还横州,卒于藤州(今广西藤县)。

秦观善诗赋策论,与黄庭坚、晁补之、张耒合称“苏门四学士”。尤工词,为北宋婉约派重要作家。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长于议论,文丽思深,兼有诗、词、文赋和书法多方面的艺术才能,尤以婉约之词驰名于世。著作有《淮海词》三卷100多首,宋诗十四卷430多首,散文三十卷共250多篇。著有《淮海集》40卷、《劝善录》、《逆旅集》等。

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将七夕节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因受外来文化影响,洋节逐渐流行中国,部分商家和媒体联合炒作,宣传为“中国情人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