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礼记》王制第五45~46

 乐水无涯 2023-09-21

        45、凡养老①,有虞氏以燕礼②,夏后氏以飨礼③,殷人以食礼④,周人修而兼用之⑤。五十养于乡⑥,六十养于国⑦,七十养于学⑧,达于诸侯。

【注释】

①养老:古代每年设宴款待年老者,以示优待老人。

②燕礼:与飨礼、食礼相比,礼数最轻。设宴于寝,以饮酒为主,行一献礼毕,然后坐着饮酒至醉。

③飨礼:礼数最隆重的宴会,菜肴极丰盛,设宴于朝,行九献礼。

④食礼:只吃饭不饮酒的宴会。酒虽设而不饮,以食为主。

⑤修:当作“循”,隶书形近致误。

⑥乡:指乡学。

⑦国:指王宫中的小学。

⑧学:指设于郊的大学。

【译文】

        凡招待老人的宴会,有虞氏用燕礼,夏后氏用飨礼,殷人用食礼,周人遵循古制而三礼兼用。五十岁的老人就可以参加在乡学中举行的敬老宴会,六十岁的老人就可以参加在王宫小学中举行的宴会,七十岁的老人就可以参加在大学举行的宴会。诸侯国也是如此。

【君子曰】

        养老之习俗起于周文武,孟子曾说:周文王善养老,因此天下之老归焉。孝义由此而起吧!

        46、八十拜君命,一坐再至①,瞽②亦如之。九十使人受。

        五十异怅③,六十宿肉④,七十贰膳⑤,八十常珍⑥,九十饮食不离寝,膳饮从于游可也。

        六十岁制⑦,七十时制,八十月制⑧,九十日修,唯绞、紟、衾、冒⑨,死而后制。

        五十始衰,六十非肉不饱,七十非帛不暖,八十非人不暖,九十虽得人不暖矣。

        五十杖于家,六十杖于乡,七十杖于国,八十杖于朝,九十者,天子欲有问焉,则就其室,以珍从。

        七十不俟朝,八十月告存,九十日有秩⑩。

        五十不从力政,六十不与服戎,七十不与宾客之事,八十齐衰之事弗及也。

        五十而爵,六十不亲学,七十致政,唯衰麻为丧。

 【注释】

①一坐再至:跪下去连叩两次头。古代拜君命,按规矩当行再拜稽首礼,也就是跪两次,拜两次,叩头至地两次。此因年老,特许简化礼节。坐,古人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压在脚跟上。至,谓头至地。

②瞽(gǔ):盲人。

③异粻(zhāng):粻,粮食。异,与壮年所食之粮不同,较精细。

④宿肉:孔颖达疏:“六十宿肉者,转老,故恒宿肉在帐下,不使求而不得也。”陈澔集说:“宿肉,谓恒隔日备之。”

⑤贰膳:副膳。两份膳食,一份在吃饭时吃掉,另一份备少顷之需。

⑥珍:八珍。详见《内则》。

⑦岁制:指需要一年时间进行准备的丧葬用品,如棺木。

⑧时制、月制:指装殓死者的衣服。较难者需用一个季度,较易者需用一个月时间。

⑨绞、紟、衾、冒:绞,小敛、大敛后用以束紧死者的布带。紟(jīn),小、大敛时所用之单被。衾:小、大敛时所用之夹被。冒,小敛前套在尸体上的布袋。按:以上四物都是一二天内可以做好的,所以“死而后制”。

⑩七十不埃朝三句:这是指大夫士年老而致仕者所享受的敬老待遇。秩:常。

【译文】

        年高八十的人在拜受君命时,只要跪下去连叩两次头至地就可以了。盲人也是这样。九十岁的老人则可以让他人代替自己拜受君命。

        五十岁以上的老人可以不吃粗粮而吃细粮; 六十岁以上可以有预备的肉食,七十岁以上可有两份膳食;八十岁以上的老人要常吃珍美的食品;九十岁以上的老人饮食不离居室,无论他走到哪儿,随身都有饮食供应。

        人到六十岁,就开始置备需一年时间才能做好的丧葬用品,七十岁以后开始置备一个季度能做好的丧葬用品,八十岁以后开始置备一个月能做好的丧葬用品,九十岁以后就置备一天能做好的丧葬用品,只有装殓尸体用的绞、紟、衾、冒等,到死后才制作。

        人到五十岁就开始衰老,六十岁以后不吃肉就不能满足身体的需要,七十岁以后不穿丝织物就会感到身上不暖和,八十岁以后没人陪睡就不暖和,九十岁以后即使有人陪睡也不觉暖和了。

        五十岁以后可以拄杖于家,六十岁以后可以拄杖于乡,七十岁以后可以拄杖于国都,八十岁以后可以拄杖上朝,九十岁以后,天子若有事询问,就要派人到他家请教,还要随带一些珍贵的物品去。

        年七十岁就可以不在朝廷上俟立,八十岁以后,天子要每月派人来问候安康,九十岁以后,天子要每天派人送食物来。

        年五十不服劳役,年六十不服兵役,年七十不再参与应酬宾客的活动,年八十不参加祭礼和丧事。

        年五十封爵位,年六十不亲往学校学习,年七十退休,遇到丧事只须穿丧服、系麻经绖就行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