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学习伤寒是走进中医的第一步,那么学习不同版本的伤寒论则是学透伤寒的必经之路。而《伤寒杂病论》作为中医四大经典之一,流传至今,版本多样。 20世纪30年代,中医学家黄竹斋先生于浙江宁波访书期间,从桂林医家罗哲初先生处得张仲景四十六世孙张绍祖家藏《伤寒杂病论》第十二稿手抄本,全书16卷,内容与通行本《伤寒杂病论》有差异,多出了三分之一。 黄竹斋先生返回上海后,将桂林古本中左修之所作序文和目录登载于《光华医学杂志》,这部从未示人的《伤寒杂病论》秘本才被世人所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罗哲初之子罗继寿先生将其父所传原抄正本献出,于1960年正式出版。从此,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被众多想要深入研究经方的医家推崇。 而今天为大家介绍的版本出版于2014年,综合多个经典版本校勘,至今已经重印10次,累计销售10余万册,可以说是目前研读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的首选。 伤寒论经典传世版本 点击进入悦医家·中医书院购书 内容增加三分之一 补宋本文献之缺失 《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中的六气主客、伤暑脉证并治、热病脉证并治、湿病脉证并治、伤燥脉证并治、伤风脉证病治、寒病脉证并治等篇,是与通行本《伤寒杂病论》不同之处,为本书特色。 对含糊不清之处 直接指明阐释清晰 在通行版本中“脏结证”条文简单,无治疗方剂,而《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指出“脏结者,五脏各俱,寒热被分”,分别为“肝脏结”“心脏结”“肺脏结”“脾脏结”“肾脏结”,每脏脏结条文另附方剂。 论述详尽 内容丰富 文辞畅达 说理真实 点进封面进入悦医家·中医书院购书 订正条文因错简 讹脱所致谬误 古籍流传千百年,难免有传抄讹误之处,如第25条云:“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作“太阳病,服桂枝汤后,大汗出,脉洪大者,与白虎汤”则更为合理。如只单一学习通行版,在错误的基础上思绪连篇演绎内在逻辑,难免事倍功半。 印制清晰 排版疏朗 版式美观 方便阅读 点进封面进入悦医家·中医书院购书 ![]() ![]() ![]() ❖本文仅作知识分享,不构成对任何药物或治疗的推荐和推广,不能代替专业医生的医疗建议。如有诊疗需要,请咨询和联系正规医疗机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