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农安走出的“黄龙诗派” 内容提要 以刘庆霖为代表的一批诗人的诗风别具一格,并影响到全国,逐渐形成一个诗派。其骨干人物出自吉林省农安县的黄龙诗社,可以称之为黄龙诗派。因为,他们的诗有独特而稳定的风格,有稳定的队伍和代表人物,且有着广泛的影响。独特的风格由主动创造诗境的诗性反常思维即超现实手法产生,并且有相应的理论支撑。从诞生到现在经历两阶段:1987年至2004年,初步形成阶段 ,主要阵地在农安县的黄龙诗社。2004年之后学习、效仿、研究活动扩展,逐步走向全国阶段,重心已移至北京。这种诗风受到以刘章等名家的肯定和好评,认为:“悟到了诗的真谛,写出了当代真诗。” “自然、清新、美丽,有意境,有韵味。” “这种诗体可能意味着诗界革命的一个新旅程。” 这种诗性新思维下创造意境的作品,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必将引领传统诗昂首迈入新时期,开创一个诗词的新阶段。 当今,神州大地有一群风格独特且相似,活跃在旧体诗坛的诗人,这些诗人以刘庆霖为代表。其骨干人物还有叶宝林、何鹤、田成明、姚泉名等。他们已享誉海内外,并且用他们的诗词作品,诗词理论,以及在诗坛的地位影响着海内外诗词形势,无形间成了一个不可忽视的诗派。以上人物主要来自吉林省农安县,可以称为农安派。农安县自古称黄龙府。这个黄龙府就是南宋名将岳飞曾说过“直捣黄龙府,与诸君痛饮尔”的黄龙府。也是李大钊《口占一绝》中“何当痛饮黄龙府”的黄龙府。1987年三月,农安县好诗者成立了黄龙诗社,开始了新时代旧体诗创作活动,刘庆霖曾长期任社长,所以这个诗派还是称“黄龙派”更确当。 历史上称之为派者,都依一共同标准,符合这个标准且形成较大影响力,为一定诗人群体仿效者。如以陶渊明、王维、 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以高适、王昌龄为代表的边塞诗派,都是依诗的题材划分。以黄庭坚为代表的江西派,是他诗歌艺术技巧上总结出一套完整的方法,并传授给后学,所以,追随和仿效黄庭坚的诗人颇多。词的豪放派婉约派则以词风为标准划分。 黄龙派的组织形成有两大特征,有形的是成型于黄龙诗社以及由当年黄龙诗社代表人物形成的诗圈。这个诗圈是在黄龙社基础上自然形成的,以刘庆霖为首,以叶宝林、田成明、何鹤、汲丛林等为骨干。更重要的是还有一个是隐形的,因爱好甚至运用反常诗性思维而不自觉联系一起的,互相欣赏诗作,交流作品,研讨理论。黄龙派的重点目前已转移到北京,北京有两个人气较旺的交流圈,一个刘庆霖为中心,一个以叶宝林为首。农安的黄龙诗社相比较,有星光渐暗的趋势。 黄龙派,大致有四大标志。 一、他们有着独特风格。独特的风格由主动创造诗境的诗性反常思维,即超现实手法产生。反常思维是正常思维的异化,有着强烈的主观色彩,在刘庆霖、叶宝林、姚泉名、何鹤、田成明等人作品中运用相当多。其具体方法有跨越物理界限、超越时空、异类嫁接、活化事物、语句颠倒等。诗中会出现不合常理的意境描绘,由于不合常理,不循正规,就会令诗作出新。如刘庆霖发表的第一首诗《别三角龙湾》“塞外山奇水亦奇, 龙湾相对两依依。军刀且共诗刀快,裁得湖光作锦衣。”文化的诗成了刀,湖光作了锦衣,意与境皆新。叶宝林“玄空任纵神龙马,一甩长缨套太阳。”姚泉名“秧田水足江新满,常被青崖撞个弯。”田成明“童心放到夕阳里,悄把星儿都点燃!”诗境跨越了物理界限、超越了时空,具新奇之感。 反常思维使得语句过份省略,大跨度大跳越,致其语言新。如何鹤《农村一景》“风叶冷嗖嗖,村姑汗水流。挥镰割月色,放倒北山秋。” 挥镰割月色,是割月光下的庄稼,是放倒北山秋天的庄稼。都省略“庄稼”二字。刘庆霖“一罐月光提手中。”是“一罐闪着月光的水提手中”的省略。叶宝林“扑扇摇秋水,提灯读夏风。” 前句省略了“动”字,扑扇摇动了秋水。后句省略了“人”字,“阅”字,提灯人阅读着夏风。姚泉名《洗碗有感》“纵身投笔岂容瞋,手洗庖厨碗似银。可叹山妻弯眼笑,焉知正杀一诗人。”这个“杀”字是“愁杀”的省略。 反常思维化虚为实,化死物为生命。如叶宝林“黄绸紫缎晾芳菲,欲过墙头争日晖。” 绸缎欲过墙头了。刘庆霖“足迹叠成边塞路,青春散作界河风。”雷海基“青春种在军营里,数朵兵花开上肩。”无形的青春化作河风、兵花了。何鹤“聊将情匿桃林里,结个春天赠与君。”将无形的情感化为有形的春天。姚泉名《蔡甸桃花源景区》“火焰村前流水香,桃花十里待渔郎。春风怎不偏心眼?一脸绯红在此藏。”这个春风实际上是春天,也有了生命意识,藏桃花于此。诗的形象清新,有一种朦胧美,空灵美。 反常思维倒置词语,或形成非正常组合,更具诗家语味。如“军人脚下是边关”(王海娜),将脚下土地与遥远边关组合一起。“蛙声涨至半山腰。”(刘庆霖)用“涨”字,而不是“飘”,“传”,“飞”,声怎会涨呢?这是用异类动词连接同类名词。他的《巷里磨刀人》“两块山根磨日月,一肩板凳走天涯。” 日月是磨不到的, 板凳是不会走的,“磨日月”“板凳走”都是两个不相关的异类词的组合。“嫩刺黄瓜花未落,一声叫卖带香传。”(汲丛彬)声音与香气也是非正常组合,声音不可能带香气味的。叶宝林《黄泥火盆》“室外乾坤冷,壶中日月温。” 日月既是日头和月亮,也是日子。围着火盆的日子是温暖的。“一网捞春色,千钩钓月丸。”(宋彩霞)主观地将网与春,钩与月连接,春色是不可能鱼网捞的,月亮是鱼钩钓不到的。都是运用名词的多重属性,形成异类嫁接。 反常思维运用名词的多重属性,产生多重意境。田成明《挖野菜 》“苦菜黄花野蒜根,柳筐斜挎满霞茵。晚归燕子隔墙问,谁摆邻家一桌春?”这个“春”,既是春天的菜,又是席间气氛--春意浓浓 。“背包塞满太阳光”(王海娜)这里的阳光不是物理的,是心理的,青春的阳光。刘志峰《谒袁崇焕祠感作》“清明随友谒英灵,石墓前头老泪倾。问我如何不流泪,只因埋的是长城”。这里的长城是国防,也是民心的意思。这样的诗句诗意婉转,朦胧,有含蓄之美。 还可以举出更多。总之,这种手法使诗气象神奇生动,有变幻莫测,新境开出之感。这是读者所欣赏的,也恰好是诗魅力之所在。这是中国传统诗当今一种最新的具多重美的诗风。 二、有稳定的队伍和代表人物。2006年之前,黄龙派诗人主要集中在农安县的黄龙诗社,随着他们的诗作不断见诸报刊,各地学习这种风格的渐多。该诗派的领军者是刘庆霖,骨干人物有叶宝林、何鹤、田成明、汲丛林等。刘庆霖2002年出版了第一部诗集,之后,叶宝林、何鹤、田成明也都有诗集问世,他们都成为在全国有相当影响的实力人物。刘庆霖还有数篇阐述其诗歌理论的文章,如《浅谈我的“旧体新诗”》《把握诗词创作的逆向思维》《再谈“旧体新诗”》等篇章,已经构成了一个体系。 三、有着广泛的影响。他们诗作独特的风格,新颖的语言,引起了广泛注意,其影响自农安县至吉林省,进而东北三省,最后在全国形成一种风潮,学习者渐多,大量文章评论刘庆霖、叶宝林、何鹤等的诗作。 四、有着自己的诗歌理论。这些理论均已发表,见诸报刊,网络,在诗界产生了相当影响。主要的有:刘庆霖的《浅谈我的“旧体新诗”》《再谈“旧体新诗”》《日常思维向诗性思维的转换》《如何把握“生命思维”》《无形赋象,有象空灵》《把握诗词创作的逆向思维》,田子馥的《谁领潮流到海门》《也谈旧体新诗》《亮星般的新思维》,杨金亭的《激情浪漫赋新诗》,刘章的《诗词就该这样写》,雷海基的《谈刘庆霖的“庆霖体”“旧体新诗”》《从刘庆霖诗看表现“自我”的方式》《谈诗性反常思维》《善于造境,方得神韵---谈姚泉名诗造境之法》等。这样一大批文章,表现了这种风格诗的特殊现象,阐述了其艺术特点以及产生的原理。 其影响是逐步扩展的,大致分两个阶段 1987年至2004年,初步形成阶段 。 黄龙诗社自成立,经十余年发展,农安县范围内有社员七百余人,其中骨干五十余人,有自己的刊物《黄龙诗萃》。2004年初刘庆霖在吉林省“真社”介绍了自己独特风格诗的创作体会,他归纳自己的这种风格是“用旧诗的形式创作新诗,以新诗的理念经营旧诗。”获得大家赞同和好评。一个月后他的《浅谈我的“旧体新诗”》寄到了丁国成先生手中。当年在“全国十八届中华诗词研讨会”上介绍,获得大量好评。当年“中华诗词学会”网办了“旧体新诗”栏目。刘庆霖出版了《刘庆霖诗集》。 2004年之后学习、效仿、研究活动扩展,逐步走向全国阶段 。 自2004年“中华诗词学会”网办了“旧体新诗”栏目,《刘庆霖诗集》问世,《浅谈我的“旧体新诗”》发表后,独特的风格,新颖的语言被部分人认可,全国学而效仿者渐多。 以刘庆霖为代表的“黄龙派”诗在这些举措推动下逐渐走向全国,使“黄龙派”影响遍及海内外。其影响途经主要是三个: 以诗带动。《吉林日报》《长白山》诗刊率先刊登刘庆霖诗。《长白山》诗刊是有正式刊号通过邮政系统发行的诗刊,当时是中国大陆有正式刊号且通过邮政系统发行的数家诗刊之一,影响较大。各报刊也纷纷刊登刘庆霖、何鹤、田成明等人的诗作。随着网络等新媒体兴起,各地诗词爱好者容易读到他们的诗作。而他们独特的风格,新颖的语言,很快受到诗词爱好者,尤其是年轻读者的青睐。 以人带动。随着他们诗词影响扩大,黄龙派的代表和骨干人物也渐被重用。2006年刘庆霖到《长白山》诗刊担任常务副主编,何鹤到北京《诗词月刊》任编辑。2008年何鹤到北京《中华诗词》任编辑,2011年刘庆霖到中华诗词研究院任副主编,2012年叶宝林到北京《诗刊》任编辑,后任《诗刊.子曰》诗社常务副理事长,还兼《诗百家》副主编。2013年刘庆霖任《中华诗词》副主编,并兼《红叶诗刊》副主编。刘庆霖、何鹤先后任中华诗词学会培训部导师。刘庆霖还兼任解放军红叶诗社培训部导师。他们身居诗词组织、诗词刊物要职,影响日盛。 以文带动。他们独特的风格引起了众多名家关注,得到了众多名家的肯定。最早发现、研究并系统评论刘庆霖的是长春的田子馥先生,2002年为刘庆霖诗集写了序言《谁领潮流到海门》,便认为他的诗风别具一格:“这种诗体可能意味着诗界革命的一个新旅程。”2006年二月又以《亮星般的新思维》为题,为《刘庆霖诗词第二集》作序,认为展现了“新意境”“新词语”,是一种“新思维” 。随着刘庆霖《浅谈我的“旧体新诗”》和更多诗词集出版,何鹤、田成明诗作大量发表,评论、研究这类风格的文章纷纷出现。众多名家中,最早大力推荐刘庆霖的是刘章先生,2003年年底,刘庆霖《浅谈我的“旧体新诗”》写作之前,刘章给刘庆霖写信,说:“你悟到了诗的真谛,写出了当代真诗。”称赞他的诗“自然、清新、美丽,有意境,有韵味。”“不见匠气,鲜活,味浓。”举的例子都是风格独特的有反常诗性思维的诗句,如“五个男人五个省,一杯明月一杯秋。”“两块山根磨日月,一肩板凳走天涯。”“栽得湖光作锦衣。”“山光打进毛衣里” 等。2010年在农安县召开了 叶宝林诗词研讨会,2014年叶宝林又出版第三部诗词集,刘章、周啸天、周兴俊、高昌、李一信、江岚等名家看好他的诗作,而一致特别欣赏的是新意境、新词语这些创造意境的新思维作品。如“花鸡梳院落,铁勺炖黄昏。室外乾坤冷,壶中日月温。”“潮湿心情摊满院,一时化作彩云飞”“一锅小米煮斜阳”等。 现在,不仅东北,全国各地已有不少这样的诗,出现了一批这样风格的诗人,比较突出的,北京李增山、雷海基、周学锋,上海了凡(徐非文)、瓯江子,山东宋彩霞,河北范峻海,湖北姚泉名、闫卫军,湖南蒋昌典,云南张福友,江西符呈荣、张小康,等。 我国当今诗界的这个现状,已经说明,黄龙派这种诗性新思维下创造意境的作品,因为吸取了自由体诗(新诗),亦即现代思维科学理论,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必将引领传统诗昂首迈入新时期,开创一个诗词的新阶段。当然,并不是所有诗都要追随黄龙派。诗词世界需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黄龙诗派现象是必须重视的,也是值得学习和研究的,这有利于使传统诗进入创新,获得新的生命力,适应时代的发展。 雷海基 2016.10.06北京 (被2016年10月“第二届海峡两岸中华诗词论坛”采用,会议发言,收入《第二届海峡两岸中华诗词论坛论文集,收入2018年中国书藉出版社出版《好诗创作谈—雷海基诗论文选》》) 【瞿塘潮诗评】2023年第62期(总第110期) 名家点评 【瞿塘潮诗评】2023年第179期(总第227期)曲坛评论山东卷(十三)||范德忠——南广勋先生及弟子郭顺敏散曲特点初探 ![]() ![]() |
|