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会享受生活

 率真爱心大使 2023-09-21 发布于河南

人甫一出生,就被丢尽了生活的漩涡

人甫一出生,就被丢进了生活的漩涡,漩来漩去一辈子都不得脱身。什么时候人生的旅途走到了尽头,生活的颤音才会戛然而止。

什么是生活?生活最基本的意义就是生存,就是活着。《孟子·尽心上》曰:“民非水火不生活。”这句话,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水火乃生活必需之物,没有水火,民众即无法生存。由此看,有水火就有了衣食住行,就有了柴米油盐,就有了吃喝拉撒,就有了家长里短;二是民众的生活就是在水火之中,不经受水火的磨难就不叫生活,因此才有“水深火热”的说法。由此看,有水火就有了苦辣酸甜,就有了喜怒哀乐,就有了爱恨情仇,就有了生离死别。明代吕坤有诗云:“人生亦大难,安用苟生活。”

怎样生活?《文子·道德》记载:“老子曰,自天子以下,至于庶人,各自生活,然其活有厚薄。”这就是说,上自天子权贵,下至庶民百姓,人人都有各自的生活,概莫能外,只不过人们的生活厚薄不均,贫富不等罢了。生活其实就是为了生存,连生存都谈不上,何谈生活?要想生活得好,只有两条:一是创造,二是享受。没有创造就无法生活,譬如衣食住行,没人织布,何来衣穿?没人种粮,何来饭吃?没人建房,何有居住之地?没人造车,何来代步工具?不会享受等于没有生活,譬如苦辣酸甜,不体验怎知味道的多样?譬如喜怒哀乐,不经历怎知感情的丰富?

创造生活,是为了生活得更好

创造生活,是为了生活得更好。工人说:我们出产的产品是我们创造出来的,只有把这些产品换成哗啦啦的钞票,我们才有饭吃。农民说:我们生产的粮食是我们创造出来的,只有把这些粮食颗粒归仓,我们才不会饿肚子。商人说:我们赚取的利润是我们创造出来的,只有把这些利润变成税收,社会经济才会搞活。军人说:我们守卫的疆土的安全是我们创造出来的,只有疆土安全了,我们的人民才会安居乐业。善于创造生活的人,他的生活才会踏实。虽然创造生活的过程辛劳、艰苦,甚至危险,但是经历的充实,让他不枉走这人生一遭。

享受生活,是为了生活更有意义。孩子们说:每天有一支雪糕吃,是我最开心的事情。小孩子容易满足,在他看来,能有自己最为心仪的好吃的就是享受了。老年人说:老了有个伴,不寂寞就行。老年人没有太多的欲望了,只希望能平平安安地度过晚年。在秋风夕阳下,能有个陪他说话、散步的伴侣就是天大的享受了。男人说:我的努力打拼能被认可,我就心满意足了。每天拖着疲惫的步伐回家,马上有一个亲切的拥抱送上来,还有什么能比这更让人感到温馨激动的呢?女人说:有人爱我是我一辈子的幸福。一般人都认为,女人都喜欢名牌衣服、名牌包包、名牌化妆品和价值不菲的首饰。错,女人最喜欢的是她爱的人能一辈子都对她说“我爱你”三个字,这三个字对爱情的含金量是任何名贵的衣服、包包、化妆品和首饰都无法比拟的。

享受生活,是为了生活更有意义

人们形容生活,有人说它是战胜挫折、享受成功的过程,有人说它是人与人之间的淘汰赛,还有人说它是幸福时的陈年佳酿,失意时的一杯苦酒。其实,生活并没有那么复杂,只不过是人们有意或无意地把它过得复杂了。就像一张白纸,本来纸上空空如也,人们非要拿着画笔在上边任意涂抹。有才之人,自然会画出价值连城的杰作,而无才之人却肆意涂鸦,白糟蹋了一张漂亮的纸张。再做一个简单的比喻,生活就像白开水,本来是无滋无味的,正因为人们对生活的态度各自不同,所以人们对白开水的处理方法就不同,从中所得到的收获也各不相同。有人只想平平稳稳地过一辈子,所以没有别的奢想,白开水就好;有人想生活过得甜蜜一些,就在白开水中加一些糖,使滋味甜润;有人不想生活平庸,想把日子过得跌宕起伏一些,于是就在白开水中加进不同的料:加进咖啡,味道就有所苦涩;加进酒精,味道就有所热辣;假如沏一杯香茗,自然就清香怡人了。所不同的是,白开水基本上不花费什么本钱,只消用柴火把水烧开即可,而加料的话,是要花费气力去创造这些料,或者去挣可以买到这些料的本钱的。只想轻松,那就不会有多种好料让你享用,你也只能喝白开水了。

生活像一团麻,那也是麻绳拧成的花

“生活像一团麻,那也是麻绳拧成的花”,从这句流行于早几年的歌词里可以看出,生活还是很有意义的。对生活持悲观态度的人只看到了第一句“生活像一团麻”,乱无头绪,令人烦恼;对生活持乐观态度的人还看到了第二句“那也是麻绳拧成的花”,既然是花也有让人欣赏的一面,也有令人鼓舞的一面。所谓生活,拆开来看,“生”就是顶天立地,面对现实,“活”就是亲身力行,用舌头不仅仅品尝白开水的滋味,更是要尝遍天下的酸甜苦辣。

生活不单单是创造,更是享受。可悲的是,许多人只知道在生活中横冲直撞,而不懂得享受。当然,有人可能就享受创造的过程,哪怕没有过过一天舒心的日子也死而无憾。这样的人另当别论,因为人家的享受就在创造的过程中,成功的那一天也是他功成名就、了却心愿的那一天。但是,更多的人没有明确的目标,一辈子庸庸碌碌,看起来忙得不得了,但是不知道他在干什么。所以,我们不但要有目的地创造生活,更要学会享受生活。

一说到享受,可能就会被人误解,以为享受就是风花雪月、灯红酒绿、声色犬马、纸醉金迷。错!享受是一种人生的特殊体验,是生命在存活过程中,通过身体器官、思想意识的作用,使生命本身产生愉悦、美好的一种感觉。之所以享受一词会被误解,是因为在越来越喧嚣的现实世界里,享受也被现实化了,被势利化了,被物欲化了,被交易化了,被拿来当做了终极目的。很多人认为享受就是占有,占有物质,占有自然,占有虚荣,占有所有的好,达到了就藐视天下,霸凌世界,达不到就不择手段地破坏规则,走向极端。于是,就有人为了拥有财富和权势,放弃了美好与真诚,丧失了廉耻与自尊。这样的人,即使最后他得到了金钱和权势,享受了他拥有的生活,但是他可能失去的是道德和诚信,最终会失去人心乃至天下。

我们生来就和别人共同拥有阳光、空气和水

我们还是质朴一点好。大自然对于我们每一个人,其实都是平等的。我们的生命很富有,因为我们生来就和别人共同拥有阳光、空气和水,拥有和别人一样的四肢、五官和身体,拥有书本的知识和智慧,拥有常人的思想和感情,拥有千姿百态的生活方式和色彩。只不过我们没有留意罢了。学会享受生活,就是要享受春天的温暖、夏天的火热、秋天的清凉和冬天的寒冷,就是要享受白天的阳光、晚上的星光和街上的灯光,就是要享受无人时的宁静和人多时的热闹,就是要享受工作时的紧张和闲暇时的轻松,就是要享受恋爱时的幸福甜蜜和失恋时的悲哀烦躁,就是要享受年轻时的青春活力和老年时的颐养天年,就是要享受缘起时的相爱欢聚和缘尽时的失落别离,就是要享受顺境时的通达和逆境时的挫折,就是要享受富有时的慷慨解囊和贫穷时的不懈奋斗,享受一切在我们的生命中所出现的物质和精神……

陶渊明曾经失意过,但他失意却不失节,为了不与官场的污泥浊水同流合污,愤然辞官,“种豆南山下”,宁愿过着清贫的生活,“但使愿无违”。李白曾经失意过,但他失意却不失志,官场不容,那我就“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逢蒿人”,从此钟情山水,享受大自然,岂不也好?苏东坡曾经失意过,但他失意却不失落,唱着“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游走江湖,吟着“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与朋友欢聚。陶渊明、李白、苏东坡,在他们各自的时代,都是失意之人,仕途不顺,壮志难酬,但他们却另辟蹊径,找到了可以享受生活的最美途径和最佳方式。

人间有味是清欢

一位教徒问上帝:“天堂在哪里?”上帝说:“就在你心中。”教徒不解。上帝说:“若你心中没有天堂,即使你置身天堂你也是视而不见;若你心中有天堂,那你就处处是天堂。”享受生活,是一种体验,春华秋实、风起云涌、花开花落、云卷云舒,都值得玩味;享受生活,是一种感知,冬日里的一缕阳光、夏日里的一抹绿荫、“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一江春水、“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的一声问候,都是生活里醉人的点点滴滴;享受生活,是一种心境,坐看时光流逝时的平静,细数人世坎坷时的沉稳,领悟风雨兼程时的坦然,你就会觉得生活处处皆美好,而生活的意义就在于教会了你如何尽情地去享受生活。

不要小看乡下人。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他们是主人。他们当然向往城里的生活,但是当他们无能为力改变自己的处境时,就以拥有老婆孩子热炕头为最大享受。当城里人每天忙忙碌碌挤公交的时候,乡下人也许正悠哉悠哉地躺在麦秸垛上享受蓝天白云呢。

不要歧视乞丐。乞丐没有过多的欲望,只希望自己今天不饿肚子即可。当过往行人匆匆忙忙奔向四面八方的时候,乞丐也许正靠在阳光照耀的墙根,一边捉虱子,一边看过往美女自得其乐呢。

人各有志,也各有活法。生活,有苦有甜,但正是这苦与甜的交融,才让人感受到了亲情的可贵,爱情的伟大,友情的仗义,恩情的感动。只要生命在,就不要轻言放弃生活的希望。正如南宋杨万里诗云:“一年生活是三春,二月春光尽十分。不必开窗索花笑,窗隔花影也欣欣。”

不必开窗索花笑,窗隔花影也欣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更多
    热门阅读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