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治的落幕与大正的开场

 知易行难nev5ph 2023-09-21

者:商兆琦



图片明治天皇与“机要六条”
1868 年,幕府政权瓦解后,明治天皇名义上成为日本的最高统治者。然而,15 岁的天皇没有任何政治能力,拥有实权的是曾经的倒幕派、现在的维新元勋。明治天皇的主要任务是接见外宾、与欧洲皇室交往和巡幸各地。他以此展示自己对外是日本主权的代表,对内则是统一政权的象征。
明治政府成立时曾宣布 :天皇成年后将亲裁万机。不过天皇成年后,掌握国家实政的仍是公卿和藩阀。30 岁之后,明治天皇一度有过“亲政”的想法。1884 至 1885 年间,明治天皇常常“称病不出宫”,以示对其无法发挥政治影响力的不满。由于许多政治活动需要天皇参加,天皇的“不配合”给国政运营造成了困难。在此期间,伊藤博文向明治天皇反复解释了“君主立宪制”的精髓,并逐渐获得天皇的谅解。1886 年,以与伊藤约定的“机要六条”为标志,明治天皇确立了成为立宪君主的决心,并离开了公开的政治舞台。
“机要六条”的主要内容包括 :天皇是否出席内阁会议,以首相的请求为准 ;天皇垂询政务,要以主管大臣或次官为对象(其目的是排除宫中势力,使权力集中于内阁);天皇在必要时可以去地方巡幸,并准许内外人士拜谒和陪餐(其必要性由内阁决定);如国务大臣提出拜谒要求,天皇必须准其拜谒等。
在该约定的束缚下,天皇虽说不是被内阁操纵的牵线木偶,但对内阁的活动要尽力予以配合。
图片躺赢的“明治大帝”
明治天皇嗜酒,即使晚年患上糖尿病,还是杯不离手。到了后来,天皇的身体非常糟糕,但他仍坚持出席枢密院会议。尽管天皇每会必到,却从不讲话。1912 年 7 月的一天,天皇竟在会上打起了瞌睡。山县有朋见状后,用军刀“咚咚咚”地杵地板,将天皇吵醒。几天后,天皇吃完饭后又喝了两杯酒,当他准备起身时,“咣”的一声倒在地上。天皇在病床上躺了 10 天后,告别了人世。太子即位,日本进入大正时代。
明治天皇往往被尊称为“明治大帝”(Meiji the Great),但他的一生究竟有什么成就?他没有带兵打过仗,没有主持过政治改革,甚至没有主动做过政治决定。历史上著名的大帝,如亚历山大大帝、君士坦丁大帝、彼得大帝都有丰功伟绩。与他们相比,明治天皇可以说什么都没做。其实,正因明治天皇什么都没做,他才成为了一代大帝。
明治天皇15岁继位,60岁去世,在位45年。在这45年中,他的主要工作是参加各种典礼和去各地视察。他虽然拥有最高权力,但从未主动使用过。管理国家的是伊藤、山县等元老,他们以辅佐天皇的名义对日本实施集体领导。而明治天皇与其说是权力的行使者,不如说是权威的象征。
之前谈过,《明治宪法》确立了立宪政体,实现了权力的分立,也带来了权力的分散。只有在内阁(政府)、议会(政党)、元老(藩阀)之间出现无法调和的冲突之时—这种状况并不经常发生—天皇才是最高裁决者。因是裁决者,天皇无法主动指导政治运营。
图片明治天皇的角色
为什么天皇有权力却不行使,仅满足于作为“权威”存在呢?正如之前所说,战前的天皇制存在立宪君主和绝对君主的“双重性格”。而这“双重性格”的形成原因在于,明治国家的缔造者们想要同时解决两个课题。
一是利用天皇的权威来扫荡大大小小的割据势力。明治维新之前,日本有 260 多个藩国,就有 260 多个割据政权。只有消灭这种分裂割据的局面,日本才能建立中央集权国家。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他们需要树立天皇的绝对权威。但国家的统一只是第一步,为了使日本在世界上崛起,他们还要推进富国强兵、文明开化和殖产兴业。为实现这些目的,日本就要引入西欧的立宪制度、政党制度、议会制度和法律体系。要实行近代的民主制度,自然又需要限制天皇的独裁权力。
伊藤等人为解决这双重的课题,便设计出一种既尊崇皇权又限制皇权的制度。在这种制度安排下,天皇不需要出色的执政能力,只需要保持权威即可。无论是怎样的问题,元老们制订出相关方案后,天皇只管同意就行(当然,元老们也不会公然违背天皇的意愿)。明治天皇不直接参与政治运营,但这些行动都以他的名义进行。在政府不断地塑造和宣传之下,明治天皇化身为日本的主权象征,化身为历史、文化与传统精神的象征,化身为统揽大权的“神圣君王”,化身为国民的“完美的父亲”。由此,明治天皇具备了无与伦比的“卡里斯玛”(即指超凡魅力)性格,尽管他几乎什么都没有做。在国力蒸蒸向上的烘托下,更在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的胜利下,一切的成就和荣耀都归给了天皇。“统而不治”的天皇成为统合国民的“机轴”,也就成了“明治大帝”。
图片
受权刊发,选自《“无责任”的帝国:近代日本的扩张与毁灭 1895—1945》,商兆琦 著,上海三联书店 | 理想国2023年7月。


图片八八舰队与二十五师团
明治天皇去世后,日本进入大正时代。大正时代被称为“民主化时代”,但这一时代实际上是由军备扩张开启的。
日俄战争后,日军占领区扩大到南部库页岛、辽东半岛和朝鲜半岛。由于防线扩张,军部在山县有朋的授意下,制定《帝国国防方针》(1907 年 4 月),决定继续扩军。此时,海军的首要假想敌从俄国变成了美国,战略目标变为“南进”。因为俄国舰队被消灭后,太平洋上最强大的海军只剩下日军和美军。日本渴望获得西太平洋的制海权,控制这一地区的贸易和航运。不过,与美军相比,日本海军尚处于劣势。日本海军高层研究后认为,日军必须保有美军 70%的战力才可与之对抗。
为何是 70%?日本国力薄弱,海军不可能横跨太平洋进攻美国,其主要任务在于近海防御。一旦日美开战,美国舰队从夏威夷基地开到日本近海的距离为 3000 海里,每航行 1000 海里,舰队的战斗力就会因磨损、船底污泥、士气下降而减少 10%。当它抵达日本近海时,战斗力只剩 70%。因此,日本舰队必须保有美国舰队 70%的战斗力,才能在决战时与之势均力敌。根据这一战略方针,海军制订“八八舰队计划”,即新建 8 艘 2 万吨级别的战列舰和 8 艘 1.8 万吨级别的新型巡洋舰。
与海军不同,陆军的首要假想敌国仍是俄国,战略目标还是“北进”。在日俄战场上,日军尽管占据上风,但由于兵力和弹药不足,无法捕捉俄军主力。日俄战争后,俄国在远东囤积重兵,并提升了西伯利亚铁路的运力。为了防备俄军的复仇,陆军计划将当时17 个师团的常备军扩充至 25 个师团。一旦发生战争,增调预备役入伍,可立即扩充至 50 个师团。一个师团的常备兵力约为 1 万人,战时编制可达 2 万余人,50 个师团的总兵力将超过 100 万人。
图片帷幄上奏
陆海军都要扩军,双方统一步伐,在山县有朋的推动下,陆海军首脑绕过首相、内阁和议会,进行秘密磋商。双方商定,海军建设“八八舰队”,陆军扩军至 25 个师团,海军不扯陆军后腿,陆军也不找海军的麻烦。双方达成一致后,将扩军计划上奏给了天皇。该计划得到天皇的批准,又经元帅府(直属天皇的最高军事辅佐机关,由元帅组成)审议后,最终确定下来。直到这时,陆海军才把扩军方案拿给首相看,说 :“我们要增设师团和建造军舰,天皇已经同意了,你拿钱吧。”
之前介绍过,军部在作战用兵上拥有独立权限,他们制订国防计划无须征求文官政府的意见。这种绕开内阁和议会,直接征求天皇同意的做法叫作“帷幄上奏”,是军部三大特权之一。特别是在日俄战争后,陆海军单独商议制订国防计划,获得天皇裁可之后再告知首相的做法,成了一种惯例。
但在这时,政府面临严重的财政困难。在日俄战争中,为筹集战争经费,日本欠下了巨额外债,又未获得任何赔款。据统计,日俄战争爆发前,日本的国债总额为5.3亿日元,战争结束后猛增至19.6亿。其中外债从0.97亿增至9.7亿,激增至10倍。战后经济低迷,外贸不振、赤字严重,政府财政苦不堪言。
内债还好说,可以多印纸币,以通货膨胀来应付。但外债需要用外汇和黄金储备偿还,则不得不健全财政。此时陆海军狮子大开口,使西园寺内阁十分为难。经过讨价还价,也是在桂太郎等人的调解下,陆海军同意分阶段扩军。陆军同意先增设 2 个师团,等到财政状况好转后,再增设余下的师团。海军则同意将建造3艘战列舰和4艘巡洋舰的计划,改成先建1艘战列舰和1艘巡洋舰。
即便如此,军事负担依然沉重。据统计,在1910年的年度预算中,军事开支占32.5%,公债开支占30.2%,两者之和超过6成。1911年,未清偿的国债总额高达25.5亿日元,年利息高达1.4亿。可是陆海军才不管财政问题,他们不达成扩军目的,便不会善罢甘休。
图片陆军倒阁
1911 年 8 月,第二次西园寺内阁成立(至 1912 年 12 月)。这届内阁将整理财政、减轻债务列为主要施政方针。然而,陆海军却无视内阁方针,继续要求扩军。海军提出7年3.5亿日元的预算要求,在藏相的抵制下,被削减到7年8000万。为了与海军攀比,陆军要求 7 年 5000 万的预算,用以增设两个师团,但被内阁拒绝。
1912 年,新任陆相上原勇作上台,继续要求增设两个师团。他的扩军理由是 :一、合并韩国后,防线扩大 ;二、俄国在远东囤积重兵,扩建西伯利亚铁路,有必要防范俄军的复仇 ;三、辛亥革命发生后,中国出现新形势。
考虑到财政拮据,西园寺难以满足增师要求。为了疏通与陆军的关系,他多次与山县有朋和桂太郎协商。山县说 :“内阁财政紧张,我也能理解。但扩军是既定方针,如果陆军能够自己筹到钱(比如减少其他开支),内阁应该同意。如果一举增设两个师团困难,可以先增设一个师团或半个师团,总不能让上原大臣空手而归。”尽管山县的态度和缓,但桂太郎和军务局长田中义一却蠢蠢欲动。他们要破坏陆军与内阁的关系,于是唆使上原勇作与陆军中坚力量强推增师方案。面对陆军的无理要求,西园寺内阁的态度也日趋强硬,双方对峙,形势急转直下。
上原勇作见到增师无望,于是动用“帷幄上奏权”,向大正天皇请辞。其实,陆军大可不必如此,事情并非没有转圜余地。陆军之所以与西园寺内阁决裂,是因为在扩军过程中海军更受优待,“陆主海从”的国防政策有可能被翻转为“海主陆从”。为了遏制海军的扩张势头,陆军决定大闹一场。而且,陆军还认为政友会有意打压军部,试图一举奠定政党内阁的基础。此外,已经两度组阁的桂太郎还想重回首相宝座,他与陆军合谋,策划了这次事件。
上原辞职后,陆相的职位出现空缺。西园寺找人接任,但陆军拒绝推荐人选。内阁凑不齐人选,只能解散。
图片第三次桂太郎内阁
第二次西园寺内阁倒台后,元老们商讨继任首相的人选问题。由于缺钱,难以满足军队的要求,无人愿意接手这个烫手山芋。山县有朋无计可施,不得已把桂太郎找来,让他第三次出面组织内阁(1912 年 12 月—1913 年 2 月)。
之所以说“不得已”,是因山县此时已不再信任桂太郎。桂太郎虽是山县一手提拔起来的,但他在羽翼丰满之后,便不受山县操控了。而且,桂太郎还有仿照伊藤博文创设新党的计划,这使得山县更为不满。但此时的山县别无选择,只得继续推荐桂太郎。
桂太郎一上台就宣布,陆军暂停增设师团,但为了公平起见,对海军的资助也要中止。眼看煮熟的鸭子飞走了,海军极为不满。海相激烈反对,甚至以辞职做威胁。桂太郎见状不妙,于是请天皇出面挽留。与此同时,又拨付了一笔经费给海军,这才平息了此事。
与海军的纠纷平息后,桂太郎与政友会的矛盾又凸显出来。桂太郎和政友会本来关系尚可,但现在双方已经闹翻。桂太郎与陆军倒阁,将西园寺赶下了台,就已经得罪了政友会。为了打破政友会一党独大的态势,桂太郎还要挖政友会的墙脚,以组织自己的政党,这更加激怒了政友会。政友会立即组织反击,以“打破阀族,维护宪政”为口号,发起了打倒桂太郎内阁的运动。

图片大正政变

此次打倒桂太郎内阁的运动声势浩大,除政友会外,还有其他几种力量参与其中 :一是工商业者联合会,他们反对扩充军备,要求政府量入为出,并废除营业税 ;二是政友会的盟友—新闻报社和杂志社;三是被动员起来的国民大众。在这些力量的支持下,政友会在议会提出内阁不信任案,要求弹劾桂太郎。
1913 年 2 月 5 日,尾崎行雄在国会中发表演说,指责桂太郎狐假虎威,利用天皇权威实施专政。“每当他们一开口,就自称忠君和爱国,好像忠君爱国是他们的专属物一样。但看他们的所作所为,只不过是躲在王座后面向政敌打冷枪。难道他们不是以王座为胸甲,以圣旨为子弹,来打败他们的政敌吗?”尾崎的演说精彩生动,很有号召力,而且揭示了一个重要道理 :对国家的忠诚并不等于对政府的消极恭顺,“据理力争”往往更能展现国民的责任感和爱国心。
果不其然,桂太郎见势不妙,立即请求大正天皇出面干预。大正天皇与桂太郎私交甚好,于是召见政友会总裁西园寺公望,要求政友会撤回不信任案,并下令议会休会。对于天皇的命令,西园寺不敢不从,只能保证撤回议案。
对于桂太郎的做法,政友会干部感到愤慨。他们认为,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因此,尽管西园寺向天皇保证撤回议案、议会休会,但第二天,政友会议员还是奔向国会,继续弹劾桂太郎。此时,大批民众包围国会,要求桂太郎下台。东京及其他城市发生暴动,警局、派出所、亲政府报社和桂派议员住宅陆续遭到袭击。在这重重的压力下,成立仅两个月的桂太郎内阁只能黯然宣布解散。
第三次桂内阁垮台后,政友会重掌政权,这便是日本史上的“大正政变”。“大正政变”不仅标志着“桂园体制”的崩溃,也意味着天皇权威的急速下坠。与明治天皇不同,病弱的大正天皇缺少“卡里斯玛”性格,也欠缺政治经验。桂太郎试图利用天皇的权威来驯服议会(在这点上,他似乎在模仿伊藤博文),却惨遭失败。桂太郎的鲁莽既葬送了自己的政治生命,也暴露了大正天皇的无能。由元老、藩阀和官僚主导的政治体制进一步松动,日本开始进入“大正民主化时代”。注释略去。)

图片

图片

《历史学人》02已经出版上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