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65 | 横滨中华街(1894~1972): 一个华人社区的兴起。

 不吃少女 2023-09-21

人的身份构成是复杂的,出生地、常住地、语言、信仰、外貌等都可以把同一个人归类于不同的群组当中。

1985年之前日本的国籍法基于父系血缘关系,日本女性与中国男性结婚后就会失去日本国籍变成中国人。但个体对自己身份的认同是否能够轻易被一纸法律扭转,我们不得而知。

而同样的,来到横滨扎根的中国人,通过广泛地交往与通婚,彼此之间的边界并没有那么泾渭分明。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他们常常需要作出可能决定着存亡的身份选择,他们似乎有意无意地在民族身份与地方身份的矛盾中找寻一个共存点

这也是这本书要讲述的重点,即探讨华人的概念是如何在横滨产生的,又是如何融入当地的。《横滨中华街(1894~1972): 一个华人社区的兴起》也是第一本关于中国移民在日本的历史英文专著。

(自摄于2016年)

作者在引言中采用了本尼迪克特·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的观念,认为民族是想象出来的共同体。与各位读者是否达成共识还有待商榷,但这个观念或许是目前能够最好地说明为何扎根于日本的中国人无论持有何种身份认同都有其合理性。

除引言外,全书共有五章以及结论——

第一章  甲午中日战争与民族团结
第二章  流亡民族主义者与杂居地政治
第三章  一个国际港口的合作、冲突与现代生活
第四章  中日战争、“中日亲善”与横滨人认同
第五章  分裂之城:冷战时期的横滨中华街
  论  单一民族国家中的少数族裔及日常生活中的微观政治

章节按照时间顺序以及横滨中华街与中日关系变化之间的主要节点进行划分。

为解决生存这个命题,华人们来到横滨。其中广东人居多,且大部分为餐饮创业者。不得不承认中华街一直以强大的饮食文化保持着生命力。

2016年我来访横滨中华街时,这里繁华且干净,慕名前来的游客们一间一间店地仔细走逛,热闹非凡。一页一页地翻阅书籍,就像电影中的蒙太奇镜头一般,一帧一帧地回溯1894-1972年这78年间的横滨中华街。

得益于书的切入点小,容易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烟火气。一个朝代一段历史几十年几百年,被铭记的却只有屈指可数的几位英雄人物,但还有那么多真实活过的人,那些个体的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都有无可比拟的价值也值得被了解。

在第一二章中,虽然种族歧视、领地意识等也有提到,但中日民族之间剑拔弩张的对立气息并非显而易见,甚至推翻清帝国的革命中也有许多日本人伸出援手,不是因为所谓的命运共同体,而仅仅是出于正义心、同理之心。

(自摄于2016年)

但到了后面的章节,我们会读到除了地震给横滨中华街带来的巨大破坏之外,威胁横滨中华街的——或者说在日本生活的中国人的——存续,毫无疑问是战争,中日二者间的关系不断发生变化,当地日本人对华人的敌意升温,摩擦日渐升级,政策也给华人不断施加压力。在这样的背景下,不安定的生活使他们心力交瘁,许多华人回归祖国,中华街也日渐萧条。

虽非作者的重点,但在这本书中我们也可以明确地看到,种族一方面可以带来认同感与凝聚力,作为少数族裔,它让困境中的横滨华人团结一心。但作为客居他乡的群体时,种族划分的劣处则是偏见与歧视带来的压迫。

当“人”变成一个名词、一个概念时,似乎更容易被当成工具。或者说有人刻意为之,于是将一群活生生的人转变成“概念上的人”。

这让我想起《偏见的本质》中提到的“由剥削阶级在公众中传播的一种社会态度,目的在于污名化某些群体为“劣等群体”,以便正当剥削该群体本身或其资源。”

诚如作者所言“日本人对华人的看法是多样和多重的,但当他们将华人作为一个整体看待时,观点却趋于一致。这并不难理解,“贴标签”能够让人快速且方便地归类对象,并以此作为他们对待这个群体的合理化证据。

当种族之间建起隔阂,群体被贴上污名化的标签,即便他们看到这个族群的人有优点闪光点,基于防御心理,他们会将此当成例外,换言之,这种带有偏见、歧视性的标签是难以被动摇的。

(自摄于2016年)

类似地,作者在书中也引用了历史学家卜正民等人的批判,“战后中国的民族主义形成了对过去的道德滤网,产生了一种“抵抗主义”的主流叙事,也就是说,一个人要么誓死抵抗,要么道德沦丧,绝无中间状态”。

无论是从作者的观点,抑或我们在生活中的切实感受,不难发现,看客有时容易变得冷漠。当自己与某个群体有一定的距离时,我们容易将其归纳进一个框架内,几个词语潦草地描绘他们的行为以“清晰”自己的认知。

一场离别中的内心挣扎都可能交织着无数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感,在乱世之中,无论如何一切都不会是如此干净利落的被三俩词汇形容完毕。

庆幸的是研究者搜寻到百姓保留了自己对抗操纵的力量的证据,即权威者难以察觉的“隐藏记录”,向我们展示了群体不是工具,而是和你我一样的人,有感情有血泪。不敢说感同身受,但对人事物多些了解,自然就会多一些理解。

(自摄于2016年)

所幸乱世过去了,战争落下帷幕,和平成为了共识。

横滨中华街经历过昌盛与衰颓。自然界的抖擞与时代的浮沉,都曾给这片大地予以沉重打击,人去了又来,来了又去。最后达成的共识,似乎是共同的横滨地方身份认同。

“由于横滨华人没有完全否认他们内在的中华民族性,他们跨越种族和民族的边界、寻求与日本邻居团结起来的努力,意味着一种不同民族和谐共处的进程。”

读毕此书我又再次回想起游历横滨中华街时,街上张灯结彩,游客们满脸新奇地看着一路上蒸汽腾腾的茶点、包子、饺子的场景。当时我也情不自禁地感到兴奋,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四海之内皆兄弟”的说法,我也希望孔夫子“天下大同”的理想能够实现,只要人不犯我,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