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非甾体抗炎药(NSAID)是把“双刃剑”

 板桥胡同37号 2023-09-21

非甾体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NSAID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肌肉—骨骼疼痛、关节炎等风湿性疾病的治疗,其中阿司匹林在预防和治疗心肌梗死和脑卒中方面有重要作用[1]

然而,NSAID就像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有消炎止痛等作用另一方面又会引发多种并发症,其中最为常见的是胃肠道方面的副作用,也是最严重的副作用之一。了解NSAID的分类、相关胃肠道损伤机制以及危险因素对于预防其发生有重要价值。

流行病学

在美国,超过半数的65岁以上老年人至少每周服用7片以上的NSAID药物;在1999—2000年间,共有10亿张处方,NSAID药物销售额达50亿美元,非处方药的销售额达18亿美元。在意大利,NSAID药物的费用在整个直接医疗费用中名列第二位。据统计,全世界每天超过3000万人服用NSAID药物[2]

然而,NSAID同时也会引发多种并发症,如胃肠道损伤、心血管事件、肝肾功能损伤和血小板抑制等,其中最常见的是对胃肠道的损害。NSAID相关胃肠道损伤包括胃炎、食管炎、溃疡、出血及穿孔等,发生风险相较于未用药者增加4~6倍。

图片

据估计,10%~60%NSAID服用者有消化不良的症状产生;而5%~15%服用NSAID的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由于消化不良症状而要求停用。接受传统NSAID治疗的患者中,消化性溃疡的患病率为10%~30%,比普通人群高出10~30倍。而既往有消化性溃疡病史的人群中,NSAID相关性胃病的发生率高达33%~50%[3]

NSAID已成为继幽门螺杆菌之后,

引发消化性溃疡的第二大病因。

但由于NSAID具有镇痛作用,50%~85%的患者无明显临床症状,所以实际发生的溃疡可能更高。NSAID相关胃溃疡的发生率高于十二指肠溃疡[4]。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服用NSAID的人群中,胃溃疡发生率为12%~30%,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生率为2%~19%;发生胃溃疡的概率比未用药者约高40倍,发生十二指肠溃疡的概率约高8倍。在英国,每年约10000人因NSAID相关胃肠损伤住院,约2000人因此死亡。美国NSAID相关性胃肠损伤的死亡率与白血病和AIDS相似。

NSAID除了可以引起上消化道(胃、十二指肠)黏膜损伤外,也能对小肠、大肠黏膜造成损伤。随着近年来胶囊内镜及小肠镜的应用,NSAID导致的小肠黏膜损伤逐渐被关注[5]。据报道,在713例尸检病例中,249例在死前6个月内曾服用NSAID,其中21例(8.4%)存在非特异的小肠溃疡,而且有3例死于长期服用NSAID所致的小肠溃疡并发穿孔;而464例未服用NSAID的病例中,仅有3例(0.6%)发现小肠溃疡。
我国的相关研究也发现,在171例长期服用NSAID的患者中,小肠黏膜损害发生率为64.3%,其中消化道出血为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内镜下发现以黏膜糜烂(71.8%)最为常见,空肠糜烂及黏膜下出血发生率高于回肠,溃疡发生率低于回肠[6]。英国研究者应用胶囊内镜检查服用NSAID2周的健康志愿者,发现小肠损伤的发生率为68%。服用NSAID至少3个月的关节炎患者中,高达71%患者被发现存在NSAID相关小肠黏膜损伤,而未服用NSAID的对照组仅为10%P<0.001)。日本的研究报道在1035例行双气囊小肠镜的病例分析中,约一半病例的小肠黏膜损害与NSAID相关。

图片

NSAID的分类

NSAID主要通过抑制COX阻断花生四烯酸合成炎症介质PG而发挥消炎、阵痛和解热的作用。人体类主要存在两种COX,即COX-1COX-2COX-1诱导产生的前列腺素主要起生理和保护功能,如维持胃肠道黏膜的完整性、调节肾血流量和血小板功能。COX-2主要在巨噬细胞、成纤维细胞、软骨、内皮及表皮细胞中表达,在基础状态下水平较低,一旦受细胞因子或内皮素刺激,其表达量会数十倍增长,产生前列腺素参与炎症反应[7]


临床上根据药物对COX-1,对COX-2选择性的不同,将NSAID分为以下4类:
1、COX非特异性
即同时抑制COX-1COX-2,如布洛芬、奧沙普嗪、萘普生、双氯芬酸钠、高剂量阿司匹林、吲哚美辛、吡罗昔康等。
2、COX-1特异性
只抑制COX-1,对COX-2没有活性。目前只有小剂量阿司匹林被列入此类。
3、COX-2选择性
即在抑制COX-2的同时并不明显抑制COX-1,但在较大剂量时也抑制COX-1.这类药物在体外实验中对抑制重组COX-2COX-1所需浓度上的差异通常达2~100倍,如美洛昔康。尼美舒利、萘丁美酮、依托度酸等。
4、COX-2特异性
即只抑制COX-2,对COX-1没有活性。这类药物在体外实验中抑制重组COX-2COX-1所需浓度上的差异一般大于100倍,如罗非昔布、塞来昔布。

图片


聚普瑞锌改善阿司匹林胃肠道损[8]

司匹林诱导胃黏膜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变损伤,聚普瑞锌可显著降低病变面积。

脂质过氧化损害胃黏膜,聚普瑞锌治疗后可显著抑制阿司匹林诱导的TBA反应物质的增加,从而抑制脂质过氧化水平,发挥胃黏膜保护作用。

阿司匹林给药可诱导胃黏膜中MPO活性的增加,聚普瑞锌治疗后可显著抑制此现象,从而抑制中性粒细胞聚集水平,发挥胃黏膜保护作用。

阿司匹林给药可诱导促炎细胞因子TNF-α表达的增加,聚普瑞锌治疗后可显著抑制此现象,从而降低炎症反应,发挥胃黏膜保护作用。

阿司匹林呈剂量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诱导大鼠肠上皮细胞(RIE1)细胞凋亡,聚普瑞锌预处理可显著抑制阿司匹林诱导的RIE1细胞凋亡,且聚普瑞锌本身不影响细胞活力。

HSP是一类保护性蛋白,阿司匹林可诱导HSP70显著降低,聚普瑞锌治疗后可显著恢复其表达。

阿司匹林主要诱导晚期凋亡细胞明显增多,聚普瑞锌治疗后主要以HSP70依赖的方式抑制阿司匹林诱导的晚期凋亡。


总 结

阿司匹林是常用的非甾体抗炎药,对胃肠黏膜可致不同程度损伤。聚普瑞锌通过降低脂质过氧化、炎性细胞因子水平,降低中性粒细胞凋亡,上调热休克蛋白表达,从而抑制阿司匹林诱导的晚期凋亡,显著降低阿司匹林诱导的胃黏膜损伤。因此,瑞莱生(聚普瑞锌颗粒)可显著保护黏膜免受阿司匹林诱导的细胞毒性,并且自身不影响细胞活力,说明其安全性佳,由非甾体抗炎药所致的胃肠黏膜损伤患者可放心服用。

图片

图片

原文检索

[1]Acosla R DAbraham N SChandreskhara Vet al. The management of antithrombotic agents for patients undergoing GI endoscopGastrointest Endosc,201683:3-16.

[2]Akashi MAndo THamashima T et al. Multiple Colon Ulcers with Typical Small Intestinal Lesions Induced by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Internal Med2015,5416):1995-1999.

[3]Alison M CHowaston A GTorrance C Jet al. Gastorintestinal damage associated with the use of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 Engl J Med1992,327:749-754.

[4]Bjarnason IScarpignato CHolmgren Eet al. Mechanisms of damage to the gastrointestial tract from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Gastroenterology2018,1543):500-514.

[5]Blackler R WGemici BManko Aet al. NSAID-gastroenteropathy: new aspects of pthogenesis and prevention. Curr Opin Pharmacol2014,19:11-16.

[6]Coxib and traditional NSAID Trialists,(CNT) Collaboration. Vascular and upper gastrointestinal effects of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meta-analyses of individual partcipant data from randomised trials. The Lancet2013,3829894):769-779.

[7]Goldstein J LCorrea PZhao W Wet al. Reduced incidence of gastroduodenal ulcers with celecoxbia novel cyclooxygenase 2 inhibitorcompared to naproxen in patients with arthritis. Am J Gastroenterol2001,96:1019-1027.

[8]Y. Qin et al. Journal of Clinical Biochemistry & Nutrition, 2011, 49(3)174-8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