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龙砂中学——华士旧忆(10)

 新用户2611oQLq 2023-09-20
读澄品乐

公众号ID

:h18906162611

关注

    我从来没在华士的学校读过书,但却始终对龙砂中学怀有一种敬畏和崇拜的心情,这大概是来自于父亲多年的源源不断的教诲、来自于对父亲曾经工作和拼搏过地方的崇拜,来自于充满谜一样深邃的家乡和刻骨铭心的乡风民俗。

             解放前龙砂中学北校门

  最早去龙砂中学是小学放假的时候,父亲带我去探望学校对面庙一样房屋里居住的父亲表姐,因为早有打算带我看看父亲经常唠叨的学校,所以我们提前去了。龙砂中学一点不像现在的中小学门口这样车水马龙、门庭若市的,一条北裕街上几乎没有人影,固然是放假,但如此冷清让我惊讶,而且学校在一长条的围墙一隅,并没有学校的腔调,只是门口的路面稍微的宽敞了一点而已。假期的学校大门是紧闭的,父亲小心的和看门的校工打招呼,校工显然是没一下子认出父亲来,迟疑了一会,才问:“你一是牛大?”我父亲笑着点头,(父亲属牛,年轻时大家都这样叫他)“哎呀!是黄校长哇!”校工激动起来了,匆忙迎上前来要陪我们参观,父亲连忙劝阻说:“我熟悉的,你忙,我陪儿子转转,一歇歇就出来。”

        龙砂中学门口打排球的学生

 学校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景云楼,一座华士街上体量最大的楼房,比我外婆家的大楼还要大许多,高许多,那门窗也特别的漂亮,父亲看见这楼尤其兴奋,说这楼房解放前造的,那时他刚刚从苏州艺专毕业回到龙砂中学做老师,这楼房刚刚完成不久,真是一个漂亮,里面有许多好书,他经常在景云楼里看书库里的书,后来做付校长,做校长,景云楼更是他驻足流连最多的地方,他登上宽敞的木头楼梯,随着“的郭的郭”的有节奏的皮鞋声,兴奋的告诉我许多他年轻时学校的趣事。

    学校好像教室并不很多,大概和我的人民小学差不多,但肯定没有县中大,校园里也有许多的大树和小花园,但穿过教室间的走廊,后面倒是豁然开朗,巍峨的砂山赫然耸立在操场的北边,东面的乌龟山虽然没有砂山的雄伟,但青山与学校一侧的大池塘相映成趣,倒真的比县中和人民小学更气派、更漂亮了。我驻留在长满不知是月季还是蔷薇的花丛里不愿离去,父亲说,过去的操场没有这样大的,小多了,但因为砂山和白龙山紧挨着学校,所以当时的学校,就把校名改成龙砂中学了,依傍着这样秀美雄伟的大山,倒真的是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了。我自然牢牢记住了中学的名称,以至于许多年后,我写歌曲都经常使用“龙砂”作为自己的笔名。甚至把华士也称为龙砂了。

       解放前龙砂中学操场学生做体操

父亲是解放初担任龙砂中学付校长、校长的,一直到公私合营以后,父亲才从龙砂中学校长的位置上调到县中做了总务主任,他一生对龙砂的情怀直接影响了我,他嘴巴里的龙砂这词远超华士的频率,他对龙砂中学的情感也是一生中最深的,他经常和我说在中学做老师的事情,说打篮球的激烈,说排话剧的有趣,说带学生的开心,说做老师的愉悦,他经常告诫我,做老师心目中不能有学生好坏之分,不可以唯成绩论,每个学生都是你的孩子,你的兄弟姐妹,必须付出情感去做。外婆在我小时候总要数落父亲的,结婚没有彩礼啦,请客没有几桌啦,工资发了从来没有多啦,后来我才知道,父亲做校长时,经常接济要好的穷学生,给这个学生送一床被子啦,给那个快要上大学的学生车船费啦,帮这个同学买衣服啦,为那个学生送鞋子啦,所以经常发的工资不见踪影。这些事情都深深的给我打下了烙印,所以我做老师时,和父亲一样,也是把学生当自家人,把培养学生各方面才能作为工作的首要目标。

          父亲担任龙砂中学校长时照片

我经常想,龙砂中学之所以在江阴出名,华士大镇固然是重要因素,但这和学校一直以来的风气有关,我经常听着父亲说他的前辈校长王步春、老师姜部长的爸爸妈妈,同事赵增福老师的事情,看着我的父亲,叔叔,包括后来的姜宪部长、我的表哥表姐、章立早老弟等等一大批华士中学出来的人,仿佛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一样,正直、朴实、勤勉,从不刻意于名利,从不在意于官场,克克则则专注于自己的工作,要么不做,要做就是最好。正是这样的精神,不仅影响了大批的华士学子,也影响了我们这些华士学子的子孙。

我虽然说不多龙砂中学的情情节节,也概括不了对龙砂的全面评价,但在我心里,他和父亲一样,永远是挥之不去的永留心间的那块圣地。它滋润着我,抚慰着我,激励着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