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雷海基: 中国诗的过去、现在、未来

 杏坛归客 2023-09-22

中国诗的过去、现在、未来

雷海基

灿烂的中华诗已经有了数千年的过去,现正处在工业化的现代社会,往前看还会有漫长的未来。谈中国诗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必须也只能站在现在这个基点上。

谈这三者的目的,还是落脚于我们如何写好当代诗。写好当代诗也是为了将来,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

谈当代诗,必须先了解过去,认识过去,以过去为参照物。

认识过去,必须读数千年来的诗作品和历史记载。而列入史书记载的是我们认识的重点。因为这是后人经过精心研究的成果,是经过历史检验而载入史册的。我经过对数本中国历史,尤其是中国文学史,中国诗史的分析,得到的结论是:无新不入史。写入史书的是诗的新形式,新内容,新派别,新理论,对推动社会和文化发展有重要意义的新活动和代表人物。

这样的结果并不意外,因为历史是由不断出现的新事物构建的,是不断新陈代谢的过程,是旧的不断死亡,新的不断诞生的链条。参照诗的历史经验,当代诗理所当然要把精力和重点放在创新上。

中国现代社会,应该以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标志。辛亥革命是发端,五四运动是推进,新中国成立是进入。

这之前所有的社会都是农业社会,之后进入工业社会。现代诗所处的背景,与之前的完全不同。唐诗、宋词、元曲三座诗高峰,都产生于农业社会,所描写、反映的是农业社会状况,以及农业社会的情态。现代诗产生于工业社会,以工业社会为基础,现代诗与古代诗应该有明显的差别。

所以当代诗应该用新思维,新语言,写新生活,展现新时代风貌。而不应该复制古代诗,那怕复制得再像,也是旧的,不属于创新、纵观当代诗坛,创作空前繁荣,创作的数量,涌现的作者人数都超过历史上任何朝代。诗作风格多样,水平参差不齐,派别也很多,但简单说来大致分为两派:旧派和新派。

旧派,主要指用旧语言,写学问的那类。大量挪用唐诗宋词中司空见惯的文词,推砌典故,诗后面附有许多注解。有的作品注解比诗还多。作品带陈旧气,缺少生活气息,不接地气,不易入读。尽管如此,还是有相当市场的,获奖诗中就常见到这类陈旧而又冗长的作品。

新派就是用新思维、新语言,写新生活,反映新时代风貌的作品。当然也包括诗的新形式。但新形式并不是主要的,因为就形式而言,现有的形式、体式已基本够用。创新重点在内容、风格、语言、艺术手法。词的形式,唐代已有,创作的颠峰却在宋代。对后代产生影响的主要还是其语言风格,诙谐幽默风味的元曲不过是词的一种改进。

社会上出现了低俗化现象,更需警惕。“老皇皇”“尿尿诗”“去睡你”等诗不仅不应鼓励,还应该受到批判。好像有点新鲜感,但不是创新,而是倒退,因为违背了中国诗“温柔敦厚”的本质和基本规范。

从已经写入史书的诗现象判断,当下新派诗更有生命力。旧派诗不过复制,新派诗才是创造,才代表新时代。吐故纳新,除旧布新,是历史潮流,滚滚向前,不可阻挡。所以,希望评奖时,评委用创新观点重视新派诗作,以鼓励诗的创新,推动当代诗的发展。

我们不妨设想一下,未来的读者如何看待我们现在写的诗,是喜欢新派诗,还是旧派诗。应该是记录、反映我们这个时代生活,体现当代风貌的诗,因为这些诗载着时代气息,具有区别于任何历史时期的时代个性。正如我们喜欢唐诗的雄健,宋词的委婉,元曲的幽默一样。

诗界组织者、诗词学者,需要站在历史的高度,认识过去,放眼未来,引领现在,重视、鼓励并大力推荐新派诗。一个主要由新派诗构成的高峰出现在我们这个新时代,符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盛况,如盛唐社会出现盛唐诗——中华诗的高峰那样。

2023年2月12日

《瞿塘潮诗评》诗评顾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