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X71:隐蔽的诉求!

 sunflowerw386w 2023-09-22

人在艰难的时刻一方面喜欢坏消息,另一方面又接受不了,因为现实反馈会让自己焦躁不安又无可奈何。此时此刻,最需要的是情绪安慰,而不是搞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在日常生活中,一个女生把事搞砸了,她的男朋友试图告诉她问题出在哪里,接下来应该怎么解决,第一步做什么,第二部做什么。然而,在女生眼中这是非常直男的行为,甚至会让她们无比愤怒——因为在这种时候她最需要的不是解决问题而是安抚情绪。只要心情舒畅了,问题解不解决都无所谓。等到这个问题再一次触发类似情绪的时候,它才会是一个问题!

处于这种状况的人,即便是安慰也无法让其平静下来,因为其自我判断非常清楚自己的状态很糟糕,处境也很糟糕,并且没有办法。所以,安慰并不足以改变人对自己的判断,但对安慰的需要还是很强烈的。这种相互矛盾的诉求,源于两个不同的牵引力:安慰本身并不能缓解情绪——情绪就如同汽车上的仪表盘,仪表盘上的指示信息乱了是因为车出于故障,处于一种不安全的失衡状态。就算你去调节和强行修改汽车仪表盘上的指示信息并不会改变车处于失衡状态这个事实——许多人喜欢跟情绪较劲,就如同你在高速上行驶,汽车的仪表盘报警,你不把车停下来检修,总是想去关掉仪表盘上的警报提示。对于这样的人,不车毁人亡是老天无眼!

既然情绪安慰不足以改变自身的处境,也不能改变自身的状态。那为什么有些人却那么依赖于情绪安慰呢?这源于一种类似于条件反射的基因记忆:当一个人的自我判断得出非常糟糕的结论之时,会激活记忆深处的恐惧感。这种恐惧感源自于远古的基因记忆——弱者会被抛弃并最终在极度恐惧中死亡!所以,安慰的内容并不重要,而且当事人处于自我质疑的自我判断中,这些安慰的内容并不足以改变其判断。但安慰这种行为本身就是一种关注和紧密连接,它所形成的反馈可以缓解被抛弃的恐惧。

时至今日,凶猛如虎豹这样的动物在捕食之时也会评估自身的行为会不会导致自己受伤,如果这个行为会导致自己受伤,通常会放弃这次机会——因为一旦受伤等待它的就是死亡!受伤意味着无法捕猎,意味着饥饿,意味着其它潜在的竞争者和天敌会乘机扑上来,而自身却无力应对。在极度匮乏的时候,生命为了自身的存续会变得极度'自私’,整体呈现出弱肉强食的生存景象。只有在富足的状态下,生命才可能去包容弱小,整体呈现出一种文明和温情的状态。脱离前提条件而要求达到后面的结果,是人的精神结构的自我保护机制刻意营造出来的虚幻,并通过一厢情愿来达到自我安慰的目的。

许多婚后过得不如预期,或者长期与不合适的人耗最后没有结果的女生都会喜欢在社交媒体上抱怨:说自己当年不懂事,不图对方的钱,最后什么都没得到。其实,也不是什么都没有得到,如果真的一无所获,再不懂事也不会上钩——任何行为如果能够持续一段时间就必然有所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得就是恰到好处的弥补了内心的某种匮乏感滋生出来的需要。一个从小不被关注和善待的人,一开始是不在乎钱的,这种人有着更强的情感需要,在情感需要没有能被满足之前,无暇顾及现实中的一切——无论男女都是如此!

这种状况下的男生会特别渴望干大事——特别容易被宏大叙事的东西所吸引,哪怕是一而再再而三的没有结果。你去看那些所谓的连续创业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他们生长于匮乏之中,极度的渴望出人头地证明自己,能够成为聚光灯下的焦点,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要说服这样的人去做一件事,必须要以宏大的叙事作为开端,从而激发其内心渴望献身于伟大事业从并从中获得情感满足的需要。如果一上来就算账,对方反而会觉得俗气和缺乏吸引力。

这种状况下的女生会特别渴望被爱——特别容易被温暖的故事所吸引。越是缺乏原则的宠爱和没有边界感的深情,越是对弱小的无限包容和呵护就越容易打动她们。虽然这一系列突破边界的行为都是危险的信号,但她们不仅看不见这种危险,而且还特别的享受其中。所有最终以受害者形象抱怨自己被辜负的人,也是主动把骗子从人群之中挑选出来的人。因为自身过于强烈的匮乏感和渴望被爱的变态需求,只有主动迎合自己的骗子才能满足——正常人都受不了!所有一而再再而三掉坑里的人,不要去拉一把,这种人本身就是挖坑的人。基于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这样的基因存在一个原始的内在驱动力——主动挖坑把自己埋了,从而完成自我淘汰!

所有反复作死的人都存在一个隐蔽的诉求,就是完成自我淘汰的使命。在这个过程中,伴随着一系列的自我消耗和挣扎,永远处于一种欲求不满的挣扎状态——心有不甘又无能为力,坐也不是,站也不是,时而冲动,时而懊悔。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让自己感到无比后悔的人和事,都是自己选择的结果,没有人用刀架在脖子上逼自己这样。既然是自主选择,又有什么好懊悔的呢?问题的关键就是:生命力虚弱的人不能为自己的任何行为承担责任!其使命是为了完成自我淘汰,所有的行为必然导向这个结果。任何被粘上的人如果不能及时的脱离,只能算你倒霉。你将会裹挟着沉入深渊…

生命力虚弱的人有一个公共的特点:人菜瘾大,且输不起!弱者首先是一种心态,最后逐渐固化成了一种生存状态。处于这种状态的人,其精神结构的运作方式以及它所驱动的行为模式,会将人导向永恒的消耗——不仅仅消耗自己也消耗能够接触的任何人!你如果与这样的人构建起某种形式的共同体,你就需要为对方的愚昧、固执和各种形式的作死买单。那样的人会永远活在一种自我臆想的世界中,与现实世界格格不入又完全闭环自洽的观念、心态和行为,其背后家庭的狭隘、懒散和混乱也会完成助攻——因为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那些试图用自己的生命、财富、事业和前途为代价去拯救的人,最终能从中获得什么呢?这些人将获得一份自我感动和精疲力尽之后的绝望!

生命力虚弱的人,无法通过自己的力量获得自我满足并支撑起自己的各种诉求。因此各种各样的内在诉求比正常人更加强烈。举一个最常见的例子:一个自我价值感很低的人,往往会时时刻刻试图证明自己,在任何涉及到自尊心的事情上都会过于较真。或许在正常人看来一笑而过的事,在这种人眼中就是会戳破自尊心的天大事故,需要不惜代价去找补。这种极度要强的敏感度和控制欲,会不断的制造出各种天坑,然后捆绑着别人去填补。

在医学上有一种叫虚火旺盛的情况,说的是某种器官明明很虚弱,但表现出来的表征确实需求强烈。那些时常口干舌燥,失眠多梦,身体机能高度失衡的人,更热衷于晚上不睡觉不断刷手机,一不小心就刷到凌晨,然后又懊悔不已,早上起不来,整个人长期不在状态,做什么事都习惯性拖延,时常会莫名其妙的心烦意乱,各种絮乱的念头不断给自己营造喘不过气来的压抑感,整个人变得越发焦躁不安,更容易陷入各种各样的情绪漩涡之中——似乎周围所有的事都在针对自己,所有的人都在为难自己!整天做白日梦,渴望生活在一种无比完美的世界中:不仅自己是完美的,而且是万众瞩目的焦点,周围的一切人和事都恰到好处,不用太费力就能过得轻松惬意,所有的内心诉求都能得到满足而且不需要付出什么代价…

以上前半部分是生活中许多人的真实写照,而后半部分则是其精神结构的自我保护机制刻意营造出来的虚幻,一次来抵御现实反馈对自我的彻底质疑,并缓解来自于基因深处远古记忆的恐惧!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不仅在物质世界如此,在精神世界也是如此。生命力虚弱的人就如同一艘到处漏水的船,随时有沉没的危险。因此会滋生出各种各样的诉求,这些诉求就如同堵漏的补丁。船越破需要的补丁就越多,航行的也就越慢,也越经不起风浪。只能渴望永远处于风平浪静的水域——这恰恰就是所有相互矛盾的诉求和一切幻想的源头!

真实的世界有一套它自己的运行逻辑,不仅残酷而且不可逆——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你可以否认它的存在,但你还是置身其中。当人置身于一个恶劣的生存环境之中的时候,即便站在原地什么都不做,生存环境恶化的趋势也不会停下来。自身的处境将会随着生存环境的恶化变得更糟。这就是拖延和自欺欺人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只会让问题变得更加严重的立体图景。

集三军之众投之于险,此将军之事也,然将失一令而军破身死,故不得不慎之!其实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战役的指挥官,有时候只需要做一两个错误的人生决定,基本就只能军破身死,无力回天了!

就算能够出现似曾相识的场景,也需要一个漫长的周期。对于人的生命而言,即便是一个很小周期的轮回,也是大半辈子过去了!从这个现实的角度来说,生活就是一条沙漠中的单行道。所谓人生豪迈,大不了重头再来,不过是一句自我安慰的话——当你真的回过头去,根本就看不到岸…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