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国军政人物寻踪   (1923-1924)

 A松毛岭634高地 2023-09-21

1923年

(1846-1923) 近代民主革命家、民国政要。原名松盛,字有相、荫南,排行三,又称邓三。广东开平人。早年赴檀香山经商。1894年加入兴中会。此后,参加过广州起义、惠州起义、洪全福起义。武昌起义爆发时,在新安举兵响应。民国成立后,历任新安民军总监督、开平民团总长、总统府谘议、内政部农务局局长、开平县县长等职。1922年陈炯明叛乱后,以万金资助孙中山讨逆,并举兵开平。1923年2月5月在澳门病逝。 

 (1884-1923) 近代民主革命家、南京临时政府授陆军中将。字叔惠,别署宿惠,广东平远人。早年曾任广东陆军小学校校长、广东陆军速成学校校长。1911年参加广东辛亥革命,并率广东北伐军北上,在津浦线与北洋军作战,因战功卓著,被南京临时政府任命为陆军第23师中将师长。1913年参与反袁,失败后逃亡日本。1920年后回粤任孙中山广东大元帅府参军。1923年2月23日在广州因肝病逝世。

黄璧魂(1886-1923) 同盟会员,中国妇女解放运动先驱。女。原名黄韫玉,广东番禺人。1900年14岁嫁广州商人张甲次子张家伟。1902年丈夫去世后,与封建家庭决裂,在广州开办书社,宣传新思想,后留学英国、日本,回上海从事文化教育工作。1910年受丈夫郭百鸣影响,加入同盟会。1919年底回广州,出任中华女界联合会广东总会负责人之一、广东教育委员会委员长陈独秀秘书。1921年创办广东女子职业学校,任校长。1922年初代表中华女界参加共产国际在莫斯科召开的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1923年3月初,突然被广州市公安局长吴铁城逮捕;3月6日,以“陈炯明密探”“企图暗杀孙中山”罪名在东校场被枪决。史家认为是冤案。

 (1854-1923) 北洋将领,北京政府授将军府定武上将军。原名张和,字少轩、绍轩,号松寿老人,江西奉新人。1895年投靠袁世凯,曾任总兵、江都提督、江苏巡抚等职。1913年奉袁世凯之命镇压讨袁军,攻陷南京。后任江苏督军、长江巡阅使。1917年6月领兵入京拥傅仪复辟。7月12日被段祺瑞部击败,遂逃往荷兰使馆。1918年被北洋政府“特赦”。1923年9月12日病逝于天津。 

杨仙逸(1891-1923) 广州国民政府授陆军中将、中国航空事业先驱。字学华,号铁庵,广东香山人,出生于美国檀香山。父亲杨著昆为爱国华侨,支持孙中山革命。杨仙逸在美国修完大学学业,并领有美国飞行会证书。1910年加入同盟会。1916年在美国创办国民党空军学校。后归国参加护法运动,曾任飞机队队长、空军总指挥、广东军政府航空局局长,广东飞机制造厂厂长。1923年9月,随孙中山讨伐陈炯明。9月20日在惠州前线改装水雷时,因爆炸事故殉难。归葬香山石岐镇。大元帅府追认为陆军中将。中山市有“杨仙逸中学”纪念。 

自齐(1869-1923) 民国政要。字子廙,山东单县人。早年留学美国。1896年曾任驻美公使馆秘书、领事、代办等职。民国成立后,历任交通总长、代理陆军总长、参议院副议长等职。1922年春一度任内阁总理兼教育总长。1922年11月黎元洪复职大总统时,退出政界,后赴美游历。1923年10月21日在上海病逝。

袁  植(1891-1923)湘军将领、追赠陆军少将。字彝波,湖南平江人。保定军校第2期毕业。后任湘军第2师第3旅第6团团长,与彭德怀有莫逆之交。1923年,拥护孙中山南方政权的谭延闿与赵恒惕北方湘军开打。1923年10月13日,作为中立派的2师师长鲁涤平建议南北议和,在姜畲召开第2师军官会议。会上,袁植态度暧昧。会后,在回团部的途中,被鲁涤平派人刺杀,成为南北议和的牺牲品。后任湖南省长赵恒惕追认其为陆军少将。

夏寿康(1871-1923) 民国政要。字受之,号仲膺,湖北黄冈人。清末进士。1909年当选为湖北咨议局副议长。武昌起义后,历任湖北都督府参议、湖北内务司司长、湖北民政长、国务院铨叙局局长 、肃政厅肃政使。1915年拥护袁世凯复辟帝制,授一等少卿。后又任总统府秘书长等职。1920年9月任湖北省省长。1921年3月改任京畿水利督办,但未到任。1923年11月14日在北京病逝。

孙美瑶(1898-1923) 山东临城匪首、自治军总司令。山东滕县人,出生于山东枣庄。孙美瑶出身富户人家。排行老五,乡间称其孙老五。后家庭遭土匪洗劫,遂于1918年,与叔父孙桂枝、兄弟孙美珠、孙美松等到临城抱犊崮当土匪,1920年,组建山东建国自治军。1922年,清末秀才出身的大哥孙美珠被剿杀,孙美瑶出任自治军总司令。为报仇与自保,1923年5月6日凌晨,孙美瑶率众在离临城站约3公里的沙沟山路段,劫持了由南京开往北京的第2次特别快车,车上有参加山东黄河宫家坝堤口落成典礼的多名中外记者和外国旅客。除1位英国人在头等卧车中企图抵抗,被匪徒当场开枪击毙外,共劫持了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墨西哥的乘客39人、中国旅客30人。这件中华民国第一劫案轰动了全世界。后经北洋政府与孙美瑶进行37天谈判和多方努力,孙同意释放人质,接受将部属改编为山东新编第11旅,孙出任旅长,孙桂枝当旅部军需长。北洋政府并未放过心腹大患,曹锟掌权后,于当年12月19日,令兖州镇守使张培荣在枣庄中兴煤矿摆下鸿门宴,把孙美瑶及其弟孙美松骗去,当场伏杀。孙桂枝逃亡,继续为匪。

孙道仁(1867-1923) 闽军将领、北京政府授将军府承威将军、永威将军,上将衔陆军中将。字退庵,号静山、静珊,湖南慈利人。出身官宦家庭。清末曾任福建巡抚。与闽浙总督许应骙之侄许崇智有交谊,1910年加入中国同盟会。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宣布福建独立。南京临时政府授陆军中将福建都督。1912年后,任福建军政府都督、参政院参政,授将军府承威将军等。1913年二次革命爆发,宣布福建独立,不久被李厚基所逐,寓居上海。后受聘福建省政府高等顾问,居住厦门养老。1923年在厦门病逝。1932年国民政府公葬与鼓浪屿。

 1924年

(1887-1924) 近代民主革命家,陆军中将,北京政府授将军府悫威将军。湖南慈利人。土家族。早年入湖北新军。1908年加入同盟会,先后加入群治学社、振武学社和文学社。武昌起义时,在宜昌率部响应。民国成立后,出任鄂军第七师师长。1913年去日本。袁世凯称帝时,回国赴汉口策划反袁。1919年赴恩施任靖国军参谋长。1920年赴广州任别动队总司令、湖南劳军使。1923年兼任湘军赵恒惕部驻京代表。1924年3月在北京病逝。

孙烈臣(1872-1924) 北洋奉系将领,北京政府授陆军上将。字占鳌、赞尧,辽宁黑山人。行伍出身,后入张作霖部,任帮统。辛亥革命后,历任旅长、师长、奉天副司令、黑龙江督军、吉林督军、东三省陆军统监、保安副司令等职。1924年4月25日在奉天病逝。

梁敦彦(1857-1924) 清末及民国政要。字崧生,广东顺德人。1872年入选中国第一批幼童赴美留学。曾肄业于美国耶鲁大学,或名誉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汉阳海关道、天津海关道、外务部尚书、外务部大臣等职。民国成立后,任北京政府交通总长。推荐詹天佑修建京张铁路。力促清华大学创办。组建欧美同学会并首任会长。1917年张勋复辟时,被清废帝溥仪任为外务部尚书、议政大臣。复辟失败后,匿居东郊民巷,被北京政府明令通缉,次年七月免缉。后寓居天津。1924年5月10日在天津病逝。 

钱能训(1869-1924) 清末及民国政要、政治活动家。浙江嘉善人。父为道光进士,幼承家训,1898年中进士,授翰林。清末曾任监察御史、刑部主事、员外郎、广西学政、陕西布政使、陕西巡抚等职。民国成立后,历任内务部次长、总统府政事堂右丞、平政院院长、内务总长。1918年12月任内阁总理兼内务总长,1919年6月去职。1924年6月5日病逝于北京寓所。7月移柩嘉善,葬惠民镇小河村钱氏故茔。

倪嗣冲(1868-1924) 北洋皖系军阀,北京政府授将军府安武将军。原名毓桂,字丹忱,安徽阜阳人。出身官宦之家。清末曾任黑龙江布政使、河南布政使。1913年奉袁世凯之命由河南带兵入安徽,攻占安庆,受任安徽都督。后拥袁称帝,受封一等公。袁死后,追随段祺瑞,升任长江巡阅使。1920年皖系战败后去职。1924年7月12日病逝于天津。

张文生(1882-1924) 清末及民国将领、北京政府授将军府定威将军。字星五,江苏沛县人。出身贫苦,幼年逃荒,后入张勋部。清末历任统领、总兵等。民国成立后,仍为张勋部属。拥护张勋复辟,升为记名提督。1917年,张勋带5000人入京搞复辟,约定张文生速派40营兵北上,电报为保密,只说“速运花四十盆来京”。张文生料张勋复辟肯定失败,真的运去40盆花,令张勋暴跳如雷。张勋复辟失败后,转归皖系,历任徐州镇守使、定武军统领、苏、皖、鲁、豫四省边区剿匪督办、安徽督军等。1924年7月在天津逝世。

彭素民(1884-1924) 近代民主革命家。字自珍,别名彭俭,江西清江人。早年入两江师范学堂、江西陆军测绘学堂学习。1907年加入共进会。1912年主撰《晨钟报》。二次革命失败后赴日本,加入中华革命党。后任国民党一大中央侯补委员、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部长、农民部部长等职。1924年8月3日在广州病逝。

黄乃裳(1849-1924) 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原名久美、九美,字跋丞,晚号退庵居士,福建闽清人。1888年中举人。参加戊戌变法。1899年赴新加坡,任《星报》主编。1905年加入同盟会新加坡分会。1911年策划光复福建,后任福建军政府交通司司长兼筹饷局总办等。1920年应孙中山之邀,到广州任大元帅府高等顾问。1921年因病回福建休养。1924年9月22日病逝。

田文烈(1858-1924) 北洋将领,民国政要。字焕亭、焕廷、焕霆,湖北汉阳人。晚清贡生。北洋武备学堂毕业,清末入袁世凯幕,曾任总参议、总兵等职。民国成立后,历任山东民政长,河南都督,河南将军、将军府将军等。1917年后,任北京政府农商总长、内务总长等职。1924年11月12日在北京病逝。

 (1868-1924) 北洋直系官员,曹锟之弟。字健亭,河北天津人。原为大沽米行商人,后依仗其兄曹锟,弃商从政,1918年任直隶省省长。1923年协助曹锟贿选总统。1924年秋第二次直奉战争时,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与其兄一起遭软禁。11月29日吞食生鸦片自杀。

朱学曾(1885-1924) 民国政要,法学家。贵州平越人。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曾任清政府内阁中书。民国成立后,历任京师高等审判厅推事、庭长,法律编修馆总纂等。后曾任北京政法大学等校教授。1924年11月病逝。

李彦青(1886-1924) 北洋直系官员,曹锟亲信。山东临邑人。自幼闯关东到东北,干过挖参、伐木等苦工。1910年在长春一家澡堂当招待,曾为曹锟搓澡,深得曹锟赏识,被带回保定,成为曹锟的亲信,曾任军需副监兼兵站总监、曹锟公府收支处处长兼任北京官钱局督办,管理曹锟财产。1924年秋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李彦青被捕,仅交出本人所得脏款45万元。为人卑鄙无耻,作恶多端。1924年12月15日,京师警备总司令鹿钟麟下令将其绑赴天桥执行枪决。

傅良佐(1873-1926) 北洋皖系将领,北京政府授将军府冠威将军。字清节,湖南乾城人。早年在长沙求学。戊戌变法失败后,投笔从戎。北洋武备学堂毕业。留学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归国后,在北洋军中任职,曾任徐世昌幕僚,任东三省督练处总参议。民国成立后,初为袁世凯部属,后归附段祺瑞,为段祺瑞手下“四大金刚”之一。历任大总统军事处处长、察哈尔副都统、直隶蓟榆镇守使、陆军部次长等职。1917年8月任湖南督军。后因桂军侵入湖南不能保其地位而返北京,任边防督办署参谋长。1920年皖系军阀失败,被靳云鹏推责拘禁。1922年5月释放后,寓居京津,念经拜佛。1926年在天津病逝。葬于北京西山。

孙毓筠(1869-1924) 民国政要。原名多琪,字竹如,号少侯,安徽寿州人。1906年东渡日本,加入同盟会,任总部庶务部干事。1907年回国,策动新军起义,事泄被捕。武昌起义后获释,被任为浙江联军总部副秘书长、安徽都督。后赴北京,任临时参议院议员、约法会议议长、参政院参政等职。1915年参与发起筹安会,拥袁复辟。1916年7月被北京政府通缉,后被赦免。1924年应邀赴河南军务督理胡景翼处,后客死于开封。

马联甲(1864-1924) 清末及民国将领。字少甫,江苏东海人。1898年中武进士。清末曾任武卫右军右路军统领。民国成立后,驻军安徽阜阳。二次革命时南下镇压讨袁军。1918年任皖南镇守使、第一混成旅旅长;1922年任安徽军务督理;年底兼署安徽省省长。第二次直奉战争后,被迫下台离皖,迁居上海。1924年在南京病逝。

陈永善(1887-1924) 近代民主革命家、广东大元帅府授陆军少将。广东香山前山人,生于澳门。檀香山富商陈芳之孙、陈席儒之子。早年留学美国,毕业于耶鲁大学物理系。后入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15年回国,任津浦铁路局局长。参与护国倒袁运动。1916年后,与陈炯明相善,在粤先后任广东江防司令、石井兵工厂厂长,授陆军少将衔。陈炯明叛变后,随父赴港。在香港被人狙击负重伤,1924年在澳门逝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