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行走丨龙脊梯田揽胜

 昵称45109175 2023-09-22 发布于浙江
到了广西桂林,才知道有个叫龙胜的地方,崇山峻岭里深藏着千万亩的龙脊梯田,享有“梯田世界之冠”的美誉。这并非我孤陋寡闻,是中华大地幅员辽阔,可揽美景不胜枚举,让人应接不暇。

车子沿着弯弯绕绕的盘山公路颠簸而上,直抵山顶。当我登上观景台,站在“世界梯田原乡”的石碑前,俯瞰脚下绵亘不绝的龙脊梯田,不禁被眼前气势恢宏、壮美无比的景象所震撼了。

龙脊梯田最早开凿于元朝,完工于清初,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据史料记载,原本安居乐业的壮族和瑶族先民,为了躲避战乱,逃进了深山冷岙,为了生存,开始在贫瘠的山地上开荒种田。山脊陡峭,荆棘丛生,乱石嶙峋,先民们依靠最原始的刀耕火种,一块块地挖,一层层地垒,经过一代又一代的日积月累,凡有泥土的地方几乎都得以开垦,一小块“巴掌田”叠着一小块“巴掌田”,依山就势一级一级向上蔓延,从山脚盘绕到山顶,垂直高度达千米,像是无数张硕大的登天云梯,逶迤盘旋,如梦境幻影。


站在观景台上放眼望去,一望无际的梯田蜿蜒迂回,形态多样,层层叠叠,错落有致,曲线优美,如行云流水,潇洒柔畅,极富诗情画意。时值盛夏,漫山遍野的梯田,宛如一条条翠绿的飘带,缠绕在山腰上。又如美丽的仙女,手持七彩绣缎,在山峦间挥舞。而我更愿意将梯田比喻成跳跃着音符的五线谱,充满强烈的韵律感,演绎出壮瑶同胞人定胜天气壮山河的英雄赞歌。

蓝天辽阔,祥云飞渡,极目远眺,一座座古老的山寨映入眼帘,绿树环绕,屋舍俨然,云雾缥缈,颇有世外桃源的意味。这里的每一个生灵,每一条溪流,每一声鸟鸣和牛哞,甚至每一道炊烟,都受着上苍的护佑,仿佛从未经历过贫穷、战乱和死亡。耕耘在梯田上的人们,只顾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将日子过的淡如清水,波澜不惊。或许他们未曾想到,祖先用血汗和生命创造的人类文明和人间奇迹,让世界惊艳,成了令人向往的诗和远方。是呀,这里远离喧嚣,清雅淳朴,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吟唱一首天籁般的民谣——《龙脊歌》。


不时有背着背篓的壮族妇女从我身旁走过,一头乌黑的头发,盘起来缠上色彩斑斓的头锦。据说她们一生只剪一次头发,长发可以带来财富和好运。她们的穿戴装饰独特,别具风情,手腕、脖子、耳垂上佩戴着各种形状的银饰,伴随着袅娜的步子轻盈摇曳,银光闪烁,“叮当”作响。我想,这该是原汁原味的最炫民族风吧!

走下观景台,我沿着阡陌纵横的田埂路,漫步在龙脊梯田。空气中氤氲着泥土清新的气息,花草沁人的芬芳,一畦畦绿色水稻与一道道褐色土垅自然天成,相映成趣,人在景中走,景随目光移,远近各不同,动静两相宜,不觉让人产生一种置身于水墨山水画卷里的幻觉。还有那些或宽或窄,或大或小,不规则甚至杂乱无章的田头地角,称得上是见缝插针,虽然零碎却是严丝合缝,如魔方般充满神奇,可谓巧夺天工,不禁让人啧啧赞叹。

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高,勤劳聪慧的龙脊人,利用梯级的落差和充足的水源,让那些涓涓细流在梯田之间萦绕流淌,吟唱千年。刚灌溉完水的稻田,平静的水面被山风吹得微皱,犹如成千上万个大小不一的天空之镜,倒映着蓝天白云,反射着金黄色的阳光,霞光霓彩,如梦如幻。


蓦地,我的眼前仿佛浮现出龙脊梯田四季不同色彩的画面——春来水满田畴,如片片龙鳞闪闪发亮;夏至秧苗吐翠,似层层绿浪漫过山峦;秋天稻穗沉甸,像座座金塔直插苍穹;隆冬瑞雪飞舞,若环环白玉砌入云端。龙脊梯田不仅给了龙胜美丽,更让龙胜人丰衣足食,过上了幸福生活。

山是龙的脊,田是龙的鳞。是山,给梯田支撑起骨架,让它站立在天地之间;是农耕文明,给了梯田灵与魂,让它讲述着一个又一个温暖而传奇的乡土故事。当我乘车依依不舍离开的时候,蓦然回首,感觉龙脊梯田是一幅美轮美奂的立体画卷,是一曲顽强不息的生命交响,是一个生态系统自然和谐的真实写照,更是一部壮瑶族人民用智慧与意志书写的瑰丽篇章。
吴仲尧,现为中国散文家协会、浙江省散文学会、绍兴市作家协会会员。已有多篇作品发表在《散文选刊》《北方文学》《青海湖》《当代散文》《野草》《浙江日报》《作家报》《绍兴日报》《绍兴晚报》等报刊杂志。

在本平台发布的作品,在腾讯【企鹅号】【喜马拉雅】【360图书馆】等主流平台网页版同步刊出。敬请前往关注并收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