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说童年的“粢饭糕——童年美食(122)

 新用户2611oQLq 2023-09-20

公众号ID

:h18906162611

关注

    小时候去上海平安大戏院隔壁的二阿姨家,或者去大自鸣钟旁边的大阿姨家,每天早晨,阿姨或姨夫就会去门口,在马路边上特有的早餐摊给我买十式十样的早饭,有生煎小馒头、有烧卖、有豆腐浆、有锅贴,当然勿会少大饼油条,所有的东西都比江阴的好吃,但我最稀奇的、印象最深的是米饭氽出来的粢饭糕,滴角滴方的差不多两厘米厚的粢饭糕就像江阴的油炸锅巴一样,只是它的里面没有氽透,还有着些许白花花的米饭,这样一融合,倒也是蛮有特点的,关键是咸堂堂、香喷喷的味道实在好。

  因为是米饭做的粢饭糕,就感觉离自己非常近非常近的了,离开上海回家,第一件事情就是吵着大人做粢饭糕,有一天小学放学回家,远远就闻到了粢饭糕特有的油氽香味,果不其然,家里做粢饭糕了,那个开心劲别提了,吃了一块,手里还要拿一块的到院子里去显宝了。

因为好吃,又是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了,虽然没有看见父亲怎么做粢饭糕的,但有成品在,不就可以学了?一个人在家,就把家里的剩饭盛出来,用烧菜的铲刀压成粢饭糕的模样,铁锅里加点油,那时油金贵,可不敢和上海里弄里氽粢饭糕一样一放一大锅油,把米饭饼就放进去煎了,刚刚放进去,四四方方的米饭饼还蛮像样的,可不一会就四散开了,别说氽粢饭糕了,要么氽粢饭屑粒了,气得我扔又不是,吃又不是,还不敢响,自然,第一次做粢饭糕以失败告终。

 幸亏后来外婆来了,外婆会畚一碗糯米,然后隔夜就浸,到晚上就开始蒸饭,饭里的水不能和平时烧饭一样,要稍微干一点,这样做出来的米饭不会烂。糯米饭做好,把家里多余下来的剩饭和糯米饭放在一起,放一点盐和味精拌一下就好,然后把混合米饭全部放在我们平时的铝饭盒里压制紧,米越紧,做出来的粢饭糕越好,不过,我父亲反对特别紧的,特别是有糯米的粢饭糕,他讲究的是米粒在油锅里炸以后的感觉,当然,如果没有糯米,是需要压紧一点的,否则大米缺少粘稠度,一入油锅会散开,那就不是炸粢饭糕了,成了炸米饭了,我失败的原因就在此。

  傍晚在饭盒里压紧的米饭,一大早就取出来了,外婆在卜刀上抹点油,把那个长长方方的米饭切成一厘米宽的糕,外婆说切薄了油炸时容易散开,切厚了外面炸黄了,里面还是白白的米糕不好吃。切好糕,油锅也开好了,那时还没有什么豆油的,大都是菜油,一般人家做粢饭糕,铁锅上抹点油煎一下,我们家考究一点,放油里炸,这样做的好处是,粢饭糕炸得松脆,咸香,味道更好。

 油氽的环节看看简单,小时候我也试过,油锅温度高了不行,低了不行,氽过了焦黑不好看不说,还少了香味,氽不到火候又缺乏香脆的口感,里面的米饭软绵绵的。油锅不要八成热,一般五六成热就可下锅了,只见油锅里泡泡起伏,白色的粢饭糕在黄色的油里迅速变黄、金黄,看准时机粢饭糕用筷搛起,放入锅边搁起的架子上让油滴尽,让滚烫的粢饭糕稍稍冷却一会,就可以吃了,此时的粢饭糕如同锅巴一样香,嚼上一口既松且脆,我们嘴巴刁,专挑切得薄、炸得脆的粢饭糕吃,而不喜欢里面还有白色米饭的吃。

 小时候,不知道粢饭糕这样写,一直以为是滋饭糕或者猪饭糕的,想想要么古代人做粢饭糕是用脂油氽的?有一次,图书馆翻到一本书,竟然有粢饭糕的来历,说的是粢饭糕是伍子胥发明的。伍子胥当年帮吴王阖闾建阖闾城,说那时建城墙,要用糯米浆做拌泥料,然后用夯土的方式垒起来的城墙,到最后,多出来许多做浆用的糯米渣,伍子胥让人把它集中一起,夯进城墙。过了几年越王勾践围攻吴国,城里百姓粮尽食绝,想起冤死的伍子胥曾夯在城墙一角的糯米墙,大家挖出来分分,浸浸软一煮,竟然度过了饥荒。

事后感恩伍子胥的功德,苏州人开始用糯米做成粢饭糕来祭奠伍子胥,这才出现了江南人喜欢的粢饭糕。我想想呢,这只是做粢饭糕的人为了宣传编出来的传说罢了,一定是勤劳节俭聪明的江南妇女,大概是不舍得剩饭的浪费,想到了这既可以保证剩饭不浪费,又可以做一顿美味的小吃这样一举两得的美食,我看我外婆就是这样的一个江南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