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饭碗——童年趣事(18)

 新用户2611oQLq 2023-09-20
读澄品乐

公众号ID

:h18906162611

关注

    吃饭老老实实坐在桌上全家一起吃,这好像是旧时有教养家庭的规矩,我小时候生活在教师圈里,所以,看到的都是如此的吃饭,看到院外来来往往手里端着饭碗,边吃边聊,边吃边走的小伙伴和成年人无拘无束的四处行饭碗,由衷的羡慕。

这里的行饭碗的行,念háng,是江阴土话,就是指端着盛满饭菜的碗,一路巡游,走到合适的人家或者门前屋后,三五成群的海阔天空聊天说地,直到饭光菜尽方才意犹未尽的回家。假期回华士老家,外婆家和三公公家也是规规矩矩的在家桌上吃饭,但仍然有邻家小孩端了饭碗一路寻来,为的是找上城里来的我嚼嚼山海经,讲讲城里念书的稀奇事。因为是客人,所以老辈的亲戚自然不会对我过分要求,于是桌上的几个早就按耐不住的同龄小亲戚,随着我一起端着饭碗,去院子里、去后花园,找个没有大人的地方边吃边聊起来,煞是有趣。

我父亲六十年代末下放到文林公社十六大队,我放假去叫做塘下的村里玩,这里更是行饭碗的热闹地了,嘻嘻哈哈,叽叽喳喳的人们三个一群,五个一档地在门口场上,小板凳一坐,门板上一靠,甚至一个稻柴捆地上一丢,也可以坐个半天。菜光了,可以上人家桌上夹两筷,饭没了灶上铁锅里扒拉两勺,继续这样的昏天黑地的聊,真正是随心所欲的开心。

行饭碗自然是过去传统村落、街坊邻居交流感情、传递信息的绝佳形式,你想,只有这档口,忙碌一天的人们才能够安顿下来,集聚一堂,才有机会松一口气的吃一顿饭。嘴巴在忙碌,其实脑子也在动,于是,想说的和想听的各取所需的走到一起,不需要组织,不需要命令和召唤,人们一路行饭碗,搜寻适合自己胃口的档口、人群、人家,聊一聊白天碰到的新鲜事,听一听稀奇古怪的“开洋船”。


小孩子在一起行饭碗,自然是聊孩子们喜欢的事情,比如看见一本从来没有看见的小书,说一说里面的精彩故事,这种事我经常做,乡下的孩子自然没有我看的多,所以,一般来说,都是我主讲。当然,要是聊到乡下的“白相经”,我就只好甘拜下风的听他们讲了,我们聊做玩具手枪的心得、聊游戏取胜的诀窍,聊哪家店的吃食好吃,不是家里大人声嘶力竭的呼唤是不会散场的。


大人行饭碗则和我们不同,有一阵外婆也喜欢行饭碗出去,她出去是借着行饭碗,去前面街面上的我们称为“石库门好婆”的人家,“石库门好婆”是个美食家,烧得一手好菜,一早外婆已经探知“石库门好婆”今天要烧稀奇菜,所以,外婆是去拜师学艺的,端着一碗饭,没夹什么菜,当然也不是去“揩油”的,因为外婆和“石库门好婆”的关系,用今天的话说叫“闺蜜”,两个人在一起“姐姐长姐姐短”的煞客气,去她家行饭碗,自然是无所谓了,行饭碗良久,外婆回家了,自然,第二天的桌上,一定是一碗好吃的稀奇菜,不是没见过就是没吃过。

当然,行饭碗不排斥有素质差的人的,有的人不懂规矩,看见人家待客吃饭,也不合时宜的闯进去,喧宾夺主的海阔天空胡诌一番,顺便把桌上主人不舍得吃的待客好小菜搛上一筷,夹上一块,心疼得主人有苦说不出的恨,所以,大凡这样的人在村上、在街坊是不受人待见的,但恰恰这样的人往往拎不清,还喜欢到处行饭碗,贪便宜。成了让人嫌的“老鼠屎”。


我小时候,父亲一般是不让我四处行饭碗的,除非热天,家里热,举家把饭桌搬到院子里,因为家家户户都是如此,于是,行饭碗也就有了机会了,但因为经常有邻家孩子端了一碗饭出去,三两分钟哭丧着脸空手而归了,因为边吃边走,有的是为了快速的跑又怕撒了碗里金贵的菜,一不留神,绊了一跤,摔疼了不说,摔碎了碗,摔丟了饭菜才叫一个后悔呢,望着地上一地的白米饭,那可是限量供应的呀,一个月才24斤米,要去捡又无法再吃了,菜倒还无所谓点,除了难得一见的红烧肉掉地上,那是无论如何要捡起来的,吹一吹泥土,或者井水里冲一冲也就下肚了,就是地上的白米饭也不会浪费,大人会拿了畚箕条帚来扫了回家喂鸡。至于腿上磨破了皮,手上撑出了血,那都不是事,只是大人要一段时间禁足行饭碗了。 


 现在想想这行饭碗蛮有意思的,老百姓那晨光信息来源少,行饭碗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的交流平台,人们在这里交流家长里短、柴米油盐,千百年来这样的情结组成了村落和街坊最紧密的人际关系,是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它给村落、街坊、院落注入了生生不息的文化活力和润滑剂,而且,许多时候,它还是传统文化的道德法庭,人们在这里鞭挞丑恶、赞美善良,用人们的习惯性正能量来评判家长里短,来区分真善美假恶丑,与其说人们怕法庭法律,倒不如说人们更害怕这样的道德法庭。它恰恰可以制约和驾驭人们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走向。当然,这里也会诞生飞短流长、产生奇形怪状,但所有的这些人和事都不可能形成市场的,你看看人们行饭碗的去向就知道,那一定是这个地方的说得上话的长辈、上得了台盘的文化人、善良热情的好人家,只有这些才能够吸引人去行饭碗的。一定是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