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升华七律诗 一芹

 难时方觉影孤单 2023-09-21

一芹

死死生生同一群,三观入彀渭泾分。

铮铮语论钦山主,耿耿心魂鄙水军。

每有当年鹿鸣客,皆为此际鹤巢云。

惭惭敢问东林老,可许没能奉一芹?

【注释】读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杜工部蜀中离席》诗,依韵而咏他事。原诗云:“人生何处不离群,世路干戈惜暂分。雪岭未归天外使,松州犹驻殿前军。座中醉客延醒客,江上晴云杂雨云。美酒成都堪送老,当垆仍是卓文君。”依韵诗作于2023年9月18日。

这首诗的意思是:死死生生同在一个微群,三观入彀已成渭泾之分。铮铮语论钦敬山主,耿耿心魂鄙视水军。每每有当年的鹿鸣之客,皆为此际的鹤巢之云。惭惭地敢问东林群老,可允许我没能奉献小小一芹?

首联中的“入彀”,指进入一个范畴。见宋代诗人刘克庄的《即席用实之郎中韵》诗:“偶临群彦宴公堂,老去斯庄莫遣荒。东道主人如谢守,西阶重客欠王郎。不能席上题鹦鹉,争免池边夺凤凰。圣世英贤俱入彀,岂论狗监与鹰坊。”又见他的《题永嘉黄仲炎文卷二首》其一:“书坊黄册诱儿童,朝取封侯夕拜公。贾董奇材无地立,欧苏精鉴与人同。安知李廌麾门外,不觉刘几入彀中。蚤晚君王求极谏,莫教豪杰泣途穷。”

颔联中的“山主”,指寺院的住持、书院的山长等。见明代诗人张宇初的《访朋山如愚尊师榆原真馆》诗:“榆晚高堂续构成,独桥双涧步秋清。牵篱野蔓残花影,绕户林塘过雨声。种术圃通黄叶路,采芝人老白云扃。诛茅户傍朋山主,且遂茅茨话拾荆。”又见明代诗人张宁的《寿诗》其一:“五十七岁未衰节,三百六旬初度辰。半世平安逢盛旦,一年佳丽属芳春。旧游曾作青山主,此会应多白社宾。鸿雁有声群序近,芝兰无恙物华新。”

颈联中的“鹿鸣客”,指参加科举考试的人。见宋代诗人杨万里的《送赵宽之排岸之官章贡》诗:“监河曾赋鹿鸣篇,又奉潘舆上贡川。五子循环迎一母,十分酌玉祠千年。郁孤马祖饶行乐,柿粟来禽肥过拳。兰膳余闲翻故纸,曲江早趁燕花边。”又见清代诗人龚自珍的《已亥杂诗二八五》:“嘉庆文风在目前,记同京兆鹿鸣筵。白头相见冬山路,谁惜荷衣两少年。”

这一联中的“鹤巢云”,指隐逸者居室周围的云雾。亦指山中雾气。见元代诗人萨都剌的《将游茅山先寄道士张伯雨》诗:“借骑白鹤访茅君,琪树秋声隔夜闻。料得山中张道士,开门先扫鹤巢云。”又见明代诗人张煌言的《清秋忆从弟嘉言》诗:“秋声萧瑟到空山,怅望惊鸿去不还!离别紫荆生死际,平安黄犬有无间。寒蚩织月思千缕,孤鹤巢云影半关。多少长林摇落态,独怜愁绪未能删!”

尾联中的“东林”,指庐山东林书院,亦指明代的东林党。见宋代诗人黄庭坚的《东林寺二首》其一:“白莲种山净无尘,千古风流社里人。禅律定知谁束缚,过溪沽酒见天真。”又见他的《东林寺二首》其二:“胜地东林十八公,庐山千古一清风。渊明岂是难拘束,正与白莲出处同。”还见清代诗人黄遵宪的《己亥续怀人诗》其二:“纷纭国是定维新,一疏惊人泣鬼神。寻遍东林南北部,一家钩党古无人。”

这一联中的“一芹”,典出《列子·杨朱》有献芹于人,因味不中口而为人所怨事。后因以“一芹”为礼品微薄之典实。亦泛指微薄之物。见宋代诗人李石的《食枸杞猫头筍》诗:“一毛沼泪未宜轻,甘脆提携慰客情。仙狗吠林堪小摘,乳猫蹲竹得春萌。齿牙风露虽云美,口腹朝昏只旋营。尚献一芹裨玉食,天庖回首隔重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