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跟着孔子去旅行之四十九:颛臾国遗址在固城

 meiqingji 2023-09-21 发布于山东

我在平邑县地图上,查到了一个名叫颛臾的村子,归属平邑镇,离平邑县城不远。86日一早,我和丕羽吃完早饭,便前往颛臾村。

我们很快就到了颛臾村,路边有个公交车站的牌子,上面写的就是“颛臾”2字。我们把车停下,我到路边一个农杂商店里询问颛臾村名字的由来,以及颛臾故城的问题。他一概答不上来,然后他指着路对面说,你到那边问问,那边才是颛臾村。

也许是我们来的太早,走进村后很少看见人,问了几个人,都说不知道颛臾故城的事。我看到路边一处门前两侧各挂着一个牌子,一边写着“平邑镇颛臾三村民委会”,另一边写着“平邑镇颛臾三村党支部”,我们走进院里,虽然看到有很多房间,但没有一个开着,也没看见一个人。我们从村委会出来,见人就问,其中有一个人告诉我们,这里原本是一个村子,后来分成了四个,分别叫颛臾一村、颛臾二村、颛臾三村、颛臾四村,人口共6000余人,村内以公姓为主。这个地方,是颛臾国灭亡后其后裔迁居于此而形成的村落。问到颛臾故城,有个人告诉我们,好像是在柏林镇固城村。

我在地图上查到了柏林镇固城村,从这里还要往东走。本来去固城是一路的坦途,可由于我们路不熟,走上了一条几乎不是路的田间小路,路边还长满了酸枣,上面都是尖硬的刺,丕羽小心地开着车,我在前面引路。费了很大的劲,才走出这段田间小路,找到了固城村。在这里打听颛臾故城,就没有人不知道的了。因为固城原名古城,它的位置就在颛臾国的遗址上。村民指着一条向北的路说,往前走不远就能看见颛臾故城,那里有牌子。

我们按照指点,沿路北行不远,果然看到路边立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颛臾国故城”,上边写着“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下边写着“山东省人民政府一九九二年六月二十日公布,平邑县人民政府一九九三年四月立”。碑的背后便是城墙,城墙上面长满了树。其实我们走的这条路就是从城墙穿过去的,路的两侧都可看得出来城墙的样子。

据考古资料显示,这里的颛臾故城遗址就是当时的颛臾国,其城近正方形,南北长600米,东西宽550米,城墙用黄土夯筑而成,现南面城墙残存较少,东、西、北面残墙高3-4米,最高处达9米。我们站的地方,应该是北城墙。

在春秋时期,颛臾是一个很小的国家,还是鲁国的附属国,主要替周天子负责蒙山的祭祀工作。据《通志·氏族略》载:“颛臾氏,风姓,伏羲氏之后,鲁附庸国,主东蒙及济水之祀。”只是因为《论语·季氏》中有《季氏将伐颛臾》一章,也是《论语》中的重要篇章,才使这个小国有了极高的知名度。

季氏准备讨伐颛臾,作为季氏家臣的冉求和子路一起来见孔子,向孔子报告了这件事。孔子旗帜鲜明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坚决反对季氏讨伐颛臾,并对冉求提出了批评。孔子说:“冉求,这不是你的过错吗?颛臾这个国家,是从前先王让它负责东蒙的祭祀工作,并且在鲁国的范围之内,不过是鲁国的一个臣子。为什么要攻打它呢?”(《论语·季氏》: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此事发生在孔子周游列国归来之后,季氏指的是当时主持朝政的季康子。据史料记载,冉求和子路并未同时做季氏的家臣。孔子周游列国归鲁,子路则留在卫国任孔悝的家臣。而朱熹则认为:“按《左传》《史记》二子仕季氏不同时。此云尔者,疑子路尝从孔子自卫返鲁,再仕季氏,不久而复之卫也。”(《四书集注》)可备一说。本来是冉求和子路一同来见孔子,而孔子独责冉求,这是为什么?因为冉求在季氏家任职时间很长。本来孔子周游列国的时候,冉求一路跟随,可是到了陈国,冉求被季康子召回,他就一直在季氏家任职。冉求可算是季氏家的老臣,说话有一定分量。不能阻止季氏伐颛臾,冉求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所以孔子把矛头直接指向了冉求。东蒙即平邑县境内的蒙山,蒙山在颛臾故城北5公里。

冉求向孔子汇报这件事,本意是想得到孔子的支持,可却被孔子当头给了一棒,冉求顿时感到心虚起来,底气不足地说了句:“季氏想要那么做,其实我和子路都不同意。”本来听说季氏要伐颛臾,孔子就很生气,听了冉求的这句话,孔子就更加来气了,上边说的是冉求的过错,而这时孔子引用周任“陈力就列,不能者止”的话,直接指出你这个家臣根本就不称职。下面孔子用了一连串的比喻来说明你冉求是如何的不称职:你是一个扶持盲人走路的人,可盲人摇摇晃晃你不去搀扶,快要倒下去了你也不去管,要你这个搀扶的人干什么?你是看管老虎和犀牛笼子的人,你是负责保管装占卜用的龟甲和祭祀用的玉匣子的人,可是老虎和犀牛都从笼子里跑出来了,龟甲和玉都烂在匣子里了,你说这是谁的过错?连续两次尖锐的发问,不用回答,答案已经十分明确。(《论语·季氏》: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孔子明确地告诉冉求,如果颛臾被灭了,就是你的失职。

在孔子的严厉批评下,冉求才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颛臾城墙坚固,且又靠近费邑,今天若不夺过来,肯定会给子孙留下祸患。”费是季孙的封邑,颛臾在费邑西北八十里,二者相距很近。可见冉求此话推翻了前面所说的“吾二臣皆不欲”的话。关于当时鲁国的形势,朱熹分析说:“是时四分鲁国,季氏取其二,孟孙、叔孙各有其一,独附庸之国尚为公臣,季氏又欲取以自益,故孔子言颛臾乃先王之封国,则不可伐;在邦域之中,则不必伐;是社稷之臣,则非季氏所当伐。”本来孔子对季氏将伐颛臾这件事就十分不满,此时冉求又亮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就更使孔子火冒三丈,对冉求给予了更加严厉的批评:“君子最讨厌那种心里想要又不肯说出却另外找借口的人。我听说拥有邦国的诸侯和拥有封邑的大夫,他们不担心东西少而担心分配不均,不担心贫困而担心社会不安。财物分配合理就不会产生贫穷,上下和谐就不会觉得人少,政局安定国家就不会有倾覆的危险。做到了这一点,如果远方的人还是不服,那就要再修治文教德政让他们归服。他们已经来了,就应该让他们安定下来。可现在由和求你们两个人辅佐季氏,远处的人不臣服,却不能让他们臣服,国家四分五裂不能使其安定统一,却谋划在国内发动战争。我担心季孙氏的忧患不在颛臾,而是在自己家的院墙之内。”(《论语·季氏》: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由于孔子的情绪十分激动,所以一口气说了上面这一大段话,每一句话都像重磅炮弹扔向冉求,砸得他晕头转向。在学生面前,孔子是一个和蔼可亲的长者,他称呼弟子,名后往往带一个“也”,比如“回也”、“由也”、“赐也”,有了这个“也”字,不但使语句变得舒缓,而且显得十分亲切。孔子即便是批评弟子,也是十分婉转,很少有疾言厉色的时候。在《论语》中看到孔子大动肝火,这还是第一次。文中三次点到冉求的名,我们没有看到孔子惯用的那个“也”字,显得生硬多了。更主要的是,冉求的行为已经超出了孔子所能接受的原则底线,所以他才声色俱厉地对冉求进行了批评。这一段话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孔子明确地阐述了自己的政治主张,而且一些精彩的话已经成为成语,如“既来之,则安之”、“分崩离析”、“祸起萧墙”等,一直活跃在中华民族的语言里。

这里还给我们留下一个疑问:季氏到底伐没伐颛臾?朱熹推测:“伐颛臾之事不见于经传,其以夫子之言而止也与?”(《四书集注》)光绪《重修费县志》载:“季氏伐颛臾,事而不克,秦始灭其国。”又:“孔子深责之,季氏乃止,秦始灭其国。”说明孔子深责冉求起到了效果,季氏最终放弃了讨伐颛臾,使这个小国家能一直持续到秦。

当时在蒙山脚下建有东蒙祠,就是颛臾主持祭祀东蒙的场所。宋代在东蒙祠附近建有万寿宫,今万寿宫在遗址上重建。我们从蒙山上下来,天已经有些黑了,万寿宫已关了门,我在外面拍了几张万寿宫的照片,便离开了蒙山。

                               2013721日第一稿

                2014525日第二稿

梅吉庆简介:

 著名传统文化学者。1952年出生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郊区。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在研究孔子方面有很深的造诣,自2012年以来,曾先后三次重走孔子路。出版有旅行记《跟着孔子去旅行》(上下册),摄影集《孔子周游地域影像志》两部力作。

项目简介:

 读者在作者的带领下,走回了历史,走进了孔子的生活,就好像一个活生生的孔子站在你面前。人们会清晰的看到孔子是怎样从一个普通人成长为圣人呢,成长为受人尊敬的“至圣先师”以及“万世师表”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